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
 

一、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会者作了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1.新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特征是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学者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消费、享乐有度,科学、合理;二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坚强意志和健康体魄;三是促进思维力、智力、创造力,审美情趣高雅;四是既有利于个性发展,又有利于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和谐美好。显然,这种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过程。

2.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吸取我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精华。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之志;“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的为民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处世之道等等,都是要求每个人正确处理物质生活欲望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主张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之外还应当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在集体和社会里,首先应当顾及他人利益、顾及国家和民族利益;个人不但向他人和社会索取,更重要的是给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够作一个合格的人、有道德的人。可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深刻内涵及深厚基础的。

二、当前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是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与封建主义落后愚昧生活方式的混合物。与会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

1.现阶段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特征。

其一,以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为龙头,以封建主义的落后愚昧性为基础,二者集中体现为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腐朽”建立在“落后、愚昧”这一背景之上,同时又深刻地反映了“落后、愚昧”的特点。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表现为“落后”、“愚昧”;在城市和开放地区则表现为“腐朽”。

其二,消费内容的挥霍性和恣意性。其物质消费充满了物欲,其精神消费弥漫着粗俗和低级趣味,甚至充满了色情和暴力,而消费资源的获得则是寄生性与违法性的结合。有学者分析,当今社会过着腐朽生活方式的人是极少数。其中可分为四类:一是趁社会一些方面出现混乱无序而大发不义之财的个体“暴发户”,以及将集体资产据为己有的所谓“承包者”;二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买卖批文,挪用公款炒房地产,贪污受贿的“以权谋私者”;三是靠偷盗、诈骗、抢劫而暴发的违法犯罪者;四是少数素质低下却有“滚滚财源”的歌星、影星、笑星等。

其三,消费方式使人颓废、堕落,严重危害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单纯追求肉体享乐,“用金钱确定人的价值”(恩格斯语),把无度的物质享受和纵欲作为人生的目的,其结果使人失去德性、朝气和活力,甚至会走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赌博、盗窃、卖淫、谋杀的犯罪道路,干出出卖国格、人格的勾当。不仅危害自身,而且破坏家庭和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消极颓废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有学者分析了四方面原因:

其一,西方国家腐朽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从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开始接

触到西方生活方式,而一些人出于对发达国家盲目崇拜的心理,分不清文明健康消费方式与消极颓废消费方式的界限,盲目地模仿西方国家腐朽的生活方式。而西方国家则通过传播其生活方式,将资本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我进行渗透和影响。

其二,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长期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崇洋媚外等旧意识、旧价值观以及小生产者和小市民讲排场摆阔气的庸俗心理,依然会支配一些人的头脑,同西方国家腐朽生活方式很容易合拍。

其三,商品——货币关系在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具有引诱人追求物质享乐和低级庸俗精神生活的消极面。

其四,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存在体制和政策上的不完善和疏漏。这使得抵制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各种制度规范无法迅速有效建立或实施。另外某些方针政策、舆论导向的失误,也容易给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存在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3.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危害性。

其一,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危害。消极颓废生活方式是靠损害、侵吞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富为基础的,它挥霍、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危害。它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麻醉性和摧残性。它腐蚀人的意志、摧残人的个性,使人远离正义、美好、崇高、善良,在其畸形、偏执、古怪的行为中闪现出无耻、邪恶、卑鄙、丑陋的伤痕。

其三,对社会进步的危害。一掷千金的挥霍性消费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使一部分人对自己的收入状况、生活方式产生不满足感,进而引发对社会公平性、合理性的怀疑。

三、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抵制消极颓废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会者提出了以下对策措施。

1.抵制消极颓废生活方式 ,清除其“示范效应”。刹住腐朽颓废之风的关键是堵住”龙头”。一是公检法要认真查一查“暴发户”,把他们贪污受贿、偷漏税款的巨额资金统统没收;二是加强税收的立法和执法,防止两极分化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三是狠狠整治腐败,刹住一切形式的违法乱纪的“公费消费”现象。

2.加强国情教育和社会风气的改造。一是教育国民正确认识国情,提倡合理、科学消费,防止享乐主义抬头;二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抵制消极颓废的消费倾向;三是加强农村乡规民约和城市文明公约的建设。

3.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与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应重在建设。首先是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二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共青团员要带头过文明健康的生活;三是理论研究和宣传,特别是各种报刊、影视、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各种文艺创作等等都要负起社会责任,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消除,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能起负面作用。

4.从理论上确立新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准则和内涵。有学者提出,摧毁消极腐朽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根本在于树立一种新的精神文化的内涵。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用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要通过宣传、教育以及法律手段,使人从蒙昧变成有知识——这是文化上的解放;从疾病变得更健康——这是肉体上的解放;从犯罪经过改造变成非罪——这是从恶到善的解放;从贫困到富裕——这是物质上的解放;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这是德行上的解放……。总之,要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多层次地完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准则,多方面地丰富其内涵。

5.划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要掌握政策。一是针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大而化之,更不能简单化。日常生活的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什么都上纲上线;二是要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引导要求和方法;三是对生活方式的引导,要从改善人们的文化素质做起,从小做起,注重“童子功”;四是对青少年群体的生活价值观念进行先入性引导,不要出了问题才加以补救,而要主动出击。

(参加座谈的学者有:哲学所研究员杨远、陈瑛,外文所研究员赵一凡,社会学所研究员张厚义、副研究员邵道生、陆建华,文学所研究员许明,法学所副研究员陈泽宪)

此文是1996年《要报》编辑部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的会议综述,整理者为:吴尚民、周葆禾、陈辉。该综述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1996年第73

 

(录入编辑  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