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道家哲学的当代价值
 

    道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深邃,意态纵横。其中关于天地宇宙之本原和社会人生之根据的默想玄思,关于人与自然紧张关系之原因的剖判分析,关于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秩序的精心构想,体现了道家对于人天关系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道家哲学所蕴涵的生态智慧,所昭示的人生真理,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反思自身的行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环境——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意义。

一、人天关系的整体观照

“道”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中的最高范畴。“道”作为自然本体,具有天地万物之本源、本质和规律的义蕴;“道”作为社会本体,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样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

    人与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首先在于人与天、人与自然、人与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作为宇宙的本根与源泉,既是“有象”、“有物”、“有精”的物质性实体,又是寂寥恍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无具体形状的东西。正是这种幽渊博大、空灵虚廓的“道”,成为万物的祖宗和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根和源泉,实际上是一种无形无状的物质性的气,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所生,并通过气而贯穿联结,天地万物的成毁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变化而已。

    人与天的统一,也表现在天地万物和人类具有共同的本质和平等的性质。道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还可以解读为事物的共同本质。“道”的重要特性是无为、无私、不恃和不居。道自然而然,普遍存在,生养万物。万物由于得道才产生和成长。但道并不凌驾于万物之上,不干预和宰制万物,不夸耀自己的成功和伟大,不把自己作为价值的主体和目的,而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客体和手段。道也不偏爱一些事物而轻贱另一些事物,对于人也是如此。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作为万物之本质的道无偏无私,把自己的本质普遍赋予天地人物。万物禀受了“道”,  把宇宙的普遍本质内化为为自己的本质,其含生含道,都有自己的生命、本质以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众生平等,无贵无贱。作为有意识有思虑的人类,亦应从道的高度观照万物,处理人与天、人与物的关系,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万物为友,与环境和谐。要以道观物,对万物持平等的态度,不可以“我”观物,贵己而贱物。庄子借北海神之口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从“道”的高度来看,天地、万物、人生是不可用贵贱、大小、有无等概念来区分和理解的。大到天地宇宙,小到稊米毫末,都含有生命创造潜能和无限生机,都蕴含着道并体现着道。既然如此,珍视众生,尊重生命,保护人类周围的世界,与自然平等而和谐相处,就成为人类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在道家看来,道生成养育了自然万物,万物在道的覆载养育之下具有平等的价值和性质,且相需互因,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应也不能离开其他事物而存在。老子有相生相成的辩证观点,庄子亦有相因相需之说。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界上的万物有不同的种类,但从宇宙本体的高度来看,都是一气所生,都属于一大类,万物彼是相需、互摄交融,且相互规定,构成了一个大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个事物可以离开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人无疑是物质进化过程中的最高产物,但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人之从生到老,都依赖于自然,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天地万物与人类构成了生命充盈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种构成要素相需相因、互摄互融,从而引起了各要素的变化和整个系统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规律就是循环往复,向对立面转化,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老子曰:“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庄子也指出:“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庄子·寓言》)万物虽然种类不同,但相生相续,交替流转,生死成毁如环之无端,永无尽头,形成了统一的生命圈。《庄子·至乐》还历述从低等植物到人类的进化过程,说明万物生死相禅、循环往复、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运动。天地万物以及人类都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运动中产生出来,也需要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能否维系这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到天地万物的生命。这种动态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大道”或“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三十九章)有了这种动态的和谐与平衡,长天清明,大地宁静,诸神充灵,山谷丰盈,万物生生不息,社会和谐稳定。反之,则“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老子》三十九章)如果破环了天地人物这一生命大系统的动态和谐,天无法清明则必定破碎,地无法宁静则必定倾裂,山谷无法充盈而必定枯竭,万物无法生殖而必定灭绝。老子生命系统动态平衡的思想,是以直观思维方式对生态系统演进规律的天才认识。循环演化是生态系统的固有本性,平衡与和谐则是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现代生态学研究成果表明,在地球生物圈中,组成生命有机体主要物质的碳、氧、氮等元素的化学循环,水和大气的循环,各种生物所组成的食物链的能量转换,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和有序进化的机制,正是依靠这些循环过程,才保持了物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动态平衡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任何一个有机系统,都有内部各种因素的循环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如果这种循环和交换发生障碍,就会导致系统的失衡,破环系统的稳定。所谓生态系统的破坏,就是由于人类掠夺性地开发自然的行为打破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阻碍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所谓的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就是过量的矿物元素叠加在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物质的循环上,而造成了物质元素的失衡。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崇尚天道自然、反对违背自然的人类行为的。他们以自然而然为取向,把生态环境的天然和谐作为最好的环境状态。老庄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源,确认万物含道含生,具有平等的地位和自身价值,且相因相需,互依共存,构成和谐平衡、动态稳定的生命圈。

道作为天地宇宙的本体和人类社会的根据,其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规定性,就是自然而然。天道自然,人类亦应遵循自然之天道,行符合自然规律之事,而不能悖道而行。《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取法天地,顺因自然,不妄自造作,这是道家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也是其批判社会现实、重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天的关系的立论基点和价值标尺。

二、人天现实关系的批判

人与天地自然、与周围环境本来应当是一体通贯、和谐相处的,但由于人类认识与行为上的失误,造成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系统的紊乱失衡,导致了天裂、地废、神竭、谷枯、众生死灭的严重恶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在道家看来,首先,应归咎于人类自贵而贱物的错误观念。人类把贵贱观念应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当作价值主体和目的,而把自然界当作供自己利用驱使的客体和手段,对自然常取支配役使之心,不能以平等的心情对待万物,无视天地万物存在的固有意义和价值,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甚至以人灭天,违反自然的规律和本性,超越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和限度,打破了自然的动态平衡。

其次,是由于人类过度的贪欲。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但人类往往是欲壑难填,恣情纵欲,为了满足恶劣的贪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人类过度的贪欲既不利于人的心身健康,又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其一,过度的贪欲损害身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其二,过度的贪欲造成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危机。其三,过度的贪欲造成了环境与生态危机。人类为了满足种种膨胀的欲望,就要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从而导致物质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老庄主张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轻视名利,贵己重生。欲望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若一概否定物质欲望是不合适的。但物质欲望的恶性膨胀,对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高耗低效的使用,必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急剧膨胀的欲望,将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环,给现在人类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灾难,没有自制的贪婪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老庄站在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高度,有感于人对环境的掠夺和巧取所造成的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和隐患,主张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确有先见之明的性质,即使对于现代人也不乏启发和警示的意义。

再次,是由于人类智慧技巧的滥用。人作为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生物物种,具有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和创造性本质。但聪明智慧、能动创造有两重性。智慧和创造性才能的运用既能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也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动荡和人们之间的欺骗讹诈。“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五十七章)老庄对于人的智慧和创造性,主要是看到了其反面影响,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小国寡民,使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以与自然和环境保持一种原始而朴质的和谐状态。老子虽然否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知识发展的意义,主张人与自然保持原始和谐的消极对策,但从中也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人类应在与宇宙整体统一前提下来确定自己的地位,在尊重自然规律、维护自然平衡与和谐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决不可滥用知识,违逆自然,以人灭天。

三、人天关系的建重新

    由于人类认识的偏颇、贪欲的膨胀以及聪明智慧的滥用,违背了天道,导致了人天关系的扭曲,造成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为了恢复人与天的本然关系,重建理想的人天秩序,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使天地人物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平衡,道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首先,要重新认识人天关系。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互依共存。若片面强调人类在宇宙中的高贵性与独特性,无视个体生命对于群体生活、人类生命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无视自然万物存在的自身价值和意义,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否定、牺牲自然万物的生存价值,无休止地掠夺自然,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最终也将损害人类自身的利益,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打破人是宇宙中心的观念,对万物持同情和理解的平等的态度。充分认识到万物蕴道含生,尊重万物的生命,把人类生命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的生命,把人类物质需要与自然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把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统一起来,使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界的有机进化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并生的和谐状态。

其次,要节制欲望,适度消费。无节制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既损害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又会引起社会的动乱昏暗,并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为了维持人与环境的动态和谐与平衡,老庄主张少私寡欲,轻视功名物利,做复归于朴、游心于淡的圣人和真人。老庄把人与万物的生死成毁视为气之聚散的结果:“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生死气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出生入死”(《老子》五十章),“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老庄将人之生死作气之聚散观,表现出了一种顺其自然、超越生死忧患的旷达心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恶生悦死、否定人之生命的意义。相反,正是由于他们看到了气聚之必散、人生之必死的规律性,因而强调重生贵己。老子针对“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扰乱和戕害,提出了“名与身孰轻,身与名孰贵”的质问,暗含了身重于名、贵于物的思想;庄子针对一般人贪物丧性、贵物轻人的思想迷误,认为那些“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的人是“倒置之民”。并进一步指出:“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庄子·让王》)

老庄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名利为轻,重身轻利,重生轻名,因此,养生全身便是其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养生?在指导思想上是遵循大“道”的原则,因顺自然。人生、社会和自然都存在于“道”的大系统之中。人身是一个小宇宙,其外部世界则是一个大宇宙,人与自身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人生不能离开自然万物而独得完善和发展。而天地人物都受一般规律的制约。这一规律就是“道”或“自然”。人世之遭逢,人生之寿夭,并非决定于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人是否遵循大“道”,是否因顺自然。只有遵循天“道”,知道应该怎样顺道而行,才能够使生命避免危险,“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尽其天年。庄子说:“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庄子·大宗师》)养生全身的基本态度是节制欲望,复归于朴,游心于淡。老子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人生,认为世俗之人背道离德,受感官欲望驱使,追逐物利,斗智逞强,破坏了人的纯朴自然、宁静淳和的自然生存状态,造成了对人之生命的严重损害。统治者的过度贪欲更造成了田地荒芜、仓府空虚、人民饥寒的严重社会危机。庄子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批判世俗人生,认为由于人追求功名富贵,受制于仁义礼乐,焦虑于生死存亡,因而总是被动应付,终生劳碌,形化心死,倍受磨难和痛苦,无法获得精神自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人违背自己的自然本性,为人情所驱使,不能安时而处顺。为了救治现实人生的不幸,老子提出了法“道”之无为,“复归于朴”。一方面是统治者、“圣人”要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另一方面是使老百姓无为,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统治者无为而自然,万物就会各循其理,各得其所;百姓无知无欲,智伪和争斗就不会发生。人之虚静、柔弱和不争,即使自身回复到了本然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消除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境界。老子主张克制人的过度欲求,制止人们之间的争斗,消除人类与自然万物的紧张状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他看到了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生理欲望的满足,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去探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和解的意义,关注人之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的环境,则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的。

    其三,规定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作用的界限,知天循道,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并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志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但人的创造性并非可以毫无节制。老庄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界不可为所欲为,而是要因顺物性,依照自然的本性和实际条件而活动,切不可以故灭命,以人灭天。因顺自然之为,看来是无所作为,但可以得到成功;若违逆自然而为,看来是有所作为,到头来非但将一事无成,而且必将招致祸殃。老庄是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庄子也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故要“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使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天道,切不可以人的行为损害万物的自然本性。

四、道家环境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哲学作为老庄道家对宇宙、社会、人生之直觉体悟和理性思索的精神成果,并未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星空中渐行渐远。在经历了上下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后,其关于宇宙人生的深刻洞见,关于人天关系的睿智思考,对于救治当今时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迷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和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和互依共存关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人类尽管是整合着许多层次的进化成果的有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生物,但仍然是自然界总体进化系统中的一个层次,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仍然需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维系其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由于人类能够借助于符号系统认识、把握自身的自然和外部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按照内在的尺度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创造性活动,因而其参与自然进化的能力更强,对于自然进化前景的影响更大,并且由于人类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能够体知自身的发展与自然进化的关联性,认识自身在自然界整体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更应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促进自然有机进化的责任。其次,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对于人类既具有认识、审美的精神价值,又具有向人类提供生产与生活的各种资源的工具性价值。环境不仅作为客体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本身就是人的身体与精神的一个特殊的部分,自然界与人类不是主奴关系,亦非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一体化的存在。人类不是在自然界之外而存在,而是繁衍生息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生养、承载、庇护人类的家园。依赖于自然环境,生活、陶冶于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中,是现实的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满足和实现人的这种需求,则成为对于人的一种直接的价值。环境的良性循环,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维系,就成为人的主体性尺度的一部分;保持环境的优化与生态的有机进化也就成为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内容本身,成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成为人的全面而健康发展的目的中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再次,人类能动自觉、自由创造的内在特性,使人能够将自己的活动作为自己的对象来认识、设计和反思,并按照客观规律与主体需要和目的之统一的原则进行创造活动,从而为通过实践再造既符合人的需要和目的、又符合环境良性运行和生态有机进化之规律的环境——生态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与宇宙、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其间应是一体统合、动态平衡关系。人类只有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使自己的活动与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动态平衡相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好人的创造性禀赋,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实现人的持续、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破除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主体能力的增强,渐次形成了一种片面强调征服和宰制自然,为了特定人群一时的狭隘需要而不惜戕害自然界的动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的有机进化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当人类奉行“反自然”的价值观,采取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味追求无穷贪欲的满足,而遭受到了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人们在环境与生态的严峻挑战面前,开始反思自身的观念与行为,产生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新觉悟。自然、经济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构成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人类不是一般的动物消费者,而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这一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互依并存,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他们的区别和对立更为本质、更为重要;现实的世界并非人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的简单相加,而是自然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人类社会之后的人、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先在的前提,受自然关系的制约,同时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类劳动的中介、以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形式而实现的,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联系,又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联系。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去看世界,也就是从以自然界的存在为既定前提的人类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去看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而展现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要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基础。为了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于人类的活动和满足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对于我们的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以使我们拥有的技术和物力同自然系统相协调,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与人类的需要相适应。要承认自然万物的存在对人类的价值及其在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天地万物在宇宙进化和能量交换链条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并以对人类和宇宙的终极关怀之心,对自然作出保护与优化的回报。

3、建立新的制度形态。在以往的社会发展模式中,无论是在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中,非但没有自觉而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反而有着自发的环境破坏机制,这是以往的社会发展模式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环境恶化的制度性根源。而要卓有成效地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有机进化和平衡,其一,必须使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和政治运作过程之中,使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一个中心问题,使政治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国家设置环境、资源与生态的管理与保护机构,直接参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的管理,并将其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和争取广泛的社会参与,使环境保护与维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成为一种社会性和群众性的运动;将环境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并将其与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将环境问题引入国际政治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环境保护的国际性合作,使保护地球的生态支持系统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旋律。其二,要使环境保护制度化。在以往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环境问题是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的。而在环境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的今天,必须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进行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逐步形成完整的有关环境和生态的法律体系,并把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纳入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建立健全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法律和制度的方式调控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其三,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合理化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要解决环境与生态危机,需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全球性,其关涉到人类的整体、长远和根本的利益,因而需要确立一种全球性思维,建立一种全球伙伴关系,尊重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公正原则,共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进程。 

4、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资源、环境、生态的支持能力相适应。在当今世界,人类物质欲望急剧膨胀,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种状况若再持续下去,必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保护地球这一人类赖以生栖息的唯一家园,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生活方式,实行可持续消费。传统的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努力主要是净化废弃物,其技术措施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建立废物净化装置,采用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这种做法对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为净化装置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其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被净化的物质往往是另一种有用资源,并且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前提下所采取的消极的保护措施,其主要特点是将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分离开来,使一部分生产过程生产产品,另一部分生产过程进行废物净化。由于这种环境保护方式已走入困境,迫使人们将目光投向生物圈运行机制的研究,创立绿色技术,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的工艺。生物圈的物质生产是一种无废料的生产或废物还原和再利用的生产。系统中的所有物质都在系统的循环中运动、转化和再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一种有机体利用之后转化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这就使生态系统获得了持续发展的机制。生物圈的这种生态智慧给人类解决因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创立绿色技术和生态工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所谓生态工艺,就是模拟和利用生态学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设计物质和能量分级多层次利用的产业技术形式和技术系统。按照人类长期发展的目标和维系生态系统有机进化的目标而创立的这种技术形式,不仅经济高效,而且能够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使经济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物质生产方式。运用绿色技术和生态工艺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将会引起人类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在创立绿色技术和生态工业与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转变人类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提倡简朴生活方式,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以满足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为目标,减少为满足人们的高额消费而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提倡绿色消费,既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又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简朴、适度和绿色消费方式的提倡和实行,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将发挥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39页。

   

原载《管子学刊》1996年第4期(略有修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