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遗产数字化:机遇与挑战
 

2000年“五一”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假日经济”高峰。节日期间,参观敦煌莫高窟游人暴增,导致洞窟温、湿度难以控制,壁画急速剥落。为了减轻参观敦煌洞窟的游人可能对敦煌壁画的损害,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签订了协议,拟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200011月,新华社又播发了一条类似的消息,称中国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签订了共同进行“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的合作协议书。像敦煌莫高窟和故宫博物院这样的国家重大文化遗产集中地,数字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与文化产业是发达国家最具优势的产业,而大量未开发的文化遗产与巨大而增长迅速的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是发展中国家最具吸引力的资源。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文化遗产包括“可接触遗产”和“不可接触遗产”、及其相关信息。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包括了所有种类的文化遗产,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无不以国家政策主导、以公共资金启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水准上,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够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该项目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产生了影响。

1994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4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19953月,法国也开始在新建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将该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该馆特别重视“文化遗产”数字化,将该馆收藏的艺术精品及分散在法国各地的古书艺术插页用彩色高分辨率扫描仪录入光盘。

1995529,法日美英加德意7国的国家图书馆在法国成立了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以后又扩展为GS集团,该项目的目标是从现存的数字化项目中组织一个大型的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广大公众服务。

1999年,欧盟“内容创作启动计划”开始启动,该计划将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基础,计划将于2004年结束。

发达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已经展示出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空前的“媒介转移”。如同纸质媒介、电磁媒介所引发的人类文明飞跃发展一样,向电子媒介的转移展示了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文化遗产数字化将激发旅游业发展新机遇。全球性的旅游业持续发展已经出现与信息产业融合的重大趋势,旅游网站也成为网络经济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力量。基于数字技术的旅游网络业的商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继续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的信息化,使出游感觉更加方便、舒适,费用也更加低廉;第二方面,在数字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建立虚拟旅游世界,彻底改变旅游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活动质量。新型旅游业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旅游依赖于虚拟旅游,虚拟旅游依赖于文化意义链接。在这个虚拟旅游空间中,游客将旅游的对象物以及旅游活动本身与历史事件、文化观念联系了起来,形成对于旅游吸引物的意义理解。这样的“旅游活动”也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主题有内在的联系,它提高现代人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人们形成现代文化眼光,从而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文化遗产数字化将激发现代教育发展新机遇。目前,计算机借助于网络、借助于多种媒体,已经成为操作日益简单的“普遍的工具”,渗人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内容以及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研究,教育产品是目前需求最大的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产品,教育产品与目前发展得最快的数字化视听技术相结合,是可以完全通过网络实现传播的少数产品之一,而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实现上述教育发展新机遇的关键。应该说,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并且能够

与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文字资料、文物图像实现“链接”,甚至辅以不同领域中专家学者的咨询与解说,传统的课堂教育与广义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普遍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界限将彻底打破。反过来说,在数字技术教育产品市场需求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大量可接触和不可接触的文化遗产正在转化为最有价值的产业资源。

文化遗产数字化将激发娱乐业发展新机压。《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做了如下定义:“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干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蓝皮书》还预测,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巨量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并上载为网络资源,现代娱乐业将分化为“离线娱乐业”和“在线娱乐业”,“信息娱乐业”将成为重要的娱乐业态。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数字化将与娱乐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上述机遇对于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具体说,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双重短缺,面临严重的挑战。

挑战一:文化遗产数字化使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经过这次开发,许多以往不被认为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形态,将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负载,进入经济学家和投资人的视野;以往被认为处于经济生活“边缘”的文化事业机构,特别是一向依赖于公共资助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将可能被接人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可能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靠出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遗产开发权以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廉价出口物质资源,高价进口制造成品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历史后,又可能经历廉价出口文化资源、高价进口文化产品的新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挑战二:文化遗产数字化所依赖的技术是更为根本性的问题。遗产数字化所使用的技术系统将涉及对遗产基本含义的修正和解释,如果依赖于非遗产来源国的技术,将有可能曲解、甚至遗失文化遗产的意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发达国家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文化遗产解释以便服务于商业开发的时候,往往降低其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变成一种取悦于游客的异域风光和奇闻逸事。

文化遗产数字化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但决不限于经济领域。如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描绘人类的  “生物基因图谱”一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代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当文化基因成为国际资本的掠夺对象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而是文化传承的条件。在新的全球化浪潮面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问题,已经转化为“文化安全”问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拥有我们伟大文化的技术形态和经济价值,才能真正拥有我们的文化传统,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就只会习惯于喝可口可乐,崇拜好莱坞文化,或者充其量成为购买美国版权的中国文化产品消费者。

 

(原载中国文化报2002年第511。录入编辑:乾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