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从俗谛到真谛――读《藕益大师净土集》
   

佛教具有俗谛和真谛,这在世界宗教之林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佛教的这种特殊观念结构,也使佛教跨越宗教与哲学,使其具有双重特性,从而比其它宗教似乎高出一筹。但人的认识如何从俗谛走向真谛?读《藕益大师净土集》[1],产生了一些体会,说明如下。

(一)

佛教中所说俗谛意为世俗社会里通行的寻常真理,真谛则为启迪通向涅槃境界之觉悟的甚深之奥妙佛法。前者汇集着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后者则是一般民众所难以理解的道理,如何在这两种认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之能从前面的认识水平过渡到后者呢?虽然藕益大师智旭“属于天台宗,但同时精通华严法相两宗”[2],实际上他的净土思想也很有见地,“融会诸宗,归极净土”[3],在净土信仰中独树一帜,也为从净土思想中理解俗谛与真谛提供了一条思路。因此读《藕益大师净土集》,觉得能找到对一些问题的启示,甚至答案。

世俗的真理,是在差别之比较中体现出来的,如善行与恶行,好话与坏话,功德与罪过,崇佛与灭佛等等。对真理的定义和实行则是在对这些差别的处理过程中完成的,如认定何谓好事何谓坏事,及做了好事等等。当然由于立场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真理的认定和实行方式等也是不一样的。佛家真谛如三法印,则从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悟得寂静涅槃。而所谓寂静涅槃,即是无差别境界,至涅槃境界,则所有善恶、好坏、功罪等等的界限都趋于泯灭。如此无差别则无欲、无矛盾斗争、亦无苦恼,当然是“常、乐、我、净”了。因此佛家的追求中一个重要主题即是如何从差别的世界走向无差别之境界。

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在俗谛的层面上,真理是在对立面的差别中显示出来,其间的差别越大,真理的显示性也就越强。如所谓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对立的双方矛盾越大越尖锐,其理论就越显得正确。而在真谛的层面上,真理则显示于差别之消失,此时就无所谓善恶、好坏、功罪等了。这是一个很高的思想层面,于此就是一些儒家学者也想不通,如明代王夫之说:“至于穷极无厌,毒流天下,而其为贪染,亦与寸丝粒米之贪同其罪报而无差别”,而“迫持之,则举手扬目而皆桎梏;宽假之,则成毁一同,而理事皆可无碍,心亡罪灭而大恶冰释,暴逆凶悖无非梦幻泡影,一悟而悉归于空”,使得“淫坊酒肆,佛皆在焉”[4],这不是无是非真理可说而乱了套吗?因此,就一般人而言,从俗谛到真谛就产生了理解难,作为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更难了。

其实佛家有自己的认识路子,即在形而上的认识层面是用中道的方式,既二既一,“即影即真,不二不忒”[5]。在实践层面上却是走净土信仰的路。因为净土佛国既是依俗谛修行的终点,又是依真谛修行的起点。据鸠摩罗什所译《佛说阿弥陀经》,西天阿弥陀净土有种种好,“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种种好,其土众生是共享的,且“皆是阿鞞跋致”,即都不会退转。这样,阿弥陀净土的世界就已经是一个相对平等,众生无差别的极乐国土了,从而完成了上述终点与起点之连接。

与此相关,藕益大师特别强调了净土的平等。他宣称在西天佛国因为“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以“佛寿命,及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6]。实际上,这也是通过从世俗的平等追求,来现真寂静无别的涅槃境地。这样一来,俗谛与真谛在终极的目标上,竟然得到了统一。

(二)

从净土修行的方法而言,强调心的作用,也能合俗、真二谛为一。因为 “心外无土,土外无心”,修净土之要点,在于信、愿、行,无不与心相关,“如来法界藏身,遍入众生心想”,不管理在何谛,都要由心开悟,所以“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7]

这是通过给净土以新的理解而成其说。藕益大师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见思净、超同居,尘沙净、超方便,无明净、超实报。故曰:唯佛一人居净土,尚何不了之义?众生心念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念顿入佛海”[8]。如此心净,胸中无私欲杂念,即心内已无差别矛盾存在,也即意味着进入了无差别的涅槃境界[ 因为因为差别即是矛盾,是引起一切欲望、斗争、苦恼之根源。有此种种,当然不宁静,只有泯灭差别才有真正寂静,故无差别方是涅槃境界。],当然已经成佛。“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9],这涅槃境界就是正体实相,“约修德所显真实法性言之,谓如智不二,依正圆融;真俗两忘,自他不二”[10]。这样,在由俗谛取得圆满成就时,亦获得了真谛。

虽然阿弥陀净土被称为念佛净土,但要修行到进入佛国净土的境地,这个念是有讲究的,决非有口无心地念就可成功。藕益大师告诉信众,念时必须“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等等。这样子的念法,就已经贯彻着中道法。其结果必定是“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11]。所以能“事无念外之佛”[12],特别是“若自他俱念”,能“开圆通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做到“一念相应,欲仁仁至”[13]。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境地,不在净土在哪里?如此,藕益大师所指引的往生净土之路,则是俗、真二谛并修之道。

“净土为归,观心为要”[14]。正是由于强调了心在念佛净土中的作用,所以藕益大师在净禅合修上,别有高见。如他论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净土之禅,本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若夫禅之净土,必须证极净心,非可以理夺事”。禅宗倡顿悟真谛,净土以念佛入佛国,原本其思路在俗谛的范围内,在心的作用下,则可俗真两谛并容而净禅双修。他作《念佛即禅观论》云:“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惟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盖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15]。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无禅之净土,非真净土;无净土之禅,非真禅”[16]。由于两宋以降之中国佛教禅、净两家最为流行,所以藕益大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藕益大师强调的是心在合悟俗、真二谛以修净土时的作用,并非是将心之本身当作净土,指出“‘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17],从而显示藕益净土观之别具一格。

(三)

佛陀为什么要讲俗谛?因为世俗的道理,不管是属于那家,那种文化,甚至这些道理之间有某些对立之处,它们都合有一个总趋势。这个趋势一面是其本身更符合情理,接近事实,更有逻辑;另一面是要能更适合人群生存和社会发展。不符合这趋势的道理是难以流行,而符合这趋势的则能深入人心。净土思想的奥妙在于,寄假于世俗的种种道理,来达到佛教的一个初步目标——净土。因此藕益大师净土思想的一个要点,是从佛学的总体着眼,认清“纸墨元同法界性,缘生当体空假中”[18],而树立“宗旨在调和各派”[19]

是故净土思想的发达,不仅仅要融合佛教教内的各宗各派,所谓“持名一法,即是圆顿心宗”[20]。而且要能附会社会上其它流行的,占统治地位的观念与道理,如此才是真正“名符其实的‘寓宗’”[21]。其实,寓中华传统的政治文化而发展,正是中国佛教得以形成和发展之要诀所在。所以就佛教而言,俗谛之俗当有更广的包容性,其社会作用方能更大。正因为净土宗有着这样的特点,于是在中国佛教里,我们可以看到净土思想与其它诸宗相比是最容易与儒、道等中国传统思想合流,藕益大师也“以佛释儒,以儒附佛”[22],不遗余力地鼓吹“三教合一”。

藕益认为众生知见不能简单地加以排斥,因为“若仔细观此众生知见,仍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不属三世,不坠四句,则众生知见当体原即佛知佛见矣”[23]。这个“众生知见”里当然包括儒、道两家,尤其是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他还说:“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24]。借助于这些观念,不仅可以使佛教能够在中国社会安稳地立足,如五代之后再也没有灭佛之类政治举动,而且意味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道德观念差距之缩小,以至于趋向泯灭,这不也是由俗谛走向真谛的正确趋向吗?

净土之妙,还在于其是一个“往生”的过程。这样,就将一个通向寂静涅槃的天路历程,变成一种在现实世界内追求于彼岸永恒而充满生命张力的进军。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里,如《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生命观念和生存意志,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中都体现了这样的思想特点[25]。原本创说“一切皆苦”而寻求解脱之佛教如何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净土的往生论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明白“生界本空行非行,谁知二谛是一谛;二由一有一莫守,非一非二非三四;三二宛然显一真,大圣以此垂恩济”[26]的道理,由是其说能“透过创造幻想之纵横驰骋,凭藉自我修为之解脱筏乘,我们可以渡过时间生灭界的生死海,而直达彼岸。经过千辛万苦而得之非易的‘自悟’(内证圣智),一旦获致,慧炬长昭,指向前途一片法喜圆满的极乐世界”[27]。于是通过努力,而“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28],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阿弥陀净土在两宋之后成为最普及的一种佛教信仰,与此不无关系。

(四)

藕益大师对净土信仰理论化的努力,及其所开示理论中的特色,亦是内外各种因素使然。首先,是由于藕益大师自身博学,精通诸内典外籍,复能取诸学精华,融会贯通,从而能“以最大的融混性成为(明代)四大高僧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人”[29]。如此丰富的知识再拿来阐释净土种种,当然能构筑新意,自圆其说。此外,藕益大师的净土观包括了自身的知行合一。他认为“有愿无行,如人无足;有行无愿,如盲无导”,所以自己“学菩萨戒法”而“稽首弘愿四十八”,且“至心勤修习”,“三十年来不改弦”[30]。如此实践反过来则可以印证与丰富他自己的净土观,这不仅可作一切学佛者的榜样,而且由此他的净土观念因可以实践易被常人知晓而产生实际影响。如此也是一种俗谛和真谛结合的方式。其次,明清之间净土信仰之特别盛行,尤其是阿弥陀净土信仰之风靡为当时佛教之主流。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明代已是净土宗的天下。此时禅宗虽仍有影响,但已经衰落,依附净土而存在”[31]。这与藕益大师之努力,可以说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再次,明代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观念被社会公认的时代[32],即佛教与儒、道两家在人生观有了更多的一致。藕益甚至一再盛赞当时儒学大师王阳明:“明朝功业士,远不及汉、唐、宋,理学则大过之。阳明一人,直续孔、颜心脉。佛门居士:唐梁肃,宋陈瓘,明袁宏道,盖未可轩轾也”[33],也说明这一点。于是,这种三教之间存在的可比性似乎更容易把世俗社会的主导行为准则和净土信仰之最高目标连接起来。这样子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在最广的意义上之佛教俗谛与真谛的珠联璧合。最后,明清之间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明朝中末叶,是我国民间宗教纷纷竞起的时期,各教派林立,不可胜数”[34]。不仅是天主教等再次进入中国,有着不小的影响,民间宗教,包括打着佛教旗号的民间宗教,如白莲教、罗教、黄天教、白云宗、三一教等等,风起云涌,在社会上下拥有大量的信众。这些宗教对正统佛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中国佛教中,与那些民间宗教最接近,最容易被混淆的就是净土信仰[35]。净土宗的理论化倾向,扶正佛国旗帜,就是正统佛教对这种形势作出的一种反应,当然也推动了藕益大师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并取得成就。

以上种种所述表明,藕益大师之所以被尊为净土九祖[36],和他有着独特的净土观念是分不开的。《藕益大师净土集》里集中了他的一些有创意之表述,突出了他在净土信仰理论化的过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关于净土观中所包含的俗谛与真谛之关系亦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这些有关议论,对进一步理解净土思想在华土环境中的发展,当然也是很有帮助的。

 该书由会性法师从藕益大师的《灵峰宗论》等著作中有关净土思想之言论摘编而成,虽不能说包罗无余,但藕益大师有关净土的主要观点已经列入,故本文将读该书作为一个理解和阐释藕益大师净土观的出发点。本文所引出自该书,也是一种方便。

【参考文献】

[1]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第十四章,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2]裕丰《书重刻〈灵峰宗论〉后》,载《灵峰宗论》卷十四附。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卷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7188568页。

[4]《阿弥陀佛像赞》,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印本第168页。

[5]《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304950页。

[6]《参究念佛论》、《阿弥陀佛像赞》,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32168页。

[7]《参究念佛论》,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33页。

[8]因为因为差别即是矛盾,是引起一切欲望、斗争、苦恼之根源。有此种种,当然不宁静,只有泯灭差别才有真正寂静,故无差别方是涅槃境界。

[9]《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47页。

[10]《选佛谱――净土横超门》“常寂光净土”条,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82页。

[11]《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3031页。

[12]《新续高僧传》卷四《清青阳九华山华严庵释智旭传》。

[1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71页;《沈母金太夫人往生赞》,载该书卷下,第172页。

[14]《净社铭》,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67页。

[15]《念佛即禅观论》,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36页。

[16]《参究念佛论》,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35页。

[17]《净土偈》,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76页。

[18]《阿弥陀佛像赞》,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69页。

[19]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附录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6页。

[20]《新续高僧传》卷四《清青阳九华山华严庵释智旭传》。

[21]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中译本,慧日讲堂1974年版第258页。不过望月信亨所说“寓宗”,仅是指净土寄于其它佛教诸宗而已。

[23]《示玄著》,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97页。

[24]《示王心葵》,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93页。

[25]参见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第一、二、五、九等章,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

[26]《西方三圣像赞》,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70页。

[27]方东美《生生之美》第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页。

[28]《四十八愿文》,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89页。

[29]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第七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

[30]《答初平发愿偈》、《四十八愿文》、《阿弥陀佛像赞》、《自像赞》之六,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7983169175页。

[31]《中国净土宗通史》第七章,第491页。

[32]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虽早就有三教一致等说法,但“三教合一”这个概念的出现,或者说这个词汇的使用,却是在明朝。见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十一期。

[33]《西方合论序》,载《藕益大师净土集》卷下,第147页。

[34]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第十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64页。

[35]如欧大年在《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第四章中指出:“白莲教的仪式主要有烧香、念诵教派的和大乘佛教的经文,继而先唱阿弥陀佛的名字,然后唱其特有的念语:真空家乡,无生父母”。见该书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是与净土崇拜十分接近的。

[36]见清悟开所编《莲宗九祖传略》。

(原载《灵峰藕益大师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录入编辑:百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