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全球美学与中国特色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都程度不一地影响到别的地方的人们。人们的交往非常密切,科学技术的交流、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是价值观念的相互作用得到空前的加强。这就是我们说的全球化。长期来,全球化被理解成西方化,这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事实上,近代的全球化的主流是西方文化的源源不绝地输入东方,而东方文化较少地影响到西方文化。但是,这个现象不会永远如此。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的文化,这种优秀性通过各个民族的交往而有可能为他民族所接受。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优胜劣败是不可避免的。优胜劣败也未必不是好事。当然,每个民族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都想取胜。这个胜,有两重意义:一是尽量吸取人家好的东西,二是尽量介绍自己优秀的东西。最终的结果还只能是和合,即本民族的东西与他民族的东西和合。全球化的实质,不仅是全球各民族文化的竞争,更是全球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学习、吸收,最终是优秀文化全人类共享。时代进入到21世纪,全球化以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发展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再没有古典形态的那种只是体现本民族审美观的美学了。严格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一种美学,那就是全球美学。说只有全球美学,并不否定各民族、各国度、各地区美学的特色。就当代中国来说,我们要建立的不是独立的中国美学,而只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是西方人建立的,由于这种分类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全人类都接受了,所以才有全人类都认可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了哲学,有了数学,有了化学,也有了美学。虽然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学科是西方建立的,但并不等于只有西方才有这些学科。中国古代没有建立现代意义的哲学学科,但不能说古代中国没有哲学。同样,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美学,也不等于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美学。

事实是,中国古代不仅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有一个完整的与西方美学可以相互印证但又不一样的美学体系。在学术界过去比较多地强调中国典美学与西方古典美学的区别,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事实上,它们也的确不同。但是这种不同并没有达到不可交流不可理解的程度,而在更大意义上,这两种美学体系倒是相互印证的。只是说法不同,而且其精细处有所差异罢了。中西美学的相互印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审美基本性质的认识。中西美学都认识到审美是感性的,同时又不停留于感性,亦不抛弃感性,而是在感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感性与理性的双向超越,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关于这个涉及审美本质的基本点,康德、黑格尔、席勒均有属于自己的但又相互贯通的说法。而在中国古代美学,则大量地表现为对审美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看法,景与情、象与意的看法。而在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境界”中达到主客两忘、情景互化的地步。这个基本点上,相互参照处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实现主客统一的移情理论、心理距离理论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类似的文献。

第二,关于艺术审美规律的认识,艺术作为人类审美的最为纯粹的形式,蕴藏着大量的审美奥秘。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对艺术的审美规律都有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的基本问题是相同的,基中主要是处理作为创作原料的客观对象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本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对立统一,应是中西美学的共同看法。这个过程中,认识与体验,写实与写意、言志与缘情,想象与创造、灵感与功夫、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等问题都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涉及到,而且观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第三,关于审美的范畴体系。在这方面,西方美学中的范畴如 美,优美、壮美、崇高、悲剧、喜剧、丑、滑稽、幽默等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概念。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的范畴体系虽然未必都能在西方语汇中找到合适的对象,但是除少数概念如境界、气韵外,大部分还是能够找到合适的翻译。

第四,关于一些审美现象的认识:如审美的个体性问题,审美的情感性问题,审美的愉悦性问题,审美的共同性问题,审美的超越性问题,审美的直觉性问题,有着大量的相似的言论。

第五、关于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审美作为人性追求,作为人的最高的精神定性,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给予高度的肯定。审美是人的价值体系,它必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切创作与欣赏评价活动之中。这种品评,中西方相通之处甚多。其中最为根本的是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

我认为,以上五个方面,我们过去的研究是不够的。我们太注意中西美学的差异。有学者甚至认为重建中国美学,其重大意义在于找到中国美学的现代价值。这现代价值并不表现在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共同性上,而是表现在中国美学的特殊性上,表现在它为人类的美学研究所提供的无可替代的美学思路上。如果是这样,那还有什么美学的全球化,还有什么审美交流?那中国人与西方世界的人只会越来越隔膜。

谈到全球美学,不能不注意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自然科学的全球性没有人怀疑,但谈到人文科学,有没有全球性,就有人怀疑了。是要充分注意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自然科学面对的对象是唯一的,虽然对它的认识也会存在一些因民族传化带来的差异,但那结论如若以最为抽象的数学语言表述时,其差异性就给消解完了。自然科学研究只有一种价值尺度:是不是符合对象实际。客体的唯一性与价值尺度的一元性,保证了这种研究不具有多元性或者多解性。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就有些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如果仅就自然人来说,它的研究对象也存在唯一性。但这种研究不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人主要是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人,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到人们对人文科学的看法。但是人文科学还是有全球性的,如伦理学,各个民族有自己的伦理原则,但也有全人类基本上可以认同的伦理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的研究因不同的学科有所差别。就美学来说,因为更多地涉及到人的情感世界,更多地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体系,而且审美其体验性强于它的认识性,这样,它的一般性较之别的人文社会科学就弱多了。尽管如此,只要是美学,全世界的美学家都应该能进行交流,如果不能交流,那肯定不是美学。就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有一种全球性的美学存在。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各民族各国家的审美活动虽然千差万别,但还是应有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决定审美活动之所以为审美活动的本质性的东西。就这个意义上说,也应有全球各民族人士所能接受的审美活动存在。出于以上两点,虽然没有抽象意义上的全球美学,但应有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全球美学。这正如没有抽象意义上的苹果,却有具体的苹果存在一样。正是从具体的苹果上我们认识了苹果的共性,同样,也正是从各民族的美学中我们认识了全球的美学。

当然,在世界上基本上处于不相往来的或只有极少往来的古代,全球美学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要探索一下全球美学提出的背景,不能不追溯到近代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全球性的变革:首先是全球市场的建立,为了追逐高利润,人们的交往大大增多,与此相关,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为人们的交往创造了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注意到这种变化,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1]] p.68)其实,出现的不只是世界文学,而是世界文化。其中也包括美学。这是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的全球化首先出现在科学技术上,这是自然的。因为科学技术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没有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在有些人看来是不会出现全球化的,事实也未必如此。虽然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上的矛盾冲突仍然显得激烈,但是其间的理解、吸收、宽容也在日益扩大。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人类的和谐、进步,共同发展。当然,人类的趋和,只能是“和而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仍然保持着它的特色,但在大的方面,必然是与别的民族,别的国家,别的地区是相一致的,或者是同调的。既然人们的交往增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增进了解,增进相互融合。一个多世纪来的事实足以证明,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的壁垒在逐渐消融,全球审美观正在逐渐形成。

我们的文化研究包括美学研究长期来脱离全球审美观逐渐形成的事实,而走一条与之背道而驰的道路。我们的比较美学研究,过于强调中西美学的差异,无视中西美学本来就具有共同性而在近代以来实际上在走向融合的现实。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在审美上,西方讲认识,中国讲体验。西方讲再现,中国讲表现。这种说法至少是不完善的。事实上,中国美学不仅讲体验,讲表现,也讲认识,讲再现。同样,西方美学不仅讲认识,讲再现,也讲体验,讲表现。在这一点上,有些汉学家倒是比我们清醒。如美国汉学爱安乐哲、罗思文说:“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不像先前所架设的那样,与西方主流文化完全相反,缺少超验论并不等于固有论;缺少客观性并不等于主观性;缺少绝对主义并不等于相对主义;没有划分为原子的个体并不意味着只存在若干毫无个性的集合体。”[[2]]  (p,36)这就是说,哲学上的差异并不导致两种哲学体系的对立,更不导致某种两种哲学体系不可理解。事实上,它们都是完善的个体,基本因素一样不缺,只是各种因素的量及其组合不同罢了。长期来,在中国哲学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总是认为由于汉语系词不发达,因而中国哲学中少本体论,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汉语不是没有联系词,只是少用联系词,这并不意味着汉语没有判断存在,这更不影响中国哲学本体的存在。同样,在中国美学中没有将崇高这个范畴作为美学概念加以明确地确定,并不影响中国美学中有类似西方的崇高现象存在。如果说,对于古典形态的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我们还只能从神韵上理解它们的相通,那么,在今天,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实际上并不存在。中国人的审美生活与西方人的审美生活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方面它有超时空性,我们中国人能理解西方世界的审美观,同样他们也能理解我们的审美观;同样,我们对于古人的审美观,也是能理解的。其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人,我们有历史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学它是有时空性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的。……今天能有多少美的享受,今天就给多少;明天是新的一天,有新的要求,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它们。”[[3]] p,125)当代美学的建构,有一个基点,多个来源。基点是当代人的审美生活。它既是当代审美生活的理论概括,又是当代审美生活的理论指导。它的来源是很多的,有现实的来源,有历史的来源,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来源,也有他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来源。

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建构的当代美学虽然也是全球性的,但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首先是为中国人服务的。作为中国特色,一是中国当代文化的特色,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西方美学家也在建构他们的全球美学,自然也是具有他所在的民族特色的全球美学。从当代全球美学建构的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有:

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将成为构建人与自然界和谐的哲学基础。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将实现完善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是比较多地讲自然的人化的;而道家则比较多地讲人的自然化。中国化了的佛教喜欢讲圆融,这三者均要在构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美学的生态意识,生态虽是现代的文化概念,但生态意识却是古代就有的。在中国,生态意识很强。儒家的“乐水”“乐山”,道家的“道法自然”,《周易》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宋明理学家的“赞天地之化育”都有含有生态的意识。生态是中国古代美学中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说的美都具有很强的生态性。这些,在当代文化的建构中都将发生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引起西方有识之士的注意。

三、中国美学中的气韵观将成为当代全球美学的精神内核。气韵是生命两种形态,气强调生命的外放的一面,刚健的一面;而韵则强调生命的内敛的一面,柔弱的一面。它们融合,则构成审美的理想。与此相近的有中国美学的“隐秀”观,它有可能成为美的理想形态。

四、中国美学的“乐生”意识将成为当代人生命意义的重要理论支柱。西方美学偏重于悲剧,完全是古典性的,不是现代性的。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乐生”思想则具有超前性、当代性。

五、中国美学中自然至美观,将成为当代全球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一个重要不同,传统美学是将艺术美作为美的最高形态与典范形态的。这点,在西方与东方莫不如此。黑格尔将美学径直理解成艺术哲学,他只是基于约定俗成才接受由鲍姆嘉通提出“埃斯特惕克”这个名词。这个观点经黑格尔强化,一直在西方占据优势地位。讲美学必讲艺术,讲美必以艺术美为最高的美与典范的美。现代美学已开始发生转移。在生态主义进入美学,成为考察审美活动视角重要视角的背景下,自然美以其生态优越性而受到人类的青睐。于是不是艺术美而是自然美成为最高美与典范的美。

六、中国古代美学“境界”这个范畴将可能成为全球美学中的本体论的范畴。境界有两个重要的性质:超越性与体验性。它不是认识,但以认识为基础,是对认识的超越;它不是感性,又以感性为基础,是对感性的超越;它不是理性,但融解理性,是对理性的升华。我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境界”理论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对美的本质的新解释。它对构建现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重大的意义。美学本体有两个层面:最低层面为情象,它是审美悬置的产物;最高层面为境界,它是审美超越的结晶。从审美悬置到审美超越,体现出审美的发生与升华的全过程。境界作为真善美的统一,它充分地显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七、中国古代美学中“和”的概念将成为世界美学中最具世界意义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这和包含人与自然之和,人与人之和,人的内心世界之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和”最大特色是交感性与生命性。交感性强调构成和的因素相互融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是混合,而是化合。生命性强调这种和具有生命的意义,是对人性的尊重,对生态的尊重。“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科学性与明显的优越性,必然为世界进步人士所接受。

八、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准宗教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世界激烈的宗教矛盾。中国有自己的宗教,但中国的宗教没有达到国教的地步,无论中国化的佛教,还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亦或具宗教精神的儒教,都具有相当的美学意味。它的里面有很多值得发掘的东西,可以用来构建新的美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未来是可乐观的。也许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西方文化还会在中国占优势,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巨大能量不可低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它自身要调整,要净化,要改造,要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另一方面,它自身的巨大潜力必然要对西方的精神文化与社会文化进行改造。由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的早熟性与圆融性,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向未来的.[[4]] 也正是因为它的熟是早熟,不正常的熟,因此,它的未来价值需经现代科学的改造与提炼才能获得,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非常需要这种现代科学的改造与提炼。

美学系统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美学系统,一种是体验论的美学系统。一般来说,西方美学是属于认识论美学系统的,或者说以认识论系统美学为主潮;中国古代美学是属于体验论美学系统的,或者说,以体验论美学系统为主潮。21世纪美学一大使命就是整合这两种美学系统。在中国,它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中国美学内部,古代形态与现代形态的整合;另是在世界美学范围内,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整合。

美学的发展以构建更好的人类生存方式与生存环境为使命。现代人的生存,有多种问题存在。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有三个。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内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美学在这三个方面都要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美学所追求的和谐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这种和谐作为人类生存状态的理想必须是生态的,因而生态平衡成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成为美的基本因子。美学所追求的和谐,也应是人与社会的统一,因而社会幸福成为了美学的最高追求之一。笔者认为:一个幸福的社会不仅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也应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美好的社会。故而从解决社会矛盾来说,不仅要法治国,以德治国,而且要以美治国。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强制性化为以美治国的自觉性。美学所追求的和谐最终要归之于个体心灵的和谐。个体的精神的愉悦成为美学关注的核心。在这里,境界作为个体精神超越的的结晶,不仅实现了对功利与审美对立的超越,而且实现了现实与理想、感性与理想、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等多种对立的超越,而进入真善美相融合的精神世界。真善美统一一直是人类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如果说在古代,那种统一,以善为核心,善即美的话;那么,在当今,这种统一就逐步走向以美为核心,不是善,也不真,而是美成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因为美必然是善,也是真。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文化的新的发展趋势。[[5]]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全球美学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当代中国美学家们身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  安乐哲 罗思议《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  陈望衡《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原载《衡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2  录入编辑:文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