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道教伦理及其经济伦理价值三论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它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其伦理观念更深刻地反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其诸多的文化因素往往是作为中国人想当然的思考问题的前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在1918820《致许寿裳》的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6]P284)所以审视道教经济伦理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文化不可不做的工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追随者积极入世,佛教的信仰者消极避世,道教信徒则往往有骑墙派的嫌疑,往往是入世心受挫而未死,出世心已有而未甘,因此不同的道教信徒其入世心与出世心往往有差别。儒者积极入世,所以,儒家思想即使不与社会物质经济生活直接相关,也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佛教僧众遁出尘世,其思想多不与社会物质经济生活直接相关,即使有影响往往也是间接的,道教的信徒的骑墙派风格注定了其思想的复杂性,其价值指向可能是世俗的,也可能是宗教的,这是分析道教经济伦理的思想前提。

一、道教的勤俭观念及其经济伦理价值

物质财富的丰富无非是通过开源节流实现,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勤俭二字,但是,勤俭也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道教伦理的勤俭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是多方面的。

(一)道教勤的理念及其经济伦理价值

勤一般来说指的是勤劳,不懒惰。道教所谓的勤劳,首先是宗教意义上的,行善积德,勤于修炼,以求成仙。葛洪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5]P20)道教认为,成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无论修炼成什么级别的仙都必须勤于修炼,必须执着地追求,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得道成仙。这种道教意义上的勤奋,其价值指向不是世俗的功利,所以,它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勤奋精神的倡导,促使人们明了任何事情都不能不劳而获,有利于勤奋敬业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道教理论正是从任何事情都不能不劳而获的角度来论证修仙也必须勤勉的。葛洪说:“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5]P109)由此可见,道教不仅肯定道士的勤奋修行,而且对世俗社会成员的劳动勤奋也持肯定的态度,这种对世俗勤奋的肯定显然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经济伦理意义。

当然,道教的勤奋更多的讲的是修行的勤奋执着,虽然它对世俗的勤奋也持肯定的态度,但是,道教将追求心灵的自由作为根本的理想,向往心灵不为物欲束缚的人生境界,因此,它对追求世俗物质财富的勤奋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在道教信徒心理,勤奋是美德,但是,执着于物质财富的聚敛则是贪婪,是心灵的痼疾,勤奋的目的更多的是修炼身心的方法,而不是以此聚敛财富,所以,道教的勤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价值是有限的。

(二)道教俭的理念及经济伦理价值

俭一般指的是节俭,尽可能减少物用的耗费。道教伦理俭的观念,主要是指“见素抱扑,少私寡欲”[2]P147),守持自己的纯朴本性,减除私心和贪欲,少私寡欲,不为欲望所溺,既不能做奢侈浪费的事情,也要在思想观念上崇尚简约节俭的生活,其中更重要的是约束自己的欲望,不使自己的心灵被物欲遮蔽,对待物质财富,心灵能够淡泊宁静。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P245)也就是说,培养俭德,才能让自己有知足感,知足是真正的恒长的满足,心不知足,就会蠢蠢欲动,就会招祸。“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P241

道教伦理中的节俭与禁欲有根本的区别,禁欲从根本上讲是反对一切欲望,既反对人们生存必需的物质欲望,也反对那些不合理的欲望,把物质财富的消耗减到最低。道教则承认人们合理的物质欲望,认为为了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适当的欲望是必要的,道教只是反对奢靡的生活,希望人们不要有过分的贪欲。道教的节俭理念是道教追求不受物质欲望束缚的心灵自由的根本追求决定的。道教伦理认为,奢靡与吝啬都是心灵被物欲束缚的表现,所以寅吃卯粮和守财不用都是错误的,节俭的意思更多的是量入为出,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不能做到心灵不为物欲束缚,聚敛财富过多也没有价值,简约节俭的生活,才能保证财富长久的应用,才能有真正的心灵宁静淡泊。

道教认为贪欲是修行的障碍,因此,提倡节俭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并不是把它当作财富积累的方式。“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1]P295

简约节俭的生活方式,可以阻止物质财富的过分消耗,但是,并不一定导致物质财富的积攒,道教的节俭尤其如此,量入为出的简约节俭的生活,既反对不足情况下的奢靡,也反对守财吝啬。节俭促进经济发展,还要求将积攒的财富投入再生产,道教倡导简单的生活方式,不仅不能导致财富的积攒,而且摆脱物欲束缚的心灵宁静淡泊,知足常乐也打消了人们再投资的欲望,小富即安现在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奢侈和节俭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双刃剑,节俭可以聚集财富,扩大再生产,但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社会财富丰富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消费甚至一定程度奢靡的消费,才能为生产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道教倡导的量入为出的简约节俭生活方式,在资本积累时期,对于财富聚集的意义有限,更不倡导将财富投入再生产,但是,量入为出的简约节俭生活方式,具有现代理性消费的经济伦理意义,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既需要节俭聚集财富扩大再生产,也需要倡导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道教伦理的崇俭观念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相生相养原则的实现。道教强化了道家的寡欲思想,积极倡导世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太平经》说:“安贫乐贱可久长,……不食而自明,百邪皆去远祸殃。守静不止不丧,幸可长命而久行,无敢恣意失常,求之不止为道王。”[3]P306)道教的寡欲思想启示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适当地控制企业的盈利欲望,从而节约自然资源。企业盈利有赖于生产资料的增加,企业的生产资料其最终来源是自然界,而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所以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有所节制,经济经营应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取之有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经济经营必须面临的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经济经营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步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二、柔弱自守及其经济伦理价值

柔弱自守是道家和道教特有的智慧,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不论是作为价值观念还是思维方式,柔弱自守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有重大意义。

(一)道教柔弱自守的伦理理念

道教发扬老子道的精神,对世界、社会和人生做出了特殊的理解,在刚柔、强弱等问题上体现出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了柔弱可以胜过刚强。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P102)也就是说道的本质属性近乎于柔弱的水,然而,水有水的力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p350)水虽然是地上最柔弱的东西,随圆而圆,随方就方,但水滴石穿,也可决堤倒海。

柔弱胜刚强是道的本性,有德之人应该依道而行,将柔弱胜刚强贯彻于行为,就应该谦虚守下。《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1](p342)老子认识到,自然和人类社会兴衰成败规律是,无论任何事物,强大了就容易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从而走向失败。所以,人生在世应该是保持柔弱的状态,做事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旗,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p178),要懂得刚强者易死、皎皎者易污、广誉者易辱,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良好作风。

(二)道教柔弱自守理念的经济伦理价值

道教的柔弱自守伦理观念启示我们为人应该虚怀若谷。老子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1](p145)这是说,不自我显露,所以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昭著;不自持有功,所以能成就;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道教认为谦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守弱就是不张扬,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理智冷静的心态。柔弱自守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中国几千年的自然自然经济生活和几十年的计划计划经济生活是中国现代社会缺乏豪富,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多有钱人,但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富豪,很多人有钱了,但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占有金钱,金钱使很多人的欲望膨胀、心灵扭曲,现在中国流行“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实际上,有钱就变坏,远远不只是男人如此,所以,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更要柔弱自守、虚怀若谷,保持理智冷静的心态,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决策之时,要保持理智冷静,同时,要认识到有钱不仅给自己带来便利,更是一份责任,越是有钱这份责任就越重大。

道教柔弱自守的伦理观念启示我们,经济经营不仅要注重事物的实有,也要看到事物的虚无。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无用,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p8)这是说,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毂中,是因为有了毂的中空,车才能发挥作用;陶土坯制的器皿,是因为有了器皿中的空间,器皿才起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正由于有了门窗四壁的中空,才有了房屋的作用。老子用车毂、陶器、居室,说明世间存在着具体的有和无,有有有之用,无有无之用,做事要善于发现有,更要善于发现无,不光要看到类似于车辐、车毂之类有形的东西,还要对车辐、车毂的空隙足够重视,不要只看到事物的实存,还要看到事物的不在。这种柔弱自守的思维,正适合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经营过程进行市场分析。经济投资要以客观准确的市场分析为前提,在经济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往往不应该是看市场流行什么,而是看市场缺少什么,也就是说有产品流行的市场,往往是已经被占领的市场,或者说是已经没有市场,真正的市场是社会需要而又没有的产品市场。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国农民培养了“跟着感觉走”的思维方式和“随大流不吃亏”的价值观念,这使得大多数农民往往看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看别人种桃发家自己就种桃,看别人种白菜获利自己就种白菜,但是,实际结果总是别人干什么成功,自己去干就失败,别人干什么什么有市场,自己干什么什么没有市场。实际上,是自己分析市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道教柔弱自守的伦理观念还启示我们以退为进是企业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弱势;既要看到竞争对手的优势,也要看到竞争对手的弱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才能利用优势使企业在竞争关系中握有相对的主动权;认识到自己的弱势,才能弥补不足,同时,转变思维方式,弱势则可以变成优势,看到竞争对手的弱势,才能找到突破口;看到竞争对手的优势,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转变思维方式,对方的优势则可以变成弱势。

经济竞争可以主动出击,凭借实力主动向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先发制人;也可以以退为进,避其锋芒,后发制人。以退为进的策略是道教的柔弱自守的思维智慧的产物。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1](p323)意思是说,以守为攻是用兵之道,那么它也是现在企业竞争的方法。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p316)在经济竞争中一味地示强不一定是最好的竞争方式,相对示弱在很多情况下反而取得更好效果。在谈判桌上,有骄纵蛮横的鹰派,也有温文尔雅的鸽派,尽管鹰派和鸽派各有优势,但是,往往鸽派比鹰派更难对付。鸽派谈判专家就是深谙道教柔弱自守、以退为进智慧奥妙的人。

在谈判桌上,每一方的最大利益都是他的合理利益,一味地巧取豪夺,一时看起来似乎所得更多,但是,不给谈判对手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必然导致日后谈判契约履行的种种障碍,使谈判成果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1](p205)通过谈判达成公正的契约,才能保证双方最大利益的实现。

柔弱自守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经营策略,不是甘于软弱,使自己失去自信,放弃竞争。柔弱自守要发挥道的无为精神,但是,不能把无为理解为什么都不做,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要做,无为而无不为,只是不论做什么都要顺应道,不违逆自然,使自己与世界万物都自然而然。

三、和谐共生及其经济伦理价值

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化人,追求宇宙和谐、社会稳定、个人得道成仙。道士们在对宇宙万物、人生和社会历史长期洞察之后,认为在对待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应当以人物和顺、人人和顺为原则。天、地、人都应该是相互协调的,三者和谐才能共生万物。

(一)道教和谐共生的伦理理念

道家把和作为宇宙生成的主要机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p233)。自然万物都是在阴阳两气的相互激荡、相互和谐中产生的。自然界的阴阳之气相互融合和谐,使万事万物得以产生;反之,失去了和谐,万物就无以生存和发展。因而,人类应当遵从自然本身的和谐,不强力硬为。知道和谐,也就知道了道的本质。道的本质就是阴阳和静。庄子说:“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4](p404)可见遵从和谐的规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然万物,不贪生纵欲,不与自然争先逞强,就可以保持淳和之气,与自然合而为一。

道教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平等的,存在和发展都依道而行,人也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就应该顺应道,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妄加干涉,“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爱之,人爱之便来归人”[3](p251)。只有人顺应道,才能人物和顺、人人和顺,才能富足,财富多寡不在于拥有金银多少,在于人与万物和谐,生命兴旺。《太平经》说:“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出生,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3](p30)所以,道教认为,人们应该珍爱自然万物,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促进整个宇宙和谐,而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经营,扼杀宇宙的生机。

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道教主张人我和谐。道教把道分为人道和天道,人道指的是人与社会的规律和法则,天道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道应该合乎天道。“凡事无大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3](p21)道的本性柔和,所以,人与人相处应该忍让不争。中国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际竞争,矛盾冲突激化,不仅不能成事,而且可能牺牲自我生命。“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p154)这是说,委屈可求全,弯曲的能伸直,低洼的能盈满,破旧的能生新,少取的能得到,贪多的会迷惑。不争是最好的自我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与不争的人争。为人凡事谦让,以退为进,才能无怨无尤,无得无失,才能使自身得以保存和发展。所以,道士们往往把隐居山林作为避开世间纷争,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1](p919)慈是慈爱,为人要像父母慈爱子女一样慈爱万物、与人为善。俭是节制自己欲望,减少与别人的冲突,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逞强、不称霸、虚怀若谷、不争先恐后,老子的三宝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三宝,也是人人和谐、社会和谐的三宝,处理所有关系都要知和不争,把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在和谐中共存共生。

(二)道教和谐共生理念的经济伦理价值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构成的,事物的构成因素彼此既是对立的也是同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事物就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而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当然就不同。道教认为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交合生成万物,更多地认识到和谐共生的意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独具特色。

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在不同的事物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不同的事物适合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另外,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解决问题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性质和效果当然也不同,对立思维更适合寻找破坏旧事物的方法,而统一思维则更适合确定维持事物现存状态的方式。人们对待事物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内在凝聚力是企业活力的根本保证。企业中老板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其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也就是企业雇佣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主要矛盾。如何认识这些人际关系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内聚力的创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更多地从矛盾对立的角度认识企业的雇佣矛盾,得出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结论。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大,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仍然从对立为主的角度把握企业雇佣关系显然是存在严重问题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思维的发扬光大,在企业雇佣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将对立思维转变成和谐思维。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必须以促进雇佣双方合作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对于雇佣者强调加强人本管理,体贴、尊重、关心员工,对于受雇佣者强调一个培养敬业精神、组织忠诚精神,只要这样雇佣双方才能团结一致,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在经济经营过程中,不仅企业内部关系的处理应该贯彻和谐共生的精神,而且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环境等一系列关系的处理也应该和谐共生的精神。市场竞争中的对手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唯不争莫能与之争,合作精神万物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伦理作为宗教伦理,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多的是发挥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作用,而且,从信念伦理向工具伦理的转化必然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即使作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现代经济行为的指导也不是直接进行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智慧,要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影响,需要一个现代的转换,不仅需要深刻体会这种智慧的精神实质,而且在实践中要创造出具体的表现方式,否则,它不仅不能发挥经济作用,还会产生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陈鼓应:《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

4.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5.葛洪:《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年版。

6.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原载《东西思想》(韩国)2010年第2期。录入编辑:红珊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