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L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

李景林,195411月生,河南南阳市人。1982年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毕业;1985年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毕业,同年留系任教;1991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思想史史学博士毕业。曾任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兼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大陆东北资讯中心负责人、吉林省中国哲学研究会干事长、吉林省哲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

职务与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及《儒藏》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获奖: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主要著作:

1《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仪礼译注》(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4《中国哲学史通》(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中国哲学概论》(合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京师中国哲学:第一辑》(合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正负方法与人生境界——冯友兰哲学方法论引发之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启蒙思想与文化重建》,《学海》2010年第5期。

3、《学术的传承与思想的重建——董子的思想系统及其当代启示意义》,《人文杂志》2010年第3期。

4、《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5、《知止、忠恕与人格教养》,《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6、《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7、《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8、《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9、《儒学之“魂”的附“体”与新生》,《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0、《“浩然之气”的创生性与先天性——从冯友兰先生<孟子浩然之气章解>谈起》,《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11、《关于儒学的文化沉思——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李景林教授访谈》,《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12、《儒学未来发展之展望》,《哲学动态》2007年第5期。

13、《文化的“无用之用”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契机和天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14、《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5、《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16、《“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7、《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18、《共通性与共同性——从中国哲学看人的超越性存在》,《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19、《论“可欲之谓善”》,《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20、《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1、《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2、《“学”何以能“乐”——<论语>“学而时习”章解义》,《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23、《直觉与理性——梁漱溟对儒家理性概念的新诠》,《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

24、《儒学心性概念的本体化——周濂溪对于宋明理学的开创之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25、《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26、《知识性的哲学史与存在性的哲学史——兼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4期。

27、《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李景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8、《文化之“根”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9、《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0、《儒家的价值实现方式与个体性原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1、《彻底的儒家——梁漱溟形上学思想论衡》,《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2、《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33、《哲学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及其普遍性意义》,《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34、《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论》,《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3年第3期。

35、《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36、《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37、《读上博简<性情论>的几点联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8、《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9、《儒家道德精神之过去、现在与未来》,《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0、《论儒道思想及其异同》,《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41、《孔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

42、《天人观念中所见之儒家人文传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3、《儒家的理性直观及其形上学的道德进路》,《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44、《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

45、《中西文化研究系列之三──思孟五行说与思孟学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6、《儒学的历史性智慧与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长白学刊》1996年第2期。

47、《孔子知论之精义》,《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48、《中道──“周文”所显现的上古伦理精神──中西文化研究系列之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

49、《自然与文明的连续性——先秦儒家的历史意识》,《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50、《重建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中国哲学走出危机之途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51、《先秦儒学“中庸”说本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52、《文化的融合与文化的民族性》,《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53、《老子道论的人学本质》,《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54、《老子道论的人学本质》,《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55、《庄子“齐物”新解》,《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

56、《二程心性论之异同与儒学精神》,《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57、《论<管子>四篇的“道—气”一元论》,《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

58、《古代儒学精神及其发展》,《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59、《从老子的“无知无欲”到庄子的相对主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