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古村落:也是一份珍贵的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1986年,国务院批转了城乡建设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其中的第四条中指出:“对一些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意味着中国的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开始由大中城市向村镇延伸,古村落如何加以保护的问题被提到了议程。  截至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先后公布了国内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至此,我国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

确定古村落的性质不仅仅是为了扩大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更重要的是为了深入发掘整理中国文化的民间资源,增加中国文化的厚重感。与集中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资源不同,古村落一般都远离城市,散布在广大的山区、田野和草原之间,其中不少至今还状态良好,能够使用,是当地住民的家园。在这里,不仅保留着清纯朴实的自然环境,还保留着与此相匹配的居住习惯、风俗伦理、亲情关系,构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与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充满紧张的现代生活形成极大反差。对久居大城市,饱受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活节奏紧张困扰的人们来说,古村落是一个悠远而神秘的所在,其中的一切都因为原真性而给人以新鲜感,魅力独特。

然而,从全国的情况看,对古村落这份资源的发掘利用并不平衡。江浙、徽赣、云贵部分地区的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并重,形成了良性循环,步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沿黄河中下游的秦、晋、豫、冀、鲁历来是古代都城的所在地,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积聚地,曾经是古村落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古村落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时至今日,那里不少的古村落仍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基本谈不上利用;至于分布在东三省丛山密林之中、西北荒漠戈壁之上、西南峡谷江河之间更加广大地区的古村落,基本上处于“躲在深山人未识”的原始状态,只有少数探险者才会偶尔光顾。也就是说,同是古村落,由于所处地区不同,保护和利用程度的差异也很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所在地区对古村落价值的认定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普遍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出游的人数超过了2.9亿,按照游览花费时间、游客好评程度、可能形成的影响力几项指标,像北京、杭州、上海等传统的城市旅游景点是当之无愧的热点地区,人气旺盛。与此同时,以古村落为主体的村落游也势头强筋。游客还自发地将凤凰古镇、元阳梯田、婺源、青海湖、泰顺、西塘、束河等十个以古村镇为主体的景点作了热力推荐,冠以“中国十大之美,让人魂不守舍”的美名。[2] 这种情况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游客的旅游需求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从单纯的游走观看,向发现探寻转化,由感官满足,向精神满足提升。有资料显示,那些年接待量达到280万人以上的旅游热点地区,往往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例如北京的明清古迹,南京的民国遗风,杭州的南宋情怀,西安的汉风唐韵等等。同样,以古村落为主体的旅游热点地区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例如云、贵、青、藏这样一些边远省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旅游热度,要远远高于那些纯粹以自然山水为主的地方。环境因为人的存在而变成了人的环境,山水因为人的存在而变成了人的山水,而给山水环境增色的恰恰是当地人创造的文化。这样看来,就古村落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身特有的历史、习俗和生活方式,以及以物质或非物质方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遗产。

二、古村落的价值

价值取决于需要,取决于能够满足需要的资源情况。现代人对自然之美的需求所以日益旺盛,不仅因为那里的山水风光能够愉悦性情,健康身体,也因为那里的人文环境可以增长知识,营养精神,使人们得到身心上的收益。而古村落恰恰是这两种资源的集合之地,为发展旅游经济奠定了基础。

首先,古村落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可以作为建设旅游景点的基本原则。从环境上看,古村落坐落于青山绿水、草原林海、江河湖泊之间,大地上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原材料,构成生活之源。形象地说,古村落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自然母亲怀抱中建造出来的家园。从质量上看,古村落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大地上养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是这样,利用土木建造出来的房屋也是这样,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与生命发生关系。这便决定了古村落的生活是在生物链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基本上不会对自然造成破坏。从结果上看,古村落的建设只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不太追求发展速度,因而也不会像当代社会那样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甚至是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

当代社会以满足眼前需要为基础,以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而不太会去考虑自然的承受与未来的情况。各种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都与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有着直接关系。欲望的无限化与能源和环境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能源的枯竭与环境恶化。在生命科学看来,发展,只是生命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事情,贯穿生命始终的只能是生存。就犹如长身体只能是人的一生中某个时期的事情,而不可能贯穿人生始终一样。人的生命是这样,由人构成的社会也是这样。古村落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了长久存在。于是,立足自然的绿色经济、无公害建筑、健康饮食,都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古村落吸引游客的亮点,也是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其次,古村落注重人与人的融洽与亲和,可以作为当下农村人伦关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农业生产是以集体劳作的方式进行的,而构成这种集体最方便有效的方式就是家庭,共同的血缘组合为了共同目的而进行的劳作,显然要比其它形式的合作来的紧密。像关中地区的党家村,晋南地区的各家大院,江浙一带的同里、周庄那样的古镇,最早都是从血缘宗族演化过来并保存至今的。大家住在一起既有邻里之情,又有血缘之亲。个人的生老病死往往能引起全村的共同关注,牵动每一个人情感;节日庆典往往是交流情感、凝聚亲情的最好方式,即使在平时,邻里之间的串访也多不是因为有事情要办,而是因为感情的联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民间风俗,与中国注重血缘宗亲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构成了古村落中最有魅力的一种生存之道。

当下的农村建设要保持这样的人伦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是当年的乡镇企业还是目前十分流行的商业往来,甚至于为这些生产活动提供管理的各种机构,将人们组织到一起的不是亲情而是利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基本上与亲情无关,而是取绝于共事时间的长短,配合得和谐与否。当然,决定共事时间长短的根本还是取决于彼此获得利益的情况,衡量相处和谐与否的标准也少不了利益的介入。总之,评价一个企业好坏要看效益,衡量员工的水平要看业绩,评价领导的能力要看政绩等等都是时下最流行也是最让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当然,也最能体现利益至上标准的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的亲情关系受到挑战,人们更加信奉“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生活信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缺少了情感而变得冷漠。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伦关系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在任何时期都是排在前面的,因而,不管是国家还是民族,单位还是家庭,都将和谐的人伦关系作为重要的事项,在这方面,古村落旧有的家族活动、村落聚会、庙会信仰、敬祖祭祀等等活动,实际上就是想达到凝聚人心,和谐邻里的目的,对生活在城市生活圈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理应成为旅游景点的重要内容。

再次,古村落是根据自然条件设立的,自然条件不同,与之相适应的人居环境建设也会有所不同。以陕西为例,在2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特点,也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植被条件。细观这里的古村落,哪怕是建于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建筑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处于黄土高原地带的陕北古村落以窑洞为主,土与石是建筑的基本材料,靠山坡而建,样式为下方上圆的纵深式洞穴,与周边的黄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处于秦巴山地的陕南古村落以板屋为主,木与石是建筑的主要材料,石材垒地基,建墙体,木柱木梁,木板门面,样式简单,很少装饰,整体上成排相依而建,各家又各自合围成院落,加之依山伴水,青绿相间,很有一番江南味道。处于南北之间的关中地区,兼容南北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古村落既有以土为基础烧制砖瓦的传统,也在大量使用木材,属于典型的土木结构。由于这里是正统文化的所在地,讲究礼俗规矩的传统也在建筑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房屋的朝向开间大小有等级,院落的方位布局深浅有依据,尤其是木砖石雕的大量使用,提升了建筑的品味,也使这里的古村落在汲取南北两地建筑经验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规格布局上中规中矩、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等建筑特点。

大工业生产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标准越统一,产品就越可能批量化生产,市场范围就越大,效益回报率也就越高。有了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厂家就得视标准为法律,严格遵循,不然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高度的统一性在给产品带来广泛市场的同时,也让使用这些产品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统一,越来越没有了地方特色。以人居环境为例,当所用的建筑材料都趋于标准化的时候,使用这些材料建造房子的结构、造型、工艺也日渐趋于一致。于是,在工业产品最为集中的城市,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建筑在外形上几乎都是一样的。“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地域特征在弱化,对西方建筑的盲目效仿造成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 [3] 正在成为当下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种情况对古村落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丧失了民族色彩,古村落也就等于失去了活力,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赢人的魅力。

这样看来,古村落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良好的自然和人居环境,更有与这种环境相匹配的生存经验和智慧,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不少精华。其中有人与自然的相处规则,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更有使我们的生存空间保持文化个性的种种讲究。那么,如何使上述种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发扬光大,转化成旅游资源呢?

三、古村落开发的措施

首先,在内外兼修中有所区别。这里所说的“内”,是指建筑内部一切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外”,是指建筑物外部视觉所及的东西。前者涉及饮食、起居、冷暖、卫生,主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活水平;后者包括建筑外形、公共设施、环境情况,主要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直接关系人们对村落形象的判断。从国内外古村落旅游搞得比较好的地区来看,通常的做法是:村内的建筑以及公共场所的外观尽量保持旧有的风貌,即使是对建筑的加固维修,原来使用砖石材料的地方仍然使用砖石材料,原来使用木质材料的地方仍然使用木质材料,原来没有油漆的地方仍然不用油漆……总之,这些场所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现在仍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样子,使其古色古香。

古建筑的内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供游客参观,一种是供游客住宿。前者的布置也要与外在环境相匹配,旧时的家具、陈设以至于饮食起居等等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使人感到过去生活的原真性。后者的布置完全是现代的,与大城市的宾馆饭店没有什么两样,追求与现代生活水平的接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游客都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一种“宾馆”的感觉。

经过这样的设计,古村落的外在与内在各得其所,各有魅力,在相互整合中形成了特有的基调。在一定程度上说,古村落成为旅游景点绝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而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过程,是一种文化工程,旧的保留与新的引进,绝不是简单从事就能够达到的。这便决定了,在古村落成为景点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再现传统的多种智慧。

其次,以典为主,以雅为辅。在现实生活中,“典”与“雅”相辅相成,难分彼此,共同构成一种美学效果。但是,仔细体会,同是建筑,百年古建给人的感觉决不会等同于一座现代的家居小院。我们认为,那些能够给人以沧桑感,甚至于令人肃然起敬的建筑之美就是“典”;那些外表灵巧,给人以时尚感的建筑之美就是“雅”。显然,古村落的美一般应该以“典”为主而不太适宜“雅”。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古村落中有许多精美的木、石、砖雕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高雅之美,也承认那些小桥流水、柳暗花明、翘檐回廊、雀替花窗的优雅。但是,这些仅仅是总体效果中的点缀,古村落是岁月的产物,其文化基因中更多的是历史遗存,不管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比比皆是的营造智慧,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给人们留下的是思接千载的敬意,而不是飘忽不定的欣赏。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历史的厚重也增强着现在的厚重,如同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4]

内外兼修有助于保存古村落的基本文化格调,“典”主“雅”辅属于古村落的美学定位,这里都会涉及到古村落的硬件建设问题,也是古村落成为旅游景点的重要步骤。要想使古村落活起来,升华出“典”的效果,让人留恋忘返,恢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凡是历史悠久的地方,为了愉悦身心,团结乡里,交流感情,人们总会通过一些活动将四面八方的乡亲们聚拢到一起,或载歌载舞,或集会比武,或表演游行,形成了秧歌、腰鼓、赶集、庙会等等项目。与现代的娱乐活动比较,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活动少了些科技渲染,多了些乡土味道,少了些花里胡哨,多了些直截了当,少了些矫揉造作,多了些真情实感,因而,更能反应这些地区人们心灵中的纯朴与厚道,同样属于古村落景点中别有魅力的一个看点。

再次,立足长远而不是刀下见菜。旅游景点是从聚集人气开始的。对古村落而言,聚集人气当然也应该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对待。但是,这里的情况到底不同于一般村落,为了使村子的古风不受影响,在以什么聚集,怎样聚集上也要有所区别。从实际考察的情况看,可以总结出两种思路:一种是凭借外力,力求速成;一种是保持传统,平稳起步。从效果上看,前一种情况显然是想刀下见菜,后一种情况虽然也有所作为,但是并不急于求成。两者形成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陕西商洛地区就有一处古镇。这里是秦岭腹地,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这里的人们以大山为伴,以小溪为邻,以土地为生,过着“久居桃花源,不知山外有汉”的闭塞日子。然而,经过一番商业开发,古镇里最显眼的地方建起了门面房,一派农贸市场的景象,而老街上则狭窄而破旧,一派萧条。显然,曾经有过的资金并没有用在这些老屋的修缮加固上,而是用来盖了市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但没有提升村落的可游性,反而使古镇的整体面貌遭到了破坏。与此不同的是,渭北高原上也有一处以旧村改建而著名的村落。新世纪伊始,村里人将发展村落旅游作为经济增长点,在村子里专门辟出地方修建了一条仿古街道,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虽然不是古遗址,但是,由于突出了当地特色,恢复出来的街道同样古味十足——除了青砖灰瓦、老式门窗,还保留着磨坊、织布、酿酒等等场所,容纳着关中地区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游人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只有在这里的乡村才有的古老生活,自然流连忘返。

同是古村落,同样都做了前期投入,按理说前者应该比后者更有优势。但是,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一个由于定位不准几乎被现代开发压垮了;一个由于活化了农村生活,以特色迎来了八方游客。事实说明,对古村落而言,要想培育出引人入胜的看点,仅靠经济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古村落的优势在文化,只有把当地的文化优势发掘出来,才可能以长补短,焕发活力,而文化活力的发掘培养,所采取的措施本身就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决不是靠生意场上的投机取巧就能一蹴而就的。

这样看来,古村落尽管不能走进博物馆,但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生存智慧,尤其是所具有的文物属性,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不同的是,散布于民间的实际处境,使得古村落必须面对许多挑战。尤其在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浮躁的人们很难有耐心去发掘其中的蕴藏,体会其中的文化精神,也难免因为急功近利而干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将从粗犷走向精细,从游山玩水走向探究古今,越来越带有文化色彩。这为古村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是古村落成为旅游景点的根本优势所在。

有资料显示,美国电影的年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放映总时间的80%。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影片能够通过高科技手段,将某种市民文化表现得出神入化,是文化增加了影片的可看度。这也提示我们,在古村落发展旅游经济,需要资金的注入,更重要的还要有善于抓住古村落文化特点,具有文化眼光的设计者。势必,凝聚村子固有的文化气质,培育村落的赢人之处都是由人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见:中国风景园林网。

[2] 见:搜狐旅游资讯网。

[3] 吴庆洲著:《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 陈望衡著:《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本文发表在“2010中国文化产业高层论坛会议论文集”中。录入编辑:莫得里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