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研究
   

佛教作为伦理性的宗教,在净土类经典中得到具体体现,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类典的代表,也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要的佛教伦理经典,体现出重要的伦理特色,或可称为“净土之德”,本文通过对此三经的解读,梳理其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将其初步概括为:离恶向善的价值取向、慈爱悲愍的弥陀愿力、道德为本的修行之道、极乐至善的净土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净土系佛教伦理的基本特色。

一、离恶向善的价值取向

佛教的一个道德教化特征是强调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净土三经同样坚持这一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在其强调离恶择善追求,主张“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2]。恶包括恶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等,核心是恶的观念,即《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心垢”。经中以三毒为造成众恶的根本原因,又概括出五恶、五浊恶世。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消除三毒而向善;消除五恶,达到五德之善;消除五浊恶世,达到净土庄严之善境。

1.离三毒之恶而向三善

《无量寿经》在分析众生之恶时,依贪嗔痴三毒的次序,指出三毒是众恶之因。同时提出如何消除(对治)三毒之恶的方法[3],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一层意义。三毒是佛教强调的三种最根本的恶,离三恶而趋向的三种善,无贪、无嗔和无痴也是三种根本性的善德,是佛教伦理学中善恶观的核心内容。

一离贪恶而向善。贪指贪欲或贪爱,人们常常由于贪欲而造成恶,不管是富有者或是贫穷者,都因贪欲而与痛苦共居,富人有多求之苦,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穷人是穷困之苦,无田欲有田,无宅欲有宅。两者都不能为善、行道、进德。对于穷困者来说,经中并不是把基本的生活资料需求也称为贪欲,否则将是对贫穷者的冷漠和不公正,所谓贪欲,是指“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4]。有了还要有,希望什么都有,这就是贪欲。经中主张少欲知足,反对无限度的物质追求,“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能无碍。”[5]如何消除贪欲之恶而择善?经中提倡敬爱、无贪,“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6]消除贪欲的内在基础在于人们心中的无贪善根。

二离嗔恶而向善。嗔指心生怨限,人们常常由于嗔恚而造成恶,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因不良心态导致冲突,即使是微弱的恨意,如果不注意消除,也会转成大怨。原因在于,人们常常“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7]。如何消除嗔恚而择善?经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特别是语言和情绪的调和,“言色常和,莫相违戾。”[8]消除嗔恚的内在基础在于人们心中的无嗔善根。

三离痴恶而向善。痴即愚痴,因缺乏智慧而不能做出正当的判断,不能正确进行道德选择,人们常常由于愚痴而造成恶,表现为众生的“不信”,不信真谛,不信修善得善,修道得道,“都不信之,谓之不然。”[9]这类人常常迷没于嗔怒,贪狠于财色,昏蒙暗塞,愚惑所覆。如何消除愚痴而择善?经中主张向人们揭示人生的真相,特别是情爱欲望和荣华富贵的无常本质,“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10]消除愚痴的内在基础在于人们心中的无痴善根。

2.离五恶而生五善

《无量寿经》具体描述了俗世之中各种痛苦,概括为五恶。五恶的实际所指,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并结合因果报应论和三世论提出五痛和五烧说,五痛和五烧指五恶所结成的苦果。人们由此恶而在现世中承受恶报的苦果,称为“痛”。由此恶在来世所受恶报的苦果,称为“烧”。这是净土经的特殊提法。此五者之所以称为恶,是因为损害了五戒之善德,“损五戒善,故名恶也。”[11]在此基础上,经中提出离五恶趋五善的道德取向,“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12]如何对治五恶?《无量寿经》强调如果能够在恶、烧、痛之中“一心制意,端正身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13]五恶是人们常犯的最为普遍性的恶,离此五恶而趋向的五善,构成佛教最基础性、普世性的善德,五戒之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是佛教伦理基本的五德目。《无量寿经》在此重申了佛教善德的最普世性的内容,这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二层意义。中国佛教常将此五善和儒家的五常相联系,这是很有道理的。

一离杀生之恶而向善。杀生之恶,表现为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14]的现象。但不杀生主要还是针对人而说的,因为整个佛教是针对人而说的。此恶在世间所受苦果之痛,为第一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之烧,为第一烧。离杀生之恶而趋向的善,是不杀生善,对于他者生命的尊重,是慈悲这一佛教根本性伦理精神体现,与此相应的道德追求是护生。

二离偷盗之恶而向善。偷盗之恶,表现为人们“都无义理,不顺法度”[15]。贪狠之人没有谦让之意,相互欺惑,目的在于以不正当手段满足私欲,“欲自厚己,欲贪多有。”[16]常怀盗心,贪图他人利益。此恶在世间所受苦果之痛,为第二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之烧,为第二烧。离此恶而趋向之善,为不偷盗善,体现为对他人财产权的尊重和无贪,并以合适的方式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源。

三离邪淫之恶而向善。邪淫之恶,表现为人们“常怀邪恶,但念淫佚,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17]虽有妻室,却生厌憎之心。这些邪淫之人,既不避亲属之尊卑,又不畏律法禁令。所做淫邪之事,既费损家财,又不合法度,还容易引起攻伐杀戮。此恶在世间所受苦果之痛,为第三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之烧,为第三烧。离此恶而趋向的善,为不邪淫善,体现出在性道德上的自尊和对于他者的尊重,是佛教贞洁观的根本表述。

四离妄语之恶而向善。妄语之恶,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类,妄语者经常“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18]时不敬老师尊长,与朋友无信,没有诚实之心。此恶在世间所受苦果之痛,为第四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之烧,为第四烧。离此恶而趋向之善,为不妄语善,是佛教诚信观的根本体现。

五离饮酒之恶。饮酒之恶,表现为饮酒者“耽酒嗜美,饮食无度”[19]。表现为徒倚懈惰,不肯行善,使得家眷饥寒困苦,又不听父母教诲,不念父母之恩,不论师友之义。此恶在世间所受苦果之痛,为第五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之烧,为第五烧。离此恶而趋向之善,为不饮酒善,体现佛教伦理学对于智慧的重视。因为饮酒会使人神智不清,行为失度。广义的不饮酒,已经包括不吸食麻醉类毒品等内容,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

3.离五浊恶世而向净土之善

佛教以众生所居住的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20]以此五浊说明此岸世界的不完善性和非理想状态,净土经以西方净土世界为理想世界,强调佛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现五浊剎,随顺群生。”[21]并指示众生出离五浊恶世而趋净土,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三层意义。

二、慈爱悲愍的弥陀愿力

净土思想重视他力修行,此种他力突出体现为强调陀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强调依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而往生净土,佛的实存成为净土伦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如同基督教伦理学以上帝存在作为基本前提之一那样。佛的愿力是使众生解脱的基本条件,有四十八愿,净土宗认为这是阿弥陀佛在“因位”的法藏菩萨时所发下的誓愿。后人对四十八愿有不同的分类,吉藏归纳为三类,愿净土者四十二愿,愿得眷属者三愿,愿得法身者三愿[22];净影慧远归纳为摄法身愿、摄净土愿和摄众生愿三类[23]。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体现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以慈悲心为基础而立下的这些誓愿,称为“悲愿”,此愿具有救度众生之力,又称“大悲愿力”。

1.拔苦之愿

拔除众生种种痛苦,体现悲愍之心的大愿,比如,第一愿,无三恶趣愿,愿众生不再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愿国土中不再有三恶趣;第二愿,不更恶趣愿,愿众生寿终之后,不再受三恶趣之苦。

2.与乐之愿

与众生以各种快乐,体现慈爱之心的大愿。前两大愿之外的其余四十六愿,都可以说是与乐愿。与众生出世间之乐,解脱之乐。大致包括四类。

一是与法身乐之愿。愿众生受阿弥陀佛的利益之乐。比如,第十二光明无量愿,愿众生得阿弥陀佛光明之普照,享受光明之乐;第十三寿命无量愿,愿众生受寿命无限之佛的无量利益,享受利益之乐;第十七诸佛称扬愿,愿阿弥陀佛受十方诸佛称赞,众生受诸佛称赞的阿弥陀佛的利益之乐。

二是与往生乐之愿,愿众生受发愿往生净土并在临终时被接引之乐。比如,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愿十方众生,发愿往生佛国(此愿被称为四十八愿之王);第十九来迎引接愿,愿十方众生,发愿往生佛国,临终时受佛与圣众接引。

三是与净土乐之愿,愿众生享受净土清净庄严世界之乐。比如,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愿佛国之土清净,照见十方诸佛世界,愿众生享受清净佛土之乐;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愿佛国庄严,众宝众香严饰,愿众生享受庄严国土之乐,见庄严之物,闻庄严之香而修行。

四是与众生乐之愿,愿十方世界各类众生,包括净土佛国中人天、声闻、菩萨、十方众生、十方世界女人、他方国土菩萨、十方世界菩萨等类,享受其他各种不同种类的悦乐。比如,第三悉皆金色愿,愿佛国中人天享受身现金色之乐;第四无有好丑愿,愿众生超越身形美丑之乐;第五宿命智通愿,愿众生了知过去世的宿命之乐;第六天眼智通愿,愿众生得天眼通之乐;第七天耳智通愿,愿众生得天耳通之乐;第八他心智通愿,愿众生得他心通之乐;第九神境智通愿,愿众生得神境通之乐;第十无有我想愿,愿众生得漏尽无贪之乐;第十一住正定聚愿,愿众生得住正定聚之乐;第十五人天长寿愿,愿众生得长寿之乐;第十六无诸不善愿,愿众生得远离不善之乐;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愿众生得具足三十二相之乐;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愿众生得严净之乐;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愿众生得衣服随念而至之乐;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愿众生得如漏尽比丘之乐。第二十系念定生愿,愿十方众生享受系念佛国之乐;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愿众生得触佛光明而身心柔软之乐;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愿众生闻阿弥陀佛名号而得无生法忍之乐。如此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四十八愿具体表达了净土思想中慈悲观的内容,特别是与乐之愿,更体现慈爱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同时也体现出了净土伦理以阿弥陀佛的神性存在为基础的“宗教性”特色,这是与世俗伦理的根本差异之处,也是与原始佛教伦理的重要差异之一。

三、道德为本的修行之道

要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接引,基本的前提是个人有毕生修行的基础和准备,净土三经体现的修行观是以自力为基础、他力为关键的自力与他力统一说。具体的修行方法,包括三福、九品往生、三辈往生、十六观、念佛等。在这一修行系统中,强调道德修行的重要性,突出道德修持的地位,体现了净土思想中以修德为本的修行观。

1.三福善业

《观无量寿佛经》以三福的修行或三福业为“净业正因”,即往生净土的根本条件。所谓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24]《阿弥陀经》则这样阐述:“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盗窃,三者不得淫泆奸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餮。不得心中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不得随心嗜欲,不得心中悔,不得狐疑。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信受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25]

这里所指的三种善业包括了由普世到殊胜的不同层次:

一者世福,即一般性、普世性的世间善业,也是在家众的基本修行准备,内容包括:孝亲,即孝顺奉养父母;尊师,即尊敬老师长辈;不杀,即心存慈爱,不伤有情性命;修十善,即以十善业为行为准则,十善即与十恶相对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爱、不嗔恚、不愚痴。

二者戒福,即出世间戒善,也是出家众的基本修行规范,内容包括: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是为出家修行的根本;具众戒,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的总汇,规定着僧众当行和不当行之业,受持遵守出家众应当持奉的各种戒律,以防非止恶;重威仪,即保持行、住、坐、卧及至整个日常生活行为之庄严姿态,威仪是佛教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三者行福,即大乘殊胜不共的行善,超越于世俗道德和佛教诸乘共法之处,具体指众生发心修道,愿往生净土,内容包括:发菩提心,即发愿成就无上菩提;深信因果,即坚信善恶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定律,因必缘果,果必有因,从而行善业,植善因;读诵大乘,即以大乘经典开启智慧,了达诸法实相,趋向涅槃;劝进行者,即以利他精神,劝发他人离恶向善。

2.九品往生

对于不同根性众生的修行方法,《观无量寿佛经》提出九品往生法,上中下三大类(),每类又有三类,共有九类不同的修行方法,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九类不同根性,认识和修行能力呈现此类差异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修行,这也体现了净土思想中道德修行的层次性观念,不坚持方法的唯一性,这也是净土思想的魅力之一,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而非只适应某一类上品根性者。

上品上生类,修行方法是发心,“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26]发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或者能够做到如下三者,一是具有慈爱心而不杀,持守众戒善行,二是读诵大乘经典,三是修行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并回向发愿。

上品中生类,修行方法虽不强调读经,但要了解佛法真谛,并深信因果,“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27]

上品下生类,修行方法是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佛法,同时能够发无上菩提心。

中品上生类,修行方法是“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28],修五戒、八戒等佛戒为规范,没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逆罪,也不犯其他众恶。

中品中生类,修行方法是在一日一夜间修持八戒、沙弥戒或具足戒,且不失威仪。

中品下生类,修行方法是孝养父母,在世间行仁义之道。

下品上生类,修行方法是只要不诽谤大乘经典,经中认为这样在命终之时只要听说大乘经名,并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也能往生。这针对那些作有众恶且无惭愧之心之人。

下品中生类,修行方法是闻听阿弥陀佛十力威德,针对的是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罪恶者。

下品下生类,修行方法是在命终时真心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针对的是作五逆、十恶不善业的者。

此九品往生方法,从中品下生到上品上生的修行进路,和三福之修的内容是相似的。而下品三生的修行方法,更多地体现出佛教的宽容和慈悲精神,一切众生,包括极恶之人,只要归依阿弥陀佛,都能往生净土,强调以信仰为第一原则。

3.三辈往生

《无量寿经》提出了三辈(三类,上辈、中辈和下辈)往生的修行方法,内容和三福、九品往生多有相似之处。

上辈众生的修行方法是舍家为沙门,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勤修各种功德,并愿生净土。

中辈众生不愿出家为沙门,修行上应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常行善业,能持斋戒,供养僧人,并愿生净土。

下辈众生既不出家为沙门,也不作诸种功德,修行上应发菩提心,且一心念佛,直至十念,并愿生净土。

除此之外,还有十六观法和念佛法门。十六观法包括观净土世界的庄严清净,观阿弥陀佛及其肋侍的法相庄严,观三辈往生。比较而言,九品往生方法中的上、中、下品往生分别相当于第十四上辈往生想观、第十五中辈往生想观和第十六下辈往生想观。净土世界的庄严清净代表着至善的道德境界,阿弥陀佛是至善的化身。而三辈往生观想,其上中辈往生观想,更体现着道德修持的众多内容,下辈往生观想则体现出佛教伦理的慈悲、普救精神。念佛法门从形式上看是念阿弥陀佛名号,但皈依阿弥陀佛既希望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也必须以阿弥陀佛的慈悲之德为楷模。由此可见,宗教修行的核心其实是道德修行。

四、极乐至善的净土世界

众生脱离恶后趋向的解脱之境,是净土三经描绘的西方净土世界,其特点是快乐安隐、纯善无恶、清净庄严,具有理想的精神和物质环境,而物质环境的理想化,也具有隐喻的含义,同时,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净土世界也具有非常清净宜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快乐安隐之境

净土三经描绘的西方净土世界是去除痛苦之后而达到的精神愉悦之境,也是洞达涅槃之道后的法喜境界。对于这种境界,《无量寿经》称为“安乐”或“极乐”,《阿弥陀经》称为“极乐”,《观无量寿佛经》称为“极乐世界”。为何称为极乐?原因在于此净土世界不再有众生的痛苦,“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29]“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30]极乐的含义还包括七宝庄严。众生在此极乐之地,分享极其妙乐之事,过着非常愉快的生活,“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隐。”[31]以此极乐安隐超越此岸的痛苦。

2.纯善无恶之境

三经描绘的西方净土世界也是纯善无恶的道德理想之地,在此境界,人们行善成为一种自然本性,不再有行恶的冲动,“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32]因此,此世界也不再有三恶趣生命,“彼佛国土无三恶趣。”[33]净土也是一种道德理想的标志,净土世界也是“精神文明”的世界。以此纯善超越此岸的罪恶。

3.清净庄严之境

对于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净土三经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构成此经的重要内容。这种庄严,从形式上看,主要体现为净土世界以种种珍贵的宝物和花卉装饰,或者说,说是由珍宝和花卉等所构成的物质世界。“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34]其中又有七宝池,池底布满金沙。池边的阶道,亦以金银等合成。池上有楼阁,以七宝装饰。池中有微妙香洁的各色莲花。空中飘动着美妙的音乐,是为“天乐”,大地以黄金或七宝铺就,昼夜下着曼陀罗花雨,气候适宜,“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35]此土之佛和众生的寿命无限,所以称“阿弥陀”。

这种清净庄严,既体现了物质的富足,代表着最高程度的“物质文明”,可以说净土世界也是“物质文明”的世界。但这种描述也有内在的道德喻指,表明了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善行的功德体现,因此这种庄严被称为“功德庄严”,净土中的水池是八功德池,池中之水是八功德水。八功德即八种殊胜: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从心生种种法生的角度讲,内有清净庄严之心,外则有如此之境,净土之境也是崇高的道德之境的外化。从依报的角度讲,净土的清净庄严也说明了外在的刹土条件或环境条件对于人的解脱的积极意义。

4.环境伦理的意义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净土世界对于环境伦理也有所启发。其环境不只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包括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和心灵环境。就社会环境层面而言,净土之境具有非常富足物质生活条件,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以更有条件从事精神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过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但一种制度对于社会的要求,社会应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净土世界就满足了这一要求。就自然环境层面而言,净土之境体现出清净、庄严的环境特色,没有一丝污秽。同时,人对自然环境也不作干预,而是由其“自然化成”[36],使环境依自然状态存在。在这种环境下,人境和谐,美妙的一境一物,都易使人生起修行之心。比如风吹树木及宝网等景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人们听到此声音,便欲修行,“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37]尘劳垢习自然不能生起。

五、结语

印度佛教的净土信仰到中国佛教逐渐发展成为净土宗,并成为中国佛教影响最为久远的宗派之一,至今不绝。研究净土经典的伦理思想,是佛教伦理研究的具体化和个案化。由此研究,大致可以了知净土伦理的基本特点,一是阿弥陀佛的至上性,这是其道德哲学核心,在这一点上和基督教伦理学和伊斯兰教相同,但与原始佛教体现的“无神”性相区别。二是善根的先天性,人的内在善根的先天存在,成为人们走向解脱的内在依据。三是灵魂不灭,人的生命一期灭绝之后,依据修行状况,而得往生。这种灵魂不灭论也是一般宗教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四是道德层次性思想,体现为修行的层次性,包括三福、九品等,也包括道德境界的层次性,即九品莲台(本文虽未对此具体分析,在此作一提示)。五是自力和他力的统一性,以自力为基础的他力解脱论,他力为根本,这与其强调佛的至上性原则一致。

【参考文献】

[1]《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4卷第567页中。

[2]《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5页中。

[3]佛教将对治三毒的善根称为三善根,即无贪善根、无嗔善根和无痴善根。

[4]《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4页下。

[5]《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69页下。

[6][7][8]《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4页下。

[9]《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5页上。

[10]《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5页中。

[11]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卷第124页上。

[12]《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7页下。

[13][15][16]《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6页上。

[14]《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5页下。

[17]《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6页中。

[18]《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6页下。

[19]《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7页上。

[20]《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8页上。

[21]《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第266页上。

[22]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卷第121页中。

[23]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正藏》第37卷第103页中。

[24]《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1页下。

[25]《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11页上。

[26]《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4页下。

[27]《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5页上。

[28]《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5页中。

[29]《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第271页中。

[30]《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6页下。

[31]《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第267页中。

[32]《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第275页下。

[33]《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7页上。

[34]《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6页下。

[35]《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第270页上。

[36]《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第271页上。

[37]《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第347页上。

(原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录入编辑:红珊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