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自我评价活动四题
 

自我评价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活动。研究自我评价活动的机制是评价论研究深入的需要和标志。本文提出四个有关的问题,以期加深对自我评价活动机制的理解。

一、自我评价活动的规定和特点

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主体自身的评价活动。在自我评价活动中,虽然处于主体地位的主体和处于客体地位的主体是同一主体,但二者是不同的。首先,地位不同。主体两重化了,既处在主体地位,又处在客体地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其次,内容不同。前一个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来对待后一个主体,后一个主体以自身固有的属性与前一个主体相对应。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属性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来对待作为客体的主体属性的过程。

主体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主体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此外主体的需要本身也可以作为主体属性。主体需要与作为客体的主体属性之间相联系,就能形成价值关系。主体的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作为主体属性的延伸,也可以与主体需要相对应,形成价值关系。主体把经过选择的价值关系作为反映对象,用一定的规范整合之,就能赋予作为客体的主体属性以肯定的意义或否定的意义,形成自我评价活动的成果。

自我评价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两重化,由此就决定了与对外评价活动相比较而言的三个模糊性:

第一,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在对外部客体即对外的评价活动中,评价活动的两个环节,即主体选择评价标准,把与一定的主体需要相联结的价值关系凸现,以及把此价值关系反映到主体意识中来,是清楚的。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即客体,主体把一定的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联结,就表现为主体自身与自身的联结;主体对一定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就表现为主体对自身与自身所形成的关系的反映。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评价活动的两个环节,在逻辑上虽可以分析,但在现实过程中却难予以区分。这就使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在进行自我评价活动,使评价过程呈现为模糊性。

第二,评价内容的模糊性。主体需要并不等于对需要的意识。在自我评价活动中,由于主客体的同一性,由于没有外在客体具体存在的激发,主体不容易注意到关于主体需要的意识及选择。不存在于意识中的需要固然不能作为评价标准,存在于意识中的需要尽管能够作为评价标准,但由于没有被注意即再意识或反思,就往往呈现出很大的自发性而缺乏自觉性。简言之,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需要在主体意识中容易呈现为模糊状态。在对外评价活动中,由于客体的外在性,主体为要实现对客体的评价,必然要自觉地把客体属性反映到意识中来,因而客体属性在主体意识中往往是比较清晰的。在自我评价活动中,由于客体的内在性,主体往往不会自觉地把作为客体的主体属性反映到意识中来,因而作为客体的主体属性在主体意识中往往是比较模糊的,主体对自身需要和属性意识的模糊,决定了自我评价内容的模糊性。

第三,评价成果形成的模糊性。在对外评价活动中,人们往往需要把评价成果进行交流;同时,评价客体的外在性容易使主体意识到评价成果必须具有与外部客体相对应的确定性。这两个方面都促使主体在评价活动中自觉地意识到要用一定的内在形式(如规范、价值判断评价推理等)和外在形式(如语词、语句、句组等)与评价内容相结合,于是评价成果就比较清晰地呈现在主体意识中并表达出来。自我评价活动的成果有时也需要表达出来,例如写自成自我鉴定或口头交流汇报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自我评价活动是在个人自身内进行的,其评价成果属于个人的私事,不需要表达出来,甚至还注意到不要流露出来。这就使主体往往不自觉于评价成果的确定性。同时,客体与主体的同一性所产生的评价过程和评价内容的模糊性,往往使主体不会自觉地或不能有效地运用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与评价内容相结合,从而使评价成果的形式具有模糊性。在自我评价活动中,存在于主体意识中的评价成果往往是规范不清楚、价值判断不明晰、评价推理缺乏必要的逻辑环节;与这些内在形式相对应的是,语词、语句和句组也往往含混不清。

二、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活动

自我评价活动是与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自我意识在其直接性上首先是关于“我”的意识。黑格尔说,“平常我们使用这个‘我’字最初漫不觉得其重要”,其实“在‘我’里面,我们才有完全纯粹的思想出现。”[1]意识到“我”也就意味着人已经意识到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这种意识到了的对立正是人类智力的发展与动物心理相分离的结果。当一个小孩最初说出“我自己”这个短语时,意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发生了,即自我意识的“完全纯粹的思想”已经形成。这个短语表面上只是说出了“我=我”,但实际上表示了“我不同于非我”的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的确立与自我认识联系在一起。科恩说,“与概念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认识。(即自我认知——引者)和自我评价。”[2]自我认知从生理的、心理的有其二者之统一的各方面对自我进行认识,以把握我的需要和我的属性,从而回答不同于他人和他物的“我是什么”。自我评价把我的需要和我的属性联结起来,对两者之间所形成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映,从而回答不同于他人、他物价值的“我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

在对外部在世界的认识中,“世界是什么”是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基本观点的重要内容。然而,人们感兴趣的却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世界对于我所具有的意义。这是由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本性所决定的。同样的,在对自我的认识中,“我是什么”是人们关于自我基本观点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对于我的意义更大。只有在人生对于我具有肯定的意义而我又不满足于这种意义时,人才能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而奋斗。世界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是人们从我出发对于“世界是什么”的理解,“我对于我是有什么意义”是人们从我出发对于“我是什么”的理解。

自我意识离不开“我是什么”和“我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我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作为在自我认知活动基础上对于“我是什么”的理解则与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因而自我评价活动在自我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主体通过自我评价而不断地保持对自身的认识。”[3]离开了自我评价,既使有自我认知,主体仅仅知道“我是什么”而不能对“我是什么”予以理解,这祥就仍然不能自觉地意识到我,我在自我意识中仍然处于潜在状态,因而自我意识就不可能算是清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意识有赖于自我评价活动。

自我意识离不开自我评价活动,而在自我评价活动中要自觉地把自我作为客体,就要把主体和作为客体的主体区分开来,这就有赖于清晰的自我意识,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成果的形式就必然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说,离开了自我意识就无所谓自我评价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评价活动有赖于自我意识。

由上可知,自我评价活动正是在与自我意识的相互关系中发生作用,二者互为对方的必要前提。

三、自我评价活动与对外评价活动

自我评价活动和对外评价活动的对象不同,但二者作为同一主体的评价活动是相互作用的。自我评价活动机制的理解,离不开对于二者关系的分析。

其一,自我意识被对外评价活动所凸现。对外评价活动不是关于客体是什么的认识,而是关于客体属性对于“我”有什么意义的认识。关于客体是什么的意识总是主体自我意识到了的意识,因而在关于客体的认知活动中已经呈现出自我意识。而关于客体对于“我”有什么意义的意识更是把“我”凸现出来,使主体自觉自我意识的存在。自我意识的强化正是提高自我评价活动自觉性的前提。

其二,主体的本质属性为对外评价活动所深刻把握。主体的一些属性固然能通过自我认知活动来把握,但主体的本质属性即主体的本质力量就不能在主体内为自我认知活动深刻把握。主体的本质属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要素,外现于实践结果之中。实践结果以客观形式把主体本质属性呈现在主体面前。对外认知活动只能把握实践结果是什么,不能把握包含于实践结果中的主体本质力量。对外评价活动在实践结果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中把握价值。价值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赋予客体的意义中,主体就能深刻地把握自身的本质力量。主体的本质力量即本质属性是与一般属性联系在一起的,把握了本质属性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一般属性。把握主体属性是进行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条件,只要把握了主体属性,才能建构自我评价活动中与主体需要相对立的一极。

其三,主体对自身需要的把握离不开对外评价活动。主体对需要的具体把握包括对具体需要的选择。具体需要总具有指向性。主体必须在具体需要与具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才能对具体需要予以选择,从而进行一步予以具体把握。因此,对于需要的具体把握只有在具体评价活动中才能现实地实现。当然,自我评价活动中的主体需要与对外评价活动中的主体需要不一样。自我评价活动中的主体需要往往是更深层次的主体需要,对外评价活动中的主体需要往往较为具体。但作为同一主体的需要,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较深层次的需要往往通过较具体的需要表现出来,较具体的需要则折射着较深层次的需要的把握,由此深化着主体对自身较深层次的需要的把握。而主体对这种较深层次需要的把握正建构着自我评价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一极。

对外评价活动为自我评价活动提供了条件,因而对外评价活动的发展必然促进自我评价活动的发展。同时,对外评价活动也离不开自我评价活动,自我评价活动的发展也必然促进对外评价活动的发展。兹分析发下:

其一,自我评价活动为对外评价活动提供意识前提。自我意识不仅是“我是什么”的意识,而且是对“我是什么”予以理解所形成的意识。自我评价活动正是对“我是什么”的理解活动,因此它对自我意识的确立和清晰具有重要作用。对外评价活动既使自我意识凸现,又要以自我意识的凸现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评价活动使自我意识确立和清晰,从而为对外评价活动提供了前提。

其二,自我评价活动制约着实践的方面,从而制约着对外评价活动的方向。实践目的形成既与主体的需要直接相联系,又与主体的能力直接相关联。主体对于自身需要的理解离不开自我评价活动。主体可以把自身需要作为评价客体,在自我评价活动中对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赋予“合理”、“得当”或“不得当”等意义。离开了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评价,主体所形成的实践目的往往不具有合理性。同样,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进行评价,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赋予“满意”、“强”或“不满意”、“弱”等意义。离开了这种评价,主体仅根据自我需要所形成的目的往往不具有现实性。实践的目的决定着实践的客体,而实践客体正是对外评价活动的客体。由此,实践目的决定着对外评价活动的方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评价活动间接地制约着对外评价活动的方向。

其三,自我评价活动为对我评价活动标准的选择准备必要条件。选择评价标准的实质就是选择从何种主体需要出发来看待客体的功能,或者说选择与何种主体需要相联系的价值关系作为反映对象。评价标准的选择是评价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选择评价标准是正确地进行评价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上所述,对主体自身需要的把握是与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评价活动研究自身需要对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这就为主体正确他选择评价标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自我评价活动和对外评价活动的区别是,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或者以自我评价活动为主,或者以对外评价活动为主。理解自我评价活动和对外评价活动不能分离,就要强调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这两者之间的区分,防止陷入片面性。

四、人生的自我评价和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自我评价活动必然会进入到自我人生价值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价值选择。

根据价值的一般定义,人生价值就是人生对于作为主体的自身需要和作为主体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因此,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生的自我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的基本需要,人生的社会价值从本质上就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需要实质上不过是一个特定环境内人的需要之外化;如果没有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就失去了根据。从个人方面来说,社会为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创造了或设置了特定的人生环境,人的需要产生并依赖于社会,其实质不过是特定条件下社会需要之内化;如果失去了社会需要,一个个具体的个人需要也就失去了根据。因此,从根本上,能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就能满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反之,亦然。由此可见,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主体自身的人生进行评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前提。因此,人生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间总构成肯定性的价值关系。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总要活下去,并且顽强地活下去,这就表明他肯定着人生的自我价值。

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主体会以否定的方式反映人生价值,这时主体就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这种人生价值的自我否定甚至会促使主体毁掉自己即自杀。既然人生已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那就只能到人生之外去寻找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了。但在人生之外去寻找只有体现在人生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满足,这本身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通常是由自我评价活动中的盲目性造成的。盲目性使有些人在自我人生价值评价活动中仅仅把主体的需要作为一个既定的出发点,而没有对此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也没有对出发点和结论之间的矛盾作理性的思考。当然也有例外,一些志士仁人在特定条件下不成功则成仁,以结束自身的方式表达了宁愿象人一样地死而不顾象猪一样地活的人的尊严。这是对自我人生价值肯定的理性升华。

自我人生价值肯定的盲目性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大量地表现在,人们只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生活,从中追求自己的一切目的,而不顾这种自我肯定的后果以及他们将在这种肯定中得到什么和成为什么。自我人生价值肯定的盲目性常常使人们的自我人生肯定的方式丧失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盲目性随着人类的成熟而降低,随之出现了自觉的自我人生价值肯定。这就是主体在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评价时理性地分析主体需要,理性地思考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与人生之间的价值关系,从而自觉地肯定人生的意义。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自觉肯定使主体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是一个价值的生成过程,因而要自觉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盲目的自我人生价值肯定没有使人生价值的全部丰富性进入主体意识,因而在主体意识中人生价值是空虚的。在自觉的自我评价活动中,人生价值的自觉的形式进入主体意识。自觉的自我人生价值肯定一经产生,主体便面临着人生价值的选择,它是自我人生价值评价活动的延伸。

任何一个自觉的人生都处在系列的人生价值选择之中,但真正可供作出重大选择的时机在有限的人生中并不很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时机,正确地进行人生价值选择,对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作以下四点思考是有必要的:

其一,对于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具有自我超越性。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人,就是人的未来”。在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中,人的确是面向未来的。他为自我创造了一个价值理想,即从“旧我”中产生一个“新我”。人的本质怎样,人的一生怎么度过,并不是生前就先验地决定了的,而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而不断地塑造的。

其二,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具有自主性。人生价值的选择总是由主体自己决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4]在某种情况下,主体屈从于某种强制,接受别人的思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这种改变仍然是要由主体自己的作出的,因而仍然是自主的。

其三,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具有客观制约性。主体对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不是如存在主义所谓的毫无根据地在虚空中进行的,它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与限定。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是自主的,但这种自我选择的根据不能到意识本身中去寻找,而必须到客观存在,即到主体所处的一般社会存在和特殊社会存在的状况中去寻找。

其四,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具有丰富性。社会是丰富的,生活在其中的人生也各具特色。人生的道路如此宽广,可供选择的领域如此宏大,以至于人们往往无所适从,反而会产生空虚感;或者,人们往往只专注于一种人生价值选择,当这种选择失去时,便会产生绝望感。但是,将人生价值投入空虚或狭隘之中,是以人生价值的牺牲为代价的。自觉地进行人生价值选择,把握其丰富性,就能使有限的人生和人生价值发出更璀灿的光芒。

对于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必然会引起主体一系列追求价值的行为,这就是自我塑造。主体只要经过自觉的自我评价活动和选择,形成了人生价值的理想,那么这种自觉的自我塑造就是绝对的。当然这种塑造过程是艰难的。人们常常感叹人生短促,就是因为他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们常常感到失望,就是由于他们怀有希望。在这个自我塑造过程中,明确的人生价值理想、坚韧不拔的毅力起着重大的作用。

主体的自我塑造既发生于社会又影响于社会。正如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既是主动的,又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一样,主体的自我塑造也既是主动的,又要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因此,社会对于主体的自我塑造负有责任。然而,在既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自我塑造就取决于自己,唯有主体自己才能而且应该对自己的一切负责。这是因为: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作用正是通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过程而发生的。制约着人们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现实是由历史造成的,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上人们行为的合理与否中找到原因和得到解释;现实又谱写未来,为要造就一个辉煌的未来,就必须有一个在合理性中展开的现实。而这个在合理性中展开的现实又与人们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合理性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不负责任。当然,这同时意味着社会必须给每个人以自我负责的条件和权利。这决不是唯意志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

 

【注释】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2页。

[2]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4页。

[3]周文彰:《狡黯的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5页。

 

(原载《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录入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