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Z

张世英(北京大学)

张世英,19215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助教、教员,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史、黑格尔哲学、中西哲学比较。

职务与兼职: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名誉顾问;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名誉顾问;国际“哲学体系”研究会会员;《德国哲学丛刊》主编;南京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兼职教授等。 

主要著作:

1《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195919601964198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西方哲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3《我的思想家园》,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版。

4《归途——我的哲学生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8年版。

6《羁鸟恋旧林——张世英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2007年版。

8《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3《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北窗呓语——张世英随笔》,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6《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年版。

17《黑格尔辞典》(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黑格尔哲学概论》,吉林省哲学学会1983年版。

19《黑格尔〈小逻辑 〉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论黑格尔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195619571962年版。

2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22《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3《欧洲哲学史简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4《西洋哲学史概说》(合著),(东京)东方书店1973年版。

25《哲学史简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6《黑格尔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的理论》(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2、《“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0年第5期。

3、《我们一自我一他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6、《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7、《西方现代画派的哲学: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

8、《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9、《浅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互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10、《“我”和“我们”——关于个性的一点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1、《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2、《改革开放——我哲学生涯的分水岭》,《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13、《“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之间的一点链接》,《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4、《“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理论参考》2007年第10期。

15、《“本质”是一个与人类历史文化俱进的发展过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6、《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年第7期。

17、《希腊精神与科学》,《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科版)2007年第2期。

18、《境界与文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19、《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20、《语言意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21、《“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7年第1期。

22、《哲学的身份——哲学的非哲学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6年第4期。

23、《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4、《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5、《哲学与人生》,《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6、《从科学到审美》,《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7、《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8、《基督教与审美》,《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29、《儒家与道德》,《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30、《道家与科学》,《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1、《道家与审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5年第5期。

32、《道德与宗教》,《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3、《科学与伦理》,《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34、《科学与宗教》,《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35、《从科学到审美》,《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36、《相同·相似·相通——关于“共相”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新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3期。

37、《论想象》,《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8、《崇尚有限与超越有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39、《西方哲学东渐百年之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0、《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41、《现实·真实·虚拟》,《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42、《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3、《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44、《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关系》,《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45、《希望哲学》,《学海》2001年第3期。

46、《从朗吉努斯的<论崇高>看屈原的<离骚>》,《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1年第3期。

47、《有形与无形 有声与无声 有言与无言——试论美与诗意境界之区分》,《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48、《超越之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49、《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0年第4期。

50、《从西方近现代哲学看20世纪中国哲学之发展》,《新视野》2000年第4期。

51、《超越有限》,《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52、《无限:有限者的追寻》,《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

53、《哲学的新方向与终极关怀新解──兼就拙著<进入澄明之境>答梁志学先生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54、《美与真善》,《学海》2000年第1期。

55、《审美意识:超越有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6、《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57、《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8、《艺术哲学的新方向》,《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59、《民主与科学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9年第3期。

60、《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8年第6期。

,61、《阴阳学说与西方哲学中的“在场”与“不在场”》,《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62、《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8年第2期。

63、《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

64、《思维与想象——兼谈中国古典诗》,《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7年第5期。

65、《“把哲学从孤寂境地中拯救出来”──评张慎<黑格尔传>》,《哲学研究》1997年第6期。

66、《进入澄明之境——海德格尔与王阳明之比较研究》,《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

67、《超越在场的东西──兼论想象》,《江海学刊》1996年第4期。

68、《谈惊异(Wonder)─—哲学的开端与目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6年第4期。

69、《相同与相通──兼论哲学的任务》,《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5年第4期。

70、《略谈古今之变──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想到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5年第2期。

71、《说不可说──再论哲学何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5年第1期。

72、《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

73、《传统与现在》,《文史哲》1994年第3期。

74、《中西方关于自由问题的哲学思考》,《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

75、《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2期。

76、《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评<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

77、《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瞭望新闻周刊》1994年第3期。

78、《论超越》,《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79、《“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论精神发展的阶段》,《学术月刊》1993年第4期。

80、《超越自我——关于禅宗和西方哲学思想的一点体会》,《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

81、《是对话还是独白?——从哈柏马斯的交谈伦理学想到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3年第1期。

82、《程朱陆王哲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文史哲》1992年第5期。

83、《略论中西哲学思想的区别与结合》,《学术月刊》1992年第2期。

84、《“为学”与“为道”》,《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1年第5期。

85、《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哲学动态》1991年第5期。

86、《哲学史上的主体性》,《哲学动态》1991年第2期。

87、《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兼析陶渊明的诗》,《文史哲》1991年第2期。

88、《“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

89、《朱熹和柏拉图、黑格尔》,《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90年第6期。

90、《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学术月刊》1990年第9期。

91、《萨特的“虚无”和王阳明的“人心”》,《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92、《尼采与老庄》,《学术月刊》1989年第1期。

93、《黑格尔的“主观精神”哲学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85年第2期。

94、《精神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1982年第3期。

95、《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多样性统一的认识理论》,《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4期。

96、《黑格尔<小逻辑>绎注(之二)——<哲学全书>导言部分(118)》,《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科版)1981年第2期。

97、《新黑格尔主义评介(续)》,《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3期。

98、《黑格尔<小逻辑>绎注(之一)》,《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科版)1981年第1期。

99、《新黑格尔主义评介》,《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2期。

100、《青年时期的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从黑格尔的诗篇<埃琉西斯——致荷尔德杯>谈起》,《学术月刊》1980年第11期。

101、《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奠基人——格林的哲学》,《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102、《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三种观点的批评》,《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

103、《新黑格尔主义批判》,《哲学研究》1965年第5期。

104、《再论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学说》,《学术月刊》1963年第9期。

105、《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学术月刊》1963年第4期。

106、《关于斯宾諾莎的“实体”概念与认识論》,《哲学研究》1961年第6期。

107、《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哲学史中关于“一般”与“个别”理论的发展》,《哲学研究》1960年第2期。

108、《从西方哲学史看马克思主义的主客统一观》,《哲学研究》1959年第7期。

109、《批判賀麟的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研究》1958年第7期。

110、《黑格尔“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圆圈”式发展、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哲学研究》195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