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甄陶,1931年生,湖南安化人。1954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部本科毕业。曾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政治教研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职务与兼职:
曾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副会长兼认识论分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
所获荣誉:
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其著作《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下卷)》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其著作《人是什么》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著作:
1《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关于目的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论荀子的哲学细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认识发生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思维世界导论》(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西方认识论简史》(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
3、《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适应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论以人为本》,《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人生与理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及其本质内容和普遍本性》,《求索》2003年第1期。
6、《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创新与发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8、《人的普遍性与科学技术》,《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9、《理性 仁心 德行》,《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0、《知识的力量》,《哲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1、《当代哲学的主题: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2、《自然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3、《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文史哲》1999年第4期。
14、《略论人类的新型进化发展方式》,《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5、《认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哲学动态》1999年第2期。
16、《人的自我认识》,《哲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7、《人:关系 活动 发展》,《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18、《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拒斥中国传统哲学》,《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6期。
19、《论超前认识》,《晋阳学刊》1996年第6期。
20、《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
21、《行香子──祝贺<人文杂志>复刊100期》,《人文杂志》1996年第2期。
22、《哲学应该关注人与世界的大关系》,《哲学研究》1995年第9期。
23、《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4、《论认识客体的观念化、符号化》,《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5、《关于认识的语言符号中介》,《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
26、《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27、《关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哲学动态》1994年第2期。
28、《寻找哲学发展的契机》,《哲学动态》1994年第1期。
29、《关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求索》1993年第6期。
30、《关于认识的思维中介》,《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31、《论实践的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32、《论人的普遍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评介》,《哲学动态》1992年第3期。
34、《孟子认识论思想批判》,《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
35、《论认识的主体性的客体性基础》,《哲学研究》1991年第5期。
36、《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之我见》,《哲学动态》1991年第2期。
37、《中国传统哲学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现代发展》,《求索》1990年第1期。
38、《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39、《关于哲学研究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40、《谈谈对哲学教材改革的一点看法》,《哲学动态》1989年第12期。
41、《试论认识系统中的主—客体相关律》,《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
42、《我们需要社会认识论》,《哲学动态》1989年第6期。
43、《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哲学动态》1989年第6期。
44、《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河北学刊》1989年第2期。
45、《现代人类活动向哲学提出的挑战》,《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46、《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47、《哲学与实践——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十周年》,《哲学研究》1988年第11期。
48、《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
49、《主体认知定势的更新》,《哲学动态》1988年第7期。
50、《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初步构想》,《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51、《论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
52、《论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下)》,《人文杂志》1988年第1期。
53、《论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上)》,《人文杂志》1987年第6期。
54、《论哲学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
55、《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小百科>读后》,《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3期。
56、《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小百科>读》,《哲学研究》1987年第3期。
57、《谈谈认识论的对象、骨架和现代面临的任务》,《现代哲学》1986年第2期。
58、《语言符号和认识》,《文史哲》1986年第5期。
59、《智力圈时代人与自然系统的发展及规律》,《学术研究》1986年第3期。
60、《论实践观念》,《哲学研究》1985年第11期。
61、《反映与信息》,《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
62、《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63、《论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学习与思考》1983年第5期。
64、《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学习与思考》1983年第2期。
65、《读<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
66、《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述评》,《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
6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简议》,《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68、《机器是否思维?——兼谈谁是思维的主体》,《学术论坛》1982年第2期。
69、《再谈实践的涵义和要素》,《哲学研究》1980年第11期。
70、《实践的要素、特性与真理的标准》,《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
71、《荀子的认识论述评》,《学术月刊》1979年第4期。
72、《评“四人帮”的主观决定客观的唯意志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12期。
73、《真理是具体的——读书笔记》,《哲学研究》1978年第5期。
74、《漫谈哲学与蹲点》,《哲学研究》196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