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毛泽东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

第二个时期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即邓小平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集体领导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续推进的30年。经过改革开放,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由“穷”到“富”的问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连续近30年经济增长年均达到9.7%,创造了世界奇迹。近五年来,经济更是高速增长,创造了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35.7%。2005年,我国GDP超过法国、英国,居世界第四位。2006年人均GDP超过201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快速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使我们有能力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但同时,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转折的关节点:一是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向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折。增长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增长是指物质财富量的增加,发展则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二是由效率优先向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全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转折。前阶段我国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讨论,正是这一转折的反映;三是由GDP的快速增长向坚持GDP快速增长前提下的实现“四位一体”建设任务转折;四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提升生产力综合因素,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人口加速发展阶段,以扩大工业规模为主的增长模式带来的问题是能源、原材料消耗巨大;资源、环境压力大;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经济对钢材、铝材、水泥、能源、淡水的消耗分别占全球的40%、25%、45%、16%、15%以上,而污染物排放世界第一。我国GDP世界第四,电力消耗世界第三,能源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10%。这就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战略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折,是改革开放发展转折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转折阶段,我们遇到了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情况。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又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来的,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个纲,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才能引导我们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对我们深刻认识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内实现和谐发展,对外实现和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除了五个统筹外,还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兼顾的理念。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的核心观点上。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包括政治参与、权益保障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不仅通过加强经济建设,还要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实现人们需求的满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四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要实现社会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总之,政治局面的活跃和稳定,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条件。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三个重大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科学地破解了这个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第二个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篇答卷;第三个问题是在新阶段“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这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篇答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它的哲学基础和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和生产力标准的观点;解决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发展与改革;主要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观和改革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以贯之的共同的时代主题、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支撑点,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二是生产力标准的观点。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路线基础。江泽民同志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概括为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胡锦涛同志继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特别强调求真务实,再三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继承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真谛。我们党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之所以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扬光大,就是因为不断地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光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正是根据生产力标准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就如何判断改革成败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继续和深入。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把握住了对改革是非、改革成败判断的根本标准,就可以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就可以大胆解放思想,大踏步改革,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作为第一个代表,同时提出代表先进文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对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也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的体现。

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发展和改革,其理论基础一是发展观,一是改革观。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十分强调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样强调发展问题?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决定的。邓小平指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可以归结为发展。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也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把它提高到了党的性质、党的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把发展生产力同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联系在一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且十分强调要全面理解发展问题;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提出要把握好发展、稳定和改革的关系,处理好建设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提出关键要更新发展思路,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这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邓小平发展思想,而且对中国的发展思路作了战略调整。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发展新理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中国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改革的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断改革。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是适应前提下的不适应,也就是存在体制上的不适应:一是以往形成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适合的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邓小平率先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只有破除旧的体制,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就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立论的根据。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充实了邓小平改革思想,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强调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建立这种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必须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江泽民同志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又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了论述,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突破。他指出,我国经济成分可以多样化,公有制形式可以多样化;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些论述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了道路。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突出强调体制创新,强调改革问题上的创新,把体制改革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他指出:“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他指出,第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继续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第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四,进一步破除垄断,加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第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新阶段“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改革观。

30年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坚持发展和改革,坚持什么样的发展和改革,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改革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正确改革,也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改革观也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新的认识高度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解决“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社会环境保证、体制机制保证和组织保证。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基本要求,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为此,必须破除思想认识上的若干误区。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同志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才算有政绩,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不能强调局部的特殊,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硬的、实的、经济的、物质的发展问题,从而忽视了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问题,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实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一定要从改革创新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推进和深化改革,把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对立的观点,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其实,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颇,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而造成的。当前在改革问题上的某些迟疑、争论、观望和停滞,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应急的措施,是解决眼前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权宜之计,同样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搞短期效应,不搞短期化行为,不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讲眼前,而且讲长远,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前瞻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落实。

中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只有高举这面旗帜,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录入编辑  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