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力实施科研强院、人才强院战略,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院如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社科前沿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明确的答案:“今年,中国社科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研强院和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努力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党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王伟光说,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中国社科院的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根据中央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的六大战略任务: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二是始终坚持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三是始终坚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四是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实施科研强院战略和人才强院战略,深化科研和人才体制改革与创新,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名院、强院;五是始终坚持开门办院和“走出去”为主的原则,积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六是始终坚持为科研服务的宗旨,深入改革,加强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雄厚保障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地。

当本报记者问到社科院如何实施科研强院、人才强院战略时,王伟光强调:完成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三个定位”要求,实现院党组提出的“六大”战略任务,必须大力实施科研强院和人才强院两大战略。

关于该院如何具体实施科研强院战略,王伟光指出,科研是社科院的中心工作,必须集中全力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采取科研强院的具体措施,把科研强院战略落实在实处。一是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保持和巩固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优势。首先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把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强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政治学、新闻学、文学、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基础学科和一批二级基础学科建设;建设和推出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和研究室。二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加大应用研究力度,推动应用研究向战略高度提升,提高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组织落实一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课题,如深入研究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深刻的变化;深入研究美国金融风险引发的全球性危机的本质、成因和我国防范、规避、化解危机的应对措施;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三是启动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调整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启动特殊学科、新兴学科建设计划,将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支持、院所共同负责的原则开展特殊学科建设,启动新兴学科、“绝学”学科建设工作;探索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推进交叉研究项目的课题立项;组织国学论坛,加强国学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四是充分发挥学部的作用,深入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扩大学部的学术影响力;五是加强国情调研,让科研人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开展重大课题调研,使国情调研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六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集成实验室以及其它一些实验室的论证和立项工作,推进科研方法创新。

王伟光说,搞好科研,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实施科研强院战略,必须有人才强院战略作保障。院党组下决心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推开《人才强院战略实施方案》,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一是优化人才队伍整体布局,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即:努力造就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扶持一批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影响、学术造诣高深的领军人才,特别是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濒危学科、“绝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骨干人才;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突出、熟悉意识形态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二是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引进国内外拔尖人才,特别是急需的重点学科领军人才;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大力扶持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四是是加大对人才资源保障与开发的投入,包括完善经费保障、住房保障、收入保障、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保障、培养基地保障等;五是加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生院建设,扩大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规模,等等。

王伟光继续回答说,为保证科研强院战略和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院党组决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我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以繁荣发展社科院事业。

王伟光说,社科院今年推进的总体改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即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改革创新;二是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目的,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制,实现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适应其需要的,不断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保障。根据社科院实际情况,院党组提出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年底,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的同时,集中力量,先行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

王伟光说,除了2008年已完成的改革任务以外,2009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一是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具有社科院特色、有利于出成果、有利于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成果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行课题制管理,在发挥课题制优势的同时,认真研究课题制的不足,形成完善创新方案,推动建立有利于“十年磨一剑”人才成长,有利于基础性研究,有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合研究的机制;成立重大问题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协调,形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平台;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办法,实施课题后期资助办法,强化课题检查制;完善学部工作体制机制,支持学部跨学科跨研究所联合攻关,有效发挥社科院整体研究优势;进一步加大报学术期刊管理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实施“名刊”战略工程,继续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提高刊物质量,着力抓好“名刊”建设,力争占领学术至高点;健全科研成果评审和发布制度,定期举办院所两个层次的优秀科研成果发布会,建立课题成果追踪检验制。

二是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人才成长、具有我院特色、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人才管理体制。完成正在推进的聘用制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院推开聘用制改革,重点解决“退出”机制问题;加大投入,着重改善人才成长条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激励竞争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人成长,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成长的激励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激励机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交流,实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创新;推行和完善资深专家学术助手办法;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自身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完善科研津贴、管理岗位津贴制,加大激励力度。

三是积极推进科研辅助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有利于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有利于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并掌握话语权的科研辅助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图书资料、国际合作、报刊出版、研究生教育等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合理调整经费资源配置,向研究所倾斜,调动研究所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图书馆要重点建立服务科研的三级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的数字化,办好专业特色书库、专业特色图书分馆、专业特色阅览室,完善为科研服务的图书保障体系;网络中心要建立调动专业特色网积极性的二级网络管理体制,以院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在集中建好院统一数据库的同时,加强研究所专业特色网的建设;要建立图书资料与网络信息统一协调和使用机制;加大对包括人、书、刊、网在内的“走出去”战略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掌握和扩大话语权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体制,抓大放小,集中抓好院级重点合作交流项目,努力发挥学部和研究所的对外交流积极性;报刊出版单位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谋划组建报刊出版集团,努力提高报刊出版物的质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研究生院要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适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加大新校园建设力度,形成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方案,适时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逐步形成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四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符合我院办院规律、确保中央和院党组重大决策决定贯彻落实、运转高效有活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令行禁止、上传下达、和谐有序的全院日常工作运转体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建立督办制度;实行办文、办事、办会的高效率,推进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大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完成办公厅的职能调整和机构调整,实现有效运转;进一步强化信息《要报》报送机制创新。

五是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透明、公正、有效、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堵塞漏洞,制度防范,建立财务管理“一支笔”制度,实行严格监管;进一步推进、完善结算中心,逐步统一三级账号,做到运转正常、有效监管、热情服务、提高效益;对全院的房地产实行严格成本核算管理,做到保值增值;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开节能节电承包制改革;基本建设管理要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六是积极推进后勤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逐渐形成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现代化、具有我院特色的后勤保障体制体制。服务局要持久开展为科研一线服务的教育,树立为科研一线服务意识;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逐步探索社会化改革新路子;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经营单位要讲成本,亏损的要限期扭亏为盈,无法扭亏的要坚决关停并转,建立工勤人员、服务人员培训体制,提高服务水平水平。

王伟光说,为了完成上述任务,要突出地抓好全院党的建设,抓好党风学风作风建设,这是社科院党组常抓不懈的政治任务。树立优良的学风应当是社科院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学风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倡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了解国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对脱离实际、主观主义的不良风气。要增强研究人员联系实际的意识和问题意识,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时准确捕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是提倡严谨求实的学风,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不良风气。工作作风建设,应立足于把转变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深入基层,面向研究所,为科研和科研人员排忧解难。院领导要带头深入研究所了解情况,认真调研,多办实事办好事,及时指导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办好职工食堂。抓好以职工住房、研究生院新校园、学术(《光明日报》记者 李瑞英)和科研大楼等三大工程为主的基本建设;千方百计逐步改善全院人员待遇,特别是科研人员和老同志待遇。

王伟光认为,总之,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 “三个定位”的目标和要求,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锐意创新,大力实施科研强院战略和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瑞英)

(录入编辑  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