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引导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两个重要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坚持解放思想,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贯穿于十七大报告的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要求继续解放思想;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坚持改革开放。

一、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导,解放思想是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火车头,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思想解放的强大威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两次思想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每次转折都是解放思想开路,实事求是,从错误路线指导转到正确路线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挫折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潮。

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军队,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是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枷锁,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于存亡之时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30年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肩负振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使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从社会主义建设20年的弯路中走出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做两件大事:一是拨乱反正,一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要推进改革开放,首要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政治路线、理论指导和作为思想理论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等错误思想的指导,导致了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重大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广大群众强烈要求纠正过去“左”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但是,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的决策,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主张却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积极性。而恰恰在此时,世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究竟什么是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还是老祖宗的具体结论和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如此重大的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思想路线上,并集中通过作为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问题而提出来。如果不彻底搞清思想路线问题,就无法实现思想上的大解放,就无法同“左”的理论和路线相决裂,就无法拨乱反正。必须从对毛泽东的盲目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从“左”的理论和路线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两个凡是”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思想大决战开始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发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被束缚已久的思想,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主张,恢复并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理论上、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上的拨乱反正,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正了航向,开辟了道路,启动了航程。

二、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

思想解放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发展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启动的。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改革开放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改革开放的可持续的思想拉力。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提出、试验和推广,都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之所以能开放活跃起来,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关键是推进了改革开放。而之所以能大胆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不断解放,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真正活跃起来。

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有过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第一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标志是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首先起到了思想上上拨乱反正的作用,奠定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基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然而,改革开放改什么、怎么改、从哪里改起,方向是什么,方法、步骤、措施是什么?要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上率先解放思想,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囿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别国经验中解放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了思想大解放,搞清了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改革,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标志是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每走一步,都涉及到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路线正确与否,都涉及到衡量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特别是发生了1989年“6·4风波”和1992年苏东剧变之后,到底要不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再次提出了衡量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引起了又一次思想解放。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生产力判断标准。在“南巡谈话”中,他再次强调生产力判断标准问题,并把它归结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点,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生产力标准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判断姓“社”姓“资”的固定僵化的思想模式,恢复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再次形成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应该说,在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根本道路、大政方针乃至具体举措上,搞清楚姓“社”还是姓“资”,是应该也是必要的。然而,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生产力标准告诉我们,既然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那么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用空想的原则、抽象的教条来裁剪姓“社”还是姓“资”,就会在思想上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在政治上导致“左”的路线,在实践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于科学地掌握姓“社”与姓“资”的标准。只要用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来分析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许多疑惑不解就会一扫而光,就可以抛掉沉重的思想包袱,冲破思想牢笼,就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生产力标准大讨论是实践标准大讨论的深入和继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迈大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时代步伐永不停顿,社会实践永无止境,追求真理永无尽头,解放思想永不停歇,改革开放永不却步。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思想的大解放,带来改革开放大进展,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向前推进每一步,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一次次解放思想,推动我们不断地转变观念,探索真理,勇于实践,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到了时代前列。改革开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旺盛的战斗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经久不衰的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思想解放。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性的转折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位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传统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难点和社会问题凸显频发,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因此,面对挑战和机遇,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和新需求,迫切要求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三个大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科学地破解了这个课题,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第二个问题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篇答卷;第三个问题是在新阶段“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这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回答的第三个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篇答卷,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针对我国发展实际,总结世界发展经验,在发展理念上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念和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在解决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上,解放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继续解放思想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密不可分的。继续解放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促进科学发展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要求。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也发展到了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不为任何思想枷锁所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集中破解“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解放思想也必须破解“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新的思想解放,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在发展问题上的传统观念、传统方式和传统做法,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创新,从而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继续解放思想要求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努力改变那些不符合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认识、观念和做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方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贡献。解放思想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本意的解放思想。坚持继续解放思想,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今天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来解放思想,来想问题办事情,来改革开放。

与以往思想解放相比,这次思想解放既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是在更艰难的起点上的思想解放。既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更要着重发展理念的转变;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模式,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和制度的盲目崇拜和本本主义的搬用,更要着重转换面对时代实际、国情实际、发展实际的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努力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把解放思想的要求落实到一系列重要理念、观念和意识的创新上,把思想解放上升到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的历史起点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使思想解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成绩是不容否定的,改革的停顿和倒退都是没有出路的。要把坚持改革开放同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致力于改革攻坚,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科学发展。用继续解放思想来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录入编辑  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