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性与时代性、事实性与价值性、观念性与制度性、统一性与多样性、自然性与自主性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哲学问题,需要我们在多维视角的统一中提出问题和展开思路。本文从时间意识、价值取向、制度安排、精神气质等方面加以理解,尤其关注现代性的价值二重性,希望能够对现代性有一个全面的哲学认识和合理的选择。现代性代表了一种寻求超越的时间意识。现代性直接的是个时间概念,也应当首先从时间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就其时间特性而言,现代性是在现代化运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生成的,是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那些相对持恒的要素和稳定特性的概括与提升。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批判和超越历史传统的过程。因此,现代性区别于“传统性”和前现代,意味着对于传统的不断超越,表达着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因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历史超越性的概念。但“现代性”又与“现时性”直接相关,在本质上又是一个不断延展的历史进程。每一个时代和时段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现时存在、现代理解和现实感受,不同时代和时段之间多少存在着一些历时性差异,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又有一条主线贯注始终,有一些主导性的内容融贯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些相似的和相对稳定的东西,并积淀为现代性的要素和内容。因此,现代性不是一个凝固的时间概念,而是动态中发展变化着的时间意识,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概念。这正如卡林内斯库所言:“只有在一种特定的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的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1]现代性的时间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进化意识,非线性意识,不可逆意识和超越意识,在这种意义上,只有在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性。
现代性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标示着现代化运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现代性也是一个价值概念,是对于现代化运动所倡导的那些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的提炼、概括和张扬。现代性的根据和基础是现代化的历史运动。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中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自觉的价值创造和追求活动。对于西方现代化的本来价值追求,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加以探讨:理性化——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革命;工业化——以张扬自然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大机器生产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业革命;市场化——以航海和跨国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革命;都市化——以生产社会化和服务规模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革命;民主化——以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革命;法制化———建立能够保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革命。
现代化还有其他许多价值要素,但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看作其中的基本与核心,它们之间相互交织与互渗,构成了整个西方现代化的整体结构与现实基础,也是现代性的基本内容。[2]就这些价值要素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开发、创造和提升而言,现代性是现代化之果,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一种产物。但这些作为现代化产物和结果的现代性一旦作为普遍性的东西而生成,又作为一种美好的正向的东西而展示出自己的价值与魅力,并成为人们进一步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发挥出价值导向功能,引导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现实化。现代性既是一个历史性和事实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性概念。现代性依托于现代价值所引导和规范的历史进步事实,也是对现代化的历史价值的时代性概括,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了解现代性,不仅要关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事实,尤其要把握灌注在这个过程中的价值引力和价值导向,在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中全面把握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理念,并通过一定的社会模式和制度安排而得到表现和实现。吉登斯认为:“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3]现代化所追寻的一切都应当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加以实施和巩固,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功能,是对于现代化进程中那些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要素与特性的一种整合、概括和提升,并将其作为制度而确立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巩固。就其表现而言,现代性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相关的方面,通过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而得到表现和实现,与个人生活形成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相应地,现代性的社会理念一方面通过人们的自我认同而转化为一种公众意识和共同意识,另一方面也通过现代性的社会制度而得到体系化和制度化的表现和实现。这就建立起现代化与自我认同之间的一种新机制,“这种新机制,一方面由现代性制度所塑造,同时也塑造着现代性的制度本身。”[4]现代性的社会制度,包含着以效率为目标和竞争为手段的大生产组织体系,以公共性、社会性和高水准为特征的生活模式,以科层制和民主化为主要原则的社会政治体制,以契约化和法制化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体系等,是一个复杂而又有序、动态而又高效的社会运行机制,灌注在这个体系中的最高原则是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又在各个具体的领域通过认识的科学性、评价的公正性、行为的规范性、决策的程序性等得到具体的表现和实现。把握现代性,就要关注社会理想的实现机制和社会现实的提升机制,在二者的互动中把握现代性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内在相关性。
现代性还是一种不断革命、不断批判、不断超越的精神气质。现代性就其本质精神而言是革命的、开放性、批判的和建设性的,这正如福柯所言,现代性“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的批判”。[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这种革命性作了非常深刻的揭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生产的不断变革,引起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在变革中不断地发展社会、更新自我、提升境界,促使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使着现代化走向全球化。应该说,现代性的全球性拓展,正是现代性所具有的革命性气质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和实现。在全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是个体直接面向全球化的人类,受到全球性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人类性的事物依赖于个体的理解和参与,这就使得个人的品格和水准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个体主体性的革命性高扬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个人来说,理解现代性,就是要学习、接受、认同和发扬这种革命性品格。
现代性也有其负面因素,是一个价值多元性概念。以上现代化的各种价值与品格,又同时具有价值两面性甚至价值多重性。当我们关注它们的正向价值时,也不能忽视它们的价值负向性。社会价值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往往具有非中立性,在某些方面看来是正价值,从另外的角度看则可能是负价值;对一些人或社会成员是正价值,对另一些社会成员则可能是负价值,在一些情景下是正价值,在另一些情景下则可能是负价值,因此需要有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态度和合理的价值评价。我们谈到的现代性如上特性和价值,如果不能对其加以必要的限制和有效的调控,都可能转化为负面的东西,并造成新的自然、社会和人性问题,带来所谓的“现代病”,造就出了一个风险性的社会。例如,就我们前面谈到的6个核心价值要素而言,过度的理性化有可能压抑人的非理性,造成人的片面化。
20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盛行,就与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的非理性的压抑和限制是分不开的;不加限制的工业化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单一化,造成巨大的资源与生态问题;不加调适的市场化有可能导致世俗化甚至是庸俗化,带来拜金主义的流行和巨大的贫富差距;没有节制的都市化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群居性生存危机,带来巨大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缺乏合理制约的民主化有可能带来社会的混乱,为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留下可乘之机;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则有可能重视了形式公正而忽视实质公正,降低社会生活的效率,忽视道德的力量,等等。正是以上诸多问题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暴露和暴发,引发了许多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现代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展开,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联系在一起,更是使得其负面效应以放大的方式和尖锐的程度展示出来,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引发出巨大的社会风险,也引发了对于现代性的严厉批评,为各种形式的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土壤,奠定了基础。如果忽视了现代性的价值多元性,不仅难以理解马克思当年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深刻批判,也难以理解当今世界的非常普遍的反现代化浪潮。
对现代性问题多维探讨不仅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和创造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是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不可回避也不能超越的,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并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地位,成为了强势权力和强势话语国度。对于后发国家来说,面对着高度发展的世界现代化,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自觉地加入,迎头赶上,否则必然被时代所抛弃。不仅如此,现代化的发展有一种加速度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趋势,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又造成了一种加速现代化的特殊紧迫性。而一旦要加入现代化,现代性就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价值的导向而制约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建设现代化就是实施现代性。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性具有价值二重性甚至多重性,有许多负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和克服。这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西方的发达国家走过了他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也希望把它们作为普适性的道路推广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然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照搬西方现代化的现成模式难以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也难以避免其已经付出的巨大代价。现代化的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能否创造出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对于落后国家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今天的发达国家,现代性暴露出严重的问题,面临着尖锐的批评。而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既不能为了追求现代化而不惜代价,忽视现代化的多重价值尤其是负面价值,又不能因为现代性在发达国家所受到的批评甚至轰炸而放弃和放松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徘徊于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外;既要自觉地加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要在发展自己的现代性的进程中努力消除和克服现代性所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应当看到,今天的世界现代化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现代性的进一步调适来加以解决。
现代性所倡导的变革、发展、创新的精神气质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仍然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只有凭借着这种精神,并且大力地发挥这种精神,后发的国家和地区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弃落后而走向先进。因此,对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现代性仍然是他们应当努力追寻的目标。积极地加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走出一条有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他们应当和能够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注释】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琳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第18页。
[2]参见欧阳康:《现代化的“围城”及其超越》,《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
[3][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版,第1页,第2页。
[5][法]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载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4页。
原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录入编辑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