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存在决定意识基础上对学术和政治统一性的关注
 

   2008 年初,“高校师生思想变化轨迹和规律研究”课题组对北京某重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延续了此前类似调查的各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心理”、“教育”、“行为”等。 调查结果上报有关部门,本文结合近 10 年来高校师生思想状况问卷数据,对其变化的特点作点探讨。

一、高校师生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状况高度认可的同时,高度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个人的工作生活问题

1.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肯定

师生在回答“你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态度”问题时,学生答卷中 70%的人认为“很有必要”,26%的人认为“有些必要”。 教师答卷中86%的人认为 “很有必要”,8%的人认为 “有些必要”。 师生作答的前两项之和分别是 94%和 96%,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旗帜已为高校师生所充分认可。这也与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历次调查的基本状况相吻合。 2000 年高校学生“对我国未来几年政治局势的看法”的回答,预计“非常稳定”或“比较稳定”的分别平均在 20%左右和 60%左右;而“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看法,持“乐观”和“比较乐观”态度的合计一直都在 80%以上, 2000 年平均是 81%,2003 年平均是87%,2006 年平均是 93%。(见《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1998-2006 )》相关年份的数据统计,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

2. 教师答卷中关注度较高的是民主党建、反腐败和分配制度改革

回答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时,居前两位的是:34%首选“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26%首选 “分配制度改革”。与此相关,教师在回答“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因素”问题时,居前两位的也分别是“腐败问题”(32%首选) “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问题(42%首选),远高于其他问题的首选率。

中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住房困难。在“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问题下,选项最高的是“住房困难得不到解决”(34%);在“您认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项下,“住房待遇”(28%) “增加教师收入”(26%)遥遥领先于其他选项。 联系到 2005 年以来城市房价飞涨、福利分房停止,上述问题主要反映了高校中中青年教师的生活忧虑。

3. 学生答卷中关注度较高的是个人就业和“社会思潮”

在回答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波动影响最大的因素”问题时,首选“就业形势”的占 42%,首选“社会思潮”的占 32%,而首选“政治事件”的是 14%,其他则更少。在“你认为目前你周围大学生的思想追求”问题下,位列前三的选项是“就业”(38%)、“理想”(28%)和“金钱”(20%)。 在“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下,位列前三的选项是“经济收入”(36%)、“发展前途”(32%)和“社会地位”(24%)。 有三分之一(3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课外经商”“可以尝试”,而认为“应该支持”(28%)和“应该引导”(24%)的合计为 52%,可见学生对个人经济问题关注度甚高。

4. 简要分析

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不包分配,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对自己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是必然的。 这一思想特点与发达国家大学生高度关注自己就业的思想状况是一致的。

学生答卷中认为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波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占第二位的是“社会思潮”,有 32%的首选率。 这说明在校大学生的又一特点———对社会发展中新文化思潮具有特有的敏感性, 其中特别是文科类学生。 其实高校中属于文科专业的教师对社会新思潮也很敏感,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校学生对社会新思潮的认识主要还是来自教师的介绍指点,但由于大学生更富年轻人的激情,更趋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好恶, 所以大学生常常是受新思潮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社会群体。加之中国大学生基本上是在校园内住宿, 大学校园就类似一个激情释放并相互激发的 “激光” 谐振腔,一旦有热点社会思潮,学生们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很容易使有关热点在“共振”中被激发放大,从而构成大学生思想动向的重要动力源。

二、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历史对比

1. 20 世纪 80 90 年代,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是抽象理性减弱和现实性增强

1)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师生思想特点曾是抽象理性较强。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三次学潮,是高校师生思想当时状况的激烈反映。 其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艰难探索并大步前进的时期, 广大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一方面是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 另方面也对改革中的诸多问题深感忧虑。 激情参与和忧患意识交织一起, 文化思潮的导向却是受外来“西化”的影响较大,由此产生出某种总想使改革加快甚至一步到位的急躁情绪。 在国外的一些社会政治思潮影响下, 高校师生更多地关注于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 但这必然会影响到当时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大政方针。三次学潮基本是以行政的方式平息,但其中的一些思想问题并未在当时厘清。应当说, 这不是简单开展学术大争论就能解决好的, 它与当时国内外社会存在的大气候尚不明朗相关。

2 中外改革的代价比较使高校师生思想的现实性大大增强。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苏东剧变, 相关国家事后若干年在经济民生和国家政治地位上付出了惨痛代价。 不同的改革路线导致不同的结果: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唯独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 鲜明的事实对比使倾向于“全盘西化”的观念大大弱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被中国人民所充分认可, 高校师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三次学潮中积压的一些不理解怨气,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逐渐改观。高校师生现在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已不是仅仅从国外的某些经验或原理条条出发, 而是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从民生价值出发,其抽象的理想化倾向减弱,现实性大大加强。 进入 21 世纪以来,高校师生对党中央求真务实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充分认可、真心拥护的。

2. 10 年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是:在对国家发展继续充满信心的同时, 对个人的权益发展空间更多关注

1)教师方面对个人价值和权益的关注。 2000年以来,历年教师问卷中对“您选择在高校工作的主要原因”的回答,选择率最高的大都是“适合自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比例分别为 47.5%2000 年)、49%(2001 年);2003 年对“您现在最期望得到”的问题回答,选择率最高的是“学术上的成就”(47%);2006 年对 “您在生活中最看重的”,选 “在 绩(43.9%);在 2007 年底本课题组的问卷中,教师对“您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的回答,比率最高的选择是“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承认”(58%)。 以上回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这些年倡导的自我价值追求要融入社会发展需求的体现。

2)学生方面对个人价值和权益的关注。 与教师的上述思想特点相应,高校学生也有类似特点。在 2000 年学生问卷中,赞成“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说法的是 81.6%,赞成“在和平年代,更要心怀报国之志”的是 83.4%;在 2002 年问卷中,关于 “毕业考虑最重的因素” “个人发展机会”占49.7 2003 79.6%,2005 年仍达 77.4%。 而在“担心过自己就业问题时主要是什么因素” 的问题下,2003 年担心“找工作的人太多”的是 49.7%,而担心“找工作过程中的不公正因素”的是 45.3%;2004 年问卷调查中对同一问题的这两个回答仍位居前列, 分别为41.7%和 41.1%。 2006 年学生问卷对“毕业考虑因素”的回答状况有所变化,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是否对口”的比率是 42.9%,而选择“发展机会”的降为第二位即 28.8%;2008 年本课题组收集的问卷则是: “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实现自我”的选择居首,达 64%,而对自我价值的理解则是“贡献大小”(44%)和“事业成功与否”(30%)。

以上可见, 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是,在把个人与国家社会结合一起考虑的同时,对个人价值和权益也十分重视。

三、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规律探讨

1. 存在决定意识: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1)从大的方面讲,国家社会发展的状况是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社会存在基础。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成功进展,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是高校师生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充满信心的客观现实基础。有关资料表明,尽管高校学生对国内有些意识形态宣传有看法, 尽管国外意识形态对国内高校有各种影响, 但高校师生对中国发展态势的基本认可一直是他们思想状况的主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和民族受辱或危难之际, 常是高校师生思想波动和爱国激情爆发的非常态状况;而在国家处于稳定有序发展之际,则是高校师生思想相对稳定并将爱国热情结合于各自学业的常态状况。

2 从小的方面讲, 高校师生的物质生活状况, 也是对其思想变化有直接影响的社会存在因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学潮,与价格改革中通货膨胀并由此导致校园内师生生活费用大幅上涨、 师生生活困难凸显相关。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财政增加高校办学拨款,重视解决教师住房,消灭筒子楼等; 政府要求各校对大学生的食宿费用等方面严格规范,必要时还给以一定补贴,遏制了那种完全与市场挂钩的经营谋利性导向;近 10 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各大学办学条件进行全面评估, 有效拉动了高校办学硬件和软件条件的改进等等。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的改进, 是高校师生思想稳定的重要因素。

2.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很强的独立性: 高校师生对一定“社会存在”的理解常常是一定观念意识“诠释”的结果

1)高校师生思想变化中有一种“肯定否定交响曲”的矛盾双向运动。 从国际范围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状况及发展走向有不同 “诠释”,其针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否定性诠释,包含着对中国现实存在的否定性冲击, 这使高校师生思想变化中有一种 “肯定否定交响曲” 矛盾双向运动。历史地看,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文化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强势地位, 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存在, 这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领域中的特有状况:一方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实践使国人对“中国特色”充分认可;另一方面,从西方政治文化的逻辑看,它又使人们对“中国特色”存疑。由于后者主要以学术理性为载体, 所以在知识界和高校师生中有较大影响,但其社会能量不可低估。20 世纪 90 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由于西方的文化冲击在整个社会舆论上达到了“全盘西化”的“共识”。 由此可见,尽管在根本上是“存在决定意识”,但意识文化对特定“存在”的特定解读,常常使“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维护或颠覆特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2 重大的社会思潮常会对高校师生思想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从国内范围看,20 世纪 80 年代几次学潮中显现的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倾向,与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西化”社会思潮的影响直接相关。 高校师生对国家发展前途的忧患意识有两方面来源: 一是源自对中国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关注, 二是源自一些社会思潮对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否定。 后者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共产党的领导,并以取消党的领导为解决问题的出路。这其实就是意识对存在的一种诠释。 一种偏激的社会意识,很容易在偶发事件出现时导致社会动荡。事实证明了邓小平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点予以坚持的重要。

3. 政治文化也必须开放, 但开放的有序性和必要的自我保护也合乎法理

1 中西政治文化的实力对比决定了我们在文化开放效应上的两面性。 中西方文化的实力对比是彼强我弱, 这种状况将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存 在。此状况造成我们在文化开放效应上有两面性:一方面,要想更好地发展自强必须开放,因为只有开放才能真正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另一方面,完全不设防的开放很容易自溃,因为对方的长驱直入,以强击弱, 必陷我于被动甚至全面溃败。 一般而言,在斗争双方的强弱对比比较悬殊时,强者总是希望弱者充分开放,以便全面进攻,决战决胜,这无论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文化上均如此。 一些国家的“颜色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 弱者要在开放的同时保护自己,常常要采取迂回战略,使开放的进程有序、有利、有节,在与对方的运动周旋中既取其之长,又不致失去自我。

2)文化开放中必要的自我保护合乎法理。 上述文化开放效应中的两面性似乎是对立的, 但在对立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 这正是辩证法的主要特点。 这也应是把握高校师生思想变化规律的一种艺术。 类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发展中国家应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期那样, 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开放交流也应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和保护期。也许可以说,这就是当今中国在新闻出版领域实行一定严厉措施的法理依据。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比较好的,出现了高校稳定和学术发展两不误的局面。

4. 高校师生之间的思想变化有互动, 互动中教师是主导;教师思想与社会有互动,互动中学术界的主流思想是主导

1 教师是掌握和引导高校校园内各种社会思潮的关键因素。 社会思潮一般源起于高校校园之外,但它们常常以入主高校为荣,并且是大学生感受社会现实或接触新思想理念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对新思潮一般不应持堵或禁的态度,而应持开放和引导的态度。在这方面,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对学生常常有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学识、阅历远高于学生, 也完全了解应以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感染学生, 所以教师对一定社会思潮的态度基本上可以主导学生的思想变化动向。 21 世纪 80 年代几次学潮的思想问题在当时没能很好解决,首先是教师的思想不通。 后来苏东剧变沉重代价对高校师生思想的影响, 相当程度上也是基于高校教师对中苏改革对比的反思而影响学生。

2 学术与政治的统一是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变化走向的特点。 文化的传播、 社会思潮的形成, 处于潮头的总是具有一定文化话语权的文化人,他们以自己的学识灼见影响了社会知识阶层,并进而影响到全社会。 由于大学生特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文化共振圈, 从而使大学校园常常成为一定新思潮传播的最佳场所。为此,对高校师生思想变化的把握, 应立足于对整个社会文化领导权的把握。这有赖于政府同文化知识精英群体的沟通、理解与合作。 20 世纪 80 年代这方面的摩擦较多,此后大有改善。进入 21 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大大增加了人文社会学科的科研教学经费, 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等。 应当说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 何晓莉)

 原文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 2 期,录入编辑乔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