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Y

余治平(上海社会科学院)

余治平,196511月生,江苏洪泽人。1988年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硕士毕业,2001年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2002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哲学与后现代》课题。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从事科研与教学。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儒家历史与文化、中国哲学。

所获荣誉:

《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著作类三等奖。

主要著作:

1《微笑着读完哲学》(专著),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2《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专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哲学的锁钥:源于本体论的形上之思》(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需”之于儒的性格养成和身份认同》,《哲学分析》2010年第2期。

2、《“仁”字之起源与初义》,《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3、《董仲舒对阴阳五行之学的整合》,《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4、《董仲舒五行学说论》,《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孟子“不忍人之心”的哲学阐释》,《齐鲁学刊》2009年第5期。

6、《儒家恕道的哲学限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7、《孔子“礼”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金融危机的道德哲学批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9、《董仲舒阴阳思想论》,《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中西比较:处境分析与方法超越》,《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1、《“中国哲学”本土化叙事的展开与生成》,《哲学动态》2008年第2期。

12、《儒家责己与责人的道德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3、《经权、常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哲学根据》,《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4、《儒家“和”理念的普世价值》,《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15、《儒学应该如何面对哲学》,《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6、《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8、《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9、《德国哲学与中国——访梁志学教授》,《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20、《追寻儒学的当代生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1、《天:王之为王的可能与根据——董仲舒对王者之名的哲学诠解》,《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2、《命的哲学追问》,《东南学术》2006年第1期。

23、《中国现代化的理性资源——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5年第6期。

24、《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梁志学教授访谈录》,《博览群书》2005年第9期。

25、《儒学话语对哲学话语的积极涵摄》,《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26、《知性本体论的终结、转向与解构——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德里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6期。

27、《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虚与实——论汉帝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最初确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8、《道、器、形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

29、《汉初时代:学术的复苏与繁荣——百家争鸣之后的思想大融合》,《求索》2004年第6期。

30、《哲学的中国方式:追寻、反思与心态分析——中国哲学及其学科范式创新的生成性研究》,《东方论坛》2004年第3期。

31、《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纠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误解》,《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3期。

32、《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3、《董仲舒的养身理念及性教育思想》,《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4、《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35、《中国哲学应对人类进步有更大贡献——访蒙培元研究员》,《哲学动态》2004年第2期。

36、《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3年第4期。

37、《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群众》2003年第11期。

38、《性情形而上学:儒学哲学的特有门径》,《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39、《以阴阳释性情——董仲舒对儒学性情形而上学的独特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会科版)2003年第4期。

40、《哲学是一门通学——叶秀山教授哲学治学答问录》,《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41、《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42、《差异、本质与辩证法的误读——本体论对认识论的抗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2期。

43、《时间的哲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44、《论董仲舒的“天本体”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45、《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46、《阴阳五行学说与哲学的“在场”、“不在场”──中西体验本体世界方式的差别》,《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7、《超越与内在——比较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48、《“意志自由”及其归无、入禅的终结──一种对叔本华的解读》,《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0年第2期。

49、《叔本华“意志”的本体论阐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0、《大乘佛教“三性说”与反形而上学哲学转向》,《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51、《“意志”的本体论建构及与东方思想的沟通——重新解读叔本华》,《河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52、《关于叔本华“意志自由”的评析与批判》,《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53、《中国哲学:发展中生成与历史中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722003版。

54、《万物都处于生生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216003版。

55、《从被动守护到创造性诠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89003版。

56、《博客时代的经典阅读》,《中华读书报》200675004版。

57、《让劳动伴随着幸福》,《文汇报》2008430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