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魏微:何时遭遇心中的“熊”
 

 

在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做事都可有多种的做法,写小说则更是。有一种小说,它的目标不是再现生活,而是逼近存在。这种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往往并不来自生活的模拟,而来自想象,是一个“实验性的自我” 。在人物和故事的背后常常是一个很深的疑问。米兰·昆德拉便是这种写法,魏微的《石头的暑假》也是这样一种写法。魏微的小说也有一个很深的疑问,那是一个人脱离常轨、陷身非常态状态的自己对另一个常规的、日常状态的自己的疑问。主人公石头遭遇的便是这样一种状态。

石头曾是一条街上最俊朗的男孩儿,白皙颀长,安静而腼腆,不知有多少女生暗恋着,往他书里夹纸条,他却是一概不理的。不知为什么就突然喜欢上了邻家的女孩儿,只觉得她比街上任何一个女孩儿更像女孩儿。而且这喜欢竟强烈地无法自持,这场17岁男孩儿与8岁女孩儿的“友情” 以石头因强奸罪被判刑两年而结束。石头的出轨是偶然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好孩子,这个“好” 不是伪装。但石头的出轨又不全是偶然的,1 7岁时使石头出轨的“东西” 仍在他身上潜埋着,仿佛一颗不知何时引爆的炸弹。二十年后,早已娶妻生子,过着平静生活的石头又与当年的女孩儿偶然相遇,彼此都已不认识对方。然而二十年前的感觉又向石头袭来,结果是石头竟又一次地出轨了。

那使石头出轨的“东西” 是什么呢?最容易想到的是本能和身体,它确与本能和身体相联系,但它主要却不是本能和身体的,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拒绝其他女孩儿而只喜欢那一个女孩儿,为什么它沉睡二十年后又为同一个对象所唤醒。魏微形容它是石头心中的“熊” ,又把它幻化成小说中如幽灵、如唿哨、如刀子般的尖叫声,那是石头两次出轨时都在自己的身体和呼吸里听到的尖叫声。这尖叫声不是一种写实的描述,它是象征,象征着人自己无法理解、更无从把握的那样一种状态和时刻,那是犀利如刀的致命时刻,人在不期而至的这一时刻发现了另一个自己。那一天这尖叫声刺破了小街的上空,刺破了日常道德与律法的界面,但它首先刺破的是石头自己。石头受到了惩罚,他的行为与道德、律法的冲突可以得到简便有效的解决,但心灵的困厄,那个诡谲而异常的自己,那心中的“熊”与身体内的尖叫呢?就留在了小说之中。

实际上,小说的冲突并不主要在于石头的行为与社会道德、律法的冲突,真正的冲突在那个常态的、自以为很清楚很了解的自己与那个异常的、陌生而危险的自己之间。小说要做的不是对石头的行为做道德、律法之外的另行判断,而是要辨析行为与内心之间的那个缝隙。18世纪的英国小说家斯特恩认为,诗不在行动中而在行动停止的地方,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桥被破坏的地方,它常常是没有理由的,是无法估量的。这里的诗也可以理解为文学与小说。这也是现实与诗与小说的区分。因而魏微在小说中面对的不是现实,不是行为,而是心灵,是人的难以确定、无法言说的可能性。一个历史学家讲述曾经发生的事情,但《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行却从没有发生。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 (米兰·昆德拉)因而小说是个人想象的天堂,是剖析人性的平台,在这块土地上,“没有人是真理的占有者,每人都有权被理解” 。(米兰·昆德拉)

然而,这种理解仅仅是对石头的理解吗?如果留意叙述人“我”这个角色的功能,就不会这样认为。魏微的叙述十分老到,前后二十年的事件,在一个短篇写来很容易仓促而凌乱,但小说不仅凝练,竟还十分从容,这种从容特别表现在叙述的行进中不失那些有着深意的细微笔触。叙述人的安排也是如此。起初,叙述人“我” 于小说仿佛是一个若即若离的旁观者,但看到小说的最后几行才明白,她是小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她的重要主要不在叙述,而是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小说突出描写了伴随着石头两次 “犯罪” 而出现的尖叫声,这尖叫声仿佛成为石头区别于常态中的自己及生活中正常人的一个标记。而“我” 却说,二十年前那个对石头致命的暑假中,“我” 也发作过那高亢的、捉摸不定的唿哨般的尖叫声。对叙述人“我” 的安排及她的尖叫声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石头及他的境遇并非一个特例,它所代表的那个特殊的状态和时刻就埋藏在每一个人的体内,不管那些人表面看来多么正常,与石头多么不同。“我” 这个角色的意义在于,她要打破那些自以为是地认为很了解自己、很能把握自己的人的幻觉,其实不知何时,那尖叫声便会划破一个人的日常状态,让他遭遇那非常态的、不可言喻的时刻。说到底,对石头的理解即是对我们自己的理解,是对人的理解。这样看,对这篇小说就不会做一种“坐实” 的理解,它并不是表面看来的一个奇异的犯罪故事,而是人性的一次探险,石头的境遇是检剖人性的一种特定情境,石头这个人及他的行为便可理解为一个隐喻,一个关于人的隐喻。

200310

 

(原载《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4  录入编辑:文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