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稳态·运动·平衔
 

运动和平衡的问题,过去是现在还是哲学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控制论关于稳态现象的揭示及其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有关这个问题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并为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稳态——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

什么是稳态?稳态是控制论的一个中心概念。控制论把动物在自然界的活动或机器的自动控制,看成是其本身各组成部分间信息的传送过程。它是研究动物和机器内部的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我们在谈到稳态时,需要首先从有机体谈起。

二十世纪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以及遗传学、神经系统学说、心理学的巨大进步,促使人们对有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现象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人们发现,有机体、特别是人体的温度、血液的酸碱度、血压、血糖、血脂、血钙、血钾、血磷、血氯等等,通常都仅仅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变动,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注意到有机体内包含有复杂的机制,能保持生命所必须的确切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稳态”(homeostasis)。它的本意是“类似固定不变的状态”、“类似停滞的状态”的意思。又译作“内稳态”、“内环境稳定”、“体内平衡”、“自动平衡”等等。

第一个把上述现象概括为“稳态”的,是美国生理学家、维纳的先驱者堪农。它主要是指高度有组织系统活动状态的相对不变性、固定性、稳定性,它的特点是在干扰作用下所保持的一种平衡。

稳态——这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就这样首先在生理学上被发现出来,“稳态”因而也就首先成为一个生物学和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但是,随着人们对这种稳态所维持的内在机制的揭示,稳态概念得到了扩大。它逐步从有机体移到了自动机。这主要是由于维纳指出了稳态现象与负反馈机制的一致性而促成的。

在堪农提出稳态这个概念十多年之后,维纳指出,这种稳态就是一种在自动机上叫做负反馈的机制。他写道:“氧气、二氧化碳、血液中的盐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都是由各种力图对抗任何偏离正常水平的不良变化的机制所调节的。这些机制就组成所谓稳态,也就是我们在机械的自动机中可以看到的那种类型的负反馈机制” [1]

那么,什么是机械的自动机中的负反馈机制呢?自动机上所谓的负反馈机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所给定的状态和在干扰作用下所出现的真实状态之间的偏差所进行的控制和调整。通过这种控制和调整,系统的真实状态与给定状态之间的偏差归于消失,系统又回复到所给定的状态。以电炉炉温的自动调节为例。当我们给矽钢片进行热处理时,所给定的温度是680±5。(±5是允许偏差,即稳态偏差),干扰则是那些引起炉温变化的各种随机因素(如电源电压的被动等等),当它导致炉温高于685或低于675时,其真实数值(即真实状态)就通过反馈元件反馈到控制机构中,在那里和给定的数值(即给定状态)进行比较,相减之差即为炉温的真实状态和给定状态之间的偏差。它成为控制信号,通过一定的控制装置,减小或加大加热电流,从而达到消除偏差、恢复到给定值的任务。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的结果是从出现的偏差中作减法的操作,故被称为“负”的,即负反馈。

生命机体中的调节被揭示为和现代技术中这种特殊的控制是一致的。人体体温的恒定就是这样。尽管气温的变化和人体内部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当它们引起体温的变化时,其真实状态就通过皮肤温度感受器的转入神经冲动,反馈到位于丘脑下部的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那里具有调节体温的标准点。它表示正常的温度3737.1。传入来的神经冲动就在这里和标准点比较。如果传入的神经冲动所代表的温度高于37.1时,体温中枢就通过相应的神经结构运动有关身体组织进行调节,如使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等,使人体散热量增加以达到消除偏差。反之,恒温中枢就通过相应的神经机构进行升温调节以消除偏差,如使皮肤血管收缩、肌肉的紧张度增加等等,使人体散热量减少以相应地提高体温,使它保持在37.1左右。

以上说明,有机体中的稳态和机械的自动机中的负反馈是一致的。而当这种一致被揭示出来的时候,一方面,使原来有机体中稳态现象的内在机制得到了科学的阐明,另一方面,又使稳态现象从有机体移植到自动机,这就无形中使稳态概念扩大了它的适用范围。所以现在,稳态概念已被广泛地运用到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制造上,成为控制论的一个中心概念。

稳态现象从有机体到自动机,从理论上的认识到技术上的实践,反映了人类对它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反映了人类对平衡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稳态这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是人类认识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是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高级神经系统学说、心理学、逻辑学、数学和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物。这是人类认识史和技术史上的一个新飞跃。因此,它必然成为哲学、成为唯物辩证法所必须研究和注意的一个对象。

二、稳态——一种辩证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对象是运动着的实物。实物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种类又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认识,物体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显示出来;关于不在运动着的物体,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因此,运动着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的形式得出来的。” [2]他又说,“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3]

根据恩格斯所指出的这种认识事物的道路和方法,让我们来考察一下稳态的实质,并首先从相互作用开始。

我们知道,系统是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的。作为部分的要素对作为整体的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对系统产生影响、作用。而系统也对作为部分的要素产生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又是它所在的那个更大的环境中的一部分,环境对系统产生影响和作用,而系统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和作用。这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是这些相互作用构成了稳态的基础。按照控制论的说法,系统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这个系统的输入;系统对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的作用是输出。很显然,如果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相等即平街时,系统就进入了平衡的状态(即静止的状态)。这时如果没有新的作用出现,系统的状态将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始终保持在这一既定的平衡状态上。它的过去等于现在,它的现在等于将来。

一个系统,它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具有随机的性质。系统的内部结构会不时发生偶然的故障,系统外部环境的条件常常发生变化。这些偶然的、随机的因素是任何系统也避免不了的,任何系统总是处在大量的偶然因素的作用之下。

这些偶然因素就表现为对系统的一定的平衡状态的干扰或扰动。一旦系统受到干扰和扰动,原有的平衡状态就被破坏,系统的状态就发生震荡。一般经过一个周期的震荡过程,系统的状态就稳定下来,回复到原来的给定状态。仔细地考察一下这全部的过程,就会发现,它是在下列的形态变换中完成的:

给定状态→真实状态(不平衡)→给定状态(平衡)

给定状态→真实状态(不平衡)。这是给定状态的第一个形态变化。真实状态(不平衡)→给定状态(平衡),这是给定状态的第二个形态变化。给定状态转化为真实状态后,又转身而回。这是由系统本身所产生的控制力决定的。系统通过控制力、通过自身的力量消除了干扰,从而使给定状态从真实状态中返回自身。可以看到,这个形态变换是同第一个形态变换方向相反的,同时又是对第一个形态变换的补充。正是经过这种补充,给定状态才从它自己的对方那里回复到自身。

稳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就是由这样的两个互相对立、互相补足的形态变化所组成。它们组成一个循环,一个自成起结的圆圈。这种互相对立、互相补足的辩证运动,又是在系统结构内外的一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它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

系统内外偶然因素的不断交动,要求上述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要求这同一个给定状态不断地作为过程的起点,又不断地转身而回。不断地和自己同一,又不断地同自己相区别。不断地肯定自己,又不断地否定自己。它“把自己颠来倒去:安置自己,把自己跟自己对置起来,自相结合——安置、对置、结合”。[4]正是在这样的形态变化中,在这样的一种运动中,给定状态自身的同一性得到了保存、肯定,而那些真实状态则被一个又一个地抛弃了,或者说,被扬弃掉了。它们都只不过是成了给定状态自身的一个环节,而给定状态则成了一总合、一共体,成了总的出发点和复归点。稳态就是这样的一种辩证运动形式。

三、稳态与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和平衡观

唯物辩证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成果却往往超过了起初所预想的仅仅技术上的成果,而证实了唯物辩证法许多基本原理和观点的正确性。而且,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辩证法的形态往往会发生改变。恩格斯说过,“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5]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从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的,而且也是从自然科学中概括出来的。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能量守恒、达尔文的进化论),促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该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实了物质结构的辩证性质和人类认识的辩证性质,“灿烂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6]。二十世纪初的相对论问世,同样地证实和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原理,以及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形式的学说。对于同相对论、量子论一起被称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三大贡献的控制论来说,当然也是这样。它关于稳态现象的发现和揭示,很自然地成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和平衡问题的有关理论的最重要的现代自然科学根据,给唯物辩证法有关这方面问题的理论和范畴的丰富、深化和具体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首先,它丰富和充实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的概念,有可能使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深化一步。

上面说过,稳态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一种在干扰的不断作用下所保持的平衡,它的内在机制就是负反馈。诚然,这种稳态或负反馈,按其认识论上的发生来说,是主要地存在于有机体和自动机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它对于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和社会广大领域中现象的意义。这种稳态或负反馈,并不仅仅存在于有机体和自动机中,它在一切高度地组织起来的系统如一定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中都是广泛存在的。可以说,它是一切高度组织起来的系统的主要特征。

我们可以把《资本论》中马克思所谈到的经济领域中的平衡和上述控制论所谈的那种复杂的平衡即稳态比较一下。马克思在谈到经济领域中的平衡时指出,由于“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 [7],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同的生产领域力求保持平衡……但是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 [8]上面我们已经看到,有机体或自动机中的稳态或负反馈,正是对干扰(它经常使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无论是有机体或自动机的恒温的维持,都是当干扰朝着使温度升高的方向变化时,系统所产生的控制力就反作用于它,使温度降低;当干扰朝着使温度降低的方向变化时,系统的控制力就朝着使温度上升的方向起作用。总之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系统的控制力都是同干扰变化的方向相反的,这样以维持系统的平衡。所以,从控制论的观点来读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上述那段话,就会发现,马克思所说的“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正是一种负反馈机制或稳态,这与维纳把那种“力图对抗任何偏离正常水平的不良变化的机制”叫做稳态或负反馈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控制论所包含的许多重要思想,在《资本论》中是早已有之的。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从自控技术中得出上述认识。马克思的上述认识是他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结果;这样说是意味着,有机体或自动机中的稳态与经济领域中的平衡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同时也说明控制论的许多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或者说,辩证唯物主义里事实上已经有了控制论所包含的许多基本思想。

马克思在上述那段话里,谈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平衡,即一种稳态或负反馈机制。那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不存在这种平衡、这种稳态现象呢?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种计划性,按照列宁所说,就是那种“经常的、自觉地保持的平衡” [9]。这正是上述的稳态,即在干扰的不断作用下所保持的一种活的平衡。这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要求的。

如果说稳态这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系统中,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那么,对于社会政治系统来说则更是如此了。在这种系统中,社会意识是作为信息起作用的。国家机器是调节器,它通过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社会意识)对一定的社会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性,而这却是一个社会系统生存的主要条件。在这里,干扰则是来自系统内部的各种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在阶级社会里),以及外部的入侵。国家机器正是通过对这些干扰因素的克服、消除来保持一定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的。

稳态或负反馈机制,不仅存在于一切动物和自动机中,而且也存在于一切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中,总之,存在于一切具有一定结构的、充分高度地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之中,无论这个系统是自然地组织起来的还是人工地组织起来的,是无意识地组织起来的还是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但是高度有组织的系统也是合乎规律地从低级的简单的系统中发展起来的,因此稳态或负反馈机制,也是历史地从相对低级组织的和简单的平衡现象中发展起来的。例如,尽管在气体混合体中、在液体中等等的可逆化学过程的组织程度和复杂程度比较低,但在这些过程(系统)中,仍然可以观察到独特的“化学稳态”现象。这就是,当环境条件(温度、压力、浓度等)改变时,在可逆过程中就会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上,系统有一定的能力来维持它,使其保持不变。比如在温度升高时,可逆过程中就产生吸热反应,而在周围的温度降低时,则放出热来,从而使过程(系统)的状态稳定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存在着稳态这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的极限情况即无限小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稳态是自然界、历史领域和技术领域中一种相当普遍存在的、因而是相当广泛地起作用的客观现象。它虽然主要地表现在高度地组织起来的系统中,但这并不使它失去在观察和研究低级地组织起来的系统中的平衡现象的意义。这就是说,稳态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把我们关于平衡的概念深化和具体化了。这是稳态现象及其概念向我们首先提供的东西。

其次,稳态现象光辉地证实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和平衡的统一原理,同时也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明白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 [10],“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之中” [11],“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是因为物体在同一个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 [12]。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13]

稳态现象的发现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这些关于运动和平衡不可分割原理的有力证明。在这里,没有离开平衡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平衡。它们是统一的。说它们是统一的,那是因为,在稳态中,平衡是离不开干扰、离不开它所引起的运动或变动[14]而存在的。系统总是要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扰,从给定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进入不平衡状态,即变动的状态。另一方面,系统进入动态、不平衡状态后,仍需返回静态、平衡态。这样一来,静态和动态,平衡和不平衡,就是相联系而存在的,它们相互否定,又相反相成,构成了对立面的同一,每一方都是它自己对方的对方。它们在相互否定、相互转化中组成了如前所述的流水般的统一。

如前所述,稳态本身按其实质来说,既是一种平衡的形式——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平衡;又是一种辩证运动的形式,一种在对立面的演进中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运动和平衡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仔细地考察一下这种内在联系,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种内在联系中,平衡是运动的内容,而运动成了平衡的形式。说平衡是内容,那是因为,一定的平衡状态,是作为内在规律、目的决定着系统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系统的运动必须服从这个内在规律和目的,而运动则成了它的表现形式。这样,就不仅为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和平衡不可分割原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还从一个新的侧面揭示了平衡和运动的具体联系,以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平衡是运动的内容。这就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运动和平衡的不可分割性。

稳态现象证实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和平衡不可分割的原理是真理,同时也就给了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各种思想以有力的驳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者们设想没有平衡的运动。机械论者设想没有运动的平衡,或者,他们既承认运动也承认平衡,但它们是没有内在联系的,是分开在不同的事物身上的,这个事物是运动的,那个事物是静止的,这个事物处在平衡状态中,那个事物处在不平衡状态中。并且认为,一个事物,要是处在静止状态中,那就会继续静止下去,并且永远静止下去;要是处在运动状态中,那就会继续运动下去,并且永远运动下去。实际上这两者,即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和孤立的运动的观点是相通的。因为那种不和静止、平衡相联系而存在的,只是永远的运动、不平衡,就是这个系统自身状态的静止、平衡、固定不变、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种两极相通就是在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中也充分地反映出来。这个定律认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那么,静止的物体总是保持在静止的状态中,运动的物体总是保持在恒速度运动中。这就是说,孤立的静止和孤立的运动早就在科学上作为同一回事处理了。可见相对主义、诡辩论主张没有平衡的运动,同机械论者主张没有运动的平衡,实质上是同一的,都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他们不能够把运动和平衡、动态和静态作为事物自身的两种状态看待,更不能看到它们的相互否定、相互转化。他们的这种形而上学理论完全不能解释稳态现象,他们在稳态现象面前无能为力。

稳态现象不仅给了一切割裂运动和平衡的形而上学思想以一个猛烈的冲击,而且特别地给那种以为运动和不平衡是重要的,而静止和平衡则是不重要的形而上学思想以一个有力的驳斥。上面已经指出,在稳态现象中,平衡不是运动的一种外在的、偶然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成了运动的内容、内在规律和目的。失去了平衡,运动则失去了它的内容、它的内在规律和目的,成了无内容的运动,无目的的运动。

稳态现象的发现还能有效地阐明一些旧的、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规律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规律在哲学史上不少人曾朦胧地感觉到它是客观存在的,也从一些方面论证过。然而由于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而它一直未获得承认。的确,按照上述主观主义、诡辩论和机械论对运动和平衡问题的看法,这一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们的观点,事物应当遵循的是这样的公式:运动——运动——运动,或者是平衡——平衡——平衡。运动和平衡是不能相互联系的,并且不知道为什么运动、变化、不平衡总是第一重要的,而平衡根本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而这恰好是平衡——不平衡——平衡这一规律所要求我们承认的东西。于是主观主义、诡辩论和机械论都一致地反对起平衡——不平衡——平衡这一规律来,并警告说谁要是承认它,谁就会陷入杜林式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两难处境,找不到从静止(平衡)到运动的桥梁;因而谁承认它,谁就是“机械”论、外因论、均衡论,如此等等。如果说在过去,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规律还是隐蔽着的,那么在今天,随着稳态现象的发现与使用,这一规律则是以特别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上面已经说明,稳态本身就是从给定的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从不平衡状态回复到给定的平衡状态,它所遵循的规律恰好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规律。因此在今天,如果还想否认这一规律的存在,那就等于否认一切高度地组织起来的系统在正常时期的稳态现象,等于否认整个现代的自动化科学技术,而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稳态现象向我们所坚决地提出来的新东西。

确实,承认这一规律,就是意味着不仅平衡和不平衡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平衡还可以成为首要的、决定性的和绝对的因素。但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在稳态现象中情况就是如此。在这里,平衡和不平衡不仅是相互对待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否定、相互转化的,因而造成了它们的流水般的交替和统一;而且这种交替和统一的确定性正好是在平衡上、在给定的平衡状态上体现了出来。平衡成了这个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它转化成不平衡,但这只不过是它的一种化了装的存在形式。一旦它采取了这种形式,它又立即把自己从中脱离出来,回到自身。因而这里的不平衡只不过是成了从平衡到平衡的媒介。如果我们略去这个媒介,这个中间形式,那就是平衡……平衡。因而在这里,平衡表现为一个处在过程中的、自行运动的主体。它只是自己同自己发生关系。这就把它在这个过程中的绝对性和确定性向我们表现了出来。

这是否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呢?一点也不矛盾。恰恰相反,是否承认这一点,正好是区分辩证法和诡辩论的试金石。“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15]。众所周知,相对主义和诡辩往往也承认平衡和不平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但他们只到这里为止。他们不敢承认在相互联系、相互否定、相互转化中有着绝对的、确定性的方面,特别是不敢承认平衡也可以成为绝对的因素,他们坚决否认相对中的绝对。可是,“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16]因此,承认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规律,承认平衡和不平衡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在这里就是在高度有组织系统的正常情况下)平衡也可以成为这种相互联系中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和绝对的因素,这不仅是同客观存在的稳态现象完全一致,而且也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更加证明唯物辩证法一般原理的正确,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不正确的。

【注释】
[1]《维纳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83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6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页。
[6]《列宁全集》第19卷,中文第一版,第2页。
[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9]《列宁全集》第3卷,中文第一版,第566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4页。
[11]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59页。
[12]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17页。
[1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3页。
[14]注:可以认为,这两个概念实质上是一致的。恩格斯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般的变化”(见《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
[15]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8页。
[1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28页。

(原载《唯物辩证法讨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录入编辑: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