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P

彭国翔(北京大学)

彭国翔,1969年生,河北河间人。1992年南京大学政治系法学学士毕业;199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哲学硕士毕业;200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哲学博士毕业。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哲学系任教;200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8年晋升为教授。2003-200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安德鲁斯讲座客座教授;2007-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学、中西哲学比较。

职务与兼职:

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儒学》副主编;《中国哲学史》编辑、主编助理、常务副主编、副主编、编委会委员;《新哲学》学术委员等。

获奖:

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2009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and the Federal Ministry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Germany);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国华杰出学者奖)(2008,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骨干人才奖(2006,清华大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国务院学位办与教育部);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2004,北京大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3,国务院学位办与教育部); 台湾陆委会中华发展基金会访问研究奖(2000,台湾大陆发展委员会)等。

主要著作:

1《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月、200712月版。

3《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台北)学生书局2003年版;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典范与方法:侯外庐与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2、《唐君毅的哲学观——以<哲学概论>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3、《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两种模式》,《南京大学学报(哲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4、《从出土文献看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连贯性——郭店与上博儒家文献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儒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关怀——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读后》,《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6、《公议社会的建构: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从<原君><学校>的转换》,《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

7、《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

8、《全球视域中当代儒学的重构》,《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2期。

9、《阳明后学工夫论的演变与形态》,《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10、《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之辩》,《现代哲学》2004年第1期。

11、《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12、《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13、《20世纪宋明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

14、《20世纪宋明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哲学动态》2003年第4期。

15、《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

16、《周海门学派归属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7、《王畿的良知信仰论与晚明儒学的宗教化》,《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

18、《明儒王龙溪的一念工夫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

19、《王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20、《从西方儒学研究的新趋向前瞻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21、《<樗全集>及其作者》,《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