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试论逻辑学对和谐社会中民主的支撑作用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和谐已成为主题,而民主和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在和谐的民主社会中,一方面公民需要有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这无疑需要公民的理性意识,而逻辑学能够培养现代公民的深度思考能力;令一方面全社会也需要理性意识,而逻辑学能够培养全社会的分析、批判、质疑和论证意识。

关键词:和谐社会  民主  理性  逻辑

 

一、和谐社会需要逻辑

“当今世界和谐主题日益凸显,已使和谐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学。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在认真梳理各国和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自己文化的现代和谐论。”[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联合国先后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发展指数”之后,一些国家(如北欧国家)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念。可以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顺应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潮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和谐”一词,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的提法,在党的十六大上已初见端倪,甚至是呼之欲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则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更具理性特征的社会。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多元中心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全社会都忙于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社会都忙于经济建设。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单一的中心时代的理论必然具有不足之处。和谐社会的提出正好适应了多元化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演化出来的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论。

如何实现这个更具理性的社会?逻辑在实现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将起什么样的作用?著名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其名著《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在从“理性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强调指出了逻辑的基础地位。逻辑学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性学科”。“人类经常梦想着,但实际上从未生活在伊甸园之中。这就是人类境况的根本之所在,即人不是生活在一个顺从的而是在一个抵抗的环境之中,生活在一个他必须不断努力加以控制的环境之中,如果他不能完全主宰环境的话。人的物质和社会情况总是向他提出任务,他必须设法有效地采取达到目的的手段。因为如果必须付出“努力”以应付环境是人的境况所固有的话,那么只有有限的精力来作这种一般努力也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人类都必须有效并且经济地作出一些这种努力。由于需要节省精力,需要采取有效达到目的的方法,人总是必不可少地求助于他的理性的力量,求助于他关于其环境的某些知识的力量。”[2]“理性”又是什么?巴伯明确指出理性就是逻辑,“我们所谓的‘理性思维’简单地是指任何与亚思士多德逻辑原则、或在某种情况下与现代的非亚里士多德逻辑原则相容的思维。”[3]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科学、理性、逻辑。

二、和谐社会民主的实现需要现代公民的逻辑思维——具有深度思考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民主制度历来为人类所憧憬,它的最高境界终极目标即是达到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在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冲突的现代社会中,怎样的民主制度程序能够最有效地平衡相互冲突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公共利益,是当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4]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就要求人民群众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有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欧洲和谐社会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公民社会,让公民可以组织起来,以进入市场应对市场的风险,能够进入国家的公共政治,参与公共政策的决定。和谐社会赋予公民许多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实现,首先需要公民具有理性精神。因为理性崇尚独立的思考、否定的批判精神,它可以使公民摆脱直觉化和情绪化的思维方式,摆脱无所作为的依附心态,能够成为主观能动地认识和批判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消极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具有理性的公民能够对一系列的政治行为和政治事件进行独立的思考,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他们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趋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也不会轻易受人蒙骗,不会盲目地狂热。他们在集体政治生活中既能够尊重集体的意见和建议,又不会轻率地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简单地说现代民主社会需要具有从事深度思考能力即高度文化素养而品质优异的现代公民作支撑。而加强逻辑教育是培育、提高现代公民思维素质最直接的途径。

为什么说逻辑教育是培育、提高现代公民思维素质最直接的途径?逻辑具有哪些品格和精神?“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科学”,[5]是对思维的思维,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研究形成的文明成果。逻辑可以训练、培养人们一种严格求真的思维品格,培养自觉求真精神、分析精神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求真精神包括自主、自立、不迷信、不盲从、不惟上、不惟权,不墨守成规的品质。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思维者通常具备下列特质:勤学好问,信息灵通,信赖理智,胸怀宽广,适应性强,公正评价,诚实对待个人偏见,谨慎判断,乐于再三斟酌,头脑清醒,在复杂的事物中有条不紊,不懈查找相关信息,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专注于探究,坚持不懈地寻求学科和探究所允许的精确结果。而这种品格和特质恰好是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英国学者斯泰宾对此有精辟的阐述:“我坚信,一个民主的民族及其需要清晰的思维,它没有由于无意识的偏见和茫然的无知而造成的曲解。我们在思维中的失败有时候是由一些错误造成的,而如果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则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本来是可以消除这些错误的。”[6]而“熟悉逻辑上健全的论证必须遵循的条件的确能帮助我们思想清晰。”[7]

在民主政治时代,政治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位公民都不能摆脱政治的影响。“现时代的人类是政治化的,至少在目前阶段,人类尚不能摆脱和超越政治。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命运日益与政治相结合,整个人类的政治活动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体系。”[8]民主政治的本意就是让怀着不同私立的个人和利益团体互相公开竞争,候选人通过说服多数来赢得统治权。小到基层领导人的选举,大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民众都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公民意识的民众有很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他们不把自己排斥在政治之外,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政治,就国家方针政策进行评议、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影响政治决策。

由此可以看出每个享有民主权利之公民都具有理性并以逻辑批判精神为实质的思想辨别力是多么重要。可以这么说民主政体的成立与运作要靠具备从事深度思考能力的公民作支撑。

三、和谐社会民主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形成逻辑思维——质疑和论证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直面各种问题并努力将其解决。理性、民主社会中意见分歧、各种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凭借强力压迫,也不能依靠权威或诱惑,而只能通过批判性讨论即理性对话。罗素用三个特征界定理性。首先,它依靠说服而不是依靠武力;其次,它谋求使用者所相信完全正确的论点进行说教;第三,在提出意见的过程中,它尽可能使用观察和归纳,尽可能地少用直觉。理性主义要求认识和立论都建立在可质疑和探究、逻辑思维、可推导或论证的基础上,而不是诉诸无法论证的、因人而异的或非理性的体验。

在一个健全的民主与法治的社会里,政府的决策更需要逻辑思维。决策是人们对未来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途径所作的决定。在现代社会决策必须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科学化指行政决策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采用科学的观点、程序、方法及手段来进行决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有力地帮助决策者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进而发明和总结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决策的民主化指决策体制的民主化,指在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要具备论证、协商、审议及集体讨论决定等环节,克服个人集权决策体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智囊咨询系统、信息系统等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无论是科学化中的决策程序还是民主化中的论证、协商、审议及集体讨论等都需要严格的程序性、分析性、论证性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决策不再是独立决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杜绝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决策必须在不断的质疑和论证中出台。只有经历了质疑和论证洗礼之后的决策,才能尽显其公正、善意和有效。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对当代民主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对此中央政府对此已有足够认识。2004919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能力建设的决定》:“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结语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萨姆纳(Willam Graham Sumner1906年明确描述了这种理想:思维的批判性习惯,若要成为社会的常规,必须遍及其所有的风俗,因为它是对付生活难题的一个方法。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们不能被雄辩的演说家惊吓,永不被狂热的演说术所欺骗。他们能等待和衡量证据,不为强调或相信以单边为基础形成的断定所影响。批判性能力是教育和训练的产物。是一种智力习性和力量。它审查和检验那些欲使人们接受的命题,以验明它们是否与真实相符。它是人类福祉的一个根本条件,男女都应经受的训练。它是我们反对错觉、欺骗、迷信以及误解我们自己和现世环境的唯一的保证。萨姆纳认为,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能真正称得上是培养好公民的教育。[9]在现代中国巨变的过程中,在社会矛盾日益冲突,社会日益分化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出现一个大的社会转折,形成社会妥协,达成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为了获得和谐的社会生活,在逻辑思维应内化为个人的思维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同时,逻辑思维也应内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逻辑思维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绿色和谐管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第3页。

[2]B·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版,第6页。

[3]B·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版,第7页。

[4] 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版。

[5]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7页。

[6][]L.S.斯泰宾:《有效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序。

[7] []L.S.斯泰宾:《有效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8]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9]刘春杰:《批判性思维和社会生活》,《商场现代化》200410期。

(原载《哲学研究2009年增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