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列宁的物质定义与“感官提示说”——从列宁物质定义的译文谈起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通行的物质定义,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一段论述,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这个定义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1]然而事实上,列宁物质定义的上述译文是值得商榷的。它并没有准确反映列宁的相关思想,而且使我们无法深刻把握列宁物质定义相关思想的内涵和理论价值,并由此造成了一个流行甚广的对列宁认识论思想的误解。

 

 

值得商榷之处,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句话中“感知的”三个字。按照通常的理解,“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意思是说它的存在是人感觉到了的[1]。问题在于,这并不是列宁的思想。在列宁看来,那种被用物质概念来标志的客观实在的存在是人的感觉所无法感知的。

这句话的原文是:“Материя есть философская категория для обозначения обьективной реальности,которая дана человеку в ощущениях его。相应于感知的这一表述也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其中的дана一词。“дана”是俄语动词дать的被动形动词阴性短尾。дать 本身的基本含义是给予,完全没有“感觉”的意思。列宁这段话的直译,应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在人的感觉中被给予人的”,或者:“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在感觉中获得的”。本文开始所引的列宁物质定义的中文译文,强调人们在感觉中感知到了物质的存在。后面两种直译与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示物质的存在是人们在感觉中获得的,但并没有说是感知到的。应该说,后面的译法更符合列宁的本意。如果列宁确如中译文所说,是要表达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他就不应该用дана,而应该用专门地明确地表示感觉的动词ощутить的被动性动词短尾ощущена——被感觉到的,或被感知的。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和马赫主义者一样,把感觉理解为通过眼、耳、鼻、舌、身五官获得的感觉,即颜色、声音、气味等等。但是,马赫主义者把感觉视为世界的要素,主张物是感觉的复合,否认感觉之外有作为其来源的物质存在,就是说,把感觉当做分隔人与外部世界的一堵墙。列宁相反,他认为感觉是连接人与外部世界的一座桥,感觉不仅使人通过颜色、声音以及气味等等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且使人认识到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在列宁看来,他和马赫主义者的全部区别,说到底都在于是不是承认五官感觉之外有作为感觉来源的客观实在。

然而列宁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证明,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马赫主义者抓住了一个事实,这就是:感觉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而感觉来自人的五种感官,其内容只能是颜色、声音、以及气味、软硬等等,物质概念所要标志的那种客观实在的存在的确是任何一种感官都不能感觉到的。他引用狄德罗的话说:“那些只承认自己的存在和自身中交替出现的感觉的存在,而不承认其他任何东西的哲学家,叫作唯心主义者。这种怪诞的体系,在我看来,只有瞎子才会创造出来!这种体系虽然荒谬之至,可是最难驳倒,说起来真是人类智慧的耻辱、哲学的耻辱。”[1]可见,要做一个唯物主义者,最重要的是能够证明物质所标志的那种客观实在是存在的;所需证据只能来自认识,最终来自人的感觉,但是感觉器官又无法直接让人感知到这种存在。这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困境,为走出这一困境,列宁提出了“感官提示说”。

列宁提出,人确实不能直接感觉到客观实在的存在,但是人在感觉中又的确获得了关于这种存在的认识。他说:“当我们的感官受到来自外部的某些对象的刺激时,‘现象’就产生,当某种障碍物使得我们所明明知道是存在着的对象不可能对我们的感官发生作用时,‘现象’就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唯一的和不可避免的结论: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78页)他又说:“有人对我们说,马赫‘发现了世界的要素’:红、绿、硬、软、响、长等等。我们要问:当人看见红,感觉到硬等等的时候,人感知的是不是客观实在呢?”(89页)[1]列宁的意思是:人的确只能通过感官得到红、绿、硬、软、响、长等等具体的感觉,但是只有和某些外部对象接触时人才能得到这些感觉,一旦这样的接触被阻隔,这些感觉也就消失,这表明,感觉是主观的,感觉的来源是客观的。换句话说,列宁是要表达:我们获得的是红色而不是其他的感觉,只是在这里获得而不是在别处获得,这是我们自己所无法决定的;这表明我们在获得红绿、软硬等等具体感觉的同时,也获得了“这些感觉的来源是客观的、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样的认识。正是这样的认识,告诉我们在我们之外存在着某种客观实在。物质概念就是对它的标志。这样的认识本身不是感觉,但它又又与感觉有关。列宁把这种现象称作感官对人的提示:“接受或抛弃物质概念这一问题,是人对他的感官的提示是否相信的问题,是关于我们认识的泉源的问题。”(89页)列宁还提出,唯物主义者是彻底的感觉论者,不仅承认认识源于感觉,而且承认感官就客观实在的存在向人发出的提示:“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这是对的。但试问:‘属于知觉’的,也就是说作为知觉的泉源的是客观实在吗?如果你回答说是,那你就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你回答说不是,那你就是不彻底的,你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主义,陷入不可知论”。(87页)他批评马赫主义者说:“马赫主义者喜欢唱这样一种高调:他们是完全相信我们感官的提示的哲学家,……其实,马赫主义者是主观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因为他们不充分相信我们感官的提示,不彻底贯彻感觉论。他们不承认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实在是我们感觉的泉源。”(88页)以上论述中所说的“提示”,原文为показание。这是由动词показать而来的动名词,基本含义是“给某人看什么东西”,译作“提示”是基本恰当的。Показание及其中译“提示”二字表达了列宁关于客观实在的主要思想: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是人无法直接感知的,人只能在获得具体的感觉时,因感觉能否出线及其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领悟到感官对自己的提示:感觉的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客观存在。

Показание 一词以及“感官提示说”,可以说是列宁对如何理解“物质定义”中дана一词所做的注解,也是他对为什么用дать而不直接使用动词ощутить(感觉)的说明。显而易见,把дана译为“感知的”不能确切表达列宁的原意。

 

 

 

дана一词的不恰当翻译,原因在于译者未能把握列宁相关哲学思想深刻而又微妙的含义。这种不恰当的翻译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理解。首先是对列宁关于客观实在的思想,主要是“感官提示说”的理论意义的理解。

 “感官提示说”十分重要。古往今来的唯物主义者都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但是这一观点,说来真是人类智慧的耻辱,是无法最终证明的。其中的困难之一,正在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是人的感觉器官无法直接感知的。由于不能直接感知,物质所标志的客观实在与人之间就有一道无法通过感觉和理性的力量跨越的鸿沟。对于唯心主义来讲,这样的鸿沟是不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把感觉作为世界的要素,人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感觉要素的复合,感觉与所谓客观实在直接同一,鸿沟之说无从谈起。客观唯心主义者,如各种宗教徒,由于信仰无所不能的神,认为一切都是神的创造物,鸿沟也不存在。但是对于唯物主义者,要说明一个不能直接感知的东西是存在的,极为困难。[1]在哲学史上,很少有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只是从常识出发,把物质存在当做不言自明的事情,无需也无法对它加以分析思考和证明。他们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近代以来的许多哲学家,尤其是休谟、康德和实证主义者,尖锐地提出了感觉和物质存在之间鸿沟的存在,而且认为这一鸿沟是不可跨越的。这是对唯物主义的严重挑战。面对这一挑战,绝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没有直接回应。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第一次直面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承认鸿沟的存在,但也看到了跨越这条鸿沟对于唯物主义哲学究竟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他说:“休谟说过,人应当行动、推理和信仰外部世界的存在。而我们唯物主义者只要加上一句就行了,即:这样的‘信仰’是含义最好的批判的思维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哲学的不可避免的salto vitale(获生的跳跃)。”[1]他把这种跳跃称为“获生的跳跃”,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能跃过这条鸿沟确认物质的客观存在,全部唯物主义理论都没有基础,无从谈起。如何跨越?普列汉诺夫同意休谟的意见:在这里感觉和理性都无济于事,只能求助于信仰。和以往的唯物主义者相比,普列汉诺夫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把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大大推进了一步。但是列宁对普列汉诺夫所做的工作并不满意,因为普列汉诺夫在这里使用了“信仰”一词。列宁说:“普列汉诺夫曾经写过这样拙劣的词句,说什么‘信仰’外部世界的存在就是‘哲学的不可避免的获生的跳跃(salto vitale)’。‘信仰’这个字眼,是重复休谟的,虽然加上了引号,但暴露了普列汉诺夫用语的混乱,这是毫无疑问的。”(101-102页)列宁的不满是有道理的:如果唯物主义者能够信仰物质存在,那么唯心主义者为什么不能信仰物质的不存在或者信仰上帝的存在呢?和唯心主义相比,唯物主义有什么更为合理因而值得接受之处呢?“感官提示说”就是列宁自己提出的对物质客观存在的不同于信仰的科学论证: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其存在不是信仰的产物,它得自人在生活实践中当获得感觉时感官对人的提示。

对唯物主义的论证,就是对唯心主义的驳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已经斗争了几千年,至今没有最终结果。由于上述“鸿沟”的存在,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事关整个世界,而世界是无限的,因此许多人认为这一斗争属于形而上学,永远不会有结果。正因为如此,实证主义主张把它“存而不论”,不要再为这种不会有任何结果的问题而浪费精力。他们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建立在信仰之上。这样的结论当然是列宁这样的唯物主义者不能接受的。

若要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唯物主义者必须回应来自不可知论者和实证主义者的挑战,告别朴素性,赋予唯物主义以时代色彩。在这个问题上,列宁的“感官提示说”把唯物主义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他向世人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在获得感觉的同时的确因感觉的性质及其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收到了一种提示:感觉的对象是客观地存在于人之外的。这一提示的存在谁都无法否认,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借助信仰而越过“鸿沟”。这样的论证可能难以使一切唯物主义者满意,因为“提示”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有几分犹疑、模糊,还不如“感知的”那么斩钉截铁。但是列宁迈出的这一小步是前人从未迈出的,而且就人类受其生理构造限制而拥有的“本领”而言,起码在现在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比列宁做得更好。与根本看不到对物质存在加以论证的必要和可能的朴素唯物主义以及想要借助信仰跃过鸿沟的普列汉诺夫相比,“感官提示说”是列宁对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列宁最有价值的哲学思想之一。

然而现有的“物质定义”的中译文没有体现“感官提示说”的深刻内涵,而一旦忽视了“感官提示说”,列宁对唯物主义哲学的上述理论贡献,就得不到反映,他与朴素唯物主义者的区别也就不见了。

 

 

Дана一词中译文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导致我们误解了列宁的认识论思想。

在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有一段列宁的话被人们反复引用,即:“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03页)各种教材对它基本上都做了认识论的解读。如有的作者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等认识论研究的全部问题当中。”[1]实际上,列宁所说的不是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如充当真理标准)问题,而是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问题,是本体论及其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问题,与他的“感官提示说”有关。他在批判马赫主义者巴扎洛夫时说:“你糊涂了,巴扎洛夫同志!你把物存在于我们的感觉、知觉、表象之外的问题,改成我们关于‘这些’物的表象的正确性的标准问题,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你用后一个问题来掩盖前一个问题。但是恩格斯直截了当地、明确地说:他和不可知论者的区分不仅在于不可知论者怀疑模写的正确性,而且还在于不可知论者怀疑能否谈论物本身,能否‘确实地’知道物的存在。巴扎洛夫为什么要偷天换日呢?就是为了模糊、搅乱唯物主义(以及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所说的基本问题,即关于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存在问题。不肯定地解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当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在感觉给我们提供的那些模写的正确性的标准问题上,尽管看法各有不同,却仍然可以当一个唯物主义者。”[1]可见,列宁关注的不是怎样正确认识物质存在,而是一个人是不是承认认识对象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关心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人们反复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章第6节,该节标题为“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问题”。对相关内容略加考察便可看出,这里所说的“实践标准”,所强调的同样是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而不是认识与对象的一致。列宁指出,马赫主义者也承认,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获得“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为了获得成功,必须承认物质对象的客观存在,接受唯物主义;只是在作为哲学家思考哲学理论问题时,他们把自己封闭在感觉经验之中,否认感觉以外的一切存在。他说:“马赫在《感觉的分析》中写道:‘在实践方面,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时不能缺少自我这个观念,正如在我们伸手拿一个东西时不能缺少物体这个观念一样。在生理学方面,我们经常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正如我们经常看到日出一样。但是在理论方面,我们绝不应该坚持这种看法。”(100页)正应为如此,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者说: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末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马赫说:就算实践是唯物主义的,但理论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100页)紧接着人们反复引用的那句话,列宁说:“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103页)这也表明,列宁在这里谈论实践标准,意图所指首先不是认识论问题,而是本体论问题,旨在说明坚持实践标准必然承认实践对象的客观存在,导致唯物主义。

在列宁的认识论思想中,讨论认识的本体论前提,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界线,即认识对象是不是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不是物质存在,是最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反映论、客观真理、与相对性同时存在的真理的绝对性,等等,都和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即它们是物质存在,密切相关。人所共知,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的三个结论”,其中第一个结论就是强调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性:“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77页)把唯物主义原则,即确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摆在第一位,是列宁认识论思想的鲜明特点。

显然,把“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句话理解为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它是认识的目的、源泉、标准、动力等等,是误解了列宁的认识论思想。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误解?原因正与对“дана”一词的翻译有关。由于对列宁的“感官提示说”缺少深入的认识,因而很难深刻理解列宁对唯物主义基本前提——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论证,不能领会列宁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独到贡献。正因为如此,在翻译“дана”一词时只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看不到它的本体论意义以及列宁的良苦用心。

最后顺便指出,误解列宁的不仅是我们中国哲学家。俄罗斯哲学家,例如苏联时期就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著名于世至今仍是俄罗斯最活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奥伊则尔曼,也一样没有理解列宁物质定义中的深刻思想。他说:“列宁提出的物质定义不论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著作中,都不是新的。例如,普列汉诺夫在批判马赫主义者彼得楚尔特的论文《胆怯的唯心主义》中把物质定义为‘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外部感觉’的东西。普列汉诺夫在这里指出,‘任何一个近年来物理学的惊人发现,都不能动摇这个物质定义。”[1]把列宁的物质定义与普列汉诺夫的定义等量齐观是何等的错误,只要看看本文前面所引用的列宁对普列汉诺夫“信仰说”的批评就可以了,这里毋庸赘言。

 

                           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录入编辑:佳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