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与体系框架
 

首先应该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发展战略是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是关于一定阶段上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过程如何展开的宏观战略。要研究这样一种特殊意义的社会发展战略,就必须对它的基本要素和体系框架做出探讨,否则就会由于缺少必要的逻辑手段而使得随后的研究无法有序展开。而所谓基本要素和体系框架,是两个相对区别的问题:前者体现在单项战略的设计中,是每一个单项战略的结构要素;而后者则体现在许多具体的单项战略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战略体系中,是这个体系的结构框架。在这里,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发展战略当然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单项战略,而是由多种单项战略按照既有的内在联系所组成的战略体系。因此,就需要把这两个层次的研究相对区分开来,首先从单项战略的设计入手,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然后再从多种战略的有机组合着眼,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框架。

从目前讨论中的情况看,这两个层次的研究都还有待于深入展开;甚至对于这两个层次的区分也还认识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

一、单项战略设计: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在一般战略学的意义上说,要进行一项战略设计,必须使之具备相应的基本要素,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一项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的单项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它应该服从战略学的一般规则。然而构成一项战略的基本要素究竟是什麽,目前的讨论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不少论者都引证了克劳塞维茨,这位19世纪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曾认为“可以把决定战斗的运用的战略要素适当地区分为以下几类: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1]这虽然是讲军事战略,但可以看出其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即究竟有哪些东西是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中所应该考虑到的,或者说是具有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有的论者就是循着这一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战略应包括实体要素、关系要素、活动要素和观念要素等各类要素;[2]还有的论者注重于研究战略主体、战略对象、战略环境等等,也属于这一类。而另有一些论者对要素问题的看法则与此不同,他们认为战略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战略目的和任务、战略方针、战略手段;[3]或者更为具体地区分为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4]这种区分方法在考察问题的角度上显然有别于前者,它是着眼于战略设计本身的逻辑结构。讨论中持类似观点的论者较多,所提及的这一类要素还有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意图、战略步骤、战略阶段、战略重点、战略对策等等。

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重要之点需要澄清。第一,战略构成要素的考察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而这些不同的角度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这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目的是什麽。而从一般意义上说,一项战略的构成要素还是应该从战略本身的逻辑结构去考察,弄清楚要设计一项具体战略,在逻辑上有那些成分或方面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以上两种不同的角度中,后一种角度比较可取。第二,从战略本身的逻辑结构看,应该区分不同的要素层次,不能把不同层次的要素简单地并列在一起。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战略设计中各方面问题的正确解决。而在目前的讨论中,这种要素层次的混淆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应该进一步加以梳理。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构成一种战略的基本要素在第一个层次上应是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这两个大项。所谓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区分也就是哲学上所谓目的和手段的区分,战略目标是指此项战略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而战略措施则是指所确定的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一种战略设计首先必须确定战略目标,没有战略目标,也就是没有目的,整个战略设计就无从谈起。而有了战略目标,还必须有战略措施,没有战略措施,就是没有达到目的的手段,战略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而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是“做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么做”的问题,只有体现了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的统一,亦即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一种战略设计才能成立。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曾指出,“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工具)能否做精确的计算,能否把他们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以使用。”[5]他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在目的和手段的意义上作为战略设计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讨论中所提到的其他一些战略要素,有些可以看作是这两个要素的不同表述,有些则可以归入这两个大项之中,成为战略设计的更低层次的要素。例如,所谓战略任务就可以看作是战略目标的另一种表述,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表明这一战略最终要“做什麽”。而所谓战略对策,也就是战略措施,这两者是一回事,都是表明这一战略究竟要“怎样做”。至于所谓战略方针,则有所不同,它是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对所应采取的战略措施提出总体要求,对进一步制定各方面的具体措施起着总体上的指导作用;从逻辑层次上看,它本身就是战略措施的集中体现,因而应该归属于战略措施这一基本要素的范围,作为战略措施范围之内的下一个层次的要素而存在。同样归属于战略措施范围之内的还有战略步骤、战略阶段、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要素,它们分别表明这一战略应该如何分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以及如何协调各方面,解决轻重缓急等问题;这本身都具有战略措施的性质,是战略的具体展开方式。此外还应指出,讨论中所提出的另一些所谓的“要素”,既不属于战略目标的范围,也不属于战略措施的范围,它们实际上是属于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不同环节。例如,所谓战略指导思想,是制定一种战略的总的考虑,它先于战略而存在,而并不属于战略本身的要素。所谓战略意图也是如此,它是制定一种战略的基本思路,应该贯穿和体现在战略设计之中。而所谓战略部署,则是战略确定之后的一个环节,它是要将已经制定出来的战略对有关的承担者进行安排部署,以便付诸实施。这些环节当然都很重要,但它们毕竟属于另一个不同的问题,既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问题,而不属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战略构成要素问题,因而不应该将它们混淆起来。

如果说一般战略设计的基本要素可以这样分层次加以概括,那么对于社会发展战略的设计来说,其基本要素同样也应该依照这一思路来认识。如前所述,社会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说是一个由多种不同的单项战略所组成的战略体系,而关于基本要素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从这一体系中的各种单项战略着眼。那么,就这些单项战略的设计来看,首先所需要的就是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确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这项战略究竟是要“做什么”,要完成怎样的任务,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由于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战略的逻辑定位和着眼点各有不同,其具体目标设计也会各有侧重,但不论怎样,每一项社会发展战略都应该有自己的特定的战略目标。当然,这里有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各项战略的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问题,所有各项具体战略的具体目标无疑都应服从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点在下面分析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框架时再来讨论),但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毕竟不能代替各项战略的具体目标。其次,每一项社会发展战略的设计,还要围绕已经确定的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其中即包括具有总的指导意义的战略方针,也包括体现着这一战略方针的各方面具体措施,如战略步骤的设计、战略阶段的划分、战略布局的安排、战略重点的确定等等。这些战略措施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表明社会发展的这项战略具体如何展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这项战略究竟要“怎样做”。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与一般战略设计的基本要素在逻辑上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其各项要素的具体内容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中各方面关系的处理和重大问题的解决。

至于说有关战略要素的讨论中所涉及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要素,如战略主体、战略对象、战略环境等等,或者实体要素、关系要素、活动要素和观念要素等等,在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中也同样可以遇到。所谓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中各方面关系的处理,实际上也就是这样一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处理。但是我们已经指出,这些要素确切地说应该是战略设计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因素,而并不属于战略设计本身的结构要素。所以,在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中,也同样应该注意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要素区分开来,而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战略体系建构:社会发展战略的逻辑框架

 

如果说社会发展战略的单项设计需要具备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等基本要素,那末要建构社会发展战略的统一体系,还必须具备一个符合各项具体战略之间有机联系的逻辑框架。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框架,就可以将各方面的单项战略科学地组合起来,否则就只能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在目前的讨论中,这一问题还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局限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为了避免误解,这里还需进一步明确,我们确认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由多项具体战略所构成的战略体系,并主张研究这一体系的逻辑框架,始终是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是就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本身而言的。一种习惯认识是,一谈到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构成,就以为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战略在内,似乎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研究也就是要研究这些具体领域的战略问题。我们曾在多种场合竭力说明社会整体领域的特殊定位,指出这一领域并不等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具体领域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指出,撇开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领域的发展问题不谈,社会整体领域的发展本身就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整体领域本身的问题,必须从这一领域着眼加以解决。而我们所说的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战略,就是针对着社会整体领域本身的这些问题的,所以它们在逻辑上都属于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的宏观战略。我们所说的社会发展战略的统一体系,也就是由这样一些具体战略组合而成的,而我们所要研究的逻辑框架,也就是这样一个战略体系的逻辑框架。这里仍不涉及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等社会各个具体领域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不属于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所以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那末,这样一种社会整体领域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呢?它的逻辑框架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作为一个由多项具体战略所构成的战略体系,它应该有一个总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应该成为体系内的各项具体战略所围绕展开的中心,应是这些具体战略的总的前提,是将它们整合起来从而使体系成为体系的统一纽带。正像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单项战略的设计都必须要有一个战略目标一样,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也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只不过与之相对应的并不直接就是像在单项战略设计中的那样一些具体措施,而是各方面的具体战略。当然,这些各方面的具体战略对于战略体系的总体目标来说同样具有手段的意义,体系的目标要靠这些具体战略的实施来实现;但它们毕竟不同于单项战略内部的各种具体措施,而是一项项完整的、本身就包含着目标和手段等基本要素在内的单项战略的结合,战略体系的结构与单项战略的结构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进一步说,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所确立的总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在这一特定阶段上,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究竟要“做什么”。而包含在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之内的各项具体战略,都是在这一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分别确定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完成这些具体目标;各项具体战略的实施,都指向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其次,在明确了宏观战略体系的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便可以进而从社会整体领域发展的统一进程中各个环节和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对这一领域中各项具体战略之间的有机联系做出分析,由此认识社会发展战略的逻辑框架。一般说来,可以将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的框架结构分为四个梯阶,亦即四级框架。

    第一级框架:宏观战略中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既然社会发展战略的宏观层次主要着眼于社会结构体系整体发展的统一进程,那么这里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这个统一进程何以能够真正形成,亦即如何使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个领域发展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真正成为一种协调有序的统一进程。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之间本来就是存在着客观的和确定的内在联系的,它们的发展过程也本来就是依照其固有的客观机制而相互制约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宏观战略时,必须遵从这些联系而处理好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各自的发展根据客观机制的要求正确展开,并合理地协调和组合起来。这里便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包括发展重点和突破口的选择,各方面发展的配套与衔接,平衡与不平衡的控制和调节等等。如果把这方面的关系看作是社会整体发展中的横向关系,那么有关这方面的战略便可以相应地称为横向战略。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发展作为一个统一过程展开来,在历时态的意义上总要表现为一个由既有状态向未来目标不断演变和推进的过程,亦即“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6]。而正是这个过程本身,体现着一种纵向关系,即社会整体发展的既有状态与未来状态、低级状态与高级状态之间的关系;这种纵向关系同样涉及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发展方式和道路的选择,发展步骤的设计,发展速度的把握,以及发展效益、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就应该在处理前述横向关系问题的基础上,进而科学地处理这种纵向关系问题;而有关这方面的战略也就可以相应地称为纵向战略。社会结构体系整体发展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相互交织和联结的,因为社会发展中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本身就是不可分离的。横向关系要在纵向进程中表现出来,而纵向关系则要在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展开。相应地,社会发展的横向战略也要以纵向战略为归宿,而纵向战略则要以横向战略为依托,这两个方面的战略密切配合、共同运作,便构成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第一级框架。

    第二级框架:宏观战略中的客体战略和主体战略。第一级框架中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是围绕社会结构体系本身发展中的关系展开的,它们原属于社会结构体系的本来范围。而我们知道这个社会结构体系是以现实地活动着的活生生的人为承担者的,社会与人在这里形成一种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主体、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个结构体系)又是主体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建构和改变着自己的社会形式。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主客体关系,直接制约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因而是宏观战略研究所必须关注的。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而言,来自主体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首先体现在发展目标的规定上,作为主体的人对于社会结构体系而言无疑具有根本目的的意义,社会发展目标的研究最终应以这一根本目的为准绳;而另一方面,主体或人对于社会发展又同时具有手段的意义,它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条件而出现。这就是说,当我们研究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不仅要从客体方面去研究,而且要从主体方面去研究;既要研究主体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目的意义,又要研究如何借助和利用既有的主体条件以及不断培育和创造新的主体条件去推进社会发展。如果我们把第一级框架中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都归结为客观战略中的客体战略,那么这里对主体方面的研究便可以相应地称为宏观战略中的主体战略。客体战略和主体战略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为根据,他们之间同样需要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客体战略是所谓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但客体战略的研究决不能脱离主体战略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客体战略必须要与主体战略相协调。这两方面战略的统一,便构成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第二级框架。

    第三级框架:宏观战略中的内部战略和外部战略。第一、二级框架中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客体战略和主体战略,都主要是着眼于国内社会。社会发展在现代无疑仍主要是以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单位而实际展开的,各个国家都按照自己所选定的目标、道路和方式推动本国的社会发展。但是同时又应该看到,每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又都归属于世界的、国际的人类社会发展总进程,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在今天,随着生产和技术的进步、国际间交往和联系的继续拓展,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究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就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国内社会,而且还应放眼世界,关注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研究这种联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当今广泛的国际联系为国家内部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种种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它有助于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并在和平竞争中相互促进。但是,这种国际联系中也存在种种消极的因素,如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在国际方面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国际联系的积极有利的一面促进本国社会发展,同时避免和克服某些可能的不利影响。这方面的战略,可以称为宏观战略中的外部战略,而前述各方面战略则都可以归属于宏观战略中的内部战略。社会发展的内部战略和外部战略之间的相互制约和联系主要在于:内部战略必须有外部战略相配合,并且从一开始就应以外部战略为条件;而外部战略最终应从属于内部战略,为内部战略提供服务。内部战略和外部战略的联结和统一,便构成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第三级框架。

    第四级框架:宏观战略中的本位战略和环境战略。第一、二、三级框架中的横向战略与纵向战略、客体战略与主体战略、内部战略与外部战略等等,说到底都是在人类社会的基本范畴内讨论问题。而人类社会作为现实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界相互联系而存在的。自然界在这里是作为社会的外部环境而起作用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前提,而且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必须把环境问题摆在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已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更应如此。在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既有的自然环境,使之适合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两方面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往往会发生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后果。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战略上加以研究,力求将这两方面的问题统一起来,科学地予以解决。而这样一来,如果我们把前述的一、二、三级框架中的各方面战略都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本位战略,那么这里有关自然环境的战略研究就可以相应地称为宏观战略中的环境战略。环境战略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与本位战略相互结合,前者围绕后者展开,而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必要条件,二者的有机统一便构成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第四级框架。

以上各方面内容,便是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体系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所应具有的基本框架结构。先是横向战略与纵向战略相对应,构成第一级框架;然后横向战略与纵向战略归属于客体战略而与主体战略相对应,构成第二级框架;继而客体战略和主体战略又归属于内部战略而与外部战略相对应,构成第三级框架;最后内部战略和外部战略又都归属于本位战略而与环境战略相对应,构成第四级框架。如此一环套一环地逐层展开,由基核层逐级向外围扩展,最终形成四级框架的逻辑结构。这四级框架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制约,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存在;正是由于这一框架系统的支撑,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才得以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图1)。必须指出,这个框架结构在任何一级上出现缺损或脱节,都会影响到整个宏观战略体系的完整性,并这样那样地对其他方面的内容造成妨害;所以,必须从系统整体的高度真正科学地加以对待和把握。

认识了建构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战略体系所应该把握的逻辑框架,便为我们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的整体领域中的各方面战略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论手段。当然,仅仅有这样一种方法论手段还是不够的,在具体地设计和制定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战略时,还必须认识和遵循与之相应的各种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无疑地,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是生动多样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相对于不同的社会体系,特别是对于进行战略决策的不同主体来说,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应用也应该是不同的,而不能强求一致,或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特殊性中总会隐含着普遍性或一般性,无论一定阶段上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怎样变化,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要求的,这些原则要求应该说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是必须遵循的。关于这些原则要求的研究,便有待于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框架,从它的各个梯阶上逐次展开。

 

 

1    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框架

 

 

 

 

 

 

文本框: 社会发展战略
文本框: 本位战略
文本框: 内部战略
文本框: 客体战略
文本框: 横向战略文本框: 环境战略文本框: 纵向战略文本框: 主体战略文本框: 外部战略椭圆: 体系总体目标
 

 

 

 

 

 

 

 

 

 

 

 

 

 

 


【注释】

 

[1]  [ ] 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文版,第185页。

[2] 姚俭建、杨志明著:《当代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19979月版,第29页。

[3] 王文荣主编:《战略学》,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5月版,第38页。

[4] 李锡炎主编:《现代战略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0月版,第4——9页。

[5]  [ ] 利德尔.哈特著:《战略论》,战士出版社19812月中文版,第450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7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

 

 

(原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录入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