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W

王南湜(南开大学)

王南湜,19537月生,陕西凤翔人。1976年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本科毕业,1986年中央党校理论部哲学硕士,1989年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现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政治哲学。

职务与兼职:

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会常务理事等。

所获荣誉:

1996年获天津市总工会授予的“八五”立功奖章;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宝钢教育奖;1996年其著作《人类活动论导引》获天津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其著作《现代唯物主义导引》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其著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其著作《社会哲学》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等。

主要著作:

1.《人类活动论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社会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译著),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0.《知识与想象的起源》(译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1.《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陈晏清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2、《论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

3、《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再理解》,《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面向中国文化的实情: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必由之路》,《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5、《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一个并非康德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考》,《学海》2009年第6期。

6、《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光明日报》20091110011版。

7、《从哲学教科书的三重功能看其内容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922B01版。

8、《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9、《全球化时代生存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0、《以自身为主体,实现吸纳性创造》,《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03-17(005期。

11、《社会时空问题的再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12、《思想的经历》,《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13、《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14、《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15、《真理标准问题的再思考》,《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16、《必要的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问题(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第2期。

17、《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批判——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变化的一种透视》,《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现实性到理想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19、《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传统》,《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20、《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1、《广松涉对马克思理论的物象化论阐释及其扩展》,《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

22、《当代中国“马学”的一种自我调解》,《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23、《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5、《近代科学世界与主客体辩证法的兴起》,《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27、《从“理想国”到“法治国”——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何以可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8、《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29、《走向实践哲学之路——王南湜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30、《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正义问题——一种复合正义论论纲》,《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31、《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32、《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33、《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在张力》,《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34、《历史唯物主义的再理解——以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35、《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50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6、《辩证法与实践智慧》,《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37、《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38、《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9、《论中西哲学对话的四种范式》,《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40、《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41、《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42、《文化“精神还乡”的意蕴》,《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43、《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重建与马克思哲学的深度中国化》,《南开学报》2002年第1期。

44、《重思“人文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5、《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46、《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意义的对话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48、《社会哲学研究什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9、《进入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50、《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哲学动态》2001年第1期。

51、《关于新世纪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2、《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53、《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南开学报》2000年第6期。

54、《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二:交往理论(笔谈) 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55、《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人类学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56、《哲学的分化: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57、《知识经济时代的民族文化》,《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1期。

58、《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59、《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江海学刊》1999年第5期。

60、《论道德生活的现代重建》,《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8期。

61、《哲学难题的合理解决——读<塑造论哲学导引>》,《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62、《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63、《复调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6期。

6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统一的层级分离性──指向一种新型的义利观》,《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65、《拯救传统文化,“外王而内圣”之路是否更为可行?》,《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66、《认识论的文化视野──评郭天海<文化认识论引论>》,《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

67、《人能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0期。

68、《走向真实的主体》,《长白论丛》1996年第4期。

69、《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之命运》,《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7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期发展与批判传统的复兴》,《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71、《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疏离化趋势》,《求索》1995年第5期。

72、《历史合力论新探》,《南开学报》1995年第3期。

7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运作方式》,《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

74、《传统文化超前论──一种虚妄的文化回应模式》,《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75、《论价值是人类存在规律的实现》,《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76、《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

77、《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根由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78、《交往与社会结构》,《江汉论坛》1993年第7期。

79、《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80、《社会可否被视为主体?》,《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81、《论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82、《简论人类精神生活》,《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

83、《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人文杂志》1992年第4期。

84、《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兼与任平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85、《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关于哲学对象问题的思考》,《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86、《谈物质第一性与实践第一性的同一》,《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5期。

87、《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问题》,《光明日报》2004831

88、《走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观园》,《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912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