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从“乾”、“坤”之本字论《周易》的哲学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周易》为“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之首,“三玄”(《老》、《庄》、《易》)之一。讲中国学术,讲中国哲学,讲中国思想史,不能不讲《周易》。

帛书《要》篇载孔子说:“《易》,……我观其德义耳也。……吾求其德而已。”又说:“《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1]认为《易》有“德义”,具体而言,既有“以阴阳”表现的“天道”,又有“以柔刚”表现的“地道”,还有“以上下”表现的“人道”,更有“以八卦”表现的“四时之变”。

传世文献也有相同的记载。《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并借“子曰”赞为:“《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庄子·天下》篇的“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则概括为:“《易》以道阴阳。”《史记·太史公自序》则曰:“《易》以道化。”

所以,《周易》是讲“德义”的,是讲“天道”、“人道”的,是讲“阴阳”哲学的,是一部讲运动变化的“变”经,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近代以前中国学界的普遍认识。

但是,近百年来中国学界主流的认识却截然相反。

陆侃如说:“我们知道《易经》并不是古圣王说教的著作,而是民间迷信的结晶,从起源到写定,当然需要几个世纪。这些迷信的作品,与近代之‘观音籖’、‘牙牌诀’极相近,既谈不到哲理,更谈不到文艺。”[2]

高亨说:“我认为研究《周易》古经,首先应该认识到《周易》古经本是上古的筮书,与近代的牙牌神数性质相类,并不含有什么深奥的哲理。”[3]

朱伯崑也说:“就《周易》全书的情况看,大部分内容仍属于筮辞的堆砌,多数卦的卦爻辞之间缺乏甚至没有逻辑的联系。所以《周易》还不是《诗经》一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哲学著作,而是一部占筮用的迷信典籍。”[4]

总而言之,他们都认定《周易》的“哲理”是后人“加上”去的,是《易传》强加给《易经》的,这是“孔子之《易》”而非“文王之《易》”。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否定《周易》有阴阳观念。

张立文说:“在《易经》的卦、爻辞中连‘阴’、‘阳’两字也找不到,当然无法肯定《易经》有了‘阴’、‘阳’的两个基本范畴了”,“《易经》不见”,因此“不能任意”将阴阳观念“附会到《易经》中来”。 [5]《易经》“阴”字仅一见(《中孚·九二》:“鸣鹤在阴”) [6],连“阳”字都没有,怎能说《易经》有阴阳观念?怎能说“《易》以道阴阳”呢?所以,他坐定了“以阴阳”解《易》,是《易传》的无中生有。

辩之者却认为:《周易》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阴爻 和阳爻 组成的。阴爻 和阳爻 就是阴阳的代表。《易传》将其阐发为阴阳哲学,应该是合乎逻辑的。

否定论者却不信:“《易经》中‘ ’、‘ ’符号,后来都称其为‘阳爻’和‘阴爻’,但其原来意义是否代表‘阳’与‘阴’,在《易经》中找不到根据。”[7]强调“ ”、“ ”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坚持要有文字来表现阴阳观念。

《周易》是否真的就没有阴阳观念?孔子和以《易传》为代表的早期文献“以阴阳”解《易》,是否真的是无中生有?其间是否另有曲折?这是论定《周易》一书的性质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试为之解。

二、名异而实同

确实,《周易》本经的卦画中只能抽象出 ”、“ ”符号,并没有严格的“阴阳”范畴。但是,中国古人表示哲学范畴,不重形而重实。因此同词异义,异词同义的现象屡见不鲜。

汉语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同义词是其语言发达的标志。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同义现象已很突出。如表示看的意思,就有“见”、“观”、“省”、“相”、“望”、“视”、“监”等词;表示洗、浴的意思,就有“沃”、“沐”、“盥”、“洒”、“沫”等词;表示杀伤的意思,就有“蔡”、“杀”、“戕”、“ ”、“雉”、“岁”等词;表示年老的意思,就有“老”、“考”、“耋”等词;表示给予、赏赐的意思,就有“畁”、“赏”、“锡”、“厎”等词。[8]

《尔雅》作为现存的最早的汉语词典,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如郭璞所言“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如:《释诂》篇“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是说“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都有“起始”的意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是说“天、帝、皇、王、后、辟、公、侯”都有“君”的意思;“如、适、之、嫁、徂、逝、往也”,是说“如、适、之、嫁、徂、逝” 都有“往”的意思;“朝、旦、夙、晨、晙、早也”,是说“朝、旦、夙、晨、晙”都有“早”的意思。《释天》篇“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名”,是说年岁的名称,代有不同: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称“年”,唐虞时代称“载”。“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同样是狩猎,因春、夏、秋、冬季节不同,而有“搜”、“苗”、“狝”、“狩”不同的称呼。换言之,“搜”、“苗”、“狝”、“狩”虽然名称各异,但都是打猎的意思。[9]

《吕氏春秋》一书,总共5000词,其中同义词共有472组。每组包括两词的有258组,如邦、国,诵、读;每组包括三个词的有46组,如分、别、辨;每组包括四个词的有24组,如封、疆、境、边。[10]可见其同义词之多。

所谓的阴阳观念,其本质就是二元对待思想,也就是对待的统一的思想。[11]这一思想,古人除了用“阴阳”来表示之外,还有没有用其它相近或相似的词来表示呢?也就是说,“阴阳”还有没有同义词?只要我们不是从形式而是从实际出发来思考问题,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先秦文献里表达二元对待思想,“柔刚”与“阴阳”往往无别。

我们先来看《彖传》。

《周易·否·彖传》说:“‘否之匪人,不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所谓“内阴而外阳”,指否卦下卦为坤,坤三爻皆为阴爻,故说“内阴”;上卦为乾,乾三爻皆为阳爻,故说“外阳”。所谓“内柔而外刚”,“内柔”也是指否卦下卦坤;“外刚”也是指否卦上卦乾。可见,在这里,“内柔”也就是“内阴”,“外刚”也就是“外阳”。“柔”、“刚”也就是“阴”、“阳”。虽然,“柔”、“刚”与“阴”、“阳”指的是阴爻和阳爻,但言外之意,也代表了“天地”、“上下”、“君子”与“小人”。

《咸·彖》和《恒·彖》也有“柔”、“刚”说: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咸卦卦画为 ,下卦为艮,而上卦为兑。卦画为 ,下卦为巽,而上卦为震。依《系辞下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之说,咸卦下艮一阳二阴,当为“阳卦”,故称“刚下”;上兑一阴二阳,当为“阴卦”,故称“柔上”。恒卦下巽二阳一阴,当为“阴卦”,故称“柔下”;上震二阴一阳,当为“阳卦”,故称“刚上”。在这里,“柔”、“刚”指的都是阴卦和阳卦。但《恒·彖》刚柔皆应”说,则是指恒卦的初六与九四、九二与六五、九三与上六阴阳互相应和。“刚柔”也指的是阴爻和阳爻。很明显,这里的“柔”、“刚”是完全可用“阴”、“阳”取代的。所以,这里的“柔”、“刚”也就是“阴”、“阳”。值得注意的是,《咸·彖》的“二气感应以相与”,将“柔”、“刚”所代表的阴爻和阳爻说成是“二气”,是以气化论来解释“柔”、“刚”。而“柔”、“刚”二气,实质就是“阴”、“阳”二气,就是阴气和阳气。

再来看《系辞传》: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这里的“刚柔”,指的是阴爻和阳爻,也可称之为阴阳。故韩康伯注:“相切摩也,言阴阳之交感也。”[12]是将“刚柔”称为“阴阳”。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孔颖达疏:“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13] “刚柔”也是指阴爻和阳爻,它们的“体”是“阴阳合德”之所生。形式上是“刚柔”,实质上就是“阴阳”。

《说卦传》也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这两段话表面上说“阴阳”与“柔刚”同中有异,一是“立天之道”,一是“立地之道”;其作用一是“立卦”,一是“生爻”。但紧接着道:“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阴阳”与“柔刚”还是名异而实同。

马王堆帛书也有一些记载值得注意。

帛书《衷》篇:“《易》之义阴与阳,[14]六画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15]这是说《周易》的精神是阴阳,在卦画形式上,阴爻 “曲句”表现“柔”,阳爻 “正直”表现“刚”。“柔刚”实际是“阴阳”的代名词。

又说:“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刑,刚柔成浧。”[16] “阴阳”、“柔刚”对文见义。

帛书《要》篇:“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柔刚。”[17]此与《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说同。一用“阴阳”,一用“柔刚”,与其说是意义上有别,不如说是修辞的需要。

非儒家的先秦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

如马王堆帛书《姓争》篇说:“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18] “刚柔”与“阴阳”同义。

帛书《十大经·观》篇说:“黄帝曰:……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因以为常。……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19]

淮南子·精神》也有相似的描写:“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显然,“牝牡”、“阴阳”、“柔刚”在这里都是同义词。

《国语·越语下》载范蠡曰:“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后则用阴,先则用阳”与“近则用柔,远则用刚”意义相同,“阴”、“阳”与“柔”、“刚”完全是相同的概念。

由此可见,在表达二元对待思想上,“刚柔”与“阴阳”异名同义,内涵和作用都是基本相同的。

“健顺”也是一对与“阴阳”、“刚柔”名异而实同的概念。

《泰·彖》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泰卦卦画为 ,下卦为,而上卦为。“内健”与“内阳”义同,都是指下卦乾三爻皆为阳爻。“外顺”与“外阴”义同,都是指上卦坤三爻皆为阴爻。在这里,“健”、“顺”也就是“阴”、“阳”。与《否·彖》的“柔”、“刚”与“阴”、“阳”名异而实同是一致的。

《系辞下传》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帛书《衷》篇则说:“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之至德,刚而能让。”[20]乾、坤是“至健”、“至顺”,也可以说是至刚、至柔。这说明,健就是刚,顺就是柔。健、顺就是刚、柔,就是阴、阳。

所以,讲二元对待思想,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重此轻彼,更没有理由一定要顾此失彼或是此非彼:只讲“阴”、“阳”而不讲名异而实同的“柔”、“刚”和“健”、“顺”。

三、“乾”的本字

《乾》卦的卦名“乾”,以前人们都以为是本字。《说文·乙部》:“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声。”如此,“乾”则是形声字,倝为声符,乙为形符,义为上出段玉裁注:“此乾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之后,乃用为卦名,而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徐灏《注笺》:“乾之本义,谓木出土乾乾然强健也。”[21]

 但《说文》又训“乙”字曰:“乙,象春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注:“乙乙,难出之皃。”[22]因此,章太炎则认为:“此说木冤曲而出,无取‘天’义。字从倝声,当读为倝。倝,日始出光倝倝也。语转为晧、曍、昦。曍者,晧旰也,旰乃倝字。昦者,元气昦昦,春为昦天,称天者多言昦,故以声转谓之倝。其言健者,象声而为训也。[23]如此则“乾”为借字,本字为“gàn,其义为日始出光倝倝也,是太阳刚出时光辉闪耀之意。

清末俞樾(1821-1907)却提出:“《说卦传》:‘乾,健也;坤,顺也。’而《乾》卦古即谓之‘健’。《象传》‘天行健’即天行乾也。《乾》卦谓之‘健’,故《坤》卦谓之‘顺’矣。”[24]这是说《乾》卦之“”“古即谓之‘健’”,根据有三:一是《说卦传》有“乾,健也”之训;二是《大象传》有“天行健”之说,“‘天行健’即天行乾”;三是“《坤》卦谓之‘顺’”,与“顺”反对的“乾”自当“谓之‘健’”。

俞樾六、七十多年后,原杭州大学教授刘操南(1917-1998)讨论了《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断句。历来人们都是将“天行健”连读,以为“健”是说《乾》卦之德。[25]刘操南却认为这有违《大象传》的体例,此句应断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是释体,“健”是命卦,“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设辞。[26]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多字的帛书。这批珍贵的帛书中,有关《周易》方面的共有二万余字,既有经,又有传。在帛书《易经》里,《乾》卦之“乾” 都写作“键” [27]。帛书《易传》共六篇,约一万六千余字。其言“乾坤”、称举《乾》名的有《二三子》[28]、《系辞》[29]、《衷》三篇[30],“乾”字也毫无例外写作“键”。

1984年,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韩仲民据帛书“乾”作“键”之证,支持了刘说,认为《大象传》此句的断句,应该和其它各卦相同,“天行”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天行”即天道,指天体的运行,《彖传》多有此说。[31]张立文也有相同的意见。[32]

《大象传》六十四条中,六十三条都是先释卦象,再点出卦名,最后才得出卦义。比如:“地势,坤”、“云雷,屯”、“风雷,益”、“洊雷,震”、“兼山,艮”、“随风,巽”、“丽泽,兑”。惟独《乾》卦一条不同,这是很难说通的。但“天行”与“地势”句式相同,释“行”为运行,明显与“地势”不协,因为“势”只能作名词解。李镜池(?-1975)已经看出了这一点。[33]笔者认为,“天行”之行,应释为阵行,行列、排列。“天行”依《大象传》体例,是指《乾》卦上下经卦之象,《乾》卦上下卦皆由经卦 组成,乾为天,两经卦 乾相重为复卦 乾,故重卦 乾之象为“天行”、天之阵行。将“天行健”、“地势坤”连读,否认“健”为卦名,不合《大象传》释象名卦以明卦义之通例。所以,从《大象传》来看,“健”应该是卦名,应该是《乾》卦之“乾”的本字。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中的“键”,多数人认为是“”字的假借。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34]和于豪亮的《帛书〈周易〉》[35]两文,就是这样处理的。而邓球柏则认为“键”是本字。他说:“卦名以键列于六十四卦之首,盖以此为六十四卦之门户(即关键)。键,引申为门锁、关键、关闭、封锁、囚禁等义。”[36]其实,马王堆帛书《周易》的“键”,是“刚健”之“健”的假借。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乾”皆写作“键”,正证明了《大象传》“乾”作“健”的正确。而“乾”应该是“健”的同音借字。

四、“坤”的本字

坤卦的本字是什么?从《乾凿度》[37]到《玉篇》,从宋人到清儒都有所探讨。从现有的材料看,《坤》卦之“坤”原来并不写作“坤”。

在马王堆帛书《易经》里,《坤》卦之“坤”写作“川”。 [38]帛书易传其言“乾坤”、称举《坤》名的有《二三子》、[39]《系辞》、[40]《衷》、[41]《缪和》四篇[42],“坤”字也毫无例外写作“川”。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据屈万里统计现存4400余字,[43]但从屈氏书所录残字影片看,似不包括上海博物馆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之二。这一残石192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县东汉太学故址,正面内容为《周易》下经《巽》至《未济》8个卦的卦爻辞以及《乾》至《师》卦《彖传》的一部分,共15行,存256字;背面内容为《系辞下》的一部分,共15行,存251字。[44]如此说来,熹平石经《周易》残石现当有近5000字存世。在这些残字中,“坤”字都写作“ ”。

宋人洪适《隶释》荟萃汉魏碑碣189种,乾坤之“坤”字无一作“坤”,都写作“ ”、“川”、“巛”。如卷一《孟郁修尧庙碑》:“乾川见征。”[45]又《成阳灵台碑》:“乾川之象。”[46]又《孔庙置守庙百石孔和碑》:“孔子大圣,则象乾 。”[47]又《韩勑修孔庙后碑》:“孔圣素王,受象乾巛。”[48]又《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孔子乾巛所挺,西狩获麟。”[49]卷二《西岳华山庙碑》:“乾巛定位,山泽通气,云行雨施,既成万物,易之义也。”[50]又《樊毅修华岳碑》:“ 灵既定□□,兆民乃列祀典。”[51]卷三《张公神碑》:“乾刚川灵,何天之休”,“乾川传亿万兮”。 [52]又《三公山碑》:“□□分气,建立乾川。乾为物父,川为物母。”[53]卷四《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惟巛灵定位,川泽股躬”,“上顺斗极,下荅 皇”。 [54]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川兑之间,高山崔嵬。”[55]又《桂阳太守周憬功勋铭》:“乾 剖兮建两仪。”[56]卷五《巴郡太守张纳碑》:“□□乾川,其润如雨。”[57]卷八《卫尉衡方碑》:“恩降乾太,威肃剥川。”[58]卷九《故民吴仲山碑》:“乾 盖载,八十有长。”[59]卷十五《蜀郡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我邦,乾川垂极。”[60]卷十七《益州太守无名碑》:“失明哲兮入川户。”[61]卷十九《魏受禅表》:“若夫复载简易,刚柔允宜,乾 之德。”[62]《魏修孔子庙碑》:“崇配乾 。”[36]据上述不完全统计,其中“川”为最多,11见;“ ”次之,7见;“巛”最少,仅4见。

传世文献里也留下了若干痕迹。如《大戴礼记·保傅》:“易之乾巛。”[64]《贾子新书·胎教》“巛”作“坤”。 [65]《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其坤曰。”《释文》“坤”作“巛”,云:“本又作坤。”[66]《后汉书·舆服志下》:“‘黄帝尧舜垂衣服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67]按,此即引《系辞下传》之文。《乾》《巛》,《系辞下传》作《乾》《坤》。

“坤”与“川”、“ ”、“巛”的关系,前贤有不同的认识。洪适认为:“隶书未尝有坤字,此乃乾坤尔。”[68]这是以“川”为《乾》《坤》之“坤”的本字。《集古录》下《司隶杨君碑》:“巛灵定位。”欧阳修云:“以巛为坤……汉人皆尔。”[69]《玉篇·巛部》:“巛,注渎曰川也,古为坤字。”[70]李富孙《易经异文释》云:“《乾凿度》以八卦之画为古文,天地风山水火雷泽字是。古坤作,此即转横画为巛耳。”[71]

王引之的说法却正好相反,他说:“乾坤字正当作坤,其作巛者,乃是借用川字……浅学不知,乃谓其象坤卦之画,且谓当六段书之。夫坤之外,尚有七卦,卦皆有画,岂尝象之以为震巽离坎等字乎,甚矣其凿也。”[72]朱百度[73]、阮元说同[74]。他们皆以“坤”为正字,“巛”为假借字,“巛”与“ ”形近且古音相同,故得假借。

王氏说乾坤八卦不可能唯独坤象卦画之形,似乎很有道理。但以“坤”为本字说,却与帛书、汉碑等不合。我们可以说帛书《易经》写了别字,将“坤”写作了“川”;帛书《易传》四篇也写了别字,将“坤”也误作了“川”。但以洪适的说法,是“隶书未尝有坤字”;按欧阳修说,是“以巛为坤……汉人皆尔”。我们不能说所有的隶书里,都是写“坤”的别字,所有的“汉人”“以巛为坤”,都写错了。特别是熹平石经,是我国经籍最早之刻本,由汉帝诏著名学者“蔡邕等正其文字”。石经始立之时,天下来观视摹写者,至“车乘日千余两,填街充巷”。“自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若依王引之说,熹平石经《周易》不写本字“坤”,反而写假借字“ ”,“蔡邕等正其文字”何从谈起?又何能“五经一定,争者用息”?因为《周易》之“乾坤”,毕竟不是经学上的小问题。由此可知,王引之等的“坤”为本字说是不能成立的。马王堆帛书、熹平石经和其它汉碑等皆将《周易》之“坤”写作“川”等,决非偶然,当较今本更近古。

 汉人的诸种写法中,“ ”是“川”的转写,当无异议。但“川”和“巛”关系如何呢?还值得深究。

《说文·页部》:“顺,理也,从页从巛。”[75]《广雅·释诂》:“巛,顺也。”[76]可知在许慎、张揖等文字学家看来,“顺”字所从之“川”,实即“巛”。由此可推知,帛书和汉碑中的“川”,作为卦名,实质都是“巛”的别写。

徐锴《系传》将《说文》的“巛”改为“川” [77],实际是有问题的。在帛书《周易》经传中,乾川之“川”与“利涉大川”之“川”在字形上很难说有什么区别,这是抄手水平低劣所致。但在熹平石经《周易》里,《坤》卦名“ ”、《系辞传》和《说卦传》里的“ ”字和《益》卦卦辞“利涉大川”之“川”字截然有别[78]。《成阳灵台碑》的“乾川之象”的“川”字和“颖川”的“川”字[79],《张公神碑》:“乾刚川灵,何天之休”,“乾川传亿万兮”的“川”字和“激川”的“川”字[80],《卫尉衡方碑》的“恩降乾太,威肃剥川”的“川”字和“颖川”的“川”字,[81]其区别也是明显的。这就是说,在蔡邕等汉代主流学者眼中,乾巛之“巛”和山川之“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象《焦氏易林》那样,以“巛”为大川,为水,为江河淮济,既颠倒了正文和别写的关系,也违反了易学的逻辑。八卦中既然以坎为水,又怎能以为水呢?可见“川”并非之正名,当是“巛”之别写。我们只能以“乾川”为“乾巛”,而不能将“乾巛”改为“乾川”。

徐灏云:“马部:‘驯,马顺也。从马川声。’引申为凡鸟兽驯服之称。顺与驯声近义同,人之恭谨、逊顺曰顺,故从页。页者,稽首字也,恭顺之意也。川当为声。”[82]《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礼记·乐记》、《史记·乐书》都将“克顺克比”引作“克顺克俾”。而《中山王 鼎》就有“克 克卑”之句。[83]《礼记·缁衣》引《诗·大雅·抑》“四国顺之”,郭店楚简《缁衣》篇作“四方 之” [84],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缁衣》篇此句作“四或川之”。 [85]战国行气铭:“巡则生,逆则死。”“巡”实即“顺”字,故释者读“巡”为“顺”。 [86]所以,不论顺也好,驯也好, 也好,巡也好,它们都是同源辞,其共同的语源是“川(巛)”,而页、马、心、辵这些义符仅表示它们各自的区别性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说,“川”(实质是巛)是最基本的“顺”,坤卦本为巛卦,“巛”就是顺。

《说文·土部》:“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段玉裁《注》认为“坤”“从土,从申”是“会意”;“土位在申”是“说从申之意也。《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惠栋《义证》:“‘土位在申’者,《易·坤卦》‘西南得朋’王注:‘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易乾凿度》:‘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王筠《句读》认为《说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说是“主卦而也,若主地而言,则当云‘从土,申声’矣”。他不同意《说文》的解释,其《释例》说:“案云从土申声可矣。君曲为之解,段氏又极力助成之,非也。”[87]按王筠《释例》说不可从,“申”古韵为真部,“坤”为文部,两字主要韵母元音不同,因此“申”不,可能表“坤”字的读音,“坤”字不能解为“从土,申声”。段玉裁、惠栋以《说卦传》、《易乾凿度》说来解许慎的“土位在申”说,不但符合许慎本意,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坤”字造字本义的最优解。[88]

俞樾指出:“‘巛’即‘川’字,非坤字也。疑‘巛’当读为‘顺’。……此作‘巛’者,乃‘顺’之叚字。‘顺’从‘川’声,古文以声为主,故‘顺’或作‘川’。” [89]郭沫若也说:“《汉熹平石经》残石作 ,汉碑凡乾坤字亦均作 ,并未见有坤字。可见坤字是后起的, 才是坤的本来面目。”[90]这些意见都足以凿破混沌。

五、二二相耦,相反为义

孔颖达揭示《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是“二二相耦,非覆即变”。 [91]

所谓“二二相耦”,就是说《周易》六十四卦是二个卦二个卦为一对,依此当分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习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忽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三十二对。

所谓“覆”就是“表里视之,遂成两卦”,一个卦体上下颠覆而成两卦,如 屯,倒过来就是 蒙,说是两卦,其实只有一个卦体。

所谓“变”就是两卦卦画阴阳相反,如 乾与 坤, 习坎与 离。它们“反复唯成一卦”,只好“变以对之”,以相应卦位上相反的阴、阳爻来分别。

《周易》三十二对卦中,属于卦画上下颠倒而成的覆卦有二十八对,它们是 蒙、 讼、 比、 小畜 履、 否、 同人 大有、 豫、 蛊、 观、 噬嗑 贲、 复、 无妄 大畜、 恒、 大壮、 明夷、 家人 睽、 解、 益、 姤、 升、 井、 鼎、 艮、 归妹、 旅、 兑、 节、 既济 未济。

属于卦画阴阳相反的变卦有四对,它们是 坤、 大过、 习坎 离、 中孚 小过。

孔颖达所谓“变”韩康伯称之为“错”,所谓“覆”韩康伯称之为“综”。 [92]但不论变卦,还是覆卦,它们的卦体都是相反的。只不过一是两卦卦体阴阳相反,一是两卦卦体方向相反而已。

《周易》卦画结构的这种反对性质,表现在卦义上就是“二二相耦,相反为义”。《杂卦传》就是以反对卦为据系统探讨《周易》六十四卦“二二相耦,相反为义”之作。[93]现在看来,这是揭示《周易》六十四卦本义最有效的方法,是一条最为重要的易例。

蒙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屯为草木初生,而蒙为蒙蔽。

讼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需为退缩不进,而讼为争讼。

比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师为打仗、战争,比为亲比团结。

小畜 履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小畜义为蓄止,而履义为行。

否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泰为通泰,否为否闭。

同人 大有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同人是讲亲疏远近,大有则是不分彼此。

豫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谦为谦虚,豫为自大。

蛊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随为随从而无事,蛊为蛊乱而生事。

观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临为监临居高临下;观为观摩学习。

噬嗑 贲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噬嗑为嚼食食物,象征施用刑法;为文饰。一文一武,一软一硬。

复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剥为剥落,为回复。

无妄 大畜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无妄是无所希望,为之绝望;大畜是大为畜聚,五谷丰登,是得天时。

大过卦画阴阳相对,其卦义也相反:颐是颐养天年,生活得很好;大过是死亡,永别人世。

习坎 离卦画阴阳相对,其卦义也相反:“水曰润下,火曰炎上。”火向上升腾,水往低处流。所以上下相反。

恒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咸为速,恒为久。咸是谈恋爱时间短,为成家立业过日子时间长。

大壮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遯者隐避退遯,大壮者浸强健盛。

明夷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晋为晋升,明夷为陨落。

家人 睽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睽为同中生异,由内而外,犹如姐妹,生为同根,而归属不同;家人为异中生同,由外而内,犹如夫妻,本为异姓,而成一家。

解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蹇为行走艰难,为舒难解困。

益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损为减损,益为增益。

姤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夬为缺失,阳盛阴消;姤为有遇,阴长阳消。

升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萃为荟萃内聚,升为上升不返。

井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困是穷困不通,井是活水不绝。

鼎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革为革命,而鼎象征政权稳固。

艮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震为震动不止,艮为限止不动。

归妹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渐是循礼渐进而“吉”;归妹则有弊而“凶”。

旅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丰是家大业大,官大势大,故旧之人多来亲近攀附;旅是在外作客,则少有亲人。

兑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巽为隐入,而为显现。

节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涣为涣散,为节制。

中孚 小过卦画阴阳相对,其卦义也相反:中孚为有心于信,小过无心有过。

既济 未济卦体相反,其卦义也相反:既济为已经成功,未济为尚未成功。[94]

坤这一对与上述三十一对一样,卦画阴阳相对,其卦义也应相反。如果依《说文》,《乾》卦之“乾”为木“上出”,则与“土位在申”之“坤”构不成反对。依章太炎说,“乾”为“日始出光倝倝也”,与“土位在申”之“坤”的反对关系也不明显。如果以“顺(巛)”为“坤”之本字,“乾”与“坤”的反对义更无从谈起。而以“健”为《乾》卦之“乾”的本字,以“顺(巛)”为《坤》卦之“坤”的本字,健、顺意义相反,与两卦卦画阴阳相对相配,是十分自然的。

由此可知,《周易》六十四卦不但卦形是以“反对”的形式出现的,其卦义也是以“反对”的形式呈现的。“反对”是《周易》的基本特点。

六、健、顺的意蕴

明白了《周易》乾、坤之本字就是健、顺,那么对其意义我们就可作一简要的分析。

周易》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卦名称之为“健”。可知阳爻所代表的就是健,乾卦的题中之义就是论述刚健的问题。[95]

坤卦六爻都是阴爻,卦名称之为“顺”。可知阴爻所代表的就是顺,坤卦的题中之义就是论述柔顺的问题。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由阳爻和阴爻构成的,八卦也是如此,可知健、顺是构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基本因子,它们相反相成,对待而又统一。

从这一意义上说,健、顺内涵了二元对待的思想,是《周易》本经本身就具有的一对概念。

《彖传》的“乾元”、“坤元”说正证明了这一点。

《乾·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坤·彖》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这里的“乾元”,指的是阳爻;“坤元”,指的是阴爻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由阳爻和阴爻构成的,阳爻和阴爻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结构的基本因子,所以称之为“元”。从“万物资始”、“万物资生”说来看,“乾元”、“坤元”又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乾元”“资始”,在宇宙万物生成中的地位相当于父亲;“坤元”“资生”,在宇宙万物生成中的地位相当于母亲。“乾”就是“健”,“坤”就是“顺”。所以,“乾元”、“坤元”也就是“健元”、“顺元”。《彖传》在这里实际是强调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就是健、顺二元。

《系辞传》也有一些论述值得注意: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这里的“易”,论者以为《周易》之书,而“乾、坤”则指《乾》、《坤》二卦。[96]其实误矣。“乾、坤”就是“健、顺”,指的是阴爻和阳爻,“易”就是指六十四卦卦画。有了表示“健、顺”的阴爻和阳爻,才有六十四卦。没有表示“健、顺”的阴爻和阳爻,就不会有六十四卦。《周易》六十四卦,归根结底就是乾、坤,也就是健、顺。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健、顺虽然是二元对待的,但健是“成象”的,主事的;顺是“效法”的,随从的。作用还是有所不同。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这是说,健、顺虽为对待的二元,但地位却有尊卑、贵贱的不同。健为尊贵,顺为卑贱。健代表男性的特点,顺代表女性的特点。健有创始之用,顺有生成之功。这里的乾(健)、坤(顺),已从阴爻、阳爻抽象为表示二元对待思想的范畴了。

《彖传》、《系辞传》对乾(健)、坤(顺)的这些论述,虽然不免有提炼、加工的成份,但基本上符合《周易》本经的实际。

表示二元对待思想的范畴,流行且为我们熟悉的有阴阳、刚柔,但真正在《周易》本经里能找到根据的,则只有乾、坤,也就是健、顺。

因此,《周易》本经里尽管没有阴阳二字,但却有二元对待的思想,其概念就是健、顺。健、顺就是阴、阳,健、顺就是刚、柔。

《周易》是二元对待的哲学,是对子哲学,是阴阳哲学,是刚柔哲学。从它本身的概念而言,《周易》则是健、顺的哲学。孔子和以《易传》为代表的早期文献以“阴阳”解《易》,形式上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就实质而言,是抓住了《周易》二元对待思想的本质,并非是无中生有。

明了这一点,否认《周易》本经有哲学的论调就可以休矣。

 

【注释】

[1]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三卷,30443045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9月。按:为行文方便,原文的假借字都直接写作了本字。下同。

[2]陆侃如:《中国文学史简编》,转引李镜池《周易筮辞续考》,《岭南学报》81期,194712月。案:《中国文学史简编》为陆侃如、冯沅君合著,有开明书店193910月版。

[3]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印说明》,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101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5]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11311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6]就是这仅有的一个“阴”字,高亨也认为是“荫”的借字,指树荫(氏着:《周易大传今注》,480页,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

[7]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113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8]王绍新:《甲骨刻辞时代的词汇》,程湘清编著:《先秦汉语研究》,12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

[9]详细的解释可参看徐朝华《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具体可参崔英辰《〈周易〉之阴阳对待的逻辑》、徐道一《试论阴阳是对待的统一》两文,见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二辑,306317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12]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卷七。

[13]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注疏》卷十二。

[14] “谇”字隶定取丁四新说,见氏著《〈易传〉类帛书零札九则》(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编:《〈周易〉经传解读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页,200612月)。

[15]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三卷,3036页。

[16]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三卷,3036页。

[17]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三卷,3045页。

[18]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145页。按:为行文方便,原文的假借字都直接写作了本字。下同。

[19]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102页。

[20]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杨世文等编,《易学集成》,第三卷,3039页。

[21]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141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2]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14096

[23]章太炎:《八卦释名》,《国粹学报》五卷二期(1909年)。

[24]俞樾:《群经平议•周易一》,《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群经总义类,第178册,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5]如孔颖达《周易正义》。

[26]刘操南:《周易大象例说》,《光明日报》19621019

[27]见傅举有、陈松长编著:《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版第110页,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28]见《马王堆汉墓研究论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图版25,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29]见傅举有、陈松长编著:《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版第118-126页。

[30]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图1-4,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31]韩仲民:《帛书〈周易〉释疑一例——“天行健”究应如何解释》,《文物天地》1984年第5期。

[32]张立文:《帛书周易译注》第22页,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33]李镜池:《谈易传大象的体例》,《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3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3期。

[35]于豪亮:《帛书〈周易〉》,《文物》19843期。

[36]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7]《乾坤凿度•古文八卦》认为“为古地字,“古圣人以为坤卦”。见《纬书集成》第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8]《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版第110页,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39]《马王堆汉墓研究论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图版25,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40]《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版第118-126页。

[41]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图1-4,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42]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图8-16

[43]屈万里:《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证•自序》3页,又卷116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44]范邦瑾:《上海市博物馆藏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文物天地》1984年第51415页。

[45]《隶释 隶续》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6]《隶释 隶续》14页。

[47]《隶释 隶续》18页。

[48]《隶释 隶续》22页。

[49]《隶释 隶续》23页。

[50]《隶释 隶续》25页。

[51]《隶释 隶续》29页。

[52]《隶释 隶续》4142页。

[53]《隶释 隶续》43页。

[54]《隶释 隶续》4950页。

[55]《隶释 隶续》54页。

[56]《隶释 隶续》55页。

[57]《隶释 隶续》62页。

[58]《隶释 隶续》90页。

[59]《隶释 隶续》100页。

[60]《隶释 隶续》159页。

[61]《隶释 隶续》176页。

[62]《隶释 隶续》189页。

[63]《隶释 隶续》191页。

[64]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5]《二十二子》本7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6]《经典释文》卷二十《春秋左氏音义》之六,2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7]王先谦:《后汉书集解》13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8]《隶释 隶续》13页。

[69]《隶释 隶续》229页。

[70]《宋本玉篇》362页,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71]《清经解续编》卷5381309页,上海书店,1987年。

[72]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巛”条,第45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73]《汉碑征经》,徐芹庭《周易异文考》116页引,台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74]阮元编:《十三经注疏》22页,《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5]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8838页。

[76]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77]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8838页。

[78]屈万里:《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证》卷2,第130448页。

[79]《隶释 隶续》1415页。

[80]《隶释 隶续》4142页。

[81]《隶释 隶续》90页。

[82]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8838页。

[83]徐中舒主编:《殷周金文集录》38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84]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17页《缁衣图版》12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8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6]汤余惠:《战国铭文选》194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87]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14册,1315813159页。

[88]以上可参廖名春《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东南学术》20001期)。

[89]俞樾:《群经平议•周易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5页。

[90]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1935310),《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一》3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按:郭说系研究生刁小龙上我课后所提示。

[9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2]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96页。

[93]屈万里认为:“反对、相对,其爻象皆相反,故卦名亦每取相反之义。”(《周易卦爻辞成于周武王时考》,《书佣论学集》,13页,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版)但并非说卦体相反,卦义亦皆相反。

[94]以上详见廖名春《二二相耦,相反为义——〈周易〉卦义新论》,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第31卷第4期,2004年。

[95]关于《周易•乾》卦,廖名春《〈周易•乾〉卦新释》(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韩国周易学会报告会专题报告,2006512,首尔成均馆大学600周年纪念楼)一文有详细考证。

[96]如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5635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原载《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第9辑。录入编辑:之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