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明清時期西北地区全真道主要宗派梳理
   

全真道起源於西北,在金元時期達到極盛。元末遭受佛道辯論敗北之後,全真七子之後裔,逐步形成若干宗派。活動於西北者,主要爲龍門、華山二派,其他宗派也有相對零散的分佈;與正一道也有交融。但是,學界和教界研究全真教史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所謂全真七派如何形成、何時形成。

本文試圖通過田野調查和文獻檢索所獲得的明代以後全真道教職人員名錄,以及相關的宮觀歷史和人物事迹,對各教派的傳播及分佈進行一番梳理,力求將各宗派傳承的上限儘量推前,由此尋找各宗派誕生的蛛絲馬迹,並經由此一角度闡釋全真道在社會的影響。

本文所依據的文獻,計有史志22種、金石280餘篇,涉及地域爲今陝西、甘肅兩省大部,以及青海和寧夏部分地區,宮觀數量100餘處。

一、全真宗派名稱的文獻檢索

所謂龍門、華山等教派名稱,不是從教派形成初期就有的,而是經過了一個逐步明晰的過程。在西北地區所見明代文獻記錄中,後世所傳續的龍門派尚被統稱“全真道士”:

今宣德元年,有北京隆陽宮全真道士常存榮公因以樓觀、終南、祖庭三宮之福地盡在關中,由是駕言西邁,來遊觀之。乃于周曲灣正陽洞道士楊道中而共居焉。

(景泰三年戶縣《重修古迹東嶽廟記》)

而華山派的稱呼出現於明代中後期,此時該派已傳承至第7代:

昔授華山郝祖道教事雲水道人五陽方演惠

(萬曆二年《古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

    清初對龍門派的稱呼爲“邱祖派”:

邱祖派下山主黃本善

(康熙三十三年龍門洞《定心峰鐵塔銘》)

乾隆以後出現“龍門派”,緊接著出現代次:

先師劉姓,清教其道號也,系龍門派鳳翔府寶雞縣釣魚臺住持

(乾隆三十一年周至縣《辛口峪鳳凰山玉皇廟碑》)

龍門正宗第十一代羽化恩師諱一良潘老仙靈之墓

(嘉慶十五年留壩張良廟《潘一良墓碑》)

龍門正宗第十六代宏戒昆山道人劉合侖

(嘉慶十五年《重修樓觀台記》;道光四年《龍門正宗第一十六代昆山劉合侖衣缽塔銘》)

靜機,山東萊州人,由武進士爲龍門派第五代法裔。[1]

(嘉慶二十五年城固野鶴觀《祖師田真人傳碑》)

龍門正宗邱大真人派下第二十三代玄孫弟子李宗江

(道光二年龍門洞《重修太上殿序》)

八仙庵龍門正宗第十八代方丈丁永惠

(道光二十二年《留侯廟建立十方叢林碑記》)

對一人身兼兩派的情況,也分別敘明。如張良廟十方叢林開創者任永真,先師承北京香山華山派李仁貴,後在白雲觀受戒爲龍門律宗。其墓碑載明其華山派法名爲義真,龍門派法名爲圓真:

香山華山派義真受律職永真字起美開創十方叢林

京都白雲觀繼龍門玄都律壇接法一十九代上圓下真

(同治六年張良廟《太上正宗全真道教演戒傳法老律師信陽任真人之墓》)

清末以後,在西北各地的道士墓地中,經常可見到署明龍門派及代次的墓碑;一些縣誌也有記錄。如:

邵道名錦福,龍門派十五代嗣法。

(光緒三十四年寧夏《海城縣誌》卷九人物)

張一齡,龍門派十一代孫。

(民國十五年《渭源縣誌》抄本)

二、各宗派在西北的傳承

根據各宗派序列名單在西北出現的時間順序,下面對幾個主要宗派的傳承作出描述。

1、華山派

西北地區最早見諸文獻的全真道宗派名單是華山派。永樂年間(1403-1424),陝西城固洞陽宮出現華山派演、全、沖等3個字派。(乾隆十年《洞陽宮暨扁鵲觀山林地界碑》)由於這一記錄是後世所追敍,其準確性尚待考證。故本文以景泰二年(1451)爲華山派在西北出現的最早紀錄。

終明之世,至清初,出現于各地的華山派名單依次爲:

景泰二年(1451),陝西洋縣豐都山:道、崇

成化八年至康熙二十七年(1472-1688),陝西華山:志、上、道、崇、教、演、全、真、沖、和、德、正、本、仁

正德三年(1508),甘肅靈台縣丹陽觀:崇、教

正德十三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518-1720),陝西耀縣藥王山:崇、教、演、全、真、沖、和、德、正、本、仁

嘉靖四年(1525),陝西咸陽重陽天聖宮:道、崇、教、演

嘉靖十一年(1532)陝西石泉天池山迎真觀:演

嘉靖三十五年(1556),陝西城固洞陽宮:演、全

嘉靖年間,澄城縣玉泉觀:教

隆慶四年(1570),陝西安康雷神洞:真

萬曆元年(1573),陝西樓觀呂公洞:道、演、全

萬曆四年至康熙三十八年(1576-1699),陝西隴縣龍門洞:演、全、真、和

萬曆七年(1579),甘肅隴西三靈侯觀:沖

萬曆十二年(1584),陝西蒲城萬斛山寺:演、全

萬曆二十七年(1609),陝西綏德修真洞:全、真、正

崇禎十年(1637),甘肅天水玉泉觀:全

崇禎十五年(1642),陝西韓城縣城隍廟:全、真、沖

順治五年(1648),陝西臨潼老母殿:沖、和、德、正

康熙四十二年(1703),陝西漢中天臺山:沖

據上述字派排列,華山派自1451-1703年的252年間,共計傳續12代,代距爲21年。而各個道場傳續速度不一:華山各觀1472-1956年共傳續23代,代距爲21年;藥王山1518-1925年傳續16代,代距25.3年;三原城隍廟1369-1757年傳續9代,代距23.9年。

2、樓觀三豐派

從明初永樂年間開始,直至清代康熙末年,在大約330年的時間裏,道教仙都終南山古樓觀一直爲一支傳承清晰的教派所佔據。它起源于明帝尋訪張三豐的重大歷史事件。永樂五年(1407),明成祖派遣禮部尚書胡濙尋訪張三豐,道士侯圓方隨行到達陝西,後留居樓觀。朝廷“給領道藏經,並護敕住持宗聖、重陽等宮,統理道衆。”[2]在他的主持下,遭受元末戰亂毀壞的樓觀說經台、宗聖宮以及全真道祖庭重陽宮等終南山一帶的道觀得以重建,重陽宮一度再現元代盛況,重建的玉皇閣高達200[3]。正統年以後,其徒唐襲淳承繼道統,下傳繼、宗、明、道、德、中6代。至清康熙末年,尚有張中果住持樓觀吾老洞,另有石和鳴、紀常靜師徒同爲住持[4],顯系同一傳承。故此一教派自明初至清初共傳承10代,其活動範圍大致在樓觀-重陽宮一帶的終南山北麓,有明確記載的宮觀爲說經台、宗聖宮、會靈觀、洪妙庵、吾老洞、重陽宮等。其最盛時的萬曆初,僅宗聖宮一處即住道士200余人。[5]文獻中沒有關於這個教派名稱的記載,依其創始人侯圓方定居樓觀的原因分析,當與張三豐相關,或爲三豐傳人,故此暫定名爲樓觀三豐派。清代中葉以後,這一教派突然消失,很可能與龍門派合流,詳後述。

3、龍門派

龍門派名單較華山派和樓觀三豐派出現爲晚。最早爲宣德元年(1426)由北京隆陽宮來終南山的榮常存,傳徒鄭守山等7人,見於景泰三年(1452)戶縣《重修東嶽廟碑》。常和守爲龍門派7-8代。然而在此之後一個多世紀裏,先是嘉靖七年(1528),在西安城區出現一字輩,疑爲第11代;而隆慶六年(1572)卻在樓觀出現了第5-6代。其間顯然沒有傳承關係。見隆慶六年(1572)樓觀碑石《義記感格記》:

蓋玉堂真陽霍氏子,晉之洪洞人。……師事孫靜宅(左豎心)

華山則于隆慶四年(1570)出現真字輩,系由武當山傳入。而在此之前,咸陽黃山宮於正德十六年(1521)已出現靜字輩,見《黃山宮記》碑。說明在1426年由外地傳入龍門派第7代之前,已有第5代在關中地區傳承。   

龍門派名單大量出現於西北地區,是萬曆以後的事。

萬曆元年至八年(1573-1580)華山:守、來、永

萬曆四年(1576)陝西隴縣龍門洞:常、守

萬曆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608-1708)陝西佳縣白雲觀:真、常、守、太、清、一、陽

萬曆四十三年至康熙三十八年(1615-1699)甘肅平涼崆峒山:真、常、守、一、陽

清康熙元年至五十二年(1662-1713)陝西隴縣龍門洞:常、守、太、清、本、合、教、永、圓

清初至康熙四十三年(1644-1704)華山:一、陽、來

自萬曆三十六年(1608)出現真字輩後,西北地區的龍門派傳承有了完整的傳續名單,至1950年代,共計傳續25代,代距爲13.7年。各道場中以陝西佳縣白雲觀傳續最爲完整,由於全部屬於本觀內部傳承,故而代距較長,342年僅傳承22代,代距15.5年。總起來看,龍門派傳續速度比華山派每代短5-11年,由此反映出近代以來龍門派在西北佔據主要地位的事實。一些原先以華山派爲主的道場,逐步變爲單純的龍門派道場。

4、崳山派

崳山派在西北的傳承只是一個個案,即蘭州金天觀。據《甘肅道教志》(審定稿)記載,蘭州金天觀創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其觀址爲宋九陽觀遺址。建成之後,延請張三豐弟子孫碧雲爲首任住持,孫離蘭州去武當山後,由兩位越南人阮、黎二真人接替。阮、黎二人於洪武年間赴京進貢,留華不歸,至蘭州肅王府當差,後師從孫碧雲。但是,有關阮黎二人的生平及宗派傳承沒有更多的記錄。他們之後,住持金天觀的道士教派不詳。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觀內所住道士均爲正一派。甘肅巡撫許容以正一道士在觀內娶妻生子、道俗不分爲由,將其驅逐出觀,改由全真道士武威人王性叵住持。王性叵屬崳山派第9代,但師承不明。其後,金天觀一直爲王性叵傳人住持,至1950年代傳承至第21代終止。

 

西北全真道宗派傳承分佈表

宮觀

或區域

明前期

1368-1515

明中期

1516-1572

明後期

1573-1643

清前期

1644-1735

清中期

1736-1820

清後期

至民末

1821-1949

漢中東部①

華:道崇演全沖

華:演全

華:沖

龍:靜真陽

龍:真陽來

龍:來復本合教

華:嘉祥泰

龍: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

靈台丹陽觀

華:崇教

 

 

 

 

 

華山及關中東部②

華:上道崇

華:道崇教演

龍:真

華:演全真沖和

龍:守來永

華:上全真沖和德正本仁義禮

龍:太清一陽來復本合

華:本

龍:合教永圓明

華:義禮智信亨祥

: 復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

樓觀及周邊③

樓:圓襲繼宗明道

:靜真常守④

樓:宗明道德

華:道

樓:繼宗明道

德中和

華:道演全真

樓:中和常

龍:一

華:上演德正仁義

龍:太清一陽來復本教圓明理

華:和德正本義禮智信嘉祥宗泰

龍:復本合教永圓明嗣

三原城隍廟高陵元君廟

 

華:教演全真

華:教演全真沖和德

華:全真沖和德

華:正本

華:信嘉

耀縣藥王山

 

華:崇教演全真

華:真沖

華:沖和德正

華:德正本仁義禮智

:信嘉

咸陽⑤

 

華:道崇教演

龍:靜

 

 

 

 

關中中部⑥

 

華:一

 

龍:清一陽來復

華:全沖和德正本禮智嘉祥

龍: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宗

華:德嘉

龍:教圓明至理宗誠信崇嗣興

安康各縣

 

華:道演

 

 

龍:守來本合

龍:教永圓明

隴縣龍門洞

 

 

華:演全真

龍:常守

華:和德

龍:常守清本合教永圓

龍:永圓明至理宗

龍:明至宗誠信崇高嗣法興

佳縣白雲觀

 

 

龍:真常守太

太清一陽來本

合教永圓

永圓明至理

陝北

綏德榆林

 

 

華:全真正

華:沖和德正

 

 

隴西

三靈侯觀

 

 

華:沖

 

 

 

天水玉泉觀

 

 

華:全

龍:一

華:德本

龍:復合教永圓明至誠崇興

平涼崆峒山及周邊⑦

 

 

龍:真常守

華:沖和德正本

龍:一陽本

龍:復本合圓

華:義禮智信嘉

龍:一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嗣

漢中西部⑧及張良廟

 

 

 

 

龍:清一陽來復

華:本仁義祥

龍:復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法

蘭州金天觀白雲觀

 

 

 

 

崳:性明金玉功

崳:知巧通此加地仙玄

龍:永圓至理宗誠信

榆中興隆山

 

 

 

 

龍:一陽來復

龍:本合永至理宗誠信

寧夏

中衛海原

 

 

 

 

華:本

龍:教永圓明理

甘肅西部⑨

 

 

 

 

 

龍:合永圓明至

甘肅南部⑩

 

 

 

 

 

龍:圓明至理宗嗣法

西寧

 

 

 

 

 

龍:教永

       洋縣豐都山、城固洞陽宮、城固野鶴觀。

       蒲城萬斛山、韓城城隍廟、澄城玉泉觀。

       含重陽宮及今周至、戶縣。

       宣德元年(1426),北京隆陽宮全真道士榮常存與戶縣周曲灣正陽洞道士楊道中共居東嶽廟。楊疑爲華山派。

       黃山宮、天聖宮、太清觀。

       長安丹霞觀、武功聚仙宮、西安八仙庵,臨潼朝元閣、老母殿。

       靜寧紫極觀,渭源城隍廟、首陽山、馬鹿山,平涼龍隱寺。

       略陽靈崖寺、褒城連城山(今屬勉縣)、勉縣武侯祠。

       張掖龍王廟、敦煌莫高窟、古浪雷祖廟、

       武山水簾洞、西和薩祖廟、禮縣香山,臨夏七真觀、萬壽觀。

 

三、西北地區傳續全真道派的主要道場

1、華山

華山派由誰創立,早期傳承如何,都未見文獻記錄。華山道場尊丘處機三傳弟子賀志真爲華山派開山祖師亦僅爲口碑相傳。然而,華山道場作爲華山派的大本營,至今仍保持其不變的地位,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華山在西北道教史上的地位可以說無可比肩者。一則,華山道教有文獻記錄的歷史超過終南山古樓觀;二則,華山一直是單一的道教區;三則,全真道的兩大最主要教派華山派和龍門派的早期傳承都同華山道場有著密切的關係。

據李榕《華嶽志》記載,明成化八年(1472),有道士何志清、陳尚玉及徒任道元。《華山道教資料》“華山廟宇修建考”據經眼碑石亦載:“弘治八年,尹道成、石崇寶、張演明、刀演鳳鑄鎮岳宮大鍾”,可證其時已有華山派第14567代在華山。此後,華山派在華山世代相傳直至現代不曾中斷。至於何志清是否華山派創始人,未見文獻說明。

同時,龍門派也在華山佔據一批宮觀。《華山道教資料》“華山道教全真派系的淵源”記載:“隆慶四年(1570),胡真海由武當山太子坡來南峰”,修建金天宮和金鎖關,這是龍門派名單出現在華山的最早記錄。萬曆年間後斷續出現“守、來、永”3個字派。此後至清康熙間曾出現“太、一、陽、來、合”等5個字派,乾隆年以後,始有“合、教、永、圓、明”以次的完整傳承派單。

2、終南山古樓觀

終南山古樓觀爲老子講授《道德經》之聖地,道教建築歷史悠久。唐代皇室崇道,大肆擴建樓觀宮觀,以宗聖宮爲中心,形成龐大的道教建築群。此一規模延續至元代。元末,樓觀建築群遭受嚴重毀壞。明永樂五年(1407),道士侯圓方隨禮部尚書胡濙到陝西尋訪張三豐後留居樓觀。率領徒衆,相繼修復宗聖宮、說經台、會靈觀、延生觀、洪妙庵、吾老洞等宮觀的主要建築,並對全真道祖庭重陽宮進行了大規模復建。整個明代,樓觀及其周邊的宮觀,均爲侯圓方子孫傳承,即樓觀三豐派。萬曆年間,有少數華山派道士常住于說經台、會靈觀、洪妙庵、玉華觀、太虛觀等宮觀中,有道、演、全等字派見諸碑石。《古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和《重建吾老洞殿宇記》都由華山派道士方演惠書寫。

龍門派道士出現于樓觀文獻記錄,首見於明隆慶六年(1572)《義記感格記》。據碑文記載,山西洪洞道士霍真陽,師從孫靜宅左豎心)。經數年修煉,頗有所得。而其師以爲他德行未備,須“修建黃籙大齋”以濟功行。並認爲“西秦盩厔終南山麓,有台高百仞,地以肺名,以猶龍老祖爲文始仙伯說道德五千言於茲,……海內外洞天福地,無出其右者。”要求他往樓觀修齋。於是,霍真陽攜師弟李真□,“逾河入關,過長安,止于台下宗聖宮居焉。”長安道教居士聞風,紛紛出資捐助。在宗聖宮住持陳明壽等主持下,黃籙大齋于隆慶五年冬十一月二十一日如期舉行,爲期46日,盛會空前。黃籙大齋後,霍真陽二人行蹤不詳,或許仍返河東。自此之後,樓觀碑石中再未見龍門派身影。康熙五十八年(1717)時,仍保持樓觀三豐派傳承。其間,遊方道士梁一亮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雲遊至樓觀,當時樓觀尚有道衆一百餘人,公推梁一亮“董理台事”。

因說經台年久失修,梁一亮“招徠道衆,從者如歸,辟歷年荒蕪之疆,返居民侵佔之址,鳩工疕材,經營揆度。”雍正六年(1728)工興之後,“北遊京師,入白雲觀爲知客。未幾復至樓觀,益整飭修理。凡附近祠廟,莫不補葺。”(《說經台梁公道行碑銘》)雍正八年(1730),盩厔縣署行文任命梁一亮爲樓觀台監院。乾隆二年(1737),說經台重建工程竣工,乾隆四年刊刻《重修終南山古樓觀說經台記》。按碑記錄名,有龍門派太、清、一、陽、來、復、本、理等字派,還有華山派教、演、德、正、仁、義等字派,另外還有然、尚、九、興、爲、性、福等派字,不明宗派,或許是樓觀三豐派的餘緒。按梁一亮系隻身前往樓觀,不可能在十餘年間有6代以上傳續,因此,此碑所錄龍門派道士名單,也有可能爲樓觀三豐派與龍門派合流的結果。由此前推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樓觀三豐派尚有中、和、常字派,恰與龍門派真、常、守、太、清相銜接。二者在樓觀合流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又從乾隆十一年《說經台梁公道行碑銘》文末署名看,梁一亮“學徒”中,既有陽字輩,還有重、清、志、演、一、來、教、性、真、復等字派;孫輩中也有一、來,還有清、正、明、復、福、本等字派,其中顯然既有龍門派,也有華山派,還有樓觀三豐派。而且,此碑署名不稱“徒”而稱“學徒”,也與通常署名不同,很可能隱藏著多種師承的資訊。由此似乎可以解釋,乾隆年間以後,樓觀三豐派消失的原因。

3、藥王山

陝西耀縣藥王山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隱居之地,北宋建靜應廟,金大定九年(1169)改靜明觀,蒙古中統五年(1264)改靜明宮。自金泰和初(1201)以後,爲馬丹陽弟子韓伏魯及其門人傳承。元延祐七年(1320)以後爲井德用及其門人傳承。井德用(1281-1348),韓伏魯四代孫。後至元六年(1340)奉詔至大都長春宮,至正元年(1341)五月,住持大重陽宮萬壽宮。七月奉旨在重陽宮、終南太平宮、耀州靜明宮及終南山古樓觀宗聖宮舉辦大醮。井德用既是韓伏魯第4代傳人,又是苗道一弟子。元末傳續不明。

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孫真人廟洞記》碑陰開始出現華山派名單,計有崇、教、演3代;同期還有一位道士名叫樊靜思,疑爲龍門派第4代但沒有相應的傳承證據。自嘉靖九年(1530)至1925年,不間斷地傳續全、真、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等10代。從大量碑石文字識讀,藥王山自明代中期以來,爲華山派一派所佔據。其鄰近的三原城隍廟教派傳承也受到它的影響。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重修城隍廟創建無梁門明栶亭記》出現教字輩,直至清末宣統三年(1911),傳續至信、嘉,即華山派第20-21代。[6]

4、龍門洞

陝西隴縣龍門洞是丘處機修道之處,被龍門派奉爲祖庭。元至元十六年(1279)丘處機法孫賀志真重修龍門洞殿堂之後,刻立《隴州龍門洞景福山玉宸宮碑記》,錄有道衆名單50餘人,此後再未見記錄。明萬曆至天啓年間,相繼有華山派演、全、真,龍門派常、守字派出現在碑文中。

明末,龍門洞道院被毀。清順治、康熙年間,武當山太子坡龍門派第8代曾守雲、田守存到達龍門洞,全面修復各處殿宇。此後,龍門派得以在龍門洞繁衍,直至當代。1674年(康熙十三年),龍門派第10代苗清揚攜徒4人前往甘肅平涼,興復崆峒山道場。

5、崆峒山

位於甘肅平涼市的崆峒山,是道教傳說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地方,自唐代起就開始建造道觀,元代曾被佛教佔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復歸道教,此後形成道、佛二教各占半山的局面。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重刊張三豐避詔書碑》載,時有住持道人霍真祥及徒張(常)明;此後至清順治八年(1651)《崆峒山重修玄帝殿並新建香亭碑記》中,又有3名大頂住持道人,其中兩位是華山派“和”字輩,另一位是朱守貞,當與真、常相銜接,爲龍門派第6-8代。繼之在順治十五年(1658)、康熙二十二年(1683)直至1954年的歷代碑文中,連續出現自守以後至第30代“興”字輩名單。在此期間,清康熙十三年(1674),平涼兵變,崆峒山被劫,僧道星散。事變後,當地鄉民呈請當局訪求高道,從陝西隴縣龍門洞請去龍門派第10代苗清揚攜徒范一聖等4人住持並整修崆峒山金城(皇城),相繼重修真武、藥王等殿宇,此後崆峒山龍門派傳承均屬苗清揚一系。而此前的霍真祥亦來自陝西隴縣龍門洞,但與苗清揚不屬同一法嗣——苗清揚來自武當山。

除龍門派以外,崆峒山在民國以前還是華山派和正一道的道場。

據嘉慶《崆峒山志》,成化間,道士王全真遊居崆峒山問道宮靜修40年,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相繼修建三清殿、三官殿和玉皇閣等殿宇,後世爲之建閣紀念。但他的宗派傳承關係不明,疑屬華山派。另外,崆峒山大頂明代修建黃籙殿,一直爲正一道道場。但清光緒二年(1876),曾有陝西華山道士王義通至崆峒山,住持遭到兵燹中斷的黃籙殿醮會,故世傳黃籙殿爲華山派道場。民國元年(1912),正一道第62代真人張元旭爲慶賀崆峒山黃籙醮會住持旭谷煉師六十壽辰,專門送來金匾,可證直至清末仍爲正一道傳承。

6、興隆山

甘肅榆中縣興隆山的道教建築有據可考始建于宋金時期。有湖南衡山道士秦致通和河南嵩山道士李致亨結廬於西山棲雲峰朝陽洞,並營建了山上的道觀。兩人羽化後,其洞改名二仙洞。

明萬曆年間,有信士張梅捐資並倡捐募化,興建了玉帝行宮和二仙、三聖、靈官等殿堂,使興隆山逐步成爲西北地區一處重要的道教傳播據點。明末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靈官殿一處,道士星散。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劉一明雲遊至此,見興隆山景色宜人,又有宋金時期秦李二仙遺迹,決計留居此山。自嘉慶二年(1797)起,開始大規模興復興隆山道教建築群。關於劉一明的宗派傳承,文獻記錄不是很清楚。其師龕谷老人姓樊,不知其道名,活動於榆中縣和陝西鳳翔。劉一明後來傳弟子張陽全、任陽固等,故後世認其爲龍門派第11代,西北各地有其門人繁衍。

7、張良廟

陝西留壩縣紫柏山,原有東漢末張魯天師堂遺址,歷來有張良辟谷於此的傳說。清康熙年間建成留侯祠,後俗稱張良廟。嘉慶十四年(1809)前,由龍門派第11代潘一良住持,其弟子有祁信、徐陽明、李慧、黃教榮,徒孫有袁來義、陳永寧,玄孫有劉元松等,其字派不夠規範。[7]至道光十八年(1838),又有永、圓、理等字派見諸碑石和山志。道光年間,張良廟的佃戶們喧賓奪主,自稱會長,不交納地租。住持道士陳永寧、易元棉無奈,赴西安八仙庵求援,聲稱願將廟産交八仙庵,自爲下院。八仙庵時由龍門律宗第18代方丈丁永惠住持,因不願招惹是非,不敢接收。知客任永真聽說後,自告奮勇,獨自前往,接管了留侯祠。

任永真(17981879),字起美,號信陽,遼寧鐵嶺縣人。先師從北京南極宮李仁貴,爲華山派,字派爲“義”;繼投白雲觀張教智門下,爲龍門律宗第19代戒子,字派爲“圓”。後遊歷名山,止于西安八仙庵。任永真到達張良廟後,先通過訴訟奪回地産,接著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建立起十方叢林體制;又從道光二十五年(1845)開始,在原留侯祠大殿的基礎上,增建了三清、東華、觀音、娘娘等4座大殿,又新修了鐘樓、授書樓,使張良廟成爲秦嶺南麓最大的一處道教宮觀。同治七年(1868),任永真被授方丈法卷,同治九年開壇傳戒,此後在張良廟和沔縣武侯祠等宮觀傳續其法嗣,至民國年間,有明、至、宗、誠、法等字派出現在張良廟現存墓碑上。

任永真接管張良廟後,觀內還常住有合、永、元等字派的龍門派道士,傳承不明,很可能是原有潘一良法嗣。

四、分析與推論

通過對全真道各宗派在西北地區文獻中的記錄梳理,仍然無法對各宗派的起源做出結論,但是所見文獻透的大量資訊,可擴展全真道宗派的基礎研究。下面對梳理過程中發現的幾個重要問題作一些分析和推論。

1、各宗派在西北的地域分佈

全真道各宗派在西北傳續主要有樓觀三豐、華山、龍門、崳山等4個宗派。樓觀三豐和崳山派都局限於一個地域,華山、龍門兩派具有廣泛分佈的特點。

就華山、龍門兩派而言,儘管近代以來以後者分佈範圍最廣,有“龍門臨濟半天下”之說;實際上無論是宗派名稱還是實際的傳續名單,華山派都早于龍門派。     

從名稱來看,明萬曆二年(1574)已經有了“華山郝祖道教”的稱謂,而“丘祖派”和“龍門派”則分別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較華山派晚出現122年。

從實際傳續名單來看,洪武二年陝西三原城隍廟《詔書碑》中出現“住持李崇昭”,疑爲華山派第6代,因沒有傳承記錄故不予認定;而洋縣豐都山景泰二年(1451)《重修玉皇三官殿記》同時記錄了道、崇兩個字派,可證爲華山派第5-6代。華山自成化八年(1472)至正德十年(1515)傳續志、尚(上)、道、崇等字派;其中志是否爲第1代難以認定,而上、道兩輩則明確記錄爲師徒關係,因此華山從成化八年開始傳續第4代毫無疑問。(見李榕《華嶽志》)陝西耀縣藥王山自正德十三年(1518)開始記錄華山派名單,自第6代“崇”開始連續傳承。嘉靖四年(1525),華山派已在陝西咸陽連續傳承第5-8代“道、崇、教、演”,稍後在陝西東部的蒲城、陝西南部的安康等地傳續至第10代“真”。到萬曆七年(1579),華山派已傳至甘肅隴西,有《重建三靈侯觀記》記錄“住持道士郭沖志”,按前述陝西各地已有的傳承分析,這個郭沖志顯系華山派第11代。(見《道家金石略》1295頁)

    龍門派在西北的傳續雖然晚于華山派,最早記錄爲陝西戶縣東嶽廟的“常、守”即7-8代;但在清代發展快速,最先傳續華山派的陝西隴縣龍門洞、陝北、陝南和甘肅天水、寧夏中衛等地,幾乎已難見華山派的蹤影。

各宗派分佈情況見下圖。

 

 

 

 

 

 

 

 


西北全真道宗派分佈圖     ,                                                                                                                                                                                       

      烏魯木齊                                                                                                                                                                                                                    

                                                                                                                                                                                                                 

                                                                                                                                                                                                                                                 

                                                                                                                             銀川 ☉                                                                                         

                            敦煌                                                                                                                      榆林 ☉             6-22  1608-1950                                                     

                    18-21  1897-1950      9-21  1734-1950                                                               9-14 1599-1672     佳縣白雲觀                           

                                                   金天觀                       15  1856                                                                                                                      

                                西寧           ☉蘭州                                 中衛 ☉            6-7  1508-                                                                                                            

                             17-18                興隆山▲                                                       靈台丹陽觀                                                                               

                           1820左右      11-23  1782-1950         5-30 1615 -1954  崆峒山▲                                                                                                   

                                                                                   11-21 1651-1954                                                  4-21  1518-1925                                        

                                                                                                                        龍門洞      三原城隍廟     藥王山                                   

                                                                                              8-12  1576-1699             7-21  1552-1911                4-23  1472-1956                                    

                                                                                            7-30  1576-1956                                              華山 6-26  1570-1956                                    

                                                                                                                                          西安☉八仙庵                                              

                                                                                                                          1-10  1407-1729 樓觀      10-30  1806-1948                                          

                                                                                                                        4-24  1573-1941                 9-21  1806-1948                                                          

                                                                                                                                  9-28  1730-1941                                              

                                                                                                                                                                                                                    

   5-30    龍門派第5-30                                                                                           11-29  1810-1931 張良廟                                                                                 

   11-17   華山派第11-17                                                                                              略陽靈崖寺

   1-10    樓觀三豐派第1-10                                                                                   10-17   1736-1923 漢中 5-23   1451-1894

   9-21   崳山派第9-21                                                                                                                      11-26  1714-1931

                                                                                                                                                                       安康6-8    1532-1570  

                                                                                                                                                                                11-29 1781-1911 


2、  龍門派西北傳承來源分析

西北地區傳承的全真道各宗派除龍門派以外,都沒有發現其早期的譜系。而龍門派所謂創始於丘處機門人趙道堅,實際傳續開始于張德純,也有許多疑點。

其一,按閔一得《金蓋心燈》和北京白雲觀抄本《太上律脈源流》(一作《龍門傳戒譜系》),張德純於元末明初隱華山,傳道法于山東東昌人陳通微。陳通微先在秦晉間活動,後隱四川青城山,傳法于西安人周玄樸。周玄樸身後分傳張靜定、沈靜圓兩支,其中張靜定傳趙真嵩,再傳王常月。王常月後隱居華山,清初至北京,主講白雲觀,開壇說戒,傳衣缽于譚守誠。譚守誠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傳法于詹太林,此後傳戒重點區域移往秦蜀。先是,穆清風于成都繼承詹太林衣缽。接著,陝西扶風人朱一和、鳳翔人袁清舉繼任第11-12代律師。雍正六年(1728),袁清舉歸陝,在隴州景福山開建律壇,傳戒3次,傳戒法于王來懷,戒壇移往涇陽縣嵯峨山雲門宮。陝西綏德人白復禮繼任第14代律師,在陝西藍田縣通真觀開壇傳戒。其後,有隴州龍門山人程本渙、山西代縣人張本瑞繼任第15代律師,在陝西韓城象山紫雲觀和華山一帶傳戒。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北京白雲觀派人赴華山,禮請張本瑞赴京,次年二月開壇說戒,度戒子120人,傳戒法于陝西長安縣人張合皓。此後,龍門律宗的戒壇一直以北京爲中心。自袁清舉至張本瑞,戒壇設於關中80年,有隴州景福山、涇陽縣嵯峨山雲門宮、藍田縣通真觀和韓城象山(紫雲觀)、華山等5處戒壇。非常遺憾地是,在多年發現的諸多道教碑石和觀藏文書中,尚未發現一處關於景福山等5處戒壇的記錄,需要進一步發掘新材料。

其二,在王常月之前,陝西已在宣德元年(1426)、正德十六年(1521)和隆慶六年(1572)出現靜、真、常、守等4代。清李榕《華嶽志》也記載,清初有巔峰道人馬真一[8]住華山王刁洞,傳徒常光[9]。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認爲,龍門派的創始人爲居住于華山王刁洞的靳道元,經姜善信下傳,時間在蒙古定宗至憲宗時期,大約爲1246-1259年間[10]。北京白雲觀的龍門派即爲此一法脈,由第六代馬真一下傳,第十代王清正在北京白雲觀首傳龍門派法脈。[11]這兩件事說明即或王常月之後以律宗傳承爲主體,然而活動於西北的早期龍門派絕非單一的傳承。

3、  龍門、華山二派起始時段推論

金元時期,全真道士派字多用“志、道”等,從元代後期多用“道、德”,

也開始出現師徒相承“道、德”的情形,如前述全真道後期掌教之一的苗道一傳徒井德用。宗派之實也已見諸碑石文字。如《道家金石略》所錄以下碑文:

至元二十五年《玄門弘教白雲真人綦公本行碑》:沖虛安靜大師重陽萬壽宮提點兼本宗事賜紫門人蘇志和

延佑四年《永樂宮聖旨碑》:本宗祠下道衆

延佑七年《玄通弘教披雲真人道行之碑》:賜紫崇玄明道沖素大師前奉元路大重陽萬壽宮副提點兼領本宗事陳德遇

泰定二年《太華山創建朝元洞之碑》:門下法孫本宗提舉明素凝真玄應大師陳志通

碑陰《仙源圖》:奉元路大玄都萬壽宮本宗諸宮觀提點石一真

龍門派“道德通玄靜”序列用字出現於明代。據明隆慶《大嶽太和山志》卷4,明洪武初陝西已出現德、玄兩個與龍門派近似的傳續名單(李德囦、丘玄清);但與緊接的有明確傳承的“靜、真”兩代(隆慶六年樓觀碑石《義記感格記》)相差200年,與《長春道教源流》記錄的龍門派第4代白玄福于順治十三年(1656)從陝西到武當山修建明真庵和太子坡復真觀相距280多年,實難合理的銜接。又考宣德《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8記錄永樂十年朝廷欽選各布政司道衆名單,陝西布政司22人,只有一人派字爲“道”、兩人爲“守”,說明這一時期龍門派派字尚未大量出現。而山西布政使司的71人中,有一人爲“道”、一人爲“玄”、5人爲“守”,透出一絲迹象。

運用數學分析方法推算,陝西于隆慶六年(1572)出現有傳承關係的龍門派第5代“靜”,按照平均傳承速度每代13.7年前推,第一代出現的時間應在正德十二年(1517)。又按劉迅先生所考,伍守陽于明萬曆乙卯年(1615)撰《天仙正理》火候經[12],文末錄龍門派20字派字,以此前推7代,亦爲正德十四年(1519)。《龍門文史資料》的推論時間略早:

蓋洪武元年至萬曆四年,中間相距208年,再加上邱祖仙逝後(1277)至明初(1368)的一百多年,共爲349年。若以代距爲20年,萬曆四年出現的龍門派是派單第六代真字輩,華山派是第八代演字輩,龍門下傳六代需120年,華山下傳八代需160年;以此(推算),(龍門派)“百字譜”的制定約在明宣德(1426)與成化(1465)之間。[13]

至於華山派,文獻記錄反映有明確傳承關係的第5代“道”出現於景泰二年(1451),按照西北地區各宮觀平均傳承速度每代21年前推,第一代出現的時間當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但華山派本山華山道場傳承最早記錄爲成化八年(1472)陳尚玉及徒任道元,即第4-5代;同期還有何志清,難以確認爲第一代,因無傳續記錄。繼爲弘治八年(1495)尹道成、石崇寶、張演明、刀演鳳等43代,即第5-7代。其後至萬曆十四年(1586)以後,接續演、全、真、沖、和等4代,至明末清初接續德、正、本等,至現代衍至仁義禮智信嘉祥宗太宇萬里復元亨。其中自1495-158691年中沒有傳續記錄。第一、二階段(明代)合計172年傳續9代,每代19.1年;第三至五階段(清代)合計266年,傳續8代,每代33.25年;1912年以後44年傳續約6代,每代7.33年。總計484年傳續23代,,每代用時21.04年。按最長每代33年前推,至第一代,大約爲1373年(明洪武六年);如按平均21年前推,第一代則爲1409年(永樂七年)左右。

最近在華山發現民國三十五年抄本《南天門宗卷》,提供了華山派起源的新材料,但其中有多處不合情理與事實。關於華山派的來歷,《宗卷》是這樣記載的:

<,SPAN lang=ZH-TW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areast-language: ZH-TW">華山派以郝太古立之始祖。蓋太古乃山東登州府文登縣寧海人氏,誕于金天眷三年正月初三日,於大元七年九月從師在朝元觀出家,是年三十六歲。享壽七十二歲,羽化於泰定四年十月三十日,在先天觀。名廣寧,字大通,道號廣陵子,封豁然大仙澄悟天尊。

志一無上道 崇教演全真

沖和德正本 仁義禮智信

嘉祥宗太宇 萬里復元亨

清靜通玄化 體性悟誠明

以此四十字名號。康熙時,王真人又續六十字,共得一百字,亦以名號。後上海桐柏宮複改後六十字並名焉。

這段文字有兩點應當注意:第一,有關郝大通的生平,大元乃大定之誤;第二,四十字派單中,以“志”爲首,與北京白雲觀《諸真宗派總簿》不同,似可視作尊賀志真爲開派祖師的依據。又,“太宇”二字《總簿》做泰寧,當以《宗卷》爲是;考近世華山派道士姓名,有“宇”無“寧”,可見《總簿》記錄爲筆誤。

《宗卷》記錄的南天門宗派,是賀志真所創建的南天門-朝元洞-全真觀道場所傳續的派單。這個名單以賀志真爲首,並列陳志通、李志松二人,以次列石一真、索無叟、范上古、姚道常、朱道寶、劉道源、嚴道清、張道堅、齊崇嵩、李教論、孟教註、劉教志、甄演義、劉演禮、閻全德、溫真學、呂真誠、李沖元、孔和光、郝德繼、趙德慧、袁正興、郝正春等23人,爲華山派2-14代;其後有第15代王本義等4人、16代賀仁潔等7人、17代張義全等3人、18代王禮忠等8人、19代劉智清等4人、20代多通道等3人、21代梅嘉瑞等7人,連同編撰人齊祥海,共記錄到第22代。從形式上看,從第一代到第22代每代都有人名,但這些人名中,只有“道”字派以前數人可考,其餘不明生活年代。而“道”字以前的10人中,據《朝元洞碑陰》,姚道常、朱道寶、劉道源爲賀志真門徒,陳志通爲賀志真法孫;石一真傳承不明,爲同期奉元路大玄都萬壽宮提點,與賀志真同宗;而列爲姚道常前代的范上古,本名范養民,字上古,號緗繽,明崇禎朝太監,清初居華山西峰。後因全真觀缺得力人士執掌,被地方鄉紳延請爲全真觀住持,遂列名華山派祖師。因此,這個名單所排的宗派序列,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前幾代很可能是後世據派單作出的焊接。但《宗派》對於進一步考證華山派的形成原因,還是具有重要價值。

    綜前所述,有關龍門、華山二派的出現年代,前者大約在明代前期,不會超過宣德年間;華山派較龍門派出現要早若干年,大致在元末至明初。至於進一步的結論,尚需發現更多的碑石文獻資料,其關注區域當在山西、山東、河南、湖北,尤以山西道教碑石的調查和研究爲當務之急。當然,陝西的史料發掘也還有潛力。

 

附錄:西北地區全真道宗派傳承文獻資料

1、  華山

不明年代

仙姑觀殘碑(未著錄)

住持 金道□(上任下水)

 

成化壬辰八年(1472

道士何志清     陳尚玉 徒任道元(李榕《華嶽志》) 

正德乙亥十年(1515

 

道士趙崇盤(李榕《華嶽志》)                     

萬曆二年(1574

 

古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王忠信:《樓觀台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

化主 田道臯

住持 王宗朝 鞏明倉 陳明受   發心 王道用沈德林 張明朝

昔授華山郝祖道教事雲水道人五陽方演惠書陰  蓮峰張全安立石 

 

萬曆三十年(1602

重修西嶽廟記

本廟道官 席演魁 吳全琚

住持 趙演才趙全謨 苗全智 王沖寧       

 

萬曆四十一年(1613

給道官王沖雲執照

城隍廟道官 王沖雲

 

崇禎九年

純陽萬壽永樂宮重修城垣記(芮城,《道家金石略》1308頁)

本宮弟子道官羅德鳳繼師李和算

本宮道正司道官李正□ 陳正□ 吳正義 李正春 馬□良 趙□榮 □本順 □本□ 李本善

楊本從 楊仁福 張仁才 孫仁□ 相仁慰 王仁慈 張仁洛 王仁裕 楊義禎

曹義路 王義明

      本宮道人尉沖貴 曹沖祥 曹和□ 曹和志 張和氣 蔡和成 馬德義 楊德□

      本宮宗枝任沖成 楊和志 王和祥 王正芳 王本祥 張德印 古德食 寧德安

 

順治十七年(1660

朝山建醮碑

住持道人 王沖威

      徒 郭和恩

                          

 

康熙二十七年(1688

(青柯坪)創建茶房碑記

住持道人 李仁明

 

康熙乙亥(1695

重修白衣大士堂序碑

道人 劉太□

 

乾隆己醜年(1769

重修太虛觀記

住持 姚教珣 張教環

  徒 姚永均

  孫 馬元□ □□□ 張元和

重孫 張明□

                              

乾隆《華陰縣誌》卷5建置

金天宮 康熙癸未,欽賜南峰住持道人岳合晉匾聯

 

民國□五年歲次丙子

羽化德教碑

劉至江,咸豐癸醜年生。彭城人。十九歲出家嶗山即墨縣明霞洞張座升名(下缺)。同治庚午受戒於奉天太清宮魏明彩。庚子變後隱居華山。

   俗弟劉宗漢

八仙庵方丈監院李宗陽校閱 馬理效恭述        

                                          

華山道教歷史資料研究小組:《華山道教歷史資料》(草稿)

19639月)

四、華山道教全真派系的淵源

 

龍門派:

隆慶四年(1570

胡真海由武當山太子坡來南峰

乾隆年間(1736-1820

賈合靈由武當山周府庵來北峰

白一貫由武當山太子坡來西峰

道光年間(1821-1850

衛永發由敷水鎮白土坡來蒼龍嶺

光緒年間(1875-1908

劉教仁自西安呂祖廟來玉泉院

張明□由武當山紫霄宮來桫欏坪

郝永茂從玉泉院來東道院

袁圓理由通天宮來靈官殿

楊誠立由南峰來群仙觀

劉至機由遼寧清雲觀來聚仙台

余宗海由西峰至煉丹爐

 

民國初(1912

白高賢從西峰至西道院

張明耀由太白山大爺海來大上方三官洞

民國二十五年(1936)

陳誠順由南京二郎廟來三裏台

 

華山派

道光年間

劉複有從華岳廟白玉宮來東峰

光緒初

趙仁逸由山東黃縣雲蒙山白雲岩來毛女洞

宣統元年

高禮容由白雲岩來通仙觀

民國初

王智和由通仙觀來鎮岳宮

 

金山派

民國十七年

張全文由黑龍江五常縣長壽山太安宮來大上方祖師洞

 

五、華山廟宇修建考

弘治八年(1495)

尹道成、石崇寶、張演明、刀演鳳鑄鎮岳宮大鍾

 

嘉靖元年(1522

王遇真,西峰明陽洞                        

 

隆慶四年(1570)

胡真海創建南峰金天宮、金鎖關

 

萬曆元年至八年(1573-1580

道士王永載、李來德、李來成在白水東嶽行宮誦經

 

萬曆十四年(1586

高全陽鑄煉丹爐香爐

 

萬曆年間

張守信、魏全志、王真素住持仙姑觀

 

清初

郭清泉、蘇一鼇、高陽起、陳來昭重修北峰真武宮

 

康熙年間

范上古重修全真觀

 

康熙十七年(1678)

住持道人王德玄、張正一、方本榮、張仁誠重修西峰鐵瓦殿

 

康熙十八年

王陽隱重修金鎖關

 

康熙二十年

王清鶴、曹陽勉、郭來迪創建聚仙台

 

康熙二十七年

李仁明創建靈官殿

 

康熙三十八年

張本莊、高文智、孫禮中、□禮寧創建中峰玉女祠

 

康熙四十三年

□清和、□一憲、趙陽□創建王母宮

 

康熙四十六年

住持郭全孝、李真修鑄煉丹爐鐵爐

 

康熙四十八年

衛圓漾重修蒼龍嶺大殿

 

康熙五十一年

住持道人 楊本智、同仁祥、郭義昭重修鎮岳宮玉井樓

住持道人嚴復溫、張本善、王本聰、岳合晉鑄造南峰金天宮琉璃獸脊

 

康熙五十三年

鄖禮慧創建東道院

 

雍正三年(1725)

張合長創建太素宮

 

光緒初

趙仁逸創建毛女洞

 

光緒三年(1877)

劉教龍重修玉泉院

 

光緒二十五年

劉複有、孟圓照創建東峰八景宮

清光緒三十年

陳信佺重修仙姑觀

 

光緒年間

王禮容重修全真觀

王復興重修玉女祠

楊圓迪創建三元洞廟

 

光緒乙巳年

段仁公、王智和重修鎮岳宮

 

宣統二年

張明□創建桫欏坪

 

民國初

高禮容、高禮江創建通仙觀

張高祿創建群仙觀

 

民國六年

住持夏崇祺重修真武宮娘娘樓

 

民國十年

孫亨純創建十二洞

 

民國十三年

陳至重重修桫欏坪

 

民國十四年

王教誠創建迎陽洞

 

民國二十一年

陳高夀、陳高垣、黃嗣坤、蕭嗣艮、唐法仁、梁法臨、崔法森重修西峰翠雲宮

吳嗣渺、党法清重修西道院

 

民國二十八年

公義德、管義深重修毛女洞

 

民國二十九年

馬法易、王法正重修真武宮

董理義重修聚仙台

 

民國三十四年

袁高善重修金鎖關

 

民國年間

蘇亨祥重修玉女祠

聶至啓重修蒼龍嶺

 

1952

曹祥真重修紫氣台

 

1955

韓法升重修金鎖關

李高智重修煉丹爐

謝興仁重修王母宮

張智蘭重修毛女洞

 

六、華山道士中的有名人物

1.華陰道會司

萬曆年間

西嶽廟:趙演才、郭真連、許沖當、許和折

康熙八年

西嶽廟:張本亨

乾隆十九年

西嶽廟:寧本彥

光緒年間

玉泉院:懷至德

仙姑觀:黃崇光

太素宮:趙崇新

全真觀:王智元

光緒十三年

全真觀:王禮忠

光緒三十年

仙姑觀:陳信佺

民國初

東峰:孫亨純

2.道教會

民國年間

玉泉院:張理信

東峰:孫亨純

群仙觀:張高祿

南峰:袁高善、李法全

大上方:王宗富

西峰:崔法森

鎮岳宮:王智和

北峰:牛興甫

3.華山服務社

1956年:李信志

4.其他

清初

王常月修道北斗坪

張本莊住持中峰。明臣,逃往華山出家。

清後期

余明善修道聚仙台。同治三年羽化。

趙仁逸修道毛女洞。咸豐間千總,與太平軍戰幾死,出家雲蒙山白雲岩,光緒間至華山。

王老宮修道鎮岳宮。光緒朝太監,1901年八國聯軍和議後出家華山。

王明義,拔貢出身,出家華山五裏關。民國間任樓觀台都講十餘年。

 

清李榕《華嶽志》:

馬真一

   常光

*除注明者外,見張江濤:《華山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

 

2、樓觀*

正統己未四年(1439)

太上老君抱一說

終南山古樓觀道祖說經台住持、玄學弟子虛齋孔潛真景虛

 

弘治九年(1496

大明重建會靈觀記

會靈觀住持 邵繼泰

      門徒 郝□□ 邵宗清 盧宗鼎 武宗勝 司宗錦 宋宗瑭 侯宗道

 

正德十年(1515

重修洪妙庵記

永樂年 侯圓方……同禮部尚書胡,驛馳天下名山洞府,尋訪張三豐仙翁,久而複命將歸,給領道藏經,並護敕住持宗聖、重陽等宮,統理道衆。其徒三洞法師唐襲淳,自正統間住持說經台, □□洪妙庵舊址,欲修而新之,載謀於衆徒中。克斯任者,郝繼常其人焉。天順間,繼常率衆經之營之,……繼常伊徒郝宗進、徐宗禮,徒孫馬明昌等繼志述事……

洪妙庵住持 鄒(郝)宗進 徐宗禮

      門徒 馬明昌  郝明佐 馬明貴 張明深 李明本 宋明鍾 張明鶴 王明良 鄒明望

      徒孫 趙道璿  田道迎 郝道彜 嚴道河 劉道寅 郝道仙

 

嘉靖元年(1522

重修古樓觀宗聖宮下院延生觀記

弘治年間……二世孫張宗學,徒趙明聚、文明山重修

 

嘉靖三十二年(1553

重建五祖七真殿宇碑記

住持龐子宗文  徒仵子明宮

宗聖宮道士 景明太 仵明宮 王明璋

        徒 王道印王道用

 

隆慶五年(1571

宗聖宮銅章石獸銘

知宮住持 巨明晏 何明海 發心弟子 劉明永 謝道俗 張明福 張道弘 劉德高

碑陰

本宮住持 巨明晏 道衆王道先

 

隆慶六年(1572

義記感格記

蓋玉堂真陽霍氏子,晉之洪洞人。……師事孫靜宅(左豎心)      

宗聖住持陳明壽、郭明鑄、鞏明倉、孫□複,皆煉師圓方之後

道會司道官 賀道徴 住持高宗賢

 

萬曆元年(1573

重修呂公洞記碑

經台住持張道一

本洞住持康演雲

 

萬曆二年(1574)

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殿記(孫浮生:《古樓觀志》,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印,1982

住持 仵明宮

 

萬曆二年(1574

古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

化主 田道臯

住持 王宗朝 鞏明倉 陳明受   發心 王道用沈德林 張明朝       

昔授華山郝祖道教事雲水道人五陽方演惠書陰  蓮峰張全安立石   

碑陰

本宮弟子 秦繼川(以下二百餘人略)

道會司署印官,說經台、會靈觀、洪妙庵、玉華觀、太虛觀道人 康演雲、王演書、王道安,龍虎山題籙道士鄧南峰                                        

 

萬曆四年(1576

道士 趙繼恒,徒趙□□

方演惠書

 

萬曆十二年(1584

東華觀修建玉皇閣記碑

道人蕭明靜

 

萬曆丙午三十四年(1606

說經台創建救苦殿記

隆慶間,有羽士康明卿、馮明交,……徒楊道強、李道安

張道乾 嚴道春

徒 楊德禮 李德智 張德本 李德福

徒孫 楊缽 楊中長 楊中缽  

本台鄧和德書

 

萬曆四十二年(1614

補修純陽洞碑記

萬曆癸醜夏,雲遊士康全學

住持康全學

 

萬曆四十二年

顯靈峰玄帝廟碑記(《古樓觀志》),

住持李自俗

 

天啓四年(1624

司理史公命建碑亭小記

居其台者姬真合

 

天啓七年(1627

仰天池殘碑

本山開化住持 徐真用 唐真祥

 

康熙五十八年(1717

重修吾老洞老君廟碑

康熙五十二年,住持道人石和鳴  徒紀常靜

吾老洞住持道衲張中果立

 

雍正八年(1730

監院梁一亮任職公文刻石

終南山古樓觀說經台監院道人 梁一亮

 

乾隆四年

重修終南山古樓觀說經台記

監院梁一亮 都管高本池 靜主梁來寧 化主趙來成 主翰施陽烈 主經呂然謂 副經張一元

主懺趙陽義 副懺周清吉 書記陳陽魁 胡正海 執殿楊理正 執閣趙教真 執客李清潔李一瑜

巡照王一甯 司庫白復壽 劉來泉 迎賓胡尚惠 韓清隱 巡寮王太仁 堂主張陽明點座陽九祥

貼案孫興林 夥頭張本靜 巡山王陽振 小磨頭徐義文 李陽春 莊房行行胡一順行行陳德心

養老曹來應 行堂胡來祥 劉陽明 門頭劉太□ 灑掃李爲心 執隨文性善 莊頭趙清海張來泰

水頭李一海 茶頭王仁合 倉頭張來祥 買辦張太雲 陳德心

化女泉焚修張演通 劉清明

呂公洞焚修咎來福 李福中 碾頭潘仁盛 劉明慧 磨頭王一全 園頭李清閒 圊頭郭來知

       

乾隆六年(1741

重修朱仙庵記

歲在壬子,趙師一智自樓觀來

住持趙一智

 

乾隆十一年

說經台梁公道行碑銘

道人梁一亮

學徒 閏陽清 雷重和 劉清洮 李清潔 孫志謙 楊演俠 劉清源 李清順 王一恒石來惠 趙教貞 張來順 文性善 陳陽魁 李來真 張來泰 衛真鏡 李復和 高復義

  孫 張來景 張一榮 李清間 陳正來 騫一純 石明春 張複智 王福壽 王福春 魏本成 

 

乾隆十三年

衆善舍齋文序

古樓觀說經台住持道人趙來成

 

乾隆三十一年(1766

辛口峪鳳凰山玉皇廟碑

我朝康熙閼逢困郭之際,先師劉姓,清教其道號也,系龍門派鳳翔府寶雞縣釣魚臺住持,因慕道入山,擇地隱逸,遊賞至此,……創修玉皇寶殿座像,所墾以奉香火。自康熙四十一年,首莊裏一甲山糧四鬥。

華山庵住持道人姬一良

 

乾隆五十九年

重修樓觀台宗聖宮碑記

惡道師來明 史爲喜

 

嘉慶十五年

重修樓觀台記

龍門正宗第十六代宏戒昆山道人劉合侖

監院李教穩 督管朱教先

碑陰

方丈劉合侖 監院 李教穩 都管朱教先  總理董教章知客賈本志 巡照劉教成

十方堂主康智慧 殿主戴教明 庫主剛教成 賬房張教祥 都廚範永興 經主尚禮雲

書記楊複美 巡寮周智響 楊合明 執閣王禮法 買辦祁義木 經師長本升 閆本修公務徐複貴

夜巡桑教成 侍者馮本學 張信來 園堂主何信遠 倉頭龐永治 知隨蔣本善 晏元清

堂頭楊複貴  行堂方合義 趙復祥 典造時宗德 領頭王複壽 大火頭王合鎮 貼案謝合明

小火頭趙義林 園頭羅元車 小火頭徐永起 水頭潘教奎 陳合義 董本慧 菜頭毛來朝

茶頭蔣太友 公務堂主楊德興 鐘頭李永坤 大門頭楊靜長 兩門頭武禮貴 灑掃餘禮祥

磨頭閔本義 黃復全 內莊頭劉明德 外莊頭徐復貴 知性徐合德 圊頭劉來雲 巡田餘復中

劉本朝 巡山管信貞

吾老洞秦複元

化女泉趙陽修

宗聖宮王嘉成

清和庵王合貴

呂翁洞周合興

老人堂主林明成 老人堂張合清

隨堂大衆李教善 梁本希 席合尼 郭明玉 趙志光 劉合賢 張教才 成教雲 李教元李本法

        黃合祿侯義光 李大貴 李來法 向本和 李複安 孫祥雲 李陽根 師來雲 趙永興

        王明正鄭永和 盧智友 袁來義 王合義 李教義 楊合祥 楊合魁 雍本會 劉禮恒

        劉正興高來明 朱教清 劉本招 王本祿 譚本松 李本甯 趙陽貴 雷本興 章合慧

        楊智太韓本華 劉教相 李名松 常教慧 王本林 陳教義 □覺成 續朝   本仁

        續德   照恒   □慧   □朝   □亮   本道   領□張周      行行曹節

        聞朝貴張雲   李文德 鄭元友 段宗才 張天才 羅轉娃 王恩   張秀   張成娃 

吳二   司泉娃 李彥魁 何興   王文   李朝元

                    

道光四年

龍門正宗第一十六代昆山劉合侖衣缽塔銘

經台方丈法子朱教先

 

道光七年

朱還虛律師增修說經台記碑

瞻鬥道人星夫劉禮罡

閤台執事道衆

劉教會 馮教詮等共一百零六人

吾老洞焚修楊本玉 蘇和順

玉皇觀焚修李理法 李宗慧

化女泉焚修申智光

清和庵焚修黃信寧

仰天池焚修張壽玉

宗聖宮焚修劉教法

 

道光十九年(1389

鐵索橋碑

說經台監院張永順

 

道光二十七年(1847

朱仙庵告示碑

樓觀說經台道人吳明亮  道士汪楊林

 

民國二十六年(1937

說經台監院雷道士明物

本台巡照楊道士嗣性 糾察蕭道士明月 知客曾道士永壽

 

民國三十年

重修說經台記

歲辛巳,雷監院明物

*除注明者外,見王忠信:《樓觀台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

 

3、藥王山

明正德十三年(1518

重修孫真人廟洞記碑陰

本宮道衆  樊靜思 焦崇月 範教淨  范教□ 楊崇寅 陳教鸞 魏教成 劉演道 李崇玉

王教鶴  範教興 侯演政 魏崇暉 楊教齡 楊教臣 李崇銘 焦教升  李教章

 馬崇會楊崇能 齊教隆 李崇霄

 

嘉靖九年(1530

五貞山人題詩碑

楊教齡立石

 

嘉靖十六年(1537

修太玄洞碑

    道正 李崇霄 王教鶴

 

明嘉靖三十年(1551

重修靜明宮堤岸門記碑陰耀州五臺山記

本宮住持  焦崇月

徒侄  李教書李教愚 雷教刊 範教純 陳教鸞 範教淨 齊教隆 董教榮雷教印

師孫  焦演闊李演信 焦演盈 醜演錫 焦演玫 侯演政 劉演道 趙演孜 李演儒 薛演海 張演增 焦演洽 左演維 焦演質 楊演女 雷演化 王演治 喬演緒 楊演浩 雷演志 董演浪

      苟演祿

重孫  馬全忍焦全舍 醜全福 武全桂 焦全默 焦全照 樊全烈 焦全勳

      王全無 范全玘 楊全然

 

嘉靖四十一年(1562

重修玉皇殿地震碑

    道正司     雷演化 李演信 王演治 薛演海 李演儒

靜明宮住持焦崇月

太玄洞住持

李教書 雷教刊 陳教鸞 範教純 李教愚 雷教印 楊教齡 趙教鎰 趙演斌

董演濟 伍演繼 張演倉 左演維 伍演絪 李演紹 焦演質 李演奉 李演秀

張演神 焦演實 張演佩 丁演澤 雷演洞 焦全□ 樊全烈 武全貴 焦全默

焦全勳 李全洛 焦全忠 焦全朴 王全福 焦演清 □演綸 焦全羔 焦全喜

楊全木 楊全然 焦全收 焦全默 王全儻 董全堯 魏全煮 別全江 雷全烹

丁全丞 範真祥 李真從 □真常

 

隆慶二年(1568

創建道院穴居記

山主道士趙演斌

      徒 焦全羔 楊全喜 宋全藝 高全燕 王全黝

    徒孫 胡真寧 焦真宇 李真定

    俗弟 趙尚余 趙尚舜

 

萬曆三十八年(1610

恭建金容萬齡真人碑

本宮住持道士焦真宙

        侄徒 劉沖勝

        道人 劉沖情

 

清順治十年(1653

平西王吳三桂東山輯修殿宇碑記

督工道人焦真宦 郝沖儲 宋金印

書丹 焦沖問 唐沖現

 

順治十一年(1654

施飯碑

主道 焦沖穩楊沖敏 師和容

 

康熙二年(1663

重修耀州五臺山宮殿碑記

道官 焦沖問董德運

本宮住持李和玉 陳和攀 雷和梵 黨和錦 付德全 白正田

北洞道衆侯真實 楊沖敏 焦沖穩 楊沖友 楊和盈 杜和□ 梅和羹 宋和定

         姚德隱

 

康熙二年(1663

重修五臺山太玄洞一天門記碑

道官  董德運李正果 侯真實 楊沖敏 焦沖隱 楊沖友 杜和威 師和容

梅和義 姚志隱 劉德隆 李和洪 張正禮 胡正修 李和玉

雷和凡

傅德全 黨和錦 魏和家 武□□

 

康熙五年(1666

耀州五臺山湯會碑

住持道人焦沖穩

      徒 焦和寰 魏和家

 

康熙五年(1666

耀州重修升仙台宮觀記碑

兩山住持道官 焦沖問 李和玉 陳和攀 焦沖穩 □和融 李和洪 李正果 董德運

             付德全黨和錦 楊沖友 梅和羹 姚德隱 白正田 侯真實 雷和梵

             楊沖敏楊和盈 杜和威 劉德隆 成德興 劉德□

 

順治、康熙年間黃登殘碑

道主(焦)真宦

門徒  焦沖見張沖□

玄孫  楊和仁雷和仲

 

康熙二十二年(1683

三水縣百姓三年醮會朝山碑

住持道人武本志 彭本祥

      徒 黃仁福 武仁壽

 

康熙四十四年(1705

劉漢卿題詩碑

道人 劉德魁文德潤 焦和璽 武本志 劉德慧

主持道人焦德秀

 

康熙五十五年(1716

五臺山集禖宮正殿記事碑

道官 成德興文德潤

經首道人左本固 劉清□ 焦德秀 劉正相

 

雍正十一年(1733

張公太學義修道院記

五臺山主持劉清(德)鉛

        徒 周正全

        孫 王本照

 

乾隆十三年(1748

蚊崇賦碑

道正司周正金 雷德茂

  道人 張禮貴

 

乾隆三十五年(1770

重修太玄洞靜明宮諸工碑

道正司馬正印

主持 丁德寧 馬學才

 

乾隆四十三年(1778

重修許真君張仙神二殿碑

主持 丁德寧 楊正順

道正司馬正印

 

乾隆四十九年(1784

重修靜明宮孫真人殿碑記

道正司馬正印

閤山道人 丁德寧 趙禮統 王本照 楊仁祿

主持 胡本榮

  徒 劉仁壽 胡仁福 楊仁柱

徒孫 宋義和

 

乾隆五十四年(1789

重修救苦天尊殿碑

道正司馬正印

住持 周智順

閤山道人胡仁福 趙禮通 丁德甯 王本照 劉仁壽

 

嘉慶四年(1799

重修山神廟碑

道正司胡仁福

經首主持周智順

 

嘉慶七年(1802

修理道院記碑

住持 胡仁福

  徒 文義成 任義賓 賀義賓

徒孫 楊禮恭

 

嘉慶八年(1803

五臺山北道院創修獻殿碑記

住持 劉正貴成正林

  徒 陰本岩 馬本誠 任本齡

  孫 李仁孝

 

嘉慶十三年(1808

增修太元洞通元橋碑

主持 周智順

道正 劉正貴劉仁壽 楊仁著

 

嘉慶十五年(1810

重修太元洞戲樓碑

道正司劉正貴

主持   劉仁壽

 

道光三年(1823

紫氣宮重修南房碑

道正司住持 楊仁著

            徒 李義爵 □義發

            孫 陳禮祥郝禮意

 

道光四年(1824

重修三皇殿碑記

道正司道正任義斌

      住持 周智順

 

道光十一年(1831

創建文昌閣火神祠碑

道正司任義斌

  住持 周智順

 

道光十六年(1836

重修太元洞元壇殿碑

道正司任義斌

住持 雷信川

 

民國十四年(1925

重修靜明宮碑

道正司成禮順

靜明宮住持陳信福 趙嘉玉 黃嘉盛

 

4、三原城隍廟

洪武二年(1369

詔書碑

本廟住持 李崇昭                         

 

嘉靖三十一年(1552

重修城隍廟創建無梁門明栶亭記

助緣姓名:

道士 惠僼  趙教蘭

住持徒 羅演鳳 王演才 □令

徒孫 馬玄伸

本廟道士 張教禧 張教裕 王廣才 王全企 高敬祝 高敬□ □□□ 李演常

 

嘉靖甲寅年(1554

三原城隍廟新□全身□像銘

本廟住持 劉教祿                           

 

嘉靖□十一年(1562

重修城隍廟記

本廟住持 □教祿                       

□□住持 馬玄伸

 

萬曆二年(1574

重修城隍廟三門記(《咸陽碑刻》)

本廟署印 馬玄申

 

萬曆三年

重修延壽宮三殿二祠記(涇陽,《咸陽碑刻》)

本宮住持道人 尚教賢 吳教仁 許教常 霍演章

 

萬曆十八年

城隍廟修葺兩廊碑頌記(《咸陽碑刻》)

本廟署印 蘇全□

 

天啓七年(1627

三原重飭城隍廟碑記

道會司 王真才(《咸陽碑刻》未錄)

前署印主持:張全寵 張和順

本廟道士 范全家 李全守 範和清 劉全寶 王沖霄 張和升 史真厚 侯全寰周真元

         張沖奎 楊真庸 範得瑉 寇沖耀 劉和寧 張得嶔 周真奇 曹沖玄 劉沖翼 寇和熙 魏□□

                                     

順治

重修城隍廟記

前署道會司 王沖雷 周真奇

 

順治六年(1649

重修城隍廟碑記

住持 周真奇 □□厚 李全□  □正□ 紀得□  李得城 張真□ 劉沖雯 溫得□ 李和□

     李真□ 張德秀

 

康熙十一年(1672

石砌土主廟神道碑記

道會司 李得誠 周真奇

本廟道士 劉沖□ 劉沖□ 範得民 王沖□ 李正瑁 趙得寶 □和方(王旁)

 

康熙十九年(1680

重修城隍廟碑記

住持前道會司 周真奇

        弟子 石得升

本廟道士     寇德廣 王沖翔 武得巍

 

乾隆丁醜二十二年(1757

城隍廟創建樂樓碑記

本廟道士 董本定 王正楹

 

無紀年(疑在嘉靖、萬曆間,演字輩當爲劉教祿、趙教蘭傳承)

功德碑

本廟道士 孫演治 羅演鳳 高教祝 □教喜 裴教裕 劉教□ 王演□ 梁演繽王演材

                       

宣統三年(1911

重復三原城隍廟管廟會碑記(《咸陽碑刻》)

主持 郭嘉春 王信鈺 黨信德

 

5、佳縣白雲觀*

明萬曆三十六年

陝西布政使司諭帖

住持王真壽,道士景真雲、李守鳳、趙常清

 

明萬曆四十八年

白雲山起建藏經閣會首功德疏

道人劉真玄、張真義、景真雲、牛宗儒、馬真供

 

明天啓元年

敕建道大藏經閣記

領經道人張真□

 

明崇禎十六年

白雲觀重建廟記

本山住持子劉常霈,本山同募道人景真雲、馬常隆、牛常威、閻常震、賀守鳴、高常霈、高守鷗、李守鵠、曹太順、苗太穗、姚太醇

 

?張真一墓碑[14]

苗太□、張太成、馬□□

 

清康熙五年

白雲山補藏記

本山道衆苗太穗、劉常沾、姚太醇、曹太順、高和順、李和太、苗太稔、馬太白、李太崧、張太成、李太峻、韓太錦

 

清康熙十一年

重修白雲山碑記

榆林玄門賀守鳴、景真柱、張太康、李真合、趙沖霄、六合真、付承胤、屈沖江、毛清祥、馬正雷、方正印、劉德秀,本山道衆李守鵠、苗太稔、苗太穗、馬太白、李太文、李太崧、張太成、李和太、雷太五、劉太生、劉太興、劉清平、李清睿、薛清元、馬清佑、武清祥、張清亨,喇嘛僧張喇嘛、劉喇嘛、祁喇嘛

 

康熙二十一年

碑記

經理道人:苗太稔

 

清□□三十年

改建聖母祠碑記

黃冠劉太興,本山道衆曹太舜、李太峻、張太成、劉清平、李清睿、王清利、劉清秀、張清穎、苗清旺、陳清風、牛清福、張清吉

?重修藏經閣暨補□碑記

本山道衆李太文、曹太舜、馬太白、劉太興、劉太生、曹太印、苗清旺、李清□、陳清風、武清□、趙清□、牛清福、張清吉、李□□、□清秀、高清□、高清□、張□□

   

清康熙三十八年

榆林朝山諷經碑記

本山玄門弟子李太峻、劉太興、張太成、劉清平、李清睿、陳清風、張清吉、王清利、劉清利、苗清旺、牛清福、劉清秀、張清穎、雷清喜、喬一璽、李一寧

 

康熙四十三年

修正殿施米施錢施灰題名碑記

經理道人張太成,募緣道人劉太興、李清睿、劉清秀、張清穎、劉清印、馬清徹、喬一璽、賀一法、李一寧、曹一童、張一信、薛一問、暴一貴、姚一彩、高一玉、馬一讓、王陽明,本山道衆劉清平、苗清旺、牛清福、張清吉、王清利、秦清潤、王清有、孫清和、杜一光、杜一冠、高一亮、劉一統、□一純、劉一悅、魏寄山、郭一恒

 

清康熙四十三年

三會朝山進香碑記

本山弟子張太成、劉太興、劉清平、李清睿、苗清旺、牛清福,經理劉清秀、王清利、李一寧

 

清康熙四十七年

金妝正殿募緣碑記

募緣道人劉太興,門徒劉清秀、張清穎、馬清徹,孫徒高一亮、劉一悅、劉一統、姚一彩、魏一節、魏一令,本山道衆張太成、劉清平、李清睿、苗清旺、牛清福、張清吉、王清利、劉清印、、孫清和、李一寧、喬一璽、賀一發、杜一光、曹一童、杜一冠、暴一貴、高一玉、魏寄山、薛一問、馬一讓、郭一恒、曹一榮、王陽明、孫陽正、屈陽琳

 

清雍正十一年

陝西葭州白雲山東嶽廟碑

本山道衆苗清旺、王清利、秦清潤、劉一統、喬一璽、賀一法、曹一童、杜一貫、劉一悅、馬一讓、暴一貴、魏寄山、魏一令、王一琴、郭一恒、申一璡、陳一賢、馮一慶、王陽明、屈陽琳、陳陽運、劉陽蔳、呂陽永、梁陽植、潘陽樞、趙陽忠、崔陽相、劉來宗、牛來鑒,修理道人劉清秀

 

清咸豐十一年

重修關聖帝君廟碑記

經理道人趙教盛、高本國、張合凝

 

     □十一年

續建白雲山榆林會館碑記

住持道人馬永治、張永禎、崔永吉、張元行、郭元□、馮元□、李元興、申元亨

 

清光緒十四年

重修白雲山文昌樓碑記

馬永治、白永厚、張永福、張永達、雷永平、崔永吉、馬元廣、汪元品、任直生、馬元圻、陳元英、劉元亮、李元初、郭元申、李明善、曹明誠、馬明玉

 

清光緒二十八年

萬善同歸碑

本山道正司趙教盛(趙風高),本山道衆崔永吉、馬永治、張永福、白永後、□元鴻、□元行、高元成、申元□、郭元伸、馮元慶、劉元亮、李元興、郭元同、魏元生、屈元林、任元□、屈元恩、潘明先、張明奎、曹明堂、馬明玉、李明善、李明月、曹明興、□□起、喬致缽、□致知、馬致清、高致起

 

清宣統二年

重修白雲山無量祖師殿碑記

募化本山道人馬永治、崔永吉、張永福、馮元廣,主持道人白永厚

 

宣統二年

重修馬王廟記

本山住持道正司趙教盛

 

宣統二年

重修三聖樓碑記

本山住持道正司趙教盛

 

民國三年

重修藏經閣碑記

道正司張永禎,主土陰陽曹錫智,住持馬永治、崔永吉,山主牛維恭,道衆屈元恩李元興 申元亨、張元行、魏元森、張元靜、高元成、劉元清、屈元林、呂明義、李明月、曹明星、曹明堂、潘明先、韓明法、張明魁、康明德、喬至卜、馬至起、王至崇、高至祥

 

民國三年

重修三官殿通仙橋碑記

本山道衆張元行、李元興、魏元森、李明月、曹明星、曹明堂、康明德、喬致卜、馬致起、王致崇、高致祥

 

民國四年

重建文昌樓碑記

募化道人李元興、曹明新,本山道衆馬永智、崔永吉、屈元恩、□元亨、張元行、張元敬、張元成、魏元生、李明月、曹明堂、張明奎、喬至博、馬致起、高理貴

 

民國三十八年

創修白雲山正殿廟石供桌碑序

本山住持道人道長張明魁、曹明珠、曹明理、曹明堂、曹明前、曹明節、張明貴、張明成、張明德、張明孝、高至田、高至祥、郭至高、康至功、馬致法、張至祺、曹至讓、屈元恩、魏元生、崔元泉

 

6、龍門洞*

明萬曆四年(1576

登景福洞天碑

羽士 銀(康)真祥

本洞住持 劉演成 梅演祥 蕭演福

      徒 劉全玉

      孫 陳真喜

道友 李長(常)喜 王守雲

 

萬曆二十六年(1598

住持 柳全江(和) 王真鸞

  徒 王真玉

 

萬曆四十二年(1614

朝山記碑

住持 柳全和

 

天啓七年(1627

龍門雷祖洞橋梁記

住持 孫真祿 劉真貴 王真□

 

康熙元年(1662

重修龍門洞諸殿宇碑

羽士 曾守雲(龍門8,

焚修道人 黃本善 王□□ □□義

羽士     李守一 胡守德 苗清肖(陽)

 

康熙六年(1667

重修龍門洞記

黃本善、苗清陽修理玉皇閣

玄門弟子 賀常德撰

 

康熙八年(1669

無名碑

平涼府道紀司 王德隱

 

康熙三十三年(1694

定心峰鐵塔銘

龍門洞住持薛教玉

邱祖派下山主黃本善

          徒申合祥雷合順

        徒孫薛教玉寶(竇)教融

 

康熙三十五年(1696

地畝碑記

兵燹之後,……黃冠黃本善(龍門15)與其法孫薛教玉(龍門17)、□教融等焚修此山

隴州道正司 王和升 張陽純(龍門12) 權和忠(華山12

住持道人 潘合真 雷合順 黃合夏 李合書 盧教材 劉永和 田永全 吳永和王永徹 盧永寧

         張永從梁永緒 範永奇 保福童(龍門16-18

 

康熙三十八年(1699

隴州道正司 王和升 權和忠

 

康熙五十二年(1713

因兵火頻仍,羽流星散,……順治年間羽士曾公諱守雲遨遊名勝棲居於此,有苗公諱清陽、黃公諱本善接踵而至

黃公法嗣徒孫薛教玉

本山住持 潘合真 黃合夏 李合慶 王合□ 丁合燈 李教賢 李教宗 田永全王永徹 吳永志

         朱永法梁永緒 劉永和 張永升 白永運 範永立 王永常 保永習 李永熙 王永霓

         張永鈺張永玖 韓永玥 韓元慶 郭元會 趙元芳 曹元信 劉永□  吳永玠

固原北堂 雷合順 徒潘教儒 戴教賢

      徒 董永功 徒牛元璽(龍門16-19:合教永圓)

長春觀住持 劉太乾

車貌山 李永隆 盧永寧 王永遠

碑陰

雍正三年薛教玉立

 

乾隆四十二年(1777

楊元景墓碑

錫福真人楊翁元景仙墓

康熙五十二年降生。

孝徒 楊明真 楊明志 周明起

  孫 張至達 王至仁 張至默 張至顯 王至純

侄徒 張明想 範明春 郭明連 趙明忠 王明義 喬明珠

重孫 柴理孝

曾孫 王宗寶 趙宗禮

 

乾隆十四年(1749

朝山修補碑記

抱函道人 路元昌

 

乾隆十五年(1750

張永玖與薛永瑞合墓碑

徒 範元懷 脫元祿 張元哲 楊元智 喬元興 劉元功 路元昌

孫 王明蓋 唐明臯

重孫 楊至性

 

乾隆三十八年(1773

無名碑

住持 喬元興

 

乾隆三十八年(1773

無名碑二

城隍廟住持(略)

龍門洞住持 喬元新

 

乾隆四十二年(1777

喬元興墓碑(康熙五十二年生)

孝徒 楊明真 郭明連 喬明珠 王明□

  孫 張至達 王至仁 王至□ 張至默 張至顯

侄徒 張明想 範明春 楊明志 王明義 趙明乾 趙明忠 周明起

重孫 柴理孝

曾孫 王宗寶 趙宗禮

 

乾隆五十二年(1787

太上殿鍾銘

住持陳野仙

 

乾隆五十三年(1788

靈官樓鍾銘

龍門洞道人陳明耀

 

乾隆五十八年(1793

重修龍門洞救苦殿碑記

管庫道人 薛至樸 徒 張理忠 李理義

當家道人 武明淑 徒 董至珍

住持道人 郭明連 徒 田至盛

保陽子道人陳明耀 徒侯至賢

 

嘉慶十四年(1809

金玉山長壽寺金鎮二邑合社碑

本山住持 任至善 程至和

      徒 張理貴 姚理順 李理潔

 

道光二年壬午(1822

無名碑

監院 田至盛

李宗江書

 

道光二年

重修太上殿序

龍門正宗邱大真人派下第二十三代玄孫弟子李宗江

 

道光九年(1829

無上登天升玄碑記

龍門洞正宗掌院道人田公諱至盛號峰嵐升玄後序

掌院張

  徒乙

  徒王

 

道光十六年(1836

重修龍門洞碑記

范宗禮

碑陰

師祖陳明耀、師叔孫至靈

 

光緒五年(1879

無名碑

監院 婁信海

 

光緒十五年(1889

陳野仙行樂譜序碑

陳明耀,道號抱陽子,甘肅靖遠人。齠齡入紫柏成童修,于龍門磨性,登仙位於嘉慶二十二年

汧邑募化道衲 袁教統

 

光緒二十年(1894

龍門法派羽化馬公法名諱信福之靈墓

甘肅靜甯州人,道光年十六歲出家,龍門洞十四年,雲遊紫柏山年餘,光緒十六年羽化。恩師度誠習。

門徒 田從(崇)華 藺從□

 

民國六年(1917

王崇瀛墓碑

徒 齊高祿 牛高淩

孫 楊嗣宗 王嗣中 彭嗣元 麻嗣源

同宗侄徒 趙高慧

監院 溫嗣昶 楊嗣信

 

民國二十年辛未(1931

龍門正宗羽化恩師王翁諱元慶之墓

徒 趙明心 呂明喜

孫 辛至剛

 

民國二十八年(1939

隴縣龍門洞重立東南會碑記

監院 王興邦 馮高德

化主 餘崇生

*龍門洞道院:《龍門文史資料彙編》(199111月)

 

7、崆峒山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

重刊張三豐避詔書碑

住持道人 霍真祥 徒張明

 

天啓元年(1621

無題碑

道人 李本誠

 

清順治八年(1651

崆峒山重修玄帝殿並新建香亭碑記

大頂住持道人 張和中 胡和玄 朱守貞

          徒 王得穩徐德慶 路德澄 王正明 楊正東   

 

清順治十五年(1658

崆峒山玄帝祠置田碑記

大頂住持 金(全)真道人

道士 楊守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重修崆峒山大頂金城寶殿碑記

住持 苗清陽

徒 范一祥 範一聖 潘和真 楊一光           

  孫 張陽融 劉陽景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崆峒山靈官洞重鑄銅像記<,o:p>

道紀司 李陽春  符 裳

 

雍正九年(1731

慶陽府甯州信士長年建醮碑記

雷聲峰道人 談本玉                           

 

乾隆七年(1742

重修雷聲峰三元殿金妝聖像功德碑記

住持道人 合乾 合泰 合謙 合聚

 

乾隆十二年(1747

施捨崆峒山雷聲峰香火田碑記

住持道人談本玉

 

乾隆戊辰年(1748

重修玉皇洞完工碑記

住持道人 談本玉

 

乾隆辛未年(1751

重刊張三豐避詔書碑

住持道人 談本玉  (內文:萬曆四十三年住持道人霍真祥 徒張明)

 

天運甲子年

子孫宮住持 李信和                 

  監修住持 段誠貴

        徒 李信和

 

乾隆三十一年(1766

重修崆峒山大頂白虎殿碑記

住持道人 馬復洞                   

 

咸豐十一年(1861

重修崆峒山大頂正殿獻殿暨皇城並金妝聖像碑記

住持 段教文                        

  徒 陳永秀 朱永福 陳永祿 陳永年

  孫 蘇元祥

 

咸豐十一年(1861

重修三教洞帥神殿雷聲峰玉皇樓竣工碑記

住持道人 趙至誠

景福道人 張合謙

 

咸豐辛酉(1861

崆峒遊記碑

大頂住持道人 段教文

六歲學道,今五十有七,住皇城五十年。

 

光緒十五年( 1889)

重修崆峒山大頂無量正殿並太白樓等工輸花名碑

住持 蘇元祥

  徒 仲明亮  杜至誠 張至遂

 

光緒十六年(1890

紫霄宮妝修祖師金身記

住持 張宗和 姚宗堂

 

光緒己醜年(1889)

重修崆峒山大頂金城寶殿碑記

住持 楊明坤

  徒 杜至誠 張至遂        

 

光緒己醜年(1889)

崆峒山大頂黃籙會元旦建醮碑記

住持 楊明坤

 

光緒十九年(1893)

大清重修崆峒山東台關帝龍神碑銘

住持道人 杜至誠 趙至睿 張至達 萬圓生       

 

光緒二十五年(1899)

重修崆峒山藏經閣碑記

真承寺住持道人 何宗享                      

            徒 陳誠富武誠倉 李誠忠 孟誠義

      幫工道人 馬永誠 安興元 史至得 王誠意 蔡至得

太和宮督工道人 楊明真

            徒 王至慧杜至誠 張志道 趙至睿水旁 同至安 梅至甯 孫至覺 張至睿水旁

 

光緒二十六年(1900)

重修太上黃籙殿碑記

住持 楊明坤

  徒 王至慧 張至達

 

光緒二十八年

重修崆峒大頂三仙殿記

住持 楊明坤

 

光緒二十八年(1902)

捐置十方道德墳地文契並序碑記

經理 李圓成 時誠清 張至馗

 

光緒三十二年(1906

施捨田地碑

住持道衲 李至寶

      徒 楊理祥

      孫 張宗和 王宗銀

 

民國四年(1915

舍地碑

住持 王永慧

 

民國五年(1916

重修大殿募化小引碑

住持 王至慧 杜至誠 張至馗  趙至睿(水旁)

  徒 陳理浩

 

民國五年(1916

崆峒山大頂太和宮歷年西社化口糧總贊啓碑

住持 王至慧 杜至誠 張至馗 趙至睿

 

民國九年(1920

重修崆峒山鳳凰嶺殿宇碑記

住持道衲 王誠芳

      徒王信忠

 

民國丁巳年(1933

重修崆峒祖師金像碑記

住持 張至馗 趙至睿

 

民國二十一年(1932

創修靜樂宮落成碑

住持 李誠順     (內文有:民國三年住持趙至睿水旁)

 

民國二十六年(1937

映雪山人塔志銘

山人姓李氏,諱信和,號平坦子,別號映雪,師崆峒山子孫宮住持誠法。

 

民國三十年(1941

元鶴歌碑

住持王永恒

 

民國三十一年(1942

萬代道宗木匾

民國三年,本山太和宮住持趙至睿

念二年,劉至清

 

民國三十二年(1943

守三先生塔志銘

李至寶,字守三,道號粵然子,固原人。先禮徽縣鐵山趙羽士,後聞任天然開壇演教于留侯廟,往依之,爲徒。又訪樓觀台、龍門洞、八仙庵、太華,住平涼火神廟,崆峒紫霄宮。生於咸豐七年,羽化於宣統二年。

明字輩某道士  先生任永真

李至寶

    楊理祥

    姚宗堂張宗和

曾孫  孫誠殷張誠志 柴誠賢 段誠敬 趙誠願 賈誠懋

玄孫  周信祥

 

民國三十三年(1944

買地文約記

太和宮住持 杜宗靄

 

民國三十四年(1945

創修八仙庵記

內文

庚辰春松青道人呂理旭

 

民國三十六年(1947

創修太極山鬥姥宮碑記

甘肅省平涼縣崆峒山糾察 魏明誠

內文:趙至浚 陳理浩 杜宗靄 李宗慧 張宗源

 

民國三十七年(1948

重修平涼崆峒山藥王洞碑記

內文

光緒二十九年住持 張至貞(師太祖任永忠、師祖李圓成、師傅康明慧光緒三年住持此山)

              徒 王理和寧理慧

徒孫 吳宗靖

 

民國三十八年(1949

崆峒山招鶴堂瑞南練師道行碑

楊永齡,號瑞南,甘谷人,幼年出家敦煌火神廟。其師羽化後,送柩至新疆,葬祖塋。後住持崆峒山招鶴堂。

 

1951

重修崆峒山飛升宮祖師上殿碑記

內文

宣統元年王母宮住持 趙爽左心旁

 

1954

崆峒山大頂黃籙會歷代建醮碑記

住持 杜宗靄

天師派 王義通 杜禮清 景智瑞 王信清 趙嘉祥

邱祖派 李宗讓 葉理祿 韓元覺 郭宗堯 文明心 張嗣真 吳元桂 郭理成 方嗣賢

潘延川編錄:《崆峒山道教歷代碑銘錄》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道教宮觀管理委員會印)甘肅省內部圖書准印證(98026

 

8、興隆山

劉一明

雍正十二年1734出生,二十二歲1757至會寧鐵木山。以榆中縣小龕谷樊姓老人爲師。

四十七歲1782,住棲雲山。

道光元年1821八十八歲仙逝。

徒 張陽全 任陽固

曾孫 夏複恒 (張陽全:《素樸師雲遊記》, 榆中縣道教協會道書研究中心,1999

 

咸豐庚申年

興隆山三元殿香火地記

住持道人還苦子 康本祥

後學六代孫春和子 李和(合)韺

 

民國十四年

創置太白泉香火地記

住持 秦致和

  徒 趙理臣 李理保

 

《榆中縣誌》第五卷(討論稿,1993.7):

    1935年,興隆山成立道教協會,東嶽台龍門派道士馮永權爲會長;50年代初會長爲張宗仁

 

清:龕谷老人樊道人(1757

一:劉一明(1782-1821

陽:張陽全 任陽固(1821

複:夏復恒

本:康本祥(1853

合:李合韺

永:馮永權(1935

至:秦致和

理:趙理臣 李理保(1925

宗:張宗仁(1950

 

9、張良廟*

嘉慶十五年

潘一良墓碑

龍門正宗第十一代羽化恩師諱一良潘老仙靈之墓

道友雲山子

  徒 祁  信 徐陽明 李  慧 黃教榮

  袁來義 魯來儀 胡來泰 陳來長 陳永寧 劉永昌 韓永福

玄孫 劉元松 劉元柏

 

道光十四年(1835

楊芳爲留侯祠題詩碑

住持黃理行

 

道光二十二年

留侯廟建立十方叢林碑記(《漢中碑石》未錄,石在張良廟)

本廟監院 任永貞

八仙庵龍門正宗第十八代方丈丁永惠

龍門正宗第□□代□監院 易元棉、關合福

 

道光三十年(1850

重修留侯廟暨創建三清殿碑

住持  任永貞

 

道光三十年

創修授書樓功德碑

監院 任永真

 

同治五年(1866

留侯廟勘定地界碑

住持 任永真

 

同治六年

真人任永真墓碑

太上正宗全真道教演戒傳法老律師信陽任真人之墓

上聯:香山華山派義真受律職永真字起美開創十方叢林,戊午年冬月初一日戌時降生

下聯:京都白雲觀繼龍門玄都律壇接法一十九代上圓下真,己卯年三月十二日吉時登真

 

同治八年(1869

留侯廟接管沔縣武侯祠墓碑

留侯廟接管沔邑武侯祠墓兵馬公祠廟宇田地歸設十方常住叢會之林之始末

咸豐十一年留侯廟住持道人信陽接奉沔縣正堂……即派道人李永雲等前赴沔邑武侯祠。……同治二年,李永雲病故,……三年,道人芮來星,……五年熊合周前往監院

甘肅蘭州府河州萬壽觀道人王鳳陽書

紫柏山留侯廟監院任永貞勒石

 

光緒二十八年

了還律師墓碑記

師姓柴氏,諱明玉,龍門第二十代法孫也。原籍陝西曲沃,寄居甘肅洮州。同治間,回匪亂,師去家逃,偶遇有道煉師閻,……遂冠巾入玄門。後詣紫柏山,謁信陽任律師。……光緒初,開期放戒,持戒者百餘人,取師第一號。

法子傅至溎

 

光緒二十八年

龍門第二十一代甘諱至寶之墓(《漢中碑石》未錄)

 

光緒三十四年

龍門正宗第十八代持戒楊公永義棄屐忽化之墓(《漢中碑石》未錄)

 

民國二年(1913

龍門第二十代張公諱明海之碑記(《漢中碑石》未錄)

南海系四川南部人,生道光壬寅年八月十七日□□,光緒二十八年到常住,年已六十。……民國癸醜年屆七十有二,於是同立碑記,以作生基雲。

同冠弟郭靖庵撰書

 

民國十七年(1928

龍門正宗第十九代上圓下嶠郭大真人之墓(《漢中碑石》未錄)

孝徒 李明揚 胡明至 楊明亮

 

民國十七年

純九熊大方丈歸真志慕匾額(《漢中碑石》未錄)

何性庵 馬含真 羅子厚 周恒一 王怡庵 馮理複 李根陽 李崇林 周祥遠 姚圓順向宗有 楊至順 張信海 白明山 汪明川 譚永正  衆道契頓首

 

民國二十年

大宗師傅來賓方丈墓誌銘

碑陽

師派宗嗣法至溎 全真演教 龍門第二十一代傳法弘戒大宗師諱至溎字來賓方丈之墓

左:

宗師來賓 信陽裔孫 繼踵了還 克振宗風 ……

右:

……監院馬法舜仝道衆執事建修

 

民國二十年(1931

龍門第二十五代譚諱宗海之墓(《漢中碑石》未錄)

 

民國丙子(1936

重刊《三乘集要》序

崆峒含朴王圓慶

同人 姚永貴孟清真 孫誠愨 李宗清 馬法易 劉振武 郭至法 文明心

 

贈紫柏山信陽煉師生傳

師法派義真,受戒永真,字起美,號信陽,誕生於遼東鐵嶺。少具慧性,貌極清奇,語通玄妙。始訪道于京都南極宮李仁貴師,繼投白雲觀從張教智師。……

欽差大臣陝甘爵督部堂營務處辦理陝西田賦采運漢中白水軍米升用直隸州知州留甘補用知縣利州梁嘉麟敬撰

 

留侯廟開山道人方丈任圓真生傳

道人姓任,法名永真,號信陽,遼東鐵嶺人,生而穎慧,□□□□有瀟灑出塵概。年弱冠,淹通經史,不屑詞章,嘗訪求丹訣,作長生想。未幾椿萱並萎,益忘情名利,頗有出世意。年二十四,遊京師,入南極宮,遂髫發黃冠,奉道士李仁貴爲師。深究玄奧,力探本源。嗣聞白雲觀教知張真人,遠紹邱祖,大闡宗風,天下雲朋霞侶莫不派演龍門爲道教之正規,道人慕焉,旋往皈依。正值登壇說戒,三衣雲集。張見道人北面鶴立,具入聖超凡之致。知爲道器,進而論語,應對合旨,喜甚。謂衆人曰,吾道有托矣。遂以三乘正宗授之。……

同治歲次丁卯戊辰之月兩當縣正堂熊其光敬撰

 

* 陳顯遠:《漢中碑石》

 

10、勉縣武侯祠*

嘉慶七年

重修武侯墓記

道人李複心

 

重修諸葛武侯廟碑記

道人李復心

 

嘉慶十年

武侯祠琴室紀略

住持道人成都李復心

 

道光十六年

重修武侯祠碑

住持道人陳本祿

 

同治元年

保護武侯祠財産告示碑

欽加知州銜特授沔縣正堂加五級紀錄十次丁(毓藻),爲嚴禁騷擾、以重廟宇而垂久遠事。……先因經營首士不力,坐視雙目失明之住持陳本祿招徒柏合新等入廟數年,非特弗受清規,並且通同舞弊,不以香火爲事,專守肥己之謀,廟宇日見傾頹,出息盡皆剝削。經李(育麟)前任查知前弊,傳訊明確,分別責懲,追出一切約據,另交武侯墓道人閏加增、三元宮道人文青松經營在案。本縣蒞任之初,複據生員韓士鼇以閏加增等亦不安分等情,具稟到縣。查核稟詞,均屬因公起見,當即俯如所懇,飭令留侯廟選派道人李永雲前來開立常住,整肅清規,勤理課誦,香火焉能廢弛。隨傳查訊,諭令閻加增、文清松,各歸原廟,其餘不守清規之柏合新、李合瑞、魏教倫,一概不准進廟,以杜滋擾。追出帳簿、約據以及租稞,飭令李永雲一人經理,以專責成。

 

同治九年(1870

沔縣正堂嚴禁侵吞廟産碑(馬公祠)

    咸豐年,……(馬公祠地産)統交武侯祠住持魏教倫經理。……同治二年發逆亂後,……武侯祠管業住持熊合周

 

光緒十二年

欽加同知銜授沔縣正堂施(邵)諭知勒石事

……查乾隆年間,道士王一奎自留侯來沔住持,後又由縣諭令該處派人,由來已久,如果不守清規,自可由縣驅逐。其出息多寡,道士賢否,必欲由首士查看,殊不可解,至於出息。兵燹後,道士熊合同重建馬公祠正殿三間,……出息已不敷用,祠內住道士六七人,又有朝山僧道,來往挂單,更屬不能支援。且章程不准留侯祠經營,今之住持好系留侯祠來此,故時有去志。本縣竊思與其招募毫無著落道人,不若現在住持之李明珠,清靜謹慎,較爲可靠。

 

宣統二年

保全廟産永禁提捐碑(《漢中碑石》未錄)

住持 祝至誠

 

民國二年

培修漢丞相忠武鄉侯祠記

住持 祝至誠(全性)

  徒 楊理河 呂理江(清源) 黃理海

知客 李無(元)清

* 陳顯遠:《漢中碑石》

 

11、漢中地區*

明景泰二年(1451

豐都山景圖碑(洋縣)

重修玉皇三官殿記

西夏遊方道士褚守中書

道士 李道安 李道岩 姚道生 □道生 白崇誠

化緣道士 朱自榮

 

萬曆三十九年

洞陽宮鍾銘

……嘉靖三十五年有師祖盧演和,……至隆慶二年,……有徒蘇全孝

住持道人 武全會

 

清康熙四十二年

重修天臺山廟宇龍碑(漢中市)

原前作功道人楊仲(沖)泰

新建住廟道人 □玉清

          徒 姚陽敬王陽晉 孫陽乾 曹陽坤 何陽成 劉陽□ 陳陽真 李陽經 朱陽緒

朱陽和

哪吒寺道人 尤來澄

 

乾隆十年(1745

洞陽宮暨扁鵲觀山林地界碑

我朝甲午歲(康熙五十三,1714),修真士于陽松重修此山名勝

查考洞陽,明時永樂間,有住持閔中(沖)蛟、張演蓬,徒武全惠告爭地鄰

本宮住持陳來玉

 

乾隆四十八年(1783

邑侯高大尹靈崖寺安置住持並清查常住地碑記

今上禦極初年(1736),有羽士杜清祿攜其徒戴一秀來此

住持 戴一秀

 

乾隆五十年

洞陽宮修城栽樹碑

住持 張複元

  徒 陳本秀 楊本信 張本玉 張本龍 陳本吉

  孫 楊合明 丁合密 張合謙 丁合稷 徐合孝 唐合順

 

嘉慶十五年(1810

建廟地界碑(略陽靈崖寺)

住持 傅來(陽)榮 楊義(一)會

  徒 王來和

 

嘉慶二十五年(1820

祖師田真人傳碑(城固野鶴觀)

祖師姓田氏,法名宏善,號野鶴,世派曰真。……幼多疾,出塵於邑之集靈觀,長通詩書禮樂、道經儒術、諸子百家,皆拜師靜機道人教也。靜機,山東萊州人,由武進士爲龍門派第五代法裔,視祖師如子。靜機化,祖師所偷習兵法亦既熟,適逢闖叛,投邑之康將軍麾下爲步卒。七年事平,複還裏爲道士。又遇清溪道者,授以秘方,能過陰,預知休咎,隨地化人。

天啓七年生壽七十有八,我朝康熙丁醜七月望前,無疾而卒。

住持陳教化

 

道光元年(1821

重修祖師殿碑記(葆城縣連城山,今屬勉縣)

道人 孫義廣

道會司 吳仁緒

道人 吳本立

 

道光四年(1825

洞陽宮施捨山場碑

本宮住持 王合亨

      徒 劉教爲 孫教存

 

道光十年(1830

建道士墓碑(略陽靈崖寺)

餘住靈崖寺多年,察此結塚有五:一杜真人諱清祿,一戴真人一秀,一石真人陽喜,,俱墓碑可識。其二塚姓氏失傳,余莫稽焉。

住持 余復心

  徒 李本寅 岳本惠

 

道光二十三年

文延師兄果贊並遺囑條規碑文(洞陽宮下院扁鵲觀)

鵲城道人楊師兄,法名教遠,字曰文延,乃下院扁鵲觀之住持也。洞陽宮下院扁鵲觀之來歷,其先師祖于楊松、閔沖蛟、陳來玉等功德,已載碑文,昭然可考。……乃及七旬,而倏焉欲逝。臥病之中,……囑咐其徒張永固、徐永嘉並心協力,佐理宮事。

師弟 孫教存

  徒 史永升  陳永康 丁永貴

 

咸豐六年

重立護持洞陽宮扁鵲觀碑記

自咸豐四年,住持丁永貴不安本分,素有自私自利之心,於是嫌隙生而師徒成仇,詞訟起而財米盡空,……幸祖師有靈,孫教存與張永固各悔前非,著陸明經、史元發投請遠方會長,募佈施,贖山場,不數月而失者複得,危者複安。

 

咸豐七年(1857

重修天臺山廟宇碑記(漢中市)

住持 王禮蒼

 

咸豐九年

整頓觀子山廟産碑(勉縣溫泉鄉)

住持 文陽和 少大訪

 

咸豐十年(1860

野鶴觀翻修殿宇裝演神像碑記

住持 樊永壽

  徒 王永禎 張永春

  孫 周明喜 張明珠

曾孫 任志(至)德

 

同治十年(1871

重修天臺山藥王殿西廊坊碑

住持 芮來星

 

光緒元年(1875

重修午子上觀記

住持道人 劉祥綜

 

光緒十二年(1886

補培午子山頂觀碑誌

余宗興者,班城大竹河人也,中年屏棄紅塵,住持此觀,拜道長劉祥綜爲徒

住持 王泰緣

 

光緒十七年(1891

清查文昌宮田産碑(城固)

住持 張體傑

 

光緒二十年(1894

二聖宮培補殿宇暨會修樂樓記(洋縣)

  光緒九年,住持張信元、段祥榮

住持道紀 張信元

道會 段祥榮楊嘉士

 

光緒二十五年(1899

重修天臺山廟宇碑

住持 嚴明真

 

民國七年(1918

重修洞陽宮碑

光緒九年住持魯明經

二十年住持王安

宣統元年住持羊理清

 

民國十一年(1922

翻修洞陽宮暨妝諸相貼金碑

住持 羊理清 龔理通 胡理榮

  徒 劉宗德 曹宗喜 岳宗興

徒孫 吳誠財 邱誠先 姚誠貴

 

民國十二年(1923

濟世良方救劫善後八珍良方

住持道士 沈教林

同年還刊有《重修嘉陵江靈崖寺碑記》,亦署住持沈教林

 

民國十三年

補修洞陽宮碑記(《漢中碑石》未錄)

    ……至若武全會護庇常屬,鑄鍾栽界;陳本秀培植風景栽插松杉,創修逼火城;龔元盛、魯明經、王至安亦爲陸續創建翻修。……近來有羊理清之徒四川順慶劉宗德半途挽發爲道,……

住持 羊理清 龔通

  徒 劉宗德 龔宗祿 曹喜

徒孫 鄭誠元 左章 鄭雲 吳才 姚貴 李俊

*陳顯遠:《漢中碑石》

 

12、天水地區*

成化二十年(1484

重修文昌祠記

本觀道士玄靖子 姚清規              

 

嘉靖二十二年(1543

道士 李宗成                       

 

天啓三年(1623

五祖七真殿山門題額

本觀道正司 貴然興

 

崇禎十年(1637

道士 王全祿 劉全古                 

 

清初

知觀 馬一元

 

乾隆丁醜二十二年(1757

重修北斗台碑記

住持 李來祥                            

 

嘉慶十二年(1807

知觀 趙本立                        

 

嘉慶十四年(1809

知觀 趙德陽                        

 

道光二十五年(1845

住持道士 劉復緣

嘉慶二十二年(1817

仙人崖玉皇殿中梁題記(《玉泉觀志》未錄)

住持 陳教福                           

  徒 董永常 陳永馨

 

道光十九年(1839

仙人崖現珠山齏田並重建碑記(《玉泉觀志》未錄)

住持道衲 程永馨      

 

光緒二十八年(1902

住持道士 沈合錫 羅合玉 李合意      

 

民國初

住持道士 張教發   師弟李教敘        

 

1931

住持道士 陳永劍                    

 

1946

住持道士 閻元樹                    

 

1950

天水地區道教組 組長侯明禮 徒辛至孝

*趙昌榮:《玉泉觀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13、陝西省零散記錄

正統十年(1445

重陽宮住持侯圓方重修祖庭碑記(劉兆鶴、王西平:《重陽宮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8

永樂乙未開始重修重陽宮

 

景泰三年(1452

重修古迹東嶽廟記(劉兆鶴、吳敏霞:《戶縣碑刻》,三秦出版社,2005

今宣德元年(1426),有北京隆陽宮全真道士常存榮公,因以樓觀、終南、祖庭三宮之福地盡在關中,由是駕言西邁,來遊觀之。乃于周曲灣正陽洞道士楊道中而共居焉。

道士 榮常存 鄭守山 楊守清 李道明 梁道一 王守靜 劉守□ 陳守真

 

明正德十六年(1521)

黃山宮記(《咸陽碑刻》,三秦出版社,2003

本宮道人 吉靜中

 

明嘉靖四年(1525

重修重陽天聖宮碑記(《咸陽碑刻》)

弘治六年  宮內道士趙崇啓

本縣太清觀道士王道玄、徒崇樞、崇先

太清觀住持 孟崇爵 楊崇錫 趙崇貞

        徒 高教鶴張教明 尹教光 楊教文 許教紳 牛教春

      道人 崔教賢

        徒 演勤

知宮住持道士 王道玄

    本宮道人 米崇先 侯崇樞 董崇濟 楊崇遇

 

嘉靖十一年(1532

修理天池山迎真觀聖殿落成記(石泉)

(李啓良等校注:《安康碑版鈎沈》,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

淨樂宮提點師 戈演覺                   

 

隆慶四年(1570

雷神洞碑(安康市關家鄉無梁殿)(《安康碑版鈎沈》

修行住持道人 王真道                     

 

萬曆十二年(1584

重修萬斛山寺碑記(蒲城)

募緣道人 張演清  趙演書 徒楊全通

主持修太 徒普道

      

萬曆二十七年

題洞中修真記碑(綏德)(康蘭英:《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7

孫全通

上上清弟子真慧、潘文升、辛正乾、真海

 

崇禎四年(1631

創建君廟廊廡記(董國柱編:《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

住持道人 張沖漢

 

崇禎十五年(1642

韓城縣城隍廟銅鼎銘 (《韓城市文物志》,三秦出版社,2002

本廟住持道人 劉全忠

護印道官史真善 陳真營 惠真佐 吳真慶 蘇真佑 陳真伏 薛真濟 劉真旺 強沖壽

張沖祿

城隍銅像銘文

本廟住持 劉全忠

      徒 薛真濟 劉真旺

署印道官 史真善

徒 強沖壽 張沖祿

道官 賈全義

  徒 惠真佐蘇真佑 陳真伏

侄 陳真營 吳真慶       

                  

雍正八年(1730

重修聚仙宮碑記(武功,《咸陽碑刻》)

本宮助緣道人 □陽文

先住道人 康來震 路複□                               

新住道人 汪清柏 曹一□                               

 

乾隆《同州府志》卷13古迹二

玉泉觀 澄城縣玉泉之上,明嘉靖道人李教真重修           

 

乾隆《西安府志》卷61古迹志下

東嶽廟 咸寧縣東南四十,漢時建。元至正間道士劉道慶修,明增修。

西嶽廟 長安縣治西。成化十七年住持蘇元靖建。            

 

嘉慶《漢中續修府志》卷14祀典

崇道觀(在洋縣)酆都山,宋元豐間敕,元至正間重修

昔有道者王日岩偕門人郭崇仁輩建觀其上。明洪武年住持劉清深修      

 

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卷14壇廟祠祀寺宇

雲台觀 (褒城)西北五十裏雲夢山頂。漢時建,慶元五年重修。明憲宗時,道士李遠志奏請敕修。(成化)

 

嘉慶《長安縣志》卷22寺觀志

嘉靖七年  道士何一原重修長安城八家巷丹霞觀             

弘治間    住持李本懷重修長安城南天慶觀                  

 

乾隆四十七年(1782

重修大重陽萬壽宮文(《重陽宮道教碑石》)

說經台住持 張來泰                           

重陽宮住持 吳明思 陳元喜 尹□德

 

道光十二年(1832

八仙庵十方叢林碑記(未著錄)

  ……康熙初年,任天然募化重修,……嘉慶丙寅(十一年1806)赤腳董清奇復爲開修,……繼而有華山韓合義,又繼有律師劉合侖開壇演教。後遂傳戒于朱教先,……

諸山城:

岐山資福宮 張外有

鵝歸殿北極宮 許本興

滿城望燈庵 柴本孝

龍駒寨三聖宮 彭永祥

滿城五聖宮 鄭教林

虢縣玉蟾宮 馬本瑞

東關忠孝宮 李太忠

驪山老姥殿

南街福惠觀 王宗惠

藍橋黑虎廟 蘇太祿

胡家廟福泉庵 閔本智

臨潼城隍廟 閻本修

咸甯城隍廟王理祥

合庵道衆:

都管湖北 張永順

總理江南 宋陽寬

堂主四川 趙明福

靜主安徽 劉教惠

殿主湖北 王全修

經主陝西 李復林

典造四川 葉合貴

化主四川 朱永順

迎賓陝西 趙來海

知客河南 牛禮慶

買辦湖北武合興

高功河南 關合福

巡寮湖北胡元德

書記陝西 趙靜安

巡寮陝西 薛教明

巡照甘肅朱元順

賬房陝西 張教庚

庫頭甘肅楊本仁

經士湖北王教坤

陝西黃必賢

陝西唐明德

湖北楊至貴

陝西蔡永惠

浙江徐必□

湖北屈靜溢

湖北鄧本印

甘肅王本新

陝西王來棟

各殿主:李宗順 傅教顯 燕合昌 陳元清 楊復林 楊本安 朱復祥

海巡:趙嘉旺 劉永修

夜巡:嶽一複

堂頭:吳元有

行堂:閻教海

倉頭:庾永順

磨頭:方陽雲

門頭:張本惠

小典造:杜智廣

小火頭:劉宗見

茶頭:張永發

貼案:孔明月

菜頭:封宇樞

大火頭:宋永海

水頭:張祥慶

飯頭:鄒本存

園頭:張教才

灑掃:李本懷

侍者:張合古  陳合林  

知隨:鄒禮明  蔣本安

長生祠:唐明性

五裏鋪:張本升

會真庵:李宗通

巡田:李本義 寮永齡 朱來 夏一林

老人:俞復成

公務堂:仇陽和 聶復亮

善士:高攀桂 李教法 李合廣 張丹玉 張本相

經台執事:吳本泰

撿字紙:盛圓成

(十二年)監院鄒永台 同衆刻石

十四年監院丁嘉惠 同衆立石

 

咸豐五年

重修朝元閣碑記(未著錄)

道會司 李本元

    徒 李合臨

 

戊子歲(不詳年代,疑順治五年,1648

老母殿鐵鍋銘

華清宮老母殿住持道人 于得春 徒 尚正奇 邵正才

                     鬲和暢徒 王德一 孫 楊正乾

                     李沖輝徒 李和鼎 張和馨

               化主  趙汝器賀正璽   

 

乾隆十七年(1752

重修城隍廟碑(漢陰)(《安康碑版鈎沈》)

廟祝 馬陽明

  徒 李來樸                         

 

乾隆四十六年(1781

牛山廟記 (安康)(《安康碑版鈎沈》)

康熙年間 羽客尹壽蘭                 

乾隆年間 羽客楊本和                 

乾隆三十五年 羽客崔本修            

 

嘉慶十四年(1809

顯月寺補修功德碑記(紫陽)(《安康碑版鈎沈》)

四方道朋 湖省趙本鏡

         川省蔣來雲汪合興         

 

道光三年(1823

重修興隆庵碑記(安康)(《安康碑版鈎沈》)           

住持道人 田永寧

      徒 江元成

    徒孫 吳明玉                  

 

道光二十五年(1845

顯月寺前殿新造妝繪碑記 (《安康碑版鈎沈》)          

住持 李教友 李教遠

  徒 汪永照 饒永珍              

 

咸豐六年(1856

牛山廟修三清殿碑(安康)(《安康碑版鈎沈》)          

羽客 張元魁                     

 

光緒十六年

重修黃山宮碑記(興平,《咸陽碑刻》)

住持 范成清

 

光緒二十七年

慈禧太后萬壽碑(未著錄)

八仙庵道士 李宗陽

 

宣統元年(1908

三會買地施廟契約碑(安康)(《安康碑版鈎沈》)     

住持道 范永旺                   

 

宣統三年(1911)

藥王廟記事碑(紫陽)(《安康碑版鈎沈》)           

乾皇十八年 道衲賈守忠            

光緒三十二年 道衲 譚教鈺 袁教成  

 

民國元年(1912

龍井洞修廟碑(平利)  (《安康碑版鈎沈》)           

前此住持 陳覺全

後有住持 胡承清

      徒 彭元善                

 

民國二十五年

八仙宮詩碑(未著錄)

搏虛道人 李宗陽

 

民國二十七年

重修西京萬壽八仙宮碑記(未著錄)

監院 唐旭庵

 

民國三十七年

旭陽邱監院遺德碑記

監院邱真人名明中,號旭陽。……原籍湖南,……乃拜趙圓善爲師,落發於玉虛觀。。……華嶽仙峰、太白積雪,。……龍門洞,……紫柏山。……關尹子……至民國仨二年,本叢林因監院席……道衆共舉爲首領,計已四年。

本宮都講王信明撰文

都署 周景孝

巡照 □理才

知客 曾教風王信高 □理禮 謝來善 楊至乾

巡寮 樊信善張理安 溫嗣中 袁興和

庫頭 徐明中

大殿主 □□□

鬥殿主徐從華

殿主 孫□鐄

內莊頭 □至□

外莊頭馬理雲 □德□ 楊理興 □從田 馬貴政 陳明春 □嗣□

巡寮 師□新張夢禮 吳嘉中 曾至真 李至海

賬房 張宗遜

高功 葉理祿

經士 □理□ □誠雲

典造 □通□

堂主 張明富

號房 李宗適

□□賬房李明春 □至德 陳誠□ 姚嗣堂 程從源 何誠素 餘信祿 王至全 趙至林

□□ 柴德真 楊崇述

監院 龔□祿王□□ □宗龍  朱□□ 孫崇林 黃誠述 曾理春 葉崇□ □□□ 李興福

□德□ 張至修 □年□  □至□ 樊宗善 田從複 孫宗□ □□林 牛明輝 田明奇

□元□ 張□□ 於崇德 □理和 陳明善 靳德彥 陳德正 黃至元 陳六□ 徐德雲

張□□ 張□守 梁□□ □理□ □□□ □□□ □誠□ □□□ □仁□ 王左□

張夢樂張教雲 趙理中

 

14、甘寧青三省區零散記錄

明萬曆七年

重建三靈侯觀記(隴西;《道家金石略》1295頁)

住持道士郭沖志

 

乾隆《靜寧州志》卷8仙釋

□□間,紫極觀道士朱元正修築道院。見三豐示現。

 

光緒《西寧府續志》卷7獻征志

仙釋

張真人,名清春,字元明,山西汾州人也。康熙五十年間來湟。初居城南亂窟中,嗣睡臥于南古城土洞。乾隆八年端坐而逝。

李永萌。雲遊華岳、終南個名山,遍曆隴右諸郡。

苗教升,九十九歲端坐而逝。

孟教忠,壽八十八羽化。

 

光緒《海城縣志》卷9人物

邵道名錦福,龍門派十五代嗣法。原籍河州,成丁時出家華山十二載。都人請住東嶽廟。咸豐六年坐化。

 

光緒三十三年

重修千佛洞三層樓功德碑記

莫高窟太清宮

盛道人(1897前) 

王圓籙(光緒二十三年,1897

姚明善 趙明裕

 

民國《渭源縣誌》(抄本)

張一齡,龍門派十一代孫。道會司。住持城隍廟。同治十三年大旱,祈雨有應。壽至百餘歲而終。

 

民國《和政縣志》釋道(甘肅臨夏州)

蔣圓祿,南街人。同治亂後爲道士,曆棲雲、過崆峒、朝華嶽、嵩山,歸而爲蘭州老君庵方丈。民國紀元後羽化。

苟理純、姚至祥,寧河道家。光緒壬申募修清虛觀,遊歷數省,民國乙丑(十五)苟理純終於七真觀。姚至祥任七真觀監院二十餘載。戊辰(十六年)夏坐化。

 

民國《重修靈台縣志》古迹

丹陽觀碑記(嘉靖)

靈台距縣治西約三十裏許有觀,曰丹陽真人修道之所,有洞存焉。……住持劉崇陽、譚崇正徒趙教誠,咸陽安業人,有志于道,於正德戊辰(三年,1508)歲杖策遊歷名山,參訪至人,見此勝境,遂居焉。

 

民國二十年

太清宮大方丈道會司王師法真墓誌

方至福

 

民國二十九年

補修金天觀碑銘

明永樂時,肅莊王禮請孫碧雲真人主持道場,始建雷壇,百神以次羅列,賜名曰金天觀,大約以金主西方言之。……光緒三十年,王靜複(此德)監院焉傷之。適高足弟子趙豐谷(加真)監修貴清山工竣,促之來觀曰:“吾老矣,以觀事累汝。”於是就監院職,力圖修復。……(民國二十一年)弟子李旭陽代觀事。

 

中衛縣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

二、人物簡集

葉至春,甘肅古浪人,民國十八年入老君台,二十九年建成全真觀。

 

張宗奇《寧夏道教史》68-69頁:

太清山老君台全真觀概況記載

清朝後期,羅教福,大弟子馬永慶,二弟子吳永善。吳傳喬元松,弟子沈明忠,清末民初傳葉至春。1905-1966

 

劉夢凡:《西華洞天》(甯新出管字[2004]329號)

張理窮(1950後,海原天都山)

 

甘肅道教志(1996審定稿)

第二章第一節兩大教派——全真派和正一派

第三章甘肅道教的宮觀

龍門派有姓氏可考者:

2代:程德清(臨夏萬壽觀,至正五年1345增修真武殿) 

4代:孫玄真(臨夏萬壽觀,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棲真洞)  

10:苗清陽

11:劉一明、範一聖(崆峒山)

12:楊陽和(崆峒山)

13:王來佑、趙來佩(崆峒山)

14:李復誠、馬復洞(崆峒山)

15:楊本義(崆峒山)

16:潘合清(崆峒山)、許合德(1936住持張掖龍王廟,)

17:段教義(崆峒山)

18:朱永福(崆峒山)、李永共(青海樂都人,蘭州馬祖廟住持)、馬榮貴(1940前榆林窟)

19:蘇元明(崆峒山)、韓元覺、趙圓善(蘭州白雲觀住持,1941前)、李元乾(1929前武山水簾洞)、郭元亨(1940後安西榆林窟)

20:文明心、鍾明亮、祁明亮(1985省道協副會長,崆峒山)、陳明德(1929後武山水簾洞)

21:程至厚(1916前古浪縣北台雷祖廟)、王至全(1989會長)、狄至霄(1936華山等地,1950蘭州白雲觀)、楊至慧(以下三人崆峒山)、杜至誠、楊至馗、趙至浚

22:李理一(旭陽,1932金天觀住持)、厚理全(蘭州白雲觀主任)、葉理祿(1916出家古浪縣北台雷祖廟,後崆峒山)

23:馬宗會(1940前永登三官廟)孫宗懲、杜宗靄、賈宗元(崆峒山)、武宗賢(興隆山)王宗煥(臨夏萬壽觀)

24:馮誠忠、呂誠述(崆峒山)、王誠陽(1940出家永登三官廟,1949蘭州白雲觀)

25:任信光(崆峒山)、嶽信清(興隆山)

26:何崇發(天水玉泉觀)、馮崇漢(平涼龍隱寺)、溫崇德、王崇修(崆峒山)

27:何高義(崆峒山)

28:張嗣真(崆峒山)、江嗣真(臨夏萬壽觀)、

29:楊法生(崆峒山)、姚法榮(西和薩祖廟)、楊法貴(禮縣香山)

30:閻興隆(天水秦城區會長)

31:何世賢(天水玉泉觀)

32:靳景師(隴西首陽山)

33:鄭榮賢(渭源首陽山)、楊榮貴(渭源馬鹿山)

34:李惟忠(渭源馬鹿山)

崳山派

9:王性(姓)叵

10:王明(名)慧(靜齋,平涼人,金天觀住持,乾隆年間道德社道長)

11:周金璽

12:白玉峰(雲鶴,臯蘭人)

13:常功華、朱功保

14:劉知中(和庵)

15:劉巧雲

16:魏通純(惟一,榆中人)

17:王此德(靜複,臨洮人)

18:趙加真(豐穀,天水人)

19:靳地吉(天水,天水人)

20:韓仙明(壬泉)

21:王玄德

 



【注释】

[1]靜機道人,姓名不詳。爲城固野鶴觀道士田真善之師,約在天啓、崇禎間。

[2]正德十年《重修洪妙庵記》。見王忠信編《樓觀台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頁。

[3]正統十年《重陽宮住持侯圓方重修祖庭碑記》,見劉兆鶴、王西平編《重陽宮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頁。

[4]康熙五十八年《重修吾老洞老君廟碑》,見《樓觀台道教碑石》,第201頁。

[5]萬曆二年《古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見《樓觀台道教碑石》,第170頁。

[6]三原城隍廟洪武二年(1369)《詔書碑》有“本廟住持李崇昭”,似爲華山派第4代,但沒有傳承記錄;同時距該廟傳續華山派第5代“教”相距183年,于常理不合。

[7]見《潘一良方丈墓碑》。陳顯遠:《漢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頁。

[8]清李榕:《華嶽志》人物。另據民國三十四年《小漲村改建馬仙洞碑記》,華陰縣小漲村南有馬仙洞,祭祀馬真一:“仙系馬姓,諱□乾,字真一,爲明弘治間人,隱居于華山之王刁嶺。能文事,兼武略,蓋儒而飛遁者,以當時傳聞種種迹象證之,絕非庸俗常人所可方擬,殆所謂蟬蛻羽化者之流。”(張江濤:《華山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第505頁。

[9]常光一名或可讀爲姓常名光;姓常派常名光,姓與派字合一。

[10]據至元二十六年《敕賜靖應真人道行碑》,姜善信於至元十一年卒,其先於己巳年奉命南征。南征前十餘年一直在華山。見《道家金石略》金元722

[11]李養正:《新編北京白雲觀志》第七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2]邱真人門下宗派曰:“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此二十字爲派者,乃真人在燕京東龍門山掌教時所立之派,後人稱爲龍門派者便是。

[13]龍門洞道院編《龍門文史資料彙編》一章二節“曆劫復興”。199110月。

[14]現存白雲觀東側山坡上,風化十分嚴重,僅可辨識數位。墓主張真一當即其他碑刻所錄張真義。因張真一之名他處未見。

 

                                                                             录入编辑:方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