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展主体论刍议
   

 

【内容提要】 从主体的角度研究社会现代化问题和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问题, 是主体理论和发展理论继续深化的合理思路。因此发展主体论的提出, 具有理论上的逻辑必然性。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 自觉地解决发展和主体的关系问题, 不断满足主体需要并提高主体的需要层次, 实现主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选择和自觉调控, 也是中国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围绕发展主体论的提出、主体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发展理论  主体  现代化  主体原则

 

发展主体论顾名思义, 所涉及的是当代两大热门话题: 主体理论和发展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我国哲学研究视野的新问题。主体理论以现代人学为凭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的需要而发展, 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发展理论作为现代化理论的核心, 广泛深入到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各个实践领域, 已形成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伦理学等一系列新的学科体系, 并期待着哲学层面上发展观研究的新突破。

从主体的角度研究社会现代化问题和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问题, 是主体理论和发展理论继续深化的合理思路。因此, 发展主体论的提出, 是具有理论上的逻辑必然性的。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 自觉地解决发展和主体的关系问题, 并进而充分调动主体在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也是中国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将围绕发展主体论的提出、主体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发展主体论的提出

 

发展主体论的提出, 是由发展理论的主体化趋势和主体理论的现代特点所决定的。

发展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首先兴起。20 世纪60 年代初, 欧美的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 围绕着社会发展与变迁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研究, 并在一些大学中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这样的机构, 使发展理论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从理论渊源上来说, 对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以上溯到19 世纪的三位“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和迪尔凯姆。他们在研究西方工业化前后的社会问题时, 虽然角度、观点和结论大不相同, 但是在涉及到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时, 都是根据社会进化的理论假设做出动态的历史考察, 并以全球化的眼光对社会进步规律做出比较研究。他们提供的这一良好的研究范式, 对于20 世纪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 世纪的发展理论主要有两大派, 以迪尔凯姆、韦伯的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化理论”学派( 50 60 年代) , 和受到马克思经济理论影响的“依附理论”或“不发达理论”学派( 70年代) 。前者比较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对社会发展问题作一般性的理论探讨, 后者更注重对第三世界不发达状况的现实进行分析。由于我们在此重点讨论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所以主要以前者为例。

19 世纪下半期, 迪尔凯姆和韦伯在研究西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动因时, 都看到了某种与传统对立的价值观的意义。迪尔凯姆在1893 年出版的《社会的劳动分工》一书中, 划分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基本的社会类型。他指出, 现代社会优越于传统社会之处, 在于它以有机整合性取代了孤立封闭性, 而这种有机整合的基础正是道德体系与规范。尽管他的论述带有思辨色彩, 但已经表现出对社会发展中主体自身因素的注意。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则更鲜明地把研究兴趣放到导致社会变迁的文化因素上。他认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存在着一个特有的文明化过程, 即以精确计算、勤奋进取、审慎节俭、积累财富为表征的“合理化”过程。这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的深层动力, 就是作为资本主义精神支柱的新教伦理。

迪尔凯姆和韦伯的论述中, 表现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 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人不应在传统面前唯唯诺诺、循规蹈矩, 而要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他们对道德因素、信仰因素的强调, 正是对主体力量的一种间接表述。这预示着社会发展理论中主体性原则的产生。

20 世纪中期, 关于现代化的理论讨论掀起新的热潮并形成学派。许多发展理论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都把人们对业绩的追求视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甚至看成是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业绩水平又是由具有多少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来决定的。他们认为, 企业家个人的高度进取精神可以打破各种经济上的束缚, 这种情况, “使社会科学家们的注意力不是仅仅集中在历史的表面现象上, 而是去注意那些决定历史事变的始终起作用的内在心理因素。”①他们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经济能否取得成就和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态度”; 相对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来说, “外部联系、市场机会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作用则是次要的。”②无论西方学者们对精神因素的过分推崇是否有历史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毕竟真切地体验到了主体意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80 年代以来, 发展研究的视野更扩大了, 从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一直深入到对人的基本需求的考察。而人的基本需求也不仅仅限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保障, 它还包括人的精神意愿和主观感受。比如, 有些平民百姓的发展观, 并不同主流社会完全合拍, 他们当然不反对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 但却不愿现有的生活方式出现大的变化。如果要求他们以放弃现有的独立自在的生活方式为代价去换取更为富裕的物质生活, 他们宁可选择“贫困”。这说明, 物质繁荣程度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人们的满意感。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使人们对“发展”、“进步”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的不同, 造成了对“发展机遇”的不同反应。在某些情况下, 如果当事人对机遇视而不见, 那么无论别人如何开导, 他也未必愿意迈步“发展”。可见, 什么是需求, 什么是发展, 的确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 也就是说, 这涉及到人们在经济上以及政治上作何种选择的问题, 主体的作用再次被凸现出来。

韦伯斯特研究了各种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倾向, 归纳出作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分水岭的三大特征: ( 1) 价值观是保守的还是创新的; ( 2) 人的社会地位是以门第还是以业绩来决定; ( 3) 人的精神状态是迷信与宿命论还是理性与科学态度。③这一归纳很值得我们重视。实际上, 当今的大多数现代化理论都强调人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仰在决定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的转变已经被视为实现社会变革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从经济发展水平到收入、资源分配和社会全面状况, 再到人的发展需求, 这种视角转换, 勾勒出了发展理论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到突出社会公正, 再到重视主体人的演化线索。发展理论的主体化趋势是其在当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中不断深化、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人类对主体问题的兴趣, 可以上溯到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启蒙时期, 这是与人类智慧同样古老的问题。同时, 这又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常提常新的问题。主体以及主体理论在现代的发展, 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球性背景, 并因而具有了某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现代主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宏观性, 也就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人的主体活动。自文艺复兴以来直到近代前期, 主体性的确立是以人性的独立为前提的。从与神性对立的抽象人性到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现实人性, 都是把主体界定在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的个人范围内。这是因为, 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主体的活动方式基本上是个体的。进入现代以后, 社会化大生产的广泛协作性和信息网络一体化趋势, 使主体活动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完全孤立、局部的个体主体活动日益失去存在的可能, 主体活动更多地是以群体主体的形式表现的。比如美国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共有120 所大学、200 家公司、400 万人参与。这种“大主体”, 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合作为基础的集团主体, 与古代社会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那种社会共同体不一样, 它之中的每一个体不能是被动型、依附型的, 而是必须首先树立各自的主体性, 在这一前提下, 组成一个灵活开放的联合体。人类活动整体能量的加强, 使人类经常以统一主体的身份去面对自然、面对宇宙。同时, 主体活动的负面效应, 也由于集团主体的存在而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环境污染的恶果普遍蔓延的时候, 大自然的报复对象难道不正是全人类这一主体吗!

现代主体的第二个特点是合成性, 这是从主体的内在机制、主体的功能来看。传统社会中的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虽然也能借助某些工具如镰刀、铁锤等, 但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从事社会生产活动, 因此基本上还是纯粹的自然主体。在现代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主体的构成出现了新的情况。首先, 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况也成为集团主体力量的一个构成因素。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系统, 设计最佳的组织行为方式, 会提高主体活动的效能; 调整好一个系统中个体主体相互间的关系, 使主体间性更趋于合理化, 也是强化集团主体功能的重要因素。这说明, 主体的自发性正在向主体的自觉性、有机性、构成性转变。其次, 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改造了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使其中的某些部分从单纯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的“无机的身体”。比如电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物, 就其体现着某种主体性的功能来说, 这些人造物已经“主体化”, 即成为主体的一个构成部分, 它们同人一起面对尚待探索的客观世界。因此, 人—机分离式的自然主体正逐渐被人—机结合式的合成主体所取代。当然, 这里所说的“人—机”主体仅就其功能而言, 并非说单独的机器人也是主体。

现代主体的第三个特点是智能性, 这是从主体活动的本质来看。现代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智力因素在主体活动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靠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这种情况导致主体对客体作用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往都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对象, 无论做工务农, 主体同客体的距离都不可能拉开。主客体关系的直接性把主体紧紧捆绑在个别、局部对象上, 人的活动范围、活动形式都受到很大限制, 主体的发展天地也是极为有限的。现代主体凭借着强大的智能因素, 可以把对客体的作用形式间接化。比如, 远距离自动控制的实现大大拓宽了主体的活动空间, 上可遥览天体风光, 下可探测海底世界。主体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容在生产过程中, 而是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站在生产过程旁边”④。这种间接性的好处是扩展了主体的自由度, 对于直接生产过程的超脱使主体可以腾出时间来从事大量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运用,也就是从事更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这样, 主体在充分发挥潜能的高水平实践中也使自身获得了新的价值。主体的智能化特征还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 生产模式和劳动职能的转换频率越来越快, 这就为打破“一辈子靠一种技艺吃饭”的人生格局创造了条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也面临着更多的机会, 他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 发展自己的多方面能力, 从狭隘的单一主体向开放的多面主体转变。

现代主体的上述特点正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种反映。集团主体、合成主体、智能主体的出现, 使主体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当我们从主体活动的方式、主体活动的机制、主体活动的本质等方面去深入研究主体理论时, 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一理论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化、现代化特征, 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主体对发展做出选择与调控的使命。因此, 发展主体论的提出势在必行。

 

二、主体和发展的互动关系

 

发展主体论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就是如何解释作为主体的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理应协调一致。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看到二者并不一致的情况, 个人的愿望往往受到社会的压抑, 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人为的障碍, 有时二者之间甚至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不统一的状况反映到思想理论上, 就有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两种观点。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及其不可抗拒的内在规律, 并以此要求个人对社会的绝对服从和牺牲。个体本位论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人存在的价值, 要求充分展示不受社会制约的独立个性。有人认为, 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东西方, 并以地域和人种差别作为论证依据, 说明东方人倚重集体主义团队精神, 西方人崇尚自由主义个人至上。可是, 孔夫子的“匹夫不可夺其志”和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该作何解释呢? 难道这不是对个人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肯定吗? 相反, 以“国家社会”为标榜的德国法西斯纳粹, 恰恰犯下了以社会的名义滥杀无辜、屠戮个性的罪行。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什么样的理论去说明以上两种观点的得失, 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当我们把视线移向历史的长焦距时, 便会发现一幅由统一到不统一再到统一的矛盾运动画面。在原始社会,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那时, 人刚刚从动物界脱胎而出, 类人猿的群体同时演化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共同体, 这就是氏族和部落。由于生产力低下, 任何个人都没有能力单独同自然作斗争, 人为了求生, 首先要发展的就是协作能力和协同精神。在这种情况下, 人作为主体还没有与社会相分离, 或者说, 这一时期的主体意识只能体现为群体意识。原始社会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是在社会与个人都极不发达状态下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的产生,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逐渐分离。在阶级社会里, 社会机能大大强化, 社会取得了相对于人的自在地位, 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一种可以独立运行的客观力量。它以带有必然性的强大规律, 反过来对人施加影响, 并要求人为它的发展付出代价。尽管社会的每一步前进, 从根本上来说总会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创造条件, 但在以往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下, 主体控制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未发育成熟, 因此社会发展本身所带有的盲目性, 便会时时表现为一种异化的力量, 人的发展难以与社会的发展完全统一。比如, 劳动分工虽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是必要的, 但对个人的发展无疑却意味着某种限定。马克思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眼光透视这种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冲突, 他说:“‘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 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 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 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 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⑤马克思不仅坦率地承认作为􀀁 􀀁的社会与人相对抗的现实, 而且指出这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他相信对抗终将克服。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将向社会及每一个人的发展敞开无限广阔的空间。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者将有机地、辩证地、和谐地融为一体。

历史观视界中主体与发展的矛盾统一, 要求超越各执一端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 提出一种新的现代发展观。

从历史上看, 社会发展与作为主体的人是处于动态的矛盾运动之中; 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 它们本应该是互为目的的。社会发展, 一方面指的是人类社会形态在历史长河中由低到高的客观演进过程, 它既体现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 也体现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完善化趋向; 另一方面, 当然包括社会全体成员的面貌改观, 也就是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 主要指每一个体人人性的自我实现, 它包括人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 人的能力、独特性、创造性的发挥,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丰富性, 以及人的类属性在个人身上的充分实现。社会发展同人的发展, 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生存的, 人要实现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 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主体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条件, 是主体活动的现实起点。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地基上开始自己的创造性活动, 他们的主体素质、主体要求, 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意义上, 有什么样的社会, 就有什么样的人。因此, 社会发展正是人类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主体必须以社会发展为目的, 才能为自我实现定下高层次的价值取向; 只有以社会发展为目的, 才能为自我实现选择正确的途径并为自我实现不断开辟新的空间。也就是说, 人只有以社会发展为目的, 才能使自身的行为体现出自觉、自主的意义, 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主体。而社会的发展, 又不同于自然的发展。首先, 它在客观上必定受着人的需要、能力、素质等主体因素的牵制, 不是任意、盲目的发展。其次, 它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 由人提供原动力, 因此带有意识性、创造性。再次, 它具有多种选择可能, 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活动的目的性。离开了人, 社会就成了空洞的抽象物, 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方向和内涵。所以, 社会发展只能以人这一主体为目的。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实力的高速增长, 使现代化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率先降临, 并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争相追逐的目标。现代化的事实与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把人类推上了这样一个理性思维的新高度, 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将社会发展与每个人发展的协调一致作为目标, 必须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一套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主体原则, 这种思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同大自然保持和谐, 切不可由于片面追求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对自然进行过分的掠夺和宰割, 以至于自毁家园、无家可归。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如何体现为其内部机制的整体合理化趋向, 使社会的经济、政治、人口、文化诸因素的演进与互动更符合人的本性, 而不是带来人的异化和不自由。最早进行这种思考的是一批西方思想家, 他们忧虑工业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 呼吁限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以维持生态平衡。他们还把社会内部的动荡与人精神上的压抑归咎于技术理性的统治, 希望通过人的心理革命和人际关系的变革重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尽管他们开出的药方脱离实际, 问题的提出却是具有实践意义的。今天, 这种思考已经深化为一个面对全人类的课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 再不能走盲目的甚至与人对抗的老路, 必须用一种主体精神对它加以范导。遍及全球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人口意识, 世界各国此起彼伏的改革浪潮, 都从实践的角度一再强调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唇齿相依的关系, 都呼唤着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

 

三、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

 

根据以上所谈主体和发展的互动关系,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对社会发展作出规范, 也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要贯彻主体原则。那么,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呢? 简而言之, 就是必须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我们看到,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是个人的发展权利具有了不可抹杀、不容忽视的独立意义。在传统社会中, 社会发展的历史虽然也涵盖了人们个体发展的历史, 但由于生产水平的、阶级的、社会结构的、文明程度的种种局限,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到了现代社会, 随着阶级、民族生存权利的逐步解决, 个人发展的独立意义才在现实的局面上日益凸现出来。这种独立意义表现为, 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把握、设计、实现、发展自己, 也是衡量社会是否发达、是否现代化的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 “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 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 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⑥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和个人都依附于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人们习惯于服从上级意图, 也习惯于把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这种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体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建立过程中, 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它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中之一就是, 人自身的发展要求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在经济规模、生产计划、发展速度等主导指标下, 人更多地被看作完成计划的手段。因此, 人们普遍地缺乏主体意识, 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 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恰恰以独立的人格意识为先决条件。它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立足于自主性的平等竞争, 并以此作为市场发育的根本前提。所以, 市场经济呼唤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能力的全面释放。人的多方面才华的展现和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会为活跃市场经济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更强大的动力; 人的观念的更新和道德、审美水平的提高, 会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良性的环境和更高层次的保障。一句话, 人的素质高低, 决定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可能达到的状况。当然, 人的全面发展又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基础。因为我们这里所谈的人的发展,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议论, 而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人的发展。离开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 人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和现实目标。只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去发展自己的完美人性。总之, 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必须提高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自觉性, 努力使社会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的本性, 这是社会发展主体原则的根本要求。

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是否得到了贯彻, 可以采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进行实证性的检验。这里试列举四项反映人的基本需要的指标加以说明。

1、生产劳动需要。生产劳动是人之成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根本体现, 所以劳动应该成为健全人的第一需要。在现代社会, 满足人的生产劳动需要主要体现为: (1) 能获得正当的劳动职业并具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和流动的可能; (2) 劳动条件有相应的保证,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亦能得到开拓更新; (3) 劳动的智力因素和体力因素相互协调, 人在工作中可以发挥多方面才干, 劳动能力不断提高。

2、社会关系需要。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的集中表现, 既是个人发展的基本前提, 又是个人发展层次的体现。人的社会关系需要包括: (1) 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和依存感的满足, 受到法律保护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恋爱婚姻自由, 家庭关系和谐; (3) 具有自己能够认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有自己的社会活动圈子和正常的社会交往; (4) 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行使一定的社会权利, 可以自由地参加社会团体与公众性活动, 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政治和参与公共事务。

3、物质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人的物质生活质量: (1) 衣、食、住、行的消费水平; (2) 享受社会服务的质量, 享用公共设施的机会, 获得社会保险的范围; (3) 营养状况、医疗状况、日常卫生条件状况、人寿状况及特殊生理需要的满足状况; (4) 生存环境的质量, 如居住面积、活动空间和绿地、环保状况、以及迁徒和旅游度假的条件。

4、精神文化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是人的高层次生活质量的体制, 直接反映着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 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享受专业技能教育和兴趣爱好教育的机会, 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等; (2) 用于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自由时间与工作时间比; (3) 能够自由地从事体现高级思维特征和个性发展水平的创造性活动, 如科学研究、革新发明、文艺创作、理论思考等; (4) 具有良好的道德涵养和道德追求, 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5) 有信仰追求和信仰自由, 信仰对个人行为能够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6)能从事健康、多样的娱乐活动, 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 作为主体的人的上述各种需要的满足, 正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 由于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调查获得可比性结论, 这样, 它们又可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通过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进而全面提高主体人的自身素质, 才能把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落到实处。

我们强调根据人的需要来规范社会的发展, 并不意味着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藐视,也不认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由人随意来改变。我们只是要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在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潮流中, 一种体制、一项政策、一个决策措施的好或不好, 该不该存在,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 归根结底都要以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标准去认定它, 即是否符合人的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自有客观规律可循, 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讲发挥主体能动性, 首先就是指发挥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能动性, 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我们的行动方针。主体能动性再大, 也要受客观条件制约, 任何试图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做法都是要碰壁的。所以尊重客观规律, 就是要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也就是实事求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 是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 我们还不能保证这种大规模的社会转型( 即社会发展) 与每个人的发展达到完全的统一, 在某些情况下, 我们还不得不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地位。这正说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主体的制约。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只有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 才能有意识地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避免出现新的异化现象;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起高度的精神文明, 使社会的发展真正朝着属人的、完善化的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畸型的方向前进。这又是在客观规律面前, 主体能动性的体现。

主体原则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发展最急迫的任务, 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人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承担者, 人本身的能力、素质如何, 必然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因此, 主体独立个性的体现, 创新精神和潜在能力的发挥, 情感与理智的协调, 已不仅是人的自我完善问题,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随着改革的深入给人们带来的实际利益和深远影响, 人的物质需要已逐步获得相应满足, 更高层次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正在社会成员中普遍产生, 这使主体原则的建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

社会发展的主体原则, 体现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也就是主体要对社会发展作出选择和控制。主体有没有自我意识, 有没有发展要求, 有什么样的发展要求, 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质量。从当代中国的发展来看, 树立主体论原则尤为重要。人们不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就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勇气; 不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之所在, 就不可能正确发挥奋斗的潜力。我们看到, 中国人民为了争取解放,曾经进行过推翻三座大山的英勇斗争; 但是直到今天, 还有人津津乐道于替“为民作主”的清官庇护。中国人民为了不作他人的奴隶、不作自然的奴隶曾世代浴血奋战, 而今却有人自愿沦为金钱的奴隶而不知羞耻。这些教训、这些困惑尖锐地警示着我们, 中国社会发展向何处去, 取决于主体自身, 取决于主体自身的需要层次。社会主义不仅要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 而且要改变或者说提高人们的需要。没有主体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 就没有社会的真正发展。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 是更能体现人类本质的精神需要的无限发展空间,是人类主体改造自身、提高自身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想解放任务显然更为艰巨。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 自觉自为地作社会的主人、作世界的主人、作自己的主人, 还需要经历精神领域的深刻变革。但我们相信, 中国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逐渐成熟是历史的大趋势, 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 主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选择和自觉调控, 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注释】

[1] D. Mcclelland: 《业绩社会》 , 纽约, 1961 年。

[2] P. Bauer : 《关于发展问题的争论》, 伦敦, 1997 年。

[3] A.Webster : 《发展社会学》, 麦克米兰出版社, 1984 年。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 ) , 218 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 124- 125 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 78 页。

 

(本文原刊于《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录入编辑:子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