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拓者
 

总结历史和分析现实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拓者。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及其贡献,我得到的既有心灵的滋润,还有情感的熏陶,良知的培育,智慧的启迪,勇气的鼓励。

一、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的生平事迹和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伟大成就,对于人们深入认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入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延安,历任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主编了影响巨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十分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群众化,他在1934年发表的《大众哲学》,曾经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起过重要的启蒙作用,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好哲学家”。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拓者。

第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这个奇迹的产生得益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及其贡献充分地说明,广大理论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与党的事业发展血肉相连,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一定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作中去;一定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工作中去。

第三,通过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及其贡献,广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正确的。今天学习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一是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一定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一定要把学习艾思奇的哲学思想的收获,体现到课题研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思考、研究重大问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精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拿出经得起历史和时代检验的精品力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正确认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点问题

当前,随着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着,从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启迪着人们的生活。实践性、时代性、人文性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昭示着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一步研究和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意蕴、当代价值和理论走向,对人生幸福、社会进步、世界和谐以及人类文化的创新,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发表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的代表性观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图景和时代风貌。其主要特点在于:第一,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的深入研究。第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虽然也探讨纯学术的理论问题,但更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求哲学理论的创新。现代性研究、精神哲学、价值哲学、实践论问题都是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理论探索,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又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第三,具有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特别关注时代和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并着眼于新的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着眼于对前沿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先进性”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而提出的需要迫切予以理论解答的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策略和前进方向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索表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现实的人文关切。

目前围绕着实践、主体性、认识论、价值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取得了大批创造性成果。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基本进展和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思、批判深入进行;第二,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大大增强;第三,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进行;第四,部门哲学研究迅速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问题

列宁在批判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曾深刻指出:“逻辑和认识论应当从‘全部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引申出来。”(《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3页)运动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基础。以概念和范畴的形式概括、总结自然、社会和认识的发展规律,用整个人类的思维成果和现代科学认识的新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来源于生活。实事求是概念、解放思想概念、与时俱进概念、科学发展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实事求是概念、解放思想概念、与时俱进概念、科学发展概念的内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但从根本上说,它所研究的就是主观如何正确反映客观的问题。任何实践活动,任何科学研究,要取得成效,都必须解决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问题。因此,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又必须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从群众中来”就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的重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问题

在哲学发展史上,迄今还没有哪一个哲学派别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持久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西方走向东方,从一国走向世界,从一个世纪走向另一个世纪,并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发挥巨大的影响。在哲学发展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哲学派别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风雨历程:它有过辉煌,也曾陷入过深深的低谷;它赢得过、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也曾遭受并仍时不时遭受形形色色的来自各方面的攻击。更没有哪一个哲学派别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有勇气地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地在实践中补充、完善和丰富自己,并告诫人们不要把自己绝对化、教条化,而要把自己当作科学的方法、行动的理论指南。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走出了低谷,步入了发展的常态,也必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放出自己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理论工程,需要几代人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心血,这就需要用系统性的学术眼光对重要的理论问题研究进行分工与规划,扎实稳健地做好细致性的工作,及时总结已有的理论成果,养成学术积累的习惯,一步一个脚印,平稳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向深入。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更需要具有国际化的理论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内的现实问题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和论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哲学上的论证和说明,在伟大的实践中显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总结和发展,也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升华。因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方面要保持与当代人文精神富有成效的对话,通过与西方当代学术(文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法学乃至后现代思潮)的融通,激活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问题,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对具体的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和方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思想现时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使之成为时代发展之活的灵魂。

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与国家、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危机等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考察马克思的科学观、技术观和发展观,思考马克思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考察基督教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在对人的目的、人的未来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与差别;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谈论的问题是马克思的批判锋芒在对于当代的意义,它关注唯物主义学说的总体性方法,希望通过马克思与后现代的相互激荡而发展出一套关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运动的理论,其中关于马克思的财富理论、物权理论、货币理论的研究填补了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空白;马克思主义与国家、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题,最近的研究关注的热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正义观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维度;而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危机的研究则着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考察和梳理,希望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这些研究具体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又是如何思考现实社会生活的,也表明中国学者正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入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中国化)问题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60年代比较突出。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问题则是在1978年后才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在坚持“民族化”的同时又突出了“当代化”。从事情的实质来看,突出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只是与当时的形势相关,而不意味着这两个方面可以彼此分割,互不相关。因为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正确结合的前提。

说马克思对当代化采取了一种批判的立场并由此将马克思的思想称之为当代化批判理论并无不妥,但要看到,马克思对于当代化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当代化,毋宁说,马克思在思维方式和价值立场上都是一位“当代主义者”,他对超越当代化的理想设计,充满了理性和进步的精神,表现出其与启蒙传统在精神气质上的一致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对以资本主义为特征的当代社会和当代化的诊断,在今天仍然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他对当代化所蕴含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基础的反思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有助于我们以超越当代化的视域来引领、改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而减少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代价,建构一种和谐的、可持续的公平发展观。而从当代化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考范式,它使我们从意识形态化的僵死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视角阅读马克思,从而将马克思的思想同整个当代人类生存处境和人类未来的命运结合起来,赋予其生存论的意蕴。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深层次问题也渐渐涌现出来。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而诸如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等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所要遵循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是否就代表着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才能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文化又当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论证和说明。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充分研究中国道路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命题,从而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也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的中国化、当代化。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它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解释力。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始终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积极思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规律,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工作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运用于对时代的解读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对时代的解读之中。

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当代哲学界,西方许多著名思想家们关于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既可以概括为历史批判,又可以概括为当代批判。相比之下,人们迄今为止对马克思学说与历史批判和当代批判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事实上,历史批判和当代批判问题的兴起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考察、以及关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命运的理解都是对历史和当代问题的一种思考。因此,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探寻马克思学说与历史和当代问题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考察马克思对于历史和当代问题的价值判断,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建构问题

如何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无疑是我们时代另一个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来说,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孜孜以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一些转换不仅对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问题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指导我们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以人为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作发展的宗旨;“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这些无疑都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是党中央对多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又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表述。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其主要含义是表明因何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主要含义,则是指应当“如何发展”,即是发展自身的本质特点和指导发展的方法论要求问题。因此,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方法论的原则,才能有助于我们正确领会和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并更好地用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七)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问题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的话,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则更加具体地为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幸福、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更加节约和更加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问题”的理解可以有多种理论进路:我们既可以从正面的理论建构出发,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素;也可以运用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影响社会和谐的冲突性因素入手,探究冲突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出路;还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学理上的分析,这是研究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以上,我们考察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七个热点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未来导向给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的说明与导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之所在,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一风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具有解释与超越的双重品格,它既能够诠释现实,从哲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予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和合理的说明与解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关键,也能够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从而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和价值取向。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术性的辩护,而是在于如何发扬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道德上的勇气,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书斋哲学,这决定它必然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和独特的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单纯的道德说教和政治论证工具,这决定它必然具有学理上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如何在二者的张力中完成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性作用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问题之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在于把我们用理论指导实践中获得的新的认识,升华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三、高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旗帜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上大学时,我读了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大众哲学》启发我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今日人们的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指实现制度的摆正。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指实现观念的摆正。

人们一方面必须同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私有制中解脱出来,建立公有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同私有制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私有制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公有制的观念,实现观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互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两个决裂,必须同时进行。只重视前一个决裂而忽视后一个决裂,是不够的。只重视后一个决裂而忽视前一个决裂,也是不够的。只有两个决裂同时摆正了,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见,只有高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旗帜,才能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就要既研究人的终极性,又研究人的当下性。既致人的终极状态,又尽人的当下状态,人的终极性与当下性兼治而极高明。这是其一。

其二,要既研究人的永恒性,又研究人的生成性。既研究人在世界之中,又研究人在世界之外。这样才能立吾人既为又不为外拔之存在高岸。

其三,要既研究人的超越性,又研究人的现存性。这样才能澄明人自身,才能使人的超越方面与人的现存方面相互映照,相互发明。

因此,高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旗帜,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努力,也是为解决今日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存在的问题的努力。21世纪,只有高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伟大旗帜,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西思想成果和人类的各种文明成果做出承继性生发。

由上可见,艾思奇能够赢得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的由衷敬佩不是偶然的。承继艾思奇的优秀思想,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优秀思想相互映照、相互发明,必将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人类优秀思想和文明成果共同成为世界精神。历史和时代需要人们让艾思奇的伟大精神代代传承。

(原载李景源、孙伟平主编:《怀念与思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4月第1版。录入编辑: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