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多视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暨庆贺萧前教授80华诞。就这一主题,我想讲几句话。

一、萧前思想的光辉

萧前思想,光辉照人。在这里,我举几个例子来予以证明。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上大学时,我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就是萧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套教材启发我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刘慧群老师,是萧前教授早年的硕士研究生。在刘慧群老师的书房里珍藏着一张照片:她和同学们与萧前教授的合影。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学生对萧前教授既敬仰又亲切。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有一天拜访陈志良教授。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发展时,陈志良教授说萧前教授讲过的一句话让人很受启发:“马克思主义者不能说笼子里的话。”今天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时,萧前教授又坚定地讲道:“不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贤者及其思想有笃厚气象”,这是萧前教授及其思想留给我的印象。

由上可见,承继萧前教授的优秀思想,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优秀思想相互映照、相互启发,必将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人类优秀思想共同成为世界精神。

二、继往开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今日人们的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指实现制度的摆正。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指实现观念的摆正。

人们一方面必须同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私有制中解脱出来,建立公有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同私有制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私有制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公有制的观念,实现观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互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两个决裂,必须同时进行。只重视前一个决裂而忽视后一个决裂,是不够的。只重视后一个决裂而忽视前一个决裂,也是不够的。只有两个决裂同时摆正了,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有多视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视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也是为解决今日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存在的问题的努力。21世纪,只有多视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对中西思想成果和人类的各种文明成果作出承继性发展。

(本文是作者在200459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暨萧前教授80华诞纪念会”上的讲话,载马俊峰、张继清主编:《学问·智慧·人生:萧前教授80华诞纪念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月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