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X

肖巍(清华大学)

肖巍,1957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82年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在职博士毕业。1982年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6年入清华大学任教至今。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英国基尔大学哲学系、牛津大学哲学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学习。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应用伦理学、性别伦理、道德教育。

职务与兼职: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东亚生命伦理学会会员;瑞典国际妇女管理俱乐部成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北京伦理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市“社科专家科普讲座团”成员等。

所获荣誉:

其博士论文获港台内地“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其专著《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获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华北15省市自治区优秀图书奖;1996 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嘉奖;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等。

主要著作:

1《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月笛:女学人哲学随笔》,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哈佛碎片》,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5《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行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7《权威与个人》(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伦理学要义》(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论历史》(合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伦理学与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2《生命伦理学导论》(译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公共健康伦理学案例研究》(译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女性主义哲学指南》(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应用伦理学概论》(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应用伦理学导论》(合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女性哲学的学科特质与方法论特征》,《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

2、《身体及其体验:女性主义哲学的探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女性主义的道德自主性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4、《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公共健康伦理:一个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6、《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临床生命伦理分析的经验主义视角》,《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4期。

8、《甲型H1N1流感凸显公共健康伦理危机》,《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9、《性别差异:当代哲学的重要使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作为一种价值建构的疾病——关于疾病的哲学叙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1、《疼痛:生命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第3期。

12、《传统教育观的女性主义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3、《关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公正性的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5期。

14、《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4期。

15、《西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16、《精神健康的伦理探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7、《关于生命伦理学教育的思考与讨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亚太地区生命伦理学教育会议纪要》,《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5期。

18、《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9、《权利优先还是公共善优先——流行病伦理的社群主义视角》,《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20、《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公正性问题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2期。

21、《哈佛大学性别课程讨论的130个问题及其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22、《烟草危害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第2期。

23、《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4、《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25、《论公共健康的伦理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6、《我们以什么理由反对克隆人》,《开放导报》2004年第2期。

27、《从“非典”看公共健康的意义——访丹尼尔·维克勒教授》,《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28、《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德智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9、《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30、《人类基因研究的伦理学挑战》,《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

31、《文化的性别与性别文化》,《粤海风》2002年第1期。

32、《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医患关系》,《医学与哲学》2001年第8期。

33、《生命伦理学的几个热门话题——女性主义视角》,《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2期。

34、《20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转向》,《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2期。

35、《女性主义对“性生物决定论”的挑战》,《河北学刊》2001年第1期。

36、《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7、《为谁用什么以什么话语——也谈女性写作》,《粤海风》2000年第6期。

38、《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39、《尼采何以成了女性主义哲学先驱?》,《粤海风》1999年第6期。

40、《性别与超越:关怀伦理学的两种模式》,《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2期。

41、《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贵阳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42、《洛克与卢梭妇女观研究》,《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43、《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

44、《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伦理学》,《现代哲学》1998年第3期。

45、《倾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译后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6、《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47、《妇女与伦理学——访凯思林·伦农博士》,《哲学动态》1998年第4期。

48、《古希腊哲人的妇女观》,《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4期。

49、《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4期。

50、《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哲学动态》1997年第2期。

51、《女性道德的心理学关照──<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评介》,《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1期。

52、《宁夏长沟村妇女状况调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3、《寻找那半边——萨拉·拉迪克的母性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54、《女性的道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55、《伦理学中的女性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56、《“关怀伦理学”一席谈——访萨拉·拉迪克教授》,《哲学动态》1995年第8期。

57、《西方社会对流产问题的争论》,《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3期。

58、《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自主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59、《美国高校行动主义的新趋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60、《罗素伦理思想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61、《赫(走巳)逊道德感理论述评》,《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