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道教经韵《华夏赞》探隐
   

  道教古老经韵《华夏赞》,现最早见于南宋吕太古的《道门道教必用集》卷一《寇谦之传》中,书中对寇谦之的云中音诵四字所作的注释是:即华夏颂·步虚声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道乐考略稿》中认为:《华夏颂》当即《华夏赞》。宋代《玉音法事》卷中云:《华夏赞》又曰《四声华夏》又有《转声华夏》赞,皆录有曲谱。唯《玉音法事》中的曲线谱式,目前虽有学者在从事研究,但还未能准确地解释其记写规律,并使人可以清晰地辨认与读唱,以致使这支已有千年记载的古老经韵至今难详知其原始风貌。
  1995年春,武汉音乐学院的学者在江苏茅山道院作宫观道乐调查时,发现尚有此韵,能咏者仅有吴浩明高功一人。吴道长生前言及此韵乃历代师承下来的,唱词因年代久远而已经失传。现吴之传谱已收入《中国茅山道教音乐》一书中。这一音谱的获得,不仅为我们认识声折曲得到一些可供比照的信息,也对我们了解《华夏赞》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现以此韵在茅山道教科仪上天表(即三茅表)中的运用及吴浩明等茅山道众的口碑,试对《华夏赞》的音乐特征作些探讨。
  在应用上。此韵用在三茅表中高功执法念咒,招领兵将,呈表送文,速达天庭等情节,乐曲中部各乐句都配合高功演式和谐地融为一体。开始是高功谨敕天门之神,紧接是谨敕地户之神,继为谨敕人门之神,还有谨敕艮户之神。这首作为道教法事科仪中的重要引导曲而用于呈送表文的情况,与现存在各种道教科范曲籍中的记载大致相同。前蜀杜光庭在《太上黄箓斋仪》(《道藏》第九册)的卷首对此即有说明:《华夏赞》引至地户(《华夏赞》出《玉匮明真经》,今但用十八虚声耳),”“《华夏赞》引入坛升天门上十方香。卷四十《解考三时》行道投词禁坛宿启如灵宝法,众官位于玄师前立定。”“《唱道〈赞〉》《华夏赞》引至地户→入户→施行上五方香→各礼师存念如法→《卫灵咒》。在他的《金箓斋启坛仪》(《道藏》第九册)中也有:《宿启仪》……都讲鸣馨告众,中外肃然,斋主投词或大臣为国或帝王降命,皆有代拜。臣寮捧函投词,师授词闭告,一如常仪。”“次《三皈依颂》→次《华夏赞》→次《请三师赞》→次旋行至地户禁坛。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一致。
  在咏唱上。今茅山道院的《华夏赞》,其咏唱以等虚声,无一实词出现,南宋蒋叔舆撰集的《无上黄箓斋立威仪》(卷三十二)中对《华夏赞》的唱词是这样注释的:右出《灵宝玉匮明真经》,杜广庭先生曰今但用十八虚声耳,今亦废异。陈国符先生认为:虚声,谓无实字,虚声吟咏耳。从《玉音法事》卷中所录之《四声华夏》与《转声华夏》,其声曲折谱中皆虚字发声,与在谱式的细字和声中何下下亚何亚下亚哑之类反切相似,为声调不同的同声字,代表声腔。于此,以古载与今存相比,也十分相近。
  在结构上。现见的《华夏赞》的曲体结构,由引子、正曲(ABC)与尾声三部分组成。高功是在此韵的吟(奏)声中,进行出天门、地户、人门、发符、招将等变坛中作许多形态表演,这是一种古老的道教演法仪式,而音乐亦随着法事情节的发展,在主导乐句的基础上不断地变化,以配合高功的演仪活动,其旋律句幅也是依情因地而随意增减。在正曲部分,还作了多种变化反复,并在结束前重复了BC两个乐句。如下表:

  这种结构形态与汉魏时期流行的相和大曲的的形式十分近似。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六: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艳在曲之前,趋在曲之后。明王骥德《曲律》卷一(论调第三)中也提到:杨用修谓艳在曲前,即今之引子,趋在曲后,即今之尾声是也。尔后的隋、唐、宋之燕乐大曲,大体上都有散序中序三大部分,并且在其中各部分还分成多。这与今存的《华夏赞》在结构思维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这种结构与西方曲式结构的发展手法也大相径庭。它运用复衍法,即将基本乐句的部分旋律(前部、后部或中部),甚至是大部分的旋律进行变化发展(如改换、延长、缩短),并且继续将延长的部分进行改变,将每一乐句派生出多个子句,在复奏中每个子句再不断进行变化,形成一种在衍展基础上的变化重复,以配合高功变坛招将的仪式进程。如:

  可见,在《华夏赞》的吟唱声中,高功便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忽儿扮圣降旨,忽儿作帅招将,以此来塑造天上人间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满足斋主所委以的醮祭使命。《华夏赞》所体现出的高功变坛法则,与我国民间说唱艺术中的一人多角很为相似,它也是道教醮仪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落腔上。今存的《华夏赞》的韵腔上也留有古风遗韵。此韵旋律典型流畅,句逗连接自如,全曲多以段落为单位而一气呵成,节拍不甚明显。中国的音乐节拍成熟于明代,故这一情况与明以前的韵律性节拍为特点的时代有关,与唐以前的的概念也十分接近。还有,它的句末多是以叠音方式出现,这都在古曲中得到印证。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稽康在临刑前从容演奏的《广陵散》,虽情绪与其有所不同,但在其《大序》尾声中的所出现的主调,与《华夏赞》的句末极为相似;梁末隐居于九凝山的会稽人丘明传之《竭石调·幽兰》中的句末、段落也都是此种手法。见下例:

 

  还有琴曲《胡笳十八拍》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古老的乐曲,是汉至唐时流行于江南吴越一带的名曲,这一制曲思维也会对这一古老的道乐《华夏赞》在音韵上产生影响,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运用场合的不同而多有变异罢了。
  从以上观析,此一在道教宫观中首次发现的《华夏赞》音响资料,对研究道教音乐实为不可多得的可贵资料。

 

参考文献

[1]陈国符:《道乐考略稿.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2]向思义、胡军:《中国茅山道教音乐》,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录入编辑:方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