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略论问句的逻辑合理性问题
   

内容摘要:问句(疑问句)是人际沟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的语句。合理的问句应选择合适的问句类型,句中的预设要真实充足,逻辑重点要明确并且有答案。只有弄清问句的逻辑合理性问题,才能正确地使用和理解问句,清除不合理的问句,保障人际沟通正常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问句;预设;真实性;合理性

[1][2][3][4]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曾出了这样一道综合素质题:

下列四大名旦中哪一位是女性?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

当答题者“猜”出一个“尚小云”后,被告知错了,正确答案是“没有女性”。众目睽睽之下,情急的答题者说了一句:“不能这样问问题呀!”而综合素质评委在点评时却说道:“问题没错。应回答‘没有女性’。干脆利落。”

但实际上,这个问句是个不合理的问句。答题者的质疑有道理,评委的点评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有必要从这个实例问句入手,分析一下问句的逻辑合理性问题。

一、问句有类型区别

问句(疑问句)是人际沟通中运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的语句,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问句,如“你同意吗?”“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谁来了?”一类是审议问句,是为了寻求决策的,如,“下月的研讨会你参加不参加?”“你明年准备申报什么课题?”由于对审议问句的回答没有真假之分,本文只分析事实问句的逻辑合理性问题。

结合语形和语义,事实问句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是否问句

这种问句是具有“A吗”结构的问句,一般只能有两个相互否定的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等。用形式语言表达为:(?(A∨﹁ A))(∨可读做或)。例如:

南开大学附中今年的中考录取线还是580分吗?…………………(2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中有女性吗?………(3

2.选择问句

    这种问句是具有“是A1还是A2还是A3……还是An”结构的问句,一般并列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让回答者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为直接回答。用形式语言表达为:(?(A1A2A3……∨An))。例如:

今天是星期三,还是星期四?………………………………………(4

今天的会议主持人是张三,还是李四,还是王五,还是赵六?…(5

3.特指问句

    这种问句是用疑问词语“什么”、“怎么”、“为什么”、“谁”、“哪”、“多少”、“几”等指出要求回答的内容的问句。用形式语言表达为:(?(xB,Ax))(x属于B并且是A)。例(1)即为特指问句,即“谁属于四大名旦并且是女性?”。又如: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6

哪位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7

这两例也是特指问句。例句(6)问的是什么行星属于太阳系九大行星并且离太阳最近。例句(7)问的是谁属于科学家并且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问句的三种类型有其内在的联系。是否问句可以被看作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如例句(2)的答案实际上是在“580分”与“不是580”之间选择;例句(3)也显然是在“有女性”与“没有女性”之间选择。而特指问句实际上也是让回答者在某种条件下做出选择,如例句(1)将条件设定在四个选项内,而例句(7)的设定范围是古往今来的所有的科学家。

三种类型的问句之间的区别在于,其一,是否问句直接提供了两种相互否定的选择答案,如例句(2)、例句(3);选择问句则并列提供了若干个选择答案,如例句(4)、例句(5);特指问句如没有条件限制,可以不明确地提供选择答案,其选择范围可以是无穷的,如例句(6)中去掉“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这一条件;也可以是有穷的,如例句(7)。其二,所有的问句都可以通过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从而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一旦需要使用疑问语气词,则是否问句所使用的主要疑问语气词是“吗”,不能是“呢”;选择问句与特指问句所使用的主要疑问语气词是“呢”,不能是“吗”。否则将会混淆问句类型。如对是否问句“他不同意吗”,只须回答“是”或“不是”。如果将此改为“他不同意呢”,就相当于问:“他要不同意,该怎么办?”这样就成为特指问句,问句的类型和内容都相应发生了变化,这时所要求的回答就是“怎么办”了。

由此可见,问句的类型与问句的疑问所在和回答线索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回答问题时都是按“疑”来寻找答题线索的,所以,当提问者提出问句时就应该为回答者确定“疑”之所在,从而提供一定的答题线索。如果提问者混淆了问句类型,就有可能混淆疑点所在及答题线索,从而使答题者不明根由、底细,误入歧途。如例句(1)所设疑问是“四大名旦中谁是女性”,而例句(3)所设疑问是“四大名旦中有没有女性”。它们所设的疑问显然不是同一个问题,其答题线索也有差别。因此,问句的类型区别对于问句合理性的意义在于,当我们提出一个问句时,应按照问题的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问句类型,这样,才能使答题者明确“疑”之所在和答题线索,从而做出对应的确切回答。

二、问句的预设要真实、充足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自然语言来交流思想的,每当人们说出一句或断定、或询问、或请求、或应允等的话语时,他总要先做出关于语境的某种假设,并且这种假设是隐含在沟通话语中的、被沟通交际双方共同相信并接受的事实或判断。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际之间的沟通才成为可能。这种关于语境的某种假设就是预设(Presup position),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性质,就是一个语句的成立必须以其预设成立(即预设表示的事物存在)为前提。

同样,作为人际沟通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形式,任何一个问句的提出,无论提问者提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提问题之前,也总要先在自己的思维中对有关的思维对象做出至少一个判断,而疑问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任何一个问句,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已知部分,二是未知部分。已知部分就是在提出问题之前已经做出的判断,它是隐含在问句之中的;未知部分就是问句所直接提出的疑问,它直接显现在问句中。问句中的这种已知部分,就是“预设”。

例如,当我们提出例(2)的问句时,我们就已经在自己的思维中做出了以下几个预设判断:“存在有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有附属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有高中部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去年的中考录取线是580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今年继续招收高中生”。

这些预设判断,采取的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我们可以将此称做一个问句的预设集。按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一个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整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因此,当一个预设集中有一个预设情况假时,整个预设集就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问句就不能在正常的意义下被理解,这个问句也就提得毫无意义。

因此,在自然语言中,预设真实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话语成立的先决条件,亦即一个问句提得有意义,提得合理,必须建立在这个问句的预设真实基础上。

预设既然有这样的逻辑性质,那么,为了保证人际沟通的正常进行,预设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在交际语境中,说话者对听话者说出一句话时,说话者相信这句话所指的事物或事态存在,并且相信听话者也相信这句话所指的事物或事态存在。1预设规则是人们在日常语言交际语境中说出一句话语时普遍遵守的语用规则。这种预设真实体现在问句中,就是:

当提问者提出是否问句时,提问者预设了两个相互否定的解答中,只能而且必然有一个解答符合实际,并且这个问句有可能得到回答。同时根据语言交际时合作原则中最强的真诚准则,提问者相信对方也相信这种预设。

当提问者提出选择问句时,提问者预设了在若干个解答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相信这个问句有可能得到回答。同时提问者相信对方也相信这种预设。

当提问者提出特指问句时,提问者预设了特指的取值范围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相信这个问句有可能得到回答。同时提问者相信对方也相信这些预设2]。

上述提问者真诚的相信态度,实际上是基于逻辑思维形式的基本规律基础之上的。是否问句的两个相互否定的解答体现了排中律“A∨﹁ A”中必有一真的逻辑性质;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的解答则体现了选言判断所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的逻辑性质。

当我们用这种理论分析前述例句(1)时,可以得知其预设的判断是“存在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个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是四大名旦”、“四大名旦中至少有一位是女性”。在这个预设集中,“四大名旦中至少有一位是女性”的预设,指明了“这位女性”的范围:或者是梅兰芳,或者是程砚秋,或者是尚小云,或者是荀慧生。但是,由于这四个人都是男性,所以,在这个预设集中,提问者所预设的“四大名旦中至少有一位是女性”是个虚假预设。因此,整个预设集是假的,这个问句也因此丧失了它成立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因为在例句(1)中,提问者违反了预设规则,而回答者遵守了预设规则,所以,当提问者提出了这个包含有虚假预设的问句后,回答者才会“蒙”出一个“尚小云”来。

问句不同于陈述句,它表达的是疑问,而疑问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因此问句没有真假问题。但问句是隐含有预设的问句,而预设是判断。按判断的逻辑特征,一是有所断定,二是有真假,因此,问句中隐含的预设有真假,并由此决定了问句的是否成立,是否有意义。这种“是否有意义”就是问句的合理性问题。亦即,预设为真时,问句就是有意义的,也是合理的;预设为假时,问句就是无意义的,也是不合理的。基于此,例句(1)是个含有虚假预设的问句,并因此而成为一个不合理的问句。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再举出几个例子。

你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吗?…………………………………………(8

    这是一个古老“复杂问语”,这个问句的提问者对回答者“是否打过老婆”并不知晓,但却贸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这个问句无论回答“是”或者“不是”,都意味着承认问句中所隐含的预设——“你曾经打过你的老婆”。而这个预设则可能是回答者并不具有的行为,或者是不能接受的。因此,这样的复杂问语是一个语言陷阱。对于这样的问句,回答者完全可以拒绝回答,并像例句(1)中的那位参赛选手一样,指出:“不能这样问问题!”对于这种“一问蕴涵一未经承认的假设,如果一个人对于这种问语有所答复,他就无形之中承认了这种假设”的问句,我国现代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称之为“复杂问语的错误”3]。又如:

1234四个数中哪一个是负数?……………………………(9

谁发明了永动机?…………………………………………………(10

这两个问句一个预设了“1234四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的虚假判断,一个预设了“有人发明了永动机”的虚假判断。对于这两个问句,如果是由具有相关知识人来回答,他会认为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因此,对于提问者来说,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如果是由不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来回答,他也只能蒙出一个错误的结果,因此,对于提问者来说,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无意义的。

但为什么对例句(9)、例句(10)的预设错误人们能够明察,而对例句(1)这样的不合理问句却不会感到奇怪呢?原因在于例句(9)、例句(10)的预设错误比较明显,迷惑性小,而例句(1)的预设错误较隐蔽,迷惑性大。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问句:

10ˉ²、(-5)²、-3/-4-3/-5)四个数中哪个是负数?………………………………………………………………………(11

这个问句所列举的四个数中并不存在负数,但由于它所列举的数字中都包含有“负号”,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无论回答者是否具有正负数的相关知识,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也不会感到受了欺骗,或是认真地思考,或是认真地“蒙”一把,而不管这个问句中的预设是否都真实。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问句的是否合理,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但是作为提问者,在提出一个问句时,却必须考虑到这个问句的预设是否真实,所提问题是否有意义,是否合理。

问句的预设不仅要真实而且必须充足。试看下例:

甲、乙、丙、丁四人中谁是女性?……………………………(12

按照人际沟通中合作原则中的真诚准则,提问者在提出一个问句时,他在预设真实的基础上,还应该为回答者提供足够的相关信息,以使回答者能够按“疑”回答。但在例句(12)中,提问者在其预设中虽泛指“存在有甲、乙、丙、丁四人”、“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女性”,但所存在的这四人究竟姓甚名谁,却没有给出足够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使回答者无从回答,连“蒙”也没有了根据。

充足理由律要求:在论断过程中,任何一个论断被确定为真的,必须具有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的这种逻辑要求,同样适用于问句。因为问句中隐含的预设是否充足,决定着回答者能否按照答题线索来回答问题,同样,它也决定着问句的是否成立、是否有意义,以至问句是否合理。所以,预设为真且充足时,问句是有意义的,也是合理的;预设为真但不充足时,问句也是无意义的,不合理的,我们称之为“预设缺损问句”。如果我们在提问时忽视了这一问题,任意缺损应该提供的信息,人际之间的沟通就变得没头没脑,同样没法正常进行。

三、问句的逻辑重点要明确

任何一个问句都是有“疑”而问,这个“疑”就是问句的逻辑重点。由于“疑”的不同,不同类型的问句其逻辑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它可以落在主语上,如在例句(7)的特指问句中,其逻辑重点为“哪位科学家”;也可以落在联系词“是”或“有”上,如例句(3)的是否问句中,其逻辑重点为“”或是“没有”。

问句中的逻辑重点对于保证问句的合理性是很重要的。它实际上是针对问句之“疑”,发出要求回答的指令。尤其在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中,这个指令还为回答者设定了一个思考范围,要求他在这个思考范围内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问句的逻辑重点必须确切地针对疑问所在,并与所设条件一致。这样的问句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如在例句(1)中,其逻辑重点是要求回答“是女性”,并且还规定了思考范围“四大名旦”。但“四大名旦”实际上是四个男性,男性中自然不会有女性,问句的逻辑重点与所设条件存在矛盾。所以,从逻辑重点必须明确这一点来看,例句(1)也是个不合理的问句。其实,这里需要回答的疑问并不是“是女性”,而是“有没有女性”。赛场考评者宣布的正确答案“没有女性”可以清楚地表明这一点。其所以出现这一不合理的问句,在于命题者混淆了问句的逻辑重点,以“是女性”取代“有没有女性”发问。指令发错了。

现在社会中经常进行一些问卷调查,有时就有一些问句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原因就是这些问句的逻辑重点不明确,使回答者不知道“究竟要问什么?”

问句的逻辑重点与问句的合理性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按照人际沟通中合作原则中的真诚准则,当提出一个问句时,提问者应给对方指明一个回答问题的方向,而不应制造迷惑,将对方引入歧途;而按照表达准则,一个问句不能模糊,不能有歧义,否则将会使这个问句失去确定的逻辑重点,回答者也将无法找到确定的“疑”之所在。因此,保证问句有确定的逻辑重点,是问句预设真实性的体现,也是检验问句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条件之一,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保证思维要有确定性。

四、合理的问句应该能有答案

任何一个预设真实且充足的问句,都应该能有答案。在是否问句中,其可能的答案是两个相互否定的答案中的一个;在选择问句中或特指问句中,其可能的答案是若干答案或确定思考范围内的一个或几个。

虽然预设真实且充足的问句必定有答案,但答案还有正确与否之分。符合事实的是正确答案,不符合事实的是错误答案。

但是,预设虚假或预设缺损的问句,就永不可能有答案。因为,对于预设虚假的问句,它一旦有了答案,就势必承认了虚假的预设,如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永动机,那么对例句(10)要求回答谁是它的发明者,那怎么可能?无论回答是张三还是李四……都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而对于预设缺损的问句,如例句(12)则“蒙”也不知从何入手。

但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对某些预设虚假的问句也以正确的判断给予了回答,如对例句(1)、例句(9)、例句(10)等含有虚假预设问句的回答:“没有女性”或“谁也不是女性”、“没有负数”或“哪一个也不是负数”、“谁也没有发明出永动机”等,这些判断显然也是正确的判断。尽管如此,这也并不表明预设虚假的问句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还以例句(1)为例。

当提问者提出例(1)问句时,其预设所规定的取值范围是“四大名旦”,但其中并没有女性,而问句之“疑”却要求回答出“谁是女性”,这既违反了矛盾律的“不能是又不是”的逻辑要求,也违反了确定的条件下事物“不可能存在又不存在”的客观事实。虽然提问者所要求的正确答案“没有女性”在这里的确是一个真实的判断,但它已经不是预设虚假的特指问句例(1)的答案,而是预设真实的是否问句例(3)的答案了。如果回答者以这个答案对例(1)做答时,他实际上已在自己的思维中把原来的问句修正为新的问句,使之成为消除了虚假预设的合理的问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例句(1)、例句(9)等隐含有虚假预设的问句,仍然能够以“没有女性”、“没有负数”等正确判断予以回答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在人际沟通中,为了保证思想交流的顺利进行,人们在回答各种问句时,往往不自觉地按照回答问题的需要修正提问者的问句,从而把没有答案的不合理问句变成了有答案的合理问句。思维的这种化解错误的修正功能,仍然是逻辑思维在起着作用。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回答者有可能把不合理问句化解为合理问句并作出正确回答,但对于提问者来说,不应当寄望于此,而应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使问句提得合理,把不合理问句消除在出现之前,这是更为重要的。

再从回答多样化的角度分析,对问句的回答除直接解答外,还有回避、回驳、回问的形式。回避是在不知道问句的正确答案时的一种巧妙回答,如禅语中的问答:“花何时开?”“当开时开。”回避尽管没有得出一个提问者所要求的回答,但回避毕竟承认了提问者的问句预设的真实。而回驳则是对问句中虚假预设的否定,例如,对例句(9)的回答:“哪一个也不是负数”;对例句(10)回答:“谁也没有发明出永动机”。这实际上是指出了问句预设——“至少有一个是负数”、“有人发明出了永动机”的虚假。至于回问,则是对预设缺损问句之“疑”的进一步确认,如对问句“你近来怎么样”的回答:“什么怎么样?”又如对例句(12)问句的回答:“甲、乙、丙、丁具体指谁?”这实际上是指出了问句预设的缺损——“‘怎么样’指什么”、“甲乙丙丁指谁”。按此,对例句(1)如回答“谁也不是女性”,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句的回驳,它指出了这个问句预设的虚假。这种回驳式的回答,恐怕不是例句(1)问句出题者的初衷。

有学者认为,在广义上,问句的回避、回驳、回问也是问句的答案[4]。但我们认为,从人际沟通的正常进行上,回避只是一种闪烁其辞的回答形式,不能算是答案;回驳作为一种回答的形式,是对预设虚假的不合理问句的反驳,也不是正常意义下的答案;回问则是对预设缺损的原问句的反问,无论从哪种角度看,它都不能算是答案。

基于此,从“合理的问句应该能有答案”来看问句,问句也有其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因此,保证问句有确定的答案,是问句预设真实、充足的体现,也是检验问句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条件之一。

综上,例(1的问句实在应该改为是否问句类型,以例句(3)的方式提问:“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中有女性吗?”这样修正,既可以满足提问者检测参赛选手的知识素质的初衷,也使原来不合理的问句变成了合理的问句。

这样,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给出一个合理问句的语义解释了:一个问句是合理的,当且仅当这个问句的预设是真实且充足的、逻辑重点明确并且有答案。

五、理解问句合理性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沟通交际工具,在交际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因语言使用上的原因发生错误。体现在问句中,就有一个如何使预设真实、充足、逻辑重点明确,从而使问句合理的问题。这其中既有如何正确地表达问句的问题,也有如何准确地理解问句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会因问句表达或理解上出现偏差,产生一些答非所问的无谓绕圈子。例如下例电话呼救者(甲)与消防队接线员(乙)的对话:

甲:“救火!救火!”

乙:“在哪里?”

甲:“在我家!”

乙:“我是问着火的地点在哪里?”

甲:“在厨房!”

乙:“我是问我们怎么去你家?”

甲:“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像是笑谈,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如果不注意问句的逻辑合理性,类似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相反,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了问句的逻辑合理性,在问句的表达中,我们就可以结合语境真实而充足地进行问句预设;没有歧义地准确使用概念;准确地使用疑问词,选择合适的问句类型,使问句的逻辑重点成为真正的疑问所在,从而使提出的问句成为合理的问句。在对问句的理解中,我们也可以结合语境辨明问句是否合理,拒绝回答不合理的问句;明确理解问句中的有关概念,辨明问句的含义;寻找问句的逻辑重点,辩明问句的疑问所在。并且当沟通出现障碍时,在正确表达和理解问句的意义上,随时修正原来不合理的问句。

换言之,只有正确地理解了问句的合理性问题,我们才能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消除那些不合理的问句。比如在各种考试、考查的问题设计中,在各种社会调查的问卷设计中,在诸如招聘面试等的问题设计中,消除那些预设虚假或预设缺损的、逻辑重点混乱的、概念不清晰或疑问不明确的考题或问句,使问题提得准确、合理。至于那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不合理问句,不仅有逻辑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伦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只讨论问句的逻辑合理性问题,至于问句的伦理合理性问题,这里不展开讨论。

正确使用和理解问句与消除不合理的问句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际沟通正常有效地进行。也只有在正确使用和理解问句与消除不合理问句的基础上,沟通双方才能在问答式的人际沟通中,遵循合作原则,提问者“谕志通意”5,回答者“通意后对”6,从而在思想确定、思维通畅的前提下,保证沟通、交际的效率,达到明是非、别同异、察名实、决嫌疑的沟通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9页。

[2] 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8473页。

[3] 金岳霖:《逻辑》,三联书店1961版,第67页。

[4] 王雨田主编:《现代逻辑科学导引》(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364页。

[5] 《邓析子·无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写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先秦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6] 《墨子·经下》,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资料编写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先秦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原载《南开学报》2002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