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剖析
 

时下关心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人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也很多。相当部分的文章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我国现代的实际,发表了许多思想深刻的见解,对于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些正确的建议。然而,也的确有一些人提出了另一种意见,这些意见集中起来就是一点:主张在中国实行多党竞选,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尽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一再表明:西方的多党竞选和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但这些人置若罔闻,继续鼓吹他们的主张,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因此,使得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怎样进行,这个领域的改革如何深化?成了当前面临的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的主旨是:从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剖析中,探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道路。

众所周知,一种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总是在一定政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例如: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奴隶主政治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在封建政治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现代的议会选举、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在启蒙运动思想家和后来资产阶级理论家所创立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应当承认,这些政治理论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政治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其合理性,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文明史高度考察,人们没有理由对任何时代的政治文明成果加以蔑视或抛弃。

在上述三个历史时期政治文明中,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以及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所构成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文明,特别值得我们关注。这是因为:

第一,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理论直至今日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从历史发展来看,资产阶级是靠“自由”、“平等”“人权”起家的。这些概念起源于欧洲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天赋人权”思想,特别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赋人权”理论。“天赋人权”的核心思想是人生而自由、平等,这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又称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这些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为反抗封建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反抗宗教神学对人们的禁锢而提出来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后来,资产阶级的政治家运用这种理论,把它提炼成“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口号,动员人们起来革命,推翻封建贵族的统治。资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使得自由、平等、人权的理论内容更加充实,影响更加广泛。尤其是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宣言》,公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人权宣言》宣布的这一根本原则,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人民推翻封建贵族统治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不仅是在法国,后来世界其他国家的进步人士无不受其影响,都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去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

如果从15世纪算起到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止,历时近三个世纪;如果以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为下限,则历时近四个世纪,经过同封建势力的反复较量,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最终取得了政权,在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指导下,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利用他们所创建的政治制度,扫除和消灭了封建壁垒,使得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掠夺殖民地、世界市场和其他国家的资源。“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1]把世界历史真正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资本主义时代。这是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

然而,当我们看到人类历史的这些发展,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理论的进步意义的时候,不能忘记这种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和存在的严重缺陷。

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资产阶级只能从它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去设计、规划封建专制制度后的政治制度,而这种政治制度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特征是资产阶级无偿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这是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不可逾越的限制。因为如果资产阶级不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即不进行剥削,它就不成其为资产阶级了。这个基础决定了资产阶级建立的政治制度必然要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特权服务,必然要成为统治、压迫无产阶级的机器。因此,在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在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中,统统只能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利,对于其他阶级,如无产阶级来说,除了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以外,一切都不存在。列宁指出:“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来都是而且不能不是资本镇压劳动者的机器,资本政权的工具,资产阶级的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许诺并且宣告政权属于大多数人,但是它从来没能实现过,因为存在着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2]这就是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就是说,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它不可能跨越这个界限。

此外,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这表现在:他们所讲民主、自由、平等是一般的民主、自由、平等,是超历史、超阶级的,因而是抽象的。所谓抽象性是说他们脱离了这些概念的经济基础,不懂得或者是有意识地掩盖这些概念的物质根源。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竭力鼓吹这种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欺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于这种缺陷,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过,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交换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在这个乐园中的确存在自由、平等、所有权,一离开这个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3]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践中,抽象的一般的自由、平等、人权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到具体的社会实际中,有的只是资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恩格斯也曾指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继续存在,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就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所有研究、谈论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人,除了要肯定它的历史进步意义以外,必须承认它的局限性和严重缺陷。看不到前者,就是不尊重历史,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看不到后者,同样是不尊重历史,就会掉进唯心史观的泥坑。现在的情形是,那些崇拜西方政治制度的人,仍然在抽象意义上鼓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他们无视、甚至蔑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真理,要人们把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当作圭臬,用来指导当今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非常错误的,不是前进,而是历史的倒退。

第二,不得不承认,今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仍然具有很强大的势力。尽管无产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已有150多年,社会主义制度存在于世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这样那样的失误,使得社会主义至今未能取得世界性的决定性的胜利。当今的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特别是20世纪末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一时间,社会主义的悲观论调甚嚣尘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重新获得了声誉,有论者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最终存在形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走上了独家称霸世界的舞台,极力推行“单边主义”,狂妄宣称“不赞成我,就是反对我(即我的敌人)”。它向世界显示武力,先后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企图用武力在阿拉伯国家建立所谓“民主制度”。结果怎样?世人皆知。如今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而不能自拔,妄图把伊拉克打造成阿拉伯世界美式民主典范的美梦彻底破灭。

美国的倒行逆施和在世界各地遭受挫折的事实,本应唤醒那些盲目崇拜美国民主制度的人;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人非但未能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反而增添了他们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兴趣和勇气,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世界历史的发展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将永远不再前进。这些人追随着现代资产阶级的脚步,给资产阶级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冠以普世的意义,完全不顾马克思主义对这些理论所做过的阶级分析,鼓吹这些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即具有普世价值;把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吹捧为人类“主流文明”。谁若是不遵照他们的主张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对人民的“欺骗”,就是对历史犯下了“罪行”。

应当承认,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在其自身的意义上,都是极好的东西。作为历史的产物,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价值,但绝不是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绝不简单地拒绝这些东西,也绝不笼统地加以照搬,而是对之进行具体地分析,认为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社会中把它具体化。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应拥有自己的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无产阶级正是为此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近30年的革命斗争,就是为了推倒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获得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就是保证人民真正享有这些权利。尽管在这过程中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失误,但这个政权的根本性质——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改变。一切尊重历史的人都不能无视这一事实。

在中国为什么不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已经争论过,并且中国现代的历史发展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走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是不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这不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来决定,不是哪个人想走什么道路,想建立什么国家制度,就能够真正实现的,这一切都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1949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写了一篇题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名文。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论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经过。他写道:“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了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4]结果怎样呢?这些从西方学来的真理在中国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但中国不能有。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最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它也是西方的)。走俄国人的路,建立人民共和国,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就是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社会生产迅速恢复,逐步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工业、农业、科学和国防系统。这一切,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历史是一面镜子。过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没有能够挽救和振兴国家,今天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两个:第一,中国国情不允许。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又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之中,根本没有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更谈不上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走资本主义道路必将仰人鼻息,唯资本主义大国之命是从,实际上就是重新回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老路。而今我们的确有了很大发展,国力也有所增强,但不可忘记,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下发展起来的。第二,国际条件不允许。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是处于这一整体的核心,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个整体的边缘或半边缘,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与欠发达或不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处于极有利的地位,它们千方百计强化这种地位,而决不允许任何不发达或欠发达国家挑战这种地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去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发展强大起来,现在更不希望有一个独立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句话,资本主义道路今天在中国更加行不通,根本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振兴之路。这个历史事实曾经教育和唤醒了无数人,使他们中不少人放弃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梦想,跟着共产党走建立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但的确仍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愿从历史中获得教益,坚持对资本主义的向往,妄图把中国人民引向灾难的深渊。他们这种行事背离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为中国人民所唾弃!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它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就决不能以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指导,而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为指导。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就无从谈起。时下一些谈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文章,动辄就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如何美好,如何完善,如何应当学习和效仿。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否真的那么美好完善暂且勿论;仅就中美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这一点,也不能把美国的民主制度照搬到我们国家中来。中国和美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上不属于同一个坐标系统,尽管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我们可以吸取和借鉴,但它们不能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可以直接参照的榜样,更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要靠中国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去探索,去创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进行扬弃。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是资产阶级

政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肯定这一理论的进步性;又深刻揭示了它的局限性和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归根到底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在经济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一定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只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是不存在的。把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普世化,鼓吹它具有“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是重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故伎,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这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一窍不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的时候,才能真正谈论普世的问题,在现阶段,具有真实意义的普世价值少之又少。而到了那个时候,所谓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这些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存在的“宝贝”,早就被陈立于历史博物馆之中了。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在阶级、国家产生以后才有的,它不是指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而是指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参与国家事务。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中,政治同其他意识形式,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相比,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处于支配的地位。政治能够直接地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无产阶级特别关注政治,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要特别用心进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我们应引为教训的是,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一点做得都非常不充分,甚至犯了许多错误,至今仍给一切反社会主义的人留下了口实;但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本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第三,民主与专政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世上既不存在脱离专政的所谓“纯粹”的民主;也不存在脱离民主的专政。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其实质是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民主是具体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民主一般化,宣扬抽象的民主,表面上承认人人都享有民主权利,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权利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利。宣扬一般的、抽象的民主是为了欺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民主只能是阶级的民主,即统治阶级享有民主的权利,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第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这些口号进行反抗资本压迫的斗争,或多或少地争得以上这些权利。无产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才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把幻想变为现实。但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民主,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时对反抗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它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彻底否定了少数剥削阶级的特权,剥夺了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压迫的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不同之点。

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脱离这个理论,我们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就不可避免地会走上错误的道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把这一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只有在推翻资本主义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才能建立起来。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像马克思最初预料的那样,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反而是在东方生产力落后、然而国内矛盾尖锐的国家爆发并取得成功,而这些国家的国情各不相同,所以,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各有特点。

我国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作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国体,它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就是说,我们的国家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广大人民的国家,不是少数剥削阶级的国家。适应国家的这种性质,根据具体国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就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为广大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提供了制度的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制度保证的,人民具有行使权力的机关,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就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化了,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政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有了这个权力,就可以确保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公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政治制度,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它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途径是依法治国,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根据这样的原则,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广大人民享有与我国现在发展水平相当的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人权都是历史地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能达到程度和水平也不相同。在现阶段,如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一样,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水平也不可能很高,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使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有所提高,不断完善这方面制度的建设。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民主高度发达的国家,使我国人民真正享有世界较高水平的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振兴中华民族的政权保证,我们决不能被那些鼓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大话、套话、空话所迷惑,决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和两院制。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这些东西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决不能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时下有一种论调,提出用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发展中国。公然要共产党改旗易帜,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引向资本主义的邪路。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所谓民主社会主义就其现代形式而言,是为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资产阶级思潮,就是“永恒的修正主义”,说到底就是资本主义。主张在中国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重蹈已经在历史上遭到失败了的道路的覆辙,是注定要破灭的迷梦。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人最推崇“瑞典模式”,他们常常拿“瑞典模式”说事,摘取“瑞典模式”中一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东西,其中特别是福利制度,用来蛊惑人心。他们不顾中国有13亿人口这一基本的国情,不顾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的事实,硬拿发展了几十年、资源丰富、人口很少的瑞典来同我国参比。在大事渲染瑞典福利措施的同时,却有意回避瑞典社会制度的性质问题,而“瑞典模式”基本制度的属性是资本主义,这一点,瑞典社民党自己都是承认的,而我国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人却不向人民讲清楚这一点,反而讳莫如深。不可否认,“瑞典模式”中的确包含一些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些可以学习和借鉴;但“瑞典模式”从思想理论上分析,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则区别;从社会制度上考察,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同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今天中国,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要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半世纪以前,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民独立自强的迷梦;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能容忍中国真正独立富强起来吗?只要对全球化的形势进行认真的考察,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作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分析,答案是清楚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去是侵略、掠夺中国的罪魁,而今也决不会“立地成拂”。它们一直在实施对中国进行“分化”和“西化”的策略,它们“亡我之心”从来就未改变过。只有我们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抵御这种罪恶的图谋。美国人自己都认为:“希望中国将发展成民主国家的这个观点,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是美国与一个不以为然的独裁政权保持密切联系的主要原因。”(《时代周刊》网站)如此公开坦白的态度还不能使人们醒悟吗?什么“民主国家”?就是要我们改旗易帜,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新成为当今资本帝国主义的附庸。对此,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警觉,这是我们将长期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指导,坚持和不断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5]突出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本质和核心”,决不能离开或抛弃这个“本质和核心”去另搞一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民的实际需求,创造多种多样的民主形式,提供各种方便有效、简单易行的渠道和方法,让人民真实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管理国家大权真正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唯一正确的道路。

(作者惠寄。录入编辑:乾乾)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0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69页。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