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道教“道在养生”
   

 

重视养生,讲求健康长寿,是人生的至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养生思想源远流长,人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开始了养生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过不少养生思想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完整的养生文化体系。在这个庞大体系中,道教的“道在养生”思想至为独特,最有影响,而且效果显著。即便是在科技发达和物质丰盛的今天,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试就其基本思想、内容及其方法效能作一浅述。

 

一、仙人可学,长生能致

 

道教的养生思想源于神仙长生不死说。神仙说的核心是认为人能够通过一定手段达到长生不死,羽化成仙。在神仙说中,神仙的形象可爱,“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1]。神仙的能耐非凡,“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2],甚至“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汊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掠”[3]。神仙的生活幸福,“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 [4]。还有,神仙的最大特点是长生与不死,“仙,长生仙去”[5],“老而不死曰仙”[6]。显然,神仙的逍遥快乐令人憧憬,神仙的长生不死更令人神往。

道教坚信神仙实有,其最早的经典《太平经》就提出,天地之间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道教也深信仙人可学,长生能致,所谓“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7]。例如葛洪就笃信神仙学说,仙学理论贯穿于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王明先生认为:“在《抱朴子·内篇》里,无论讲炼丹或医学的道理,葛洪说着说着,就说到如何长生,如何成仙方面去了。”[8]汤用彤先生也指出:“南北朝以前的道教,即多以神仙为‘积学所致’。……葛洪虽以仙人禀异人,立‘仙人有种’之说,然亦认为仙人可学而致。”[9]仙人之所以能长生,道教认为关键在其修炼得道,“长生之道,道之至也”[10]。很明显,道教这种仙人实有、仙人可学、仙人能致、仙术有效理论,为人的生命无限延续带来了曙光,更成为道教“道在养生”思想的活水源头。

 

二、生为第一,我命在我

 

道教接纳了神仙长生说和不死观念,在对人的生命存在作出价值判断和回答人的生命价值意义时,提出了“重命贵生”的观点。

重命贵生是道教的生命观,也是道教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体现在:

首先,道教以生为乐。在早期道教行世时,贵生的思想即已被强调,如《老子想尔注》把《老子》第十六章中的“公乃王,王乃大”改为“公乃生,生乃大”,又把第二十五章中的“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中的“王”字统统改为“生”字,生如同天地之大。《太平经》也把生看作是人生首要之事,“要当重生,生为第一”[11]。生,又是人生一大乐事,“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12]。葛洪讲到“玩其三乐”[13]时,也把长寿视为一乐。可见,在道教看来,人生的至道莫过于热爱生命,保养生命,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的境界,这是道教养生思想的终极目标,也是道教养生思想的独到之处,更是道教精神最凝炼的概括。“长生不死的概念,在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14]。所以,人们对不死的追求,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质,在中国养生思想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道教又以不死为大乐。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15]。重生恶死是人之常情。那么,人们应该如何趋吉避凶,去死存生呢?道教认为应学仙修道,“故夫上士忿然恶死乐生,往学仙,勤能得寿耳,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中士有志,疾其先人夭死,忿然往求道学寿,勤而竟其天年耳,是其第一坚志士也。其次,疾病多而不得常平平,忿然往学,可以止之者,勤能得复其故,已小困于病,病乃学,想能禁止之,已大病矣。其次大病剧,乃求索道术,可以自救者已死矣”[16]。人死不能复生,“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17]。死甚为可惜。葛洪更充分说明了生命的可贵和死亡的可恶:“百年之寿,三万余日耳。……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所,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此譬虽丑,而实理也。”[18]因此,人没有不重生恶死的。显然,道教把神仙的长生说与人的贵生思想连接起来,肯定人类的世俗欲望,肯定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再次,道教还以自控生命为极乐。“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基本精神和养生思想的精髓所在。道教认为,人的生命长短并不取决于天命,而是控制在人自己的手中。“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当爱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复思此言,无怨鬼神”[19]。为此,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该话始见于《龟甲文》,葛洪在《抱朴子》中曾加以引用:“《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古人岂欺我哉。”[20]这是说,人的生命存亡,年寿长短,取决于自身,并非天命,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便可长生不死。此后,历代道教养生论著都反复强调这一精神,如魏晋时的《西升经》云“我命在我,不属于天”,宋代的《云岌七签·仙经》说“我命在我,保精爱气,寿无极也”,清代的《慧命经》也一再提及。可见,这一精神贯穿于道教养生发展史的整个历程。“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核心就是要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求得自我生命的发展和获得生命的超脱和自由。如何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河上公说:“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法如是,乃为真人。”[21]陶弘景更作补充发挥:“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22]这深刻地揭示了道教养生思想的真谛。道教还认为,既然生命宝贵,人应当从爱护和重视自身生命和躯体着手,注重自身锻炼和保养。“皆知重其命,养其躯”[23],“唯思长寿之道”[24]。“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25]。显然,道教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命贵生思想,既不像原始巫术将人的寿命长短归之鬼神力量,也不像先秦诸子那样对人的寿命表现出漠视态度,更不同于其他宗教对人生的一概否定;它还一反儒家“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观,同庄子“齐死生”的生命观也截然不同。它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洋溢着生命热情的精神,它激励着人们锲而不舍地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和养生之道,致使道教养生不断获得生命之源和动力,并促使道教养生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可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养生理论和有效的养生方法。

 

三、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道教重命贵生,以生为乐,追求长生不死,对生命予以热切关心和极大负责。在如何保守生命、延长寿命乃至长生不死问题上,道教提出了“生道合一”的原则。

“道生万物”是道教“生道合一”的基点。道教从宇宙生成论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6]的观点,认为“道者,万物之宗元”[27],“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何有天地乎”[28]。又“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矣”[29]。道教从宇宙生成论发展到生命人体生成论,并认为道是生命之本,“夫道者,……即人生之本也”[30],“道乃自然所生,既有大道,道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31]。可见,人的身中有道,人可体道。

“身中有道”是道教“生道合一”的前提。道教认为,不仅宇宙存在有道,在人的生命体中也存在有道,而且两者具有的道是同一个东西,信道之人可以通过修炼,体会到“身中之道”的存在。“善行道者,求之于身”[32],人一旦体会到自己身中之道,也就同时获得了道生化万物,不生不灭的神通,便可以像“道”那样长存不灭,像仙那样长生不死,“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33],如是便可“得道成仙”,实现生命的最高目标和人生的最高价值。道教把自然衍化的“道”引入人体内部,并视之为长生成仙的客观基础和追求目标,这在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为后世道教注重自身修炼,努力从自身生命中寻求成仙之途和长生之道奠定了基础。

“生道相守,生道相保”是道教“生道合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34]。在道教看来,生命与道是一个相即不离的统一体,道既是人体生命之源,又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因此,人要生存长寿,就要生道相守和生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须臾不离。“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35]。生道相守相保的思想作为“生道合一”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道教“道在养生”思想的本质特征,得道乃生,失道乃死,“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在守道,则长存不亡也”[36]。“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常存也”[37]。“不知守道全身,寿尽辄穷”[38]。在道教看来,人不仅要守道,而且要守道不息,“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39]。道教还强调,虽然人有生死,但道无生死,而个人生命中道的得来,全在于他自己的主观努力与否,“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40]。人一旦真正把握了大道,达到了“生道合一”的境界,便自然会“深根固蒂,长生久视”[41]。由此可见,道教的“生道合一”理论强调了道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道在养生基础上致长生的最高目标,表明了道教对生命主体的极大重视。道教这种把人体生命与宇宙最高原则——“道”合二而一的气魄,在世界所有宗教体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总而言之,道教的“道在养生”思想颇具特色,它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自成体系,它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道教的这一套养生思想,就没有今天中国养生文化的巨大规模和较高水平。

 

【注释】

[1] [2]《庄子·逍遥游》。

[3]《庄子·齐物论》。

[4]《抱朴子·对俗》。

[5]《说文解字》第八。

[6]《释名·释长幼》。

[7] [18]《抱朴子·勤求》。

[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序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9]《读道藏札记》,载《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5页。

[10] [20]《抱朴子·黄白》。

[11]《太平经·不用书言命不全诀第199》。

[12]《太平经·乐生得天心法第54》。

[13]《抱朴子·释滞》。

[14]《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10章。

[15] [17]《太平经·不用大言无效诀第110》。

[16]《太平经·急学真法第66》。

[19]《太平经·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第179》。

[21] [32] [33]《老子河上公章句》。

[22]《云岌七签·养性延命录》引《大有经》。

[23]《太平经·名为神诀书》

[24]《太平经·右问天师书文徵信明诀》

[25]《太平经·经文部数研应诀第167》。

[26] (老子》42章。

[27]《道德真经广圣义》卷2

[28]《太平经钞壬部》。

[29]太平经·守一明法》。

[30]《正统道藏·太玄部·大道论》。

[31]《云岌七签·元气论》。

[34] [36] [37]《正统道藏·洞神部·太上老君内观经》。

[35]《正统道藏·太玄部·坐忘论》。

[38]《老子想尔注》。

[39]《太平经·分解本末法第53》。

[40]《云岌七签·养性延命录》。

[41]《老子》59章。

 

原载《江汉论坛》1999年第6    录入编辑:方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