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伦理学学者做了各种努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伦理学的发展仍跟不上社会道德变化的速度,伦理学不能够给社会道德建设提供足够的指导,社会现实要求伦理学必须在一系列关键的理论问题上取得突破,道德的本质问题正是这些重要问题中的一个。
一
道德的本质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是伦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学者们的观点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观点最具代表性,一种观点被人们称之为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另外一种观点则被称之为主体论伦理学,其它的关于道德本质的观点其本上是围绕这两种观点展开的。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两种观点在理论和现实方面的得与失。
(一)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认识
“文革”结束后,我国许多哲学工作者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具体到伦理学方面,这导致了伦理学研究中有了过多的哲学影响,以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具体的伦理学研究,在道德本质问题上有所体现。社会本质论伦理学一开始就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在数年的讨论中,社会本质论论者也意识到自己观点的缺陷,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丰富,认为道德本质的揭示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道德有一般本质,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道德还有它的特殊本质,即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性质,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具有三个基本点,其一,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规范,它与政治规范、法律规范这些国家或政治团体制定的制度化的规范不同;其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来贯彻,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其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规范,道德必须内化为良心才能够真正发挥社会作用。道德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其二,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其三,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听从外界权威,屈从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养善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
社会本质论伦理学自从建国后就在我国伦理学界占据主流,“文革”以后,也是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结束了“文革”十年中把伦理学作为资产阶级学科的历史,同时在反思“文革”失误,拨乱反正,强化道德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强调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突出了道德的政治性,把道德追求和政治热情在实践中结合在一起,这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突出了道德的规范性,强化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和约束作用,这致使一些超高水平的道德规范也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得以贯彻,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渡过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困难岁月都有积极影响。
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伦理学是应该肯定的,经过丰富以后的观点,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阐发了道德的本质属性,但是作为对道德本质的全面的准确的表述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一,它没有揭示出道德主体内在的价值特殊性和精神理想的特殊性,同时也没有很好地阐明道德的特殊本质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使人感到道德的本质不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二,它也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的超阶段性负有一定责任。
(二)主体论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认识
主体论伦理学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一批年青的伦理学学者针对社会本质论伦理学提出的关于道德本质的新见解。主体论伦理学主张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具体来说,其一,从道德的历史发展来看,是人的需要孕育了道德,并且推动道德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道德起源于主体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经济关系或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二,道德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人对世界的把握是人对世界的各种本质、力量和特征的实在的占有,是人的本质的丰富和发展。道德不是规范的总和,道德体现着人的追求。道德对于人不仅仅是约束,更重要的是激励。道德不是社会对付个人的工具,而是在个人和社会之间造成一种适当的关系,它使社会求得和谐和进步,保证个人获得肯定和发展自己的条件;其三,人的道德的主体性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是道德的接受者,但人会把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的过程,人不是消极地被道德规范左右,而是主动地选择道德规范,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人是道德的创造者和体现者。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但也要勇敢地突破陈腐的传统和规范,为新道德的确定开辟道路,用新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建设。
主体论伦理学从“人与道德”的真实关系入手,寻找道德的主体性,而不是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入手确立道德的客观的社会基础,这是主体论伦理学和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在道德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区别。主体论伦理学给伦理学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它启示伦理学学者去创造更有利于个人实现的社会环境,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元的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为人的丰富和发展给予了更多的论证,从本质上使人们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社会现象而且也是个人现象,道德不仅约束人更丰富发展人。从实践方面说主体论伦理学确认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特殊形式,就确立了个人对自我需要、自我欲望满足的道德合理性,肯定人的自我需要的道德合理性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见,主体论伦理学的产生有其理论的必然性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伦理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主体论伦理学也有其片面性。道德是个人现象也是社会现象,道德是主体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人类调节行为和关系的特殊方式,它的运作场所、对象和功能、形成的条件都是社会性的。主体论伦理学强调道德源自于人的需要,但人对道德的需要主要是人对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的需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确实愈来愈肯定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但就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道德确实更多地表现为对个人的约束和限制,甚至于发展到扼杀个人的程度。在道德中,约束人往往表现为现实,而肯定人则只表现为应该,一种理想状态。社会是人存在的唯一方式,为了维护社会这种存在的方式个人不得不约束自己。主体论伦理学对道德应有的社会性、规范性、约束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不说是它理论上的重大失误。另外主体论伦理学把道德对世界的把握理解为人对世界的本质、力量、特征的完全占有,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对经济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对自然掠夺式经营造成了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人对物质生活欲望的过度膨胀。最后,主体论伦理学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运用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在道德生活中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强调道德对自我的肯定,则会降低道德对个人的约束作用,确实有滑向利己主义的危险,对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
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和主体论伦理学不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有利弊,结合两种观点,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使我们对道德的本质有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
(一)实践是分析道德本质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不能正确分析社会问题正是因为他们不能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 〕实践是分析道德本质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客观活动,所谓把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控制世界最终实现人自身。马克思说过人把握世界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四种方式: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把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把握的。”〔2 〕所谓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就是道德的把握。人通过科学、艺术、道德和宗教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世界、实现自身。科学把握世界是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面中运动,给人类带来真理,人们利用真理改造世界、控制世界,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人。道德以评价命令的方式把握世界,在善恶的对立中运动,一方面通过评价的方式为人们确立应当寻求的善的理想,为人性的丰富发展肯定多元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命令判定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使人们趋善避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艺术把握世界是对世界的形象认识和改造,它在美和丑的矛盾对立中运动,给人类带来美感,在审美过程中,人获得象征性的自我实现。宗教借助于信仰把握世界,在信仰中,人通过幻想领悟生命神圣的价值。
实践本身使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列宁强调实践是“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3〕也就是说列宁认为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是事物价值属性的标志。人类实践对世界的把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的事实把握、客观的把握、科学的把握;另一种是对世界的价值把握,艺术的、道德的、宗教的把握。科学把握世界从客观出发,为人类提供客观的不依赖人的愿望、期待和理想的知识,它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无关,在这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艺术、道德、宗教是对世界进行价值性把握,人从主观世界出发,人在人的利益、渴望、期待以及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中把握世界,在这里实践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确定者。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之间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在事实认识中实践作为价值性的标志同在价值性认识中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一样有意义。道德是对世界价值的把握,实践是善的衡量者,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有意义,但居于次要位置,所以道德生活要求诚实,但诚实要以善意为前提,善意的谎言在道德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道德既是人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列宁说:“实践=内在要求和外部现实性(2)。”〔4〕人类把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人的内在的主观要求和外部现实性的矛盾。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科学、道德、艺术和宗教这些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中有不同的表现。在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中,人的主观要求和客观现实性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个人欲望的满足与他人和社会间的冲突。道德作为实践精神对世界进行价值性把握,就是要处理道德主体的主观要求的满足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价值关系,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与社会客观环境的关系,使道德主体人的个性日益丰富、完善、发展,同时使社会普遍性整合日益深化。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说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是谐调一致的,只有社会发展了,个人才能获得更多自由,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我,同时也只有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个性丰富发展才会导致社会的真正进步。但就社会的具体阶段而言,个人要求的膨胀往往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为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又不得不约束个人的欲望和要求,限制个性的自由和解放。道德正是人类为了寻求自我发展在个人欲望的满足与社会和谐之间确立一种平衡机制。道德既肯定个人的自我发展,也肯定社会的和谐稳定,道德既肯定二者的一致,这是道德追求的总的方向、根本的目的和最终的理想,道德也肯定二者之间的矛盾,这是道德必须面对、必须处理的现实,在现实社会中调合个人和社会的矛盾是道德的主要任务,这种调合大多是以限制个人的自由、解放,节制个人的欲望和要求来实现的,道德既是人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谐调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给人创造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环境,可是这种调节又总是以约束个人为手段。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关系是道德自身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和主体论伦理学都只强调了道德自身固有的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社会本质论伦理学强调了道德的社会性、约束性、规范性、主体论伦理学强调了道德的主体性、个人性、理想性。
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体系和有等级次序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些行为规范具有命令性,它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其中内心信念也就是人的良心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所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若不内化为良心就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的存在,社会舆论也必须被良心接受才能够发挥作用,假若一个人没有良心乃至于没有相关方面的道德信念,社会舆论在这方面就不会影响他。
道德作为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有诱导性的理想体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是主体固有的属性,通过努力人们使现实日益趋向于理想,这理想既包括长远理想、短期理想,也包括社会理想、个人理想,通过向理想的趋近人获得自我的实现和完善。
道德是人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道德要谐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内容是:人的价值、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的、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人自我实现的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道德的本质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在原始社会,道德基本上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主要是行为规范,借助于传统习惯和宗教信仰谐调社会关系。原始人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个性完全湮没于社会整体之中。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人的自我意识确立,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现实化,道德作为自我完善的方式开始获得意义,但当时这只对少部分的自由人而言是这样的,奴隶自然谈不上有自我的存在价值。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自我存在价值逐步得到肯定。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道德作为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义在逐渐增加,道德对人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纯粹外在的约束限制越来越少,但这也只是一种趋势。在历史上,道德更是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为了社会的和谐要限制人的自我实现和完善,尽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和个人的矛盾的解决建立了新局面,道德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机制的意义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道德的人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人而是一个自我约束的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和社会的矛盾才会真正解决,道德作为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方式才会在道德本质中占主导地位。
(三)道德把握世界是通过评价命令的方式实现的
道德不同于科学、艺术和宗教,它不是用理论思维,也不是用形象思维、信仰的方式把握世界,而是用善恶评价的方式把握世界。通过善恶评价,一方面确立善的理想的价值体系引导人,另一方面确立行为的方针道路,形成有等级次序的准则、戒律的规范体系来约束人。所以道德把有利于人自我实现和完善的因素与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都评价为善,而把以个人伤害社会和以社会整体扼杀个人同时评价为恶。封建道德是伪道德,因为它倡导的是以整体扼杀个人的“假集体主义”。总之,肯定自我、实现自我是善的,但必须以不伤害他人和社会为前提,否则就滑向了恶的极端利己主义。
道德以评价命令的方式把握世界是对世界的价值性把握,而非事实性把握,它的目的不在于客观地反映世界,而是为人们确定善恶之间的界限,要探索个人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途径。所以恩格斯说:“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作象征。”〔5〕道德对世界的把握确实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把握, 道德对世界的把握与科学认识相比缺乏严谨性、论证性、准确性。道德具有与科学不同的理解社会环境的手段,人类的道德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实验室,道德通过评价的方式体现着人自我实现的最富有前景最合乎人性的方向和途径,通过道德要求、道德理想的具体方式预测社会发展的前景,道德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轮廓的预测是社会历史转变的第一信号,社会历史的根本变革总是以伦理道德的革命为先导。在西方,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在中国“五四”新文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道德把握世界不象科学对世界的把握具有理性的说服力,但更具有感情的感染力、震摄力、感召力,不象科学对世界的把握具有准确性、严谨性,但更具有超前性和敏锐性。所以恩格斯又说:如果社会舆论把现实中某一现象、某一经济事实评价为不公正,那么就说明这个事实已经过时了。〔6〕
总之,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自我实现的特殊方式,道德对世界的把握是通过评价命令实现的。通过评价一方面形成理想体系引导人,另一方面形成规范体系约束人,所以道德既是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方式,也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是人为了实现自己在自我需要、欲望和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确立的一种平衡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卷,第39页。
〔3〕《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4〕《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9页。
〔6〕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09页。
(原载《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录入编辑:红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