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论资本主义的反市场经济实质
 

  市场经济多年以来一直被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虽然在历史上,确实只有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资本主义也的确促进过市场经济的繁荣,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自由、平等、互利合作地交换人的劳动,而资本主义在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驱动下,最终走向非平等的剥削和非自由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反市场经济。因而,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认为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最适宜的制度土壤,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误区。

一、自由、平等和互利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体制。自由是市场经济对经济行为主体最基本的资格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体现出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里提到的自由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市场主体或参与者的个体自由性质。每一个进入市场经济的劳动者都必须具有独立的人身自由资格和选择劳动的自由权利,“以商业、大工业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的纵向的人身依附、隶属和支配关系,确立了国民的独立人格和个人自由,市场具有趋向自由的内在力量,商业的发达即意味着自由。”[1]二是资源配置的自由性质。市场经济反对政府的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方式,主张资源按价值规律配置的市场化。

平等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平等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实现劳动者之间劳动的公平交换即平等交易,就是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正义。市场经济力求排除等级、身份、特权等不平等因素,要求市场主体及参与者人格平等,互不辖属;地位平等,互不胁迫;机会平等,公平交易。

就市场经济整体而言,交易虽以利己性的自由竞争为实现手段,但互利合作是其根本的目的指向。因为市场交易是以分工为前提的合作关系,市场主体的利己性利益追求只有首先满足交换关系中他人的需要,生产出“社会的使用价值”后才能实现;互惠合作才能完成对各方利益的增效和总体利益的最大化,自由竞争实现利己性利益的合理途径应该是善于突破个人利益,在互惠合作中实现增益。

总之,自由、平等和互利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公平合作和平等参与的社会基本制度及社会机制,是市场经济追求的社会体

二、与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冲突的资本主义垄断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私有财产和资本不断积累,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重要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虽然是在市场经济平等交换中产生的不平等产物,但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早期,一方面资本主义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特权,为透明的市场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便于资本家把对雇佣阶级的剥削掩盖在等价交换的面纱之下。透明的自由竞争的商业资本主义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能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即资本,资本日益积累和集中,导致了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垄断造成了市场经济中的初始条件的不平等、运作过程的不平等和运作结果的不平等,与市场经济自由、平等和互利合作的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根本相悖。

纵观资本主义的垄断历程,可以概括为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过程,这也是资本主义为应对和缓解垄断与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相冲突的过程。私人垄断是垄断的最初形式,表现为资本雄厚的个人垄断或这些个人间的联合垄断。1929~1933年发端于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严重质疑和动摇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实现经济均衡和经济繁荣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说在经济学理论中的统治地位。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将凯恩斯主义付诸实践,推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强国家对银行的宏观调控;加大政府对工农业的控制和调节力度;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国家资本;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失业者的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消费信贷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减免税收;等等。

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过渡到国家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与国家结合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机制与国家计划机制相结合,缓解了垄断与市场经济冲突的压力。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是以维护垄断组织的地位和攫取垄断利润为目的,导致了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其实是被扩大和暗暗加剧了。经过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后,1973~1975年和1979~1982,两次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国家干预调节能力的失灵,最终宣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束。

为应对危机,新自由主义兴起并替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界的主流。新自由主义通过把放任“资本为利润而生产”的逻辑扩展到全球的一切领域,使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剥削和压榨,获取更多的超额垄断利润,从而缓解原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新自由主义使资本打破了国家的壁垒和管制,在全球范围内谋利润、求扩张,推动了席卷全球的资本垄断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极度剥削和反市场经济实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进一步促进金融的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压力,也大多相继开放本国市场,进行了自由化改革,这样,以跨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借助经济全球化,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显示出极度的剥削实质。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据统计,在数量上,1968,西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只有7276;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达2万家左右,子公司达10万家以上;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约有3.7万家跨国公司母公司,控制着20多万家国外子公司;20世纪末,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已达6.3万家,拥有子公司69万家。在生产和经营规模上,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978年为三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40%,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和90%以上的科技开发和转让都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3]跨国公司的实力极为强大,富可超国。1991,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预算达到1320亿美元,超过了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福特汽车公司的预算达到1003亿美元,超过了土耳其的国民生产总值;日本丰田公司超过葡萄牙;联合利华公司超过巴基斯坦;雀巢公司超过埃及;等等。这样,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其生产和经营不仅跨越了国家的地域疆界,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跨国公司的母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主宰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剥削体系。这个体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不平等的生 产分工、科技垄断、不公正的贸易交换和不合理的国际融资和投资等方面。

整个世界生产大体呈现为不平等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发达国家居于上位,主要生产和输出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飞机汽车等高精制造品以及高级消费品;发展中国家则居于下位,主要生产和输出石油等资源原料和农副产品以及其他初级产品。

不平等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占有并垄断着较高的科技水平。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变了以往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封锁,转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科技及产业的下行性梯次转移。将那些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已落后或濒临过时的科技及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为发达国家腾留出科技及产业进一步升级的空间,避免和缓解传统产业对这种升级的阻滞,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获取的转移利润又为刺激和完成这种升级提供着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下行性梯次科技及产业转移,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科技和产业研发的自主性成长。从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达与不发达方面的界限就会越来越固定并拉大。

发达国家以不平等的分工和科技垄断为后盾,主宰着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公正的贸易交换。发达国家以垄断价格“低进” ——廉价收购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及初级产品,然后“高出”—— 规定垄断高价。发达国家生产和输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和输出的低附加值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相当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1985年至1994年间,在有据可查的81个发展中国家中,贸易条件指数有所提高的为21,持平的3,而下降的为57个。1999年与1995年相比,发展中国家总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5.3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金融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不合理的“南”“北”国际融资(主要表现为南方从北方高成本地融资,被动地承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等方式)和不正当的“南”“北”国际投资(主要表现为北方垄断资本控制南方的要害金融部门,北方过大的投资对南方投资结构造成较大的不合理影响,北方投资“大进大出”对南方造成冲击等方式)。以“巴西奇迹”为例,巴西在1986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以10.1%的年均速度增长,这惊人的增长由美国等七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所支撑,西方资本当时占巴西国内投资总额的60%,[4]而更大量的利润则由外资企业汇出巴西。1965年至1974,巴西最大的11家外国公司在巴西投资总额为2988亿美元,而同期汇出利润为7745亿美元,汇出利润是投资总额的2.6倍。[5]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垄断资本所主导的金融投机相继制造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和巴西金融危机以及拉美债务危机等金融动荡和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产和原料大规模贬值,而发达国家的资本则趁机大举廉价收购,牟取暴利。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仅通过投资、外债和对外贸易这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达2500亿~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左右。[6]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全球化的极度剥削,更加剧了全球性的两极贫富分化。近20年来,高收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之比从1983年的42.5:1扩大到2001年的62.1:1。全球两极分化呈现出南北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失衡,少数“北方”高收入国家持续发展,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外债增加,每况愈下,不断被“边缘化”,难以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可见,随着垄断资本为克服与市场经济的冲突及危机,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范围不断扩展,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垄断实质与市场经济自由、平等、互利合作的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之间的冲突即资本主义的反市场经济实质,愈来愈加剧和彰显。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冲突已扩展到全球范围,也意味着资本主义为缓和冲突而进行调节和回旋的余地已十分有限,一场更为深刻的源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性危机将予资本主义以致命打击。

【注  释】

[1]李 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市场社会的框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3.

[2]吴海山.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两次危机与两次转型〔J.科学社会主义,2004,(2).

[3]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J.红旗文稿,2005,(9).

[4]吕向生,.国际贸易地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243.

[5]陆国俊,.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9.

[6]韦定广,孙 勇.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3,(4).

(责任编辑 于晓媛)

 

原文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录入编辑乔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