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马克思关于“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

(一)货币拜物教是社会劳动物化关系的颠倒形式

马克思没有使用过“拜金主义”的字眼。马克思用货币拜物教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物神秘化”现象。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拜物教”产生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1]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货币拜物教的实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和社会劳动的特殊形式,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和形式,即物化劳动的,劳动的物的条件(它们作为这种独立的要素,人格化为资本家,同活劳动相对立)的生产力和形式。这里,我们又遇到关系的颠倒,我们在考察货币时,已经把这种关系颠倒的表现称为拜物教。”[2]

(二)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

马克思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三个序列上揭示社会劳动生产力主体与异化力量(商品、货币、资本)的颠倒关系。马克思发现,雇佣劳动的颠倒关系是从商品形式开始的。商品掩盖了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正如一物在视神经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现为视神经本身的主观兴奋,而是表现为眼睛外面的物的客观形式。但是在视觉活动中,光确实从一物射到另一物,即从外界对象射入眼睛。这是物理的物之间的一种物理关系。相反,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作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3]货币作为体现人们交换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永久的商品,它的所有属性,即作为交换尺度、交换手段、商品代表等,并非是脱离人与人的关系的,相反,“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货币的权利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1]而且货币及其关系极力造成这样的趋势,即“交换关系固定为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外在的、不依赖生产者的权力。最初作为促进生产的手段出现的东西,成了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异己的关系。”[5]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者必须握有货币这个“物的神经”,这个“社会的抵押品”[6],“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7]可见,货币也从它自己的角度体现了异化劳动的性质。所以马克思说:“当一般等价形式同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即结晶为货币形式的时候,这种假象就完全形成了。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中介运动在它本身的结果中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商品没有出什么力就发现一个在它们之外、与它们并存的商品体是它们自身的现成的价值形态。这些物,即金和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货币的魔术就是由此而来的。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8]这个谜的谜底就是通过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马克思说:“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以致人和人在他们的劳动中的关系颠倒表现为物与物彼此之间的和物与人的关系,这种现象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才认为是平凡的、不言自明的事情。”[9]

(三)一般形式的享受欲以及吝啬是货币拜物教的两种道德表现

马克思认为,货币拜物教影响到社会关系中人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说:“随着金银被看作财富的物质代表和财富的一般形式,金银的积累怎样得到了真正的刺激。货币崇拜产生禁欲主义,节欲,自我牺牲——节俭和悭吝,蔑视世俗的、一时的、短暂的享受,追求永恒的财宝。”[5]节俭与奢华,并非是抽象的个人品质,它与人们所处的现实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与人们对货币的实践活动及其认识密切相关。马克思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古代人抱怨货币是万恶之源。一般形式的享受欲以及吝啬,是货币欲的两种特殊形式。抽象的享受欲要求有一个包含一切享受可能性的对象。货币在它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的规定上,使抽象的享受欲得到实现;货币在它单纯是一般形式的财富并同作为财富的特殊实体的商品相对立时,使吝啬得到实现。为了把货币本身保存下来,必须吝啬而牺牲掉对于特殊需要对象的一切关系,放弃这一切关系,以便满足货币欲本身的需要。”[11]马克思的话对那种美化资本家个人品质从而掩盖劳资矛盾的企图是最好的揭露。

(四)货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根本的生活准则

货币如施蒂纳所说,是资产阶级“热恋的对象”[1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无情嘲讽了货币崇拜。他引用了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台词:“金子,只要一点儿,就可以使黑变成白,丑变成美,错变成对,卑贱变成高贵,懦夫变成勇士,老朽的变成朝气勃勃……”[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货币拜物教的昌盛,与资产阶级追求的生活原则密切相关。因为从货币身上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转化成的,所以,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转化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正如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一样,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但货币本身是商品,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私产的外界物。这样,社会权力就成为私人的私有权力。因此,古代社会咒骂货币是自己的经济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瓦解者。还在幼年时期就抓着普路托的头发把他从地心里拖出来的现代社会,则颂扬金的圣杯是自己最根本的生活原则的光辉体现。”[14]

二、几点启示

以上马克思关于“货币拜物教”的思想是针对以往社会形态,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对抗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化关系所做的否定性批判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摈弃“货币拜物教”的生活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货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只要劳动产品进行交换,只要抽象劳动转化为价值,就必然有货币拜物教存在的基础。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你拥抱了市场经济,你就要承受货币拜物教的心跳

在当前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我们所能看到和觉察到的,大量是市场机制及其观念和规范的作用和影响。这中间既有自立、竞争、民主、开拓、效率等积极作用,又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利主义等消极影响。所谓拜金主义,即指那种把钱看得高于一切,迷恋、崇拜金钱的思想意识。它是货币拜物教的现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拜物教往往表现为享乐、悭吝这两种极端行为;作为资产阶级的生活准则和道德意识,货币拜物教或拜金主义不仅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繁荣,反而带来更大的矛盾,引发更大的危机。就全球范围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所有制问题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既带来了利益相关者模式的积极变化,也悄悄发生着经营者资本主义企图取代业主资本主义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影响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欲望,大肆敛财和挥霍成了经营者资本家比业主资本家有过之无不及的生活方式。据美国《责任财富》20028月组织的一项研究发现,23家正在受到财务欺诈调查的公司的总裁们,在1999-2001年间,个人平均收入622万美元。而他们中有的人,一次生日晚会能花掉210万美元。[15]在中国,上亿豪宅、千万元名车、数万元名表、私人飞机和游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安永事务所的一份报告,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20%的年增长额不断增长。而荟萃了法国69家知名品牌的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更是提出,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15]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环境需求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研究并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分配不均问题、劳资矛盾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教育医疗购房问题、三农和城乡差别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阻碍,而且还可能产生更大的社会风险,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意识,发展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坚决反对货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的分析提醒人们注意拜物教的存在,人们只有自觉地克服了货币拜物教的影响,才能克服异化,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如果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唯利是图,为了金钱可以不顾法律禁令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那就是拜金主义。自然,我们反对货币拜物教或拜金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限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树立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为的是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劳动由生产交换价值到生产使用价值的转变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为了交换价值的生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种“物的依赖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人类主体性的基本状况。由于交换价值成为目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转化为交换价值,这是个人通向现实社会的唯一通道。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说道:“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还有一个特征: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交换价值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必须补充说:它是隐蔽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以致人和人在他们的劳动中的关系倒表现为物和物彼此之间的和物与人的关系,这种现象只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才认为是平凡的、不言自明的事情”。[17]马克思指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一个存在于个人之外的物,这些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关系表现为一个物品的特殊属性,这种颠倒,这种不是想象的而是平凡实在的神秘化,是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一切社会形式的特点。”[18]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关系的悲剧现实,在强大的经济力面前,个人如此微不足道,以致于成为“货币拜物教”的奴隶,成为社会生产实现利润的工具。

今天,变化着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在分配制度上有许多新的变化,工人在获取自己的劳动所得方面有了某些政治经济制度(例如股份制、工会劳资协商制度等)的保障,但是绝对化的贫困趋势依然存在。据《人类发展报告》说,1997年世界上225名最富有的人的财富总和超过1万亿美元,几乎和全球最穷的47%的人的年收入不相上下。[14]]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欲望没有减退。虽然我们不时从媒体上可以看到有关个别资本家进行慈善活动的报道,但是资本的幽灵依然在显露着狰狞的面庞,资本在统治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于物的依赖。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其生产的本质已经根本改变。“货币拜物教”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产中具有其物质基础,而未来社会则从经济生产上消除了产生颠倒的异化现象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产以交换价值为生产目的,以“单个人的独立生产”为前提,生产的社会性是通过交换才在事后确立下来,因而它就需要交换和等价物作为生产实现其社会性的媒介,这种起媒介作用的等价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得一种虚假的独立性,并会反过来支配产生它的人类,这就产生“货币拜物教”现象。而未来社会的生产是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以“共同生产”为前提,生产的社会性是在劳动一开始时就确立的,因而它根本就不需要以什么媒介来实现其生产的社会性,也就不会出现由媒介物独立而导致的“货币拜物教”。

对于今天的中国,由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生产还没有丰裕的物质基础,因而,必须认识到,和谐社会还是未来时。但是,正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它的迫切性。比如,中国的贫富差距目前也非常严峻了,根据美林集团《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富人为23.6万人,这些富人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占2003年度GDP总量的近70%。这一年度的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不低于0.5[15]同时,社会上大量存在着为富不仁现象,存在着富者奢靡挥霍、贫困者仇富疑富现象,这种危险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心理隐含着不稳定因素,与邓小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1]的社会主义理想还有相当距离。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所说:“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马克思设计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里面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异化的人。自由和联合,构成人们相互关系的两个基本原则。自由作为个体欲望和意志,它是人类伦理理想的真正体现,马克思多次强调过达到这种自由境界的前提,即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性,社会制度供给的合理性(表现为私有制的废除)以及消灭分工,消灭阶级,消灭国家等等。另一方面,人的自由,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体现。生命和意志,思想和行为,都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实现未来社会的组织生产,还不能脱离联合的伦理约束,同时,联合也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它是在更高层次上人类潜能的解放。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批判而得出的伦理关系的新设想。这个设想,是从个体的自由发展出发的,但其重点,并不是论证个体如何去追求自由,而是探讨如何为所有的个体都能提供必要的物质及社会关系方面的自由发展的伦理条件。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鲍威尔理解了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精髓,他说,“对自由的渴望会引导工人作为成熟而富于个性的个人走向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点构成了社会主义的伦理基础。”[23]

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表明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的自由发展”的理念。拜金主义是以物役人,它的对立面就是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因为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和目的,只有坚持人的自由发展, 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最终达成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1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 112-113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2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54页。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156页。

[15]参见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5年年版,319-320页。

[16]资料来源:http://news.tom.com , 2006年05月03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8页。

[19]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9]参见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经济界》,20061期。

[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2]参见(奥地利)鲍威尔:《布尔什维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05页。

(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录入编辑:红珊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