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炁气二字异同辨
   

                               

  道书中炁字俯拾即是,不计其数,几可视炁字为道书的一种标志或印记。大约是司空见惯的缘故,人们很少去研究它,都相信着一贯的古说,普遍把炁字解释为气字的异体字,认为二字不仅音同,义亦全同[1],认为不论何篇何章,何朝何代,凡炁字皆同气。我们姑且把这种看法称为炁气等同说。此说之发端可追溯到著名的《玉篇》。《玉篇》曰:“炁,去既切,古气字”[2]。《玉篇》的作者是南朝梁顾野王,距今一千四百多年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用楷体字编的字典,很有影响。但今本《玉篇》非顾氏原书,亦非唐上元间孙强增字本,而是经过宋陈彭年等人之手的重修本。因此,顾野王只是诠释炁字的可能的第一人。唐释玄应为帮助佛教徒学习释典而编撰《一切经音义》(一名《大唐众经音义》,以区别于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简称《玄应音义》)。由于他所引的书除了佛经梵音外,全是失佚的古籍,因而为后人研究训诂,考证古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它大约完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距今也有一千二百多年了。释玄应在解《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六卷“气劣”一词时,也持等同说:“古文(左日右乞)、炁二形同,(左木右虚)既反。气,息也”[3]。所谓"古文(左日右乞)、炁二形同",意为古文中的(左日右乞)、炁二字与气字同。继释玄应之后,宋司马光、明张自烈、清何萱、张玉书等人无不持炁气等同说[4]。近现代,凡对炁字发表过见解的学者几乎全是此说的拥护者或附和者,只要翻阅一下各种字书辞典之类便一目了然。此说也为国外学者所接受。炁气等同说根深蒂固,被视为今古定论。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炁字与气同,为什么道教徒非要大量使用炁字不可呢?全部使用气字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道书以外几乎根本不使用炁字呢[5]?这是炁气等同说难以圆满解释的。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概括和表述,它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必须真实、完整、抓住本质。炁气二字异同的结论也不应该例外。道书中确有炁字不同于气的现象吗?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例:《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中的炁字有两种用法。一是与四方三十二天相连。比如东方元阳之榜列有:“第一清微皇曾天帝位,元阳之炁;第二禹余泰明玉完天帝位,上阳之炁……”[6]。依次而下,共三十二炁。这是带有天神色彩的神秘的炁。二是指生命之炁。比如:“作人魂魄,潜司过咎。断人命根,炁散神游”[7]。“脱故练新,体香气兰。玉符灭迹,地无拘挛。身度天界,超凌云端。魔王保真,炁合自然”[8]。引文中有一处指一般的气,即“体香气兰”。恰恰在这里没有使用炁字。

  第二例:《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在描述“二气”、“凤气”等礼拜诵咒之外的气时炁气兼用,以气为主。但使用在礼拜诵咒的咽炁时则皆为炁字,无一气字。比如:“五方都毕,还北向九拜,朝玉晨君。仰咽炁,九过,止。如此,皆施五帝幡于室五方也” [9]。“服符。又叩齿九通,咽炁三过,止。修此八年,真灵降见,云舆来迎” [10]

  第三例:《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中使用于带有神仙色彩的太空之炁和咽炁时皆用炁字,用于其它不甚神秘的气时使用气字。前者如“玉光紫炁”、“保精炼炁”、“仰咽八炁”等。后者如:“元景上真,八道玄灵。上治黄母,下治兆形。徘徊神辇,流映紫清。历运御气,三炁焕明”[11]。“天魔乘空发,万精骇神庭。託化谣歌章,随变入无名。嚣气何纷纷,秽道当涂生”[12]。“金真辅空洞,玉光焕八冥。金玄守上宫,神虎戮天精。翦灭万祆气,亿亿悉齐平”[13]。“金光耀寂室,神烛自然生。华香散玉宇,烟气彻玉京”[14]。第四例:《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录》的行文中炁气二字混用,但在符箓上却只写着“元阳赤炁”、“大赤天注炁”,炁气二字未混用。这一符箓出现了三次[15]

  第五例:衡岳真一子著《玄珠心镜注》中的炁字指比道身低一级的真人、神人之身。比如:“此一句言欲成高真之时,功用既至,必先光含影藏。是骨肉都融,神凝形中,名曰天光内烛。此即纯阳神炁含身,自然无影,故言影藏”[16]。“……第四候者,炼身为炁,名曰真人;第五候者,炼炁为神,名曰神人;第六候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17]其它则为气。比如:“夫言一者,是无形天地之始气,生化之玄元,老氏强名之曰道”[18]。“夫言子宫,即是男子之气海,女子谓之血海”[19]

  第六例:五陵玄学进士胡混成著《金丹正宗》中的炁字指先天的原初生命,气字指后天之气并用于一般名词中。比如:“情动于中,必摇其神。既摇其神,以泄其精。既泄其精,必耗其气。既耗其气,形神始离。恍惚幻妄,忧思感情,事物劳形,精乱神散,真一离身,先天之祖炁日丧而转转流荡于后天生死之域矣”[20]。“还如子藏母腹,随呼随吸,咽冲虚太和之炁,成金刚不坏之体。以至胎圆十月,化生婴儿,与我未生之前在母胎中一般气象”[21]

  以上各篇年代不明。下面再举有年代可稽的数例。

  第七例:晋代葛洪著《抱朴子内篇》一共使用了135个气字。其中98处分别用于自然之气,如:“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气。见《畅玄》)、“水旱之气”(《对俗》)、“阴阳大气”(《微旨》)、“云气”(《仙药》)、“冷气”(《极言》)、“肥鲜之气”(《杂应》)、“土气”(《登涉》)、“温气疫病”(《遐览》)等;用于人体之气和动物之气,如:“禀异气”(《对俗》)、“气弱”(《至理》、《地真》)、“形气”(《道意》)、“神仙之气”(《辨问》)、“气绝”(《极言》)、“五脏之气”(《杂应》)、“以气为矢”(《登涉》)等;用于表示人的精神状态的气,如:“浩然之气”(《畅玄》)、“骄气”(《塞难》)等。其中30处用于养生修炼的服气,比如:“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广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22]。“今道引行气,还精补脑,食饮有度,兴居有节,将服药物,思神守一,柱天禁戒,带佩符印,伤生之徒,一切远之,如此则通,可以免此六害”[23]。“又云,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24]。“但用符水及单服气者,皆作四十日中疲瘦,过此乃健耳”[25]。只有七处气字用于方术。它们是:在乘跷之道中曰“其气甚 ”(《杂应》)、在入瘟疫秘禁法中曰“闭气”(同上)、在务成子法辟水时曰“得气”(《黄白》)、在遁甲法中曰“闭气”(《登涉》)、在禁虎法中曰“闭气”和“吞三百六十气”(同上)、在变化之术中曰“吐气七色”(《遐览》)。

  全书一共使用了52个炁字,其中50处用于方术。比如:“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炁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谓,此是炁可以禳天灾也”[26]。“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27]。有一处用于精灵鬼怪:“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皆邪炁,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善试道士,道士须当以术辟身,及将从弟子,然或能坏人药也”[28]。只有一个炁字用于养生修炼的服气:“有冯生者,但单吞炁,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29]。在葛洪笔下,养生修炼的服气归人了自然之气一类,神秘的禁咒式的服气则使用炁字。归纳来看,非禁咒之处使用气字,禁咒及精灵鬼怪之处则使用炁字,共179字,泾渭分明。混淆不清的只有8处。

  有些地方很能看出炁气二字的有意区别。如仙人以气为食。此处气指的是天地间气,故使用气字,曰:“咽九华于云端,咀六气于丹霞”[30]。仙人服炁逆流水,伏虎狼。此处炁为禁咒之炁,故用炁字,曰:“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谓也”[31]。再如前引文精灵鬼怪为邪炁,但用于恶人谤毁之言时,则曰:“……而邪气得进,药不成也”[32]

  第八例:唐末著作《无能子》共使用了9个气字,分别使用于单纯作为物出现的天地(见下列引文第1条)、自然之气(见第2条)、构成人和动物的形骸或命的气(见第3条与第4条)和服气(见第5条、第6条和第7条)。现抄录如下:“天与地,阴阳气中之巨物尔”[33]。“夫云雨来随,蒸润之气自相感尔,于彼何有哉![34] “矧自谓人者与夫毛群羽族俱生于天地无私之气。横目方足、虚飞实走有所异者,偶随气之清浊厚薄,自然而形也,非宰于爱憎者也”[35]。“夫性者神也,命者气也”([36]。“则含神体虚、专气致柔者,得乎自然之元者也”[37]。“故神之召气,气之从神,犹此也”[38]。“张良亦悟。于是,屏气绝谷而退居尔”[39]。全书共使用了10个炁字。炁指性命。当人和动物活着的时候,不仅有形骸,而且有性命,这时使用炁字(见下列引文第1条、第2条和第4条)。当宇宙之炁作为人和动物的本源时,自然包括性命在内,使用炁字(同上)。当人的性命沦于宇宙之炁时,使用炁字(见第3条)。总之,炁包含生命(性命)在内。更具体地说,炁包含精神(性)在内。气则专指无精神的物。现抄录如下:“天地未分,混沌一炁。一炁充溢,分为二仪。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天则刚健而动,地则柔顺而静,炁之自然也。天地既位,阴阳炁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甲虫俱焉。同生天地,交炁而已,无所异也”[40]。“裸鳞羽毛甲五灵,因巨物合和之炁,又物于巨物之内”[41]。“吾见其偕天壤以无疆,沦颢炁而不疲,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矣”[42]。“夫人与鸟兽昆虫,共浮于天地中,一炁而已……若尽杀人及鸟兽昆虫,其炁常炁”[43]

  第九例:宋林自然著《长生指要篇》用于天地间生命原初之炁和人身之炁时为炁字。比如:“上清下浊,路通八水。上至泥丸,中理五炁,混合百神,下至涌泉。周而复始,昼夜不息。所得天地之正炁与神炁精三者,可交结于此。功满十月,即得胎圆出世”[44]。“《七元经》云:大帝告七真曰,下元生人,从氤氲真一之炁元精所生,禀为一形,皆备三元养育,九气复护”[45]。“九气”是神仙之气。其它处还有“九天之炁”与“七真之七炁”[46]等词语。用于神仙之炁时区别不严。用于自然之气时全为气字。比如:“譬如太阳出于东海,瑞气满天,霞光灿烂。离海门丈余,神光渐散。逮乎日将西坠,神光再收。返本还元亦复如是”[47]。“气到中秋,金能生水,倍涌千重雪。神仙妙用,与潮没箇差别”[48]

  第十例:元代林辕著《谷神篇》把炁字用于先天之炁、真炁、汞铅之炁和道炁等,均是先天生命之炁。比如:“父母两仪生胄子,汞铅二炁合还丹”[49]。“复命还元道炁存,绵绵神水渥灵根”[50]。“混元符水混元灯,此是先天神炁精”[51]。在不少道书中先天之炁和元气是一回事。但《谷神篇》有一部分专论元气,与先天之炁在内容上颇不一致,并且使用气字。这里属于炁气混用还是别用,难以判断。用于普通的气时,决不用炁字。比如:“要与骷髅争饿气,打敖不吃土馒头”[52]。“守丹气候常如醉,运火工夫最喜眠"[53]"河车搬运气难穷,一转工夫九载同[54]。“三十时年血气刚,笑人谈道说丹方”[5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谷神篇》中绘有一幅《木金间隔体用之图》,图为两圆部分相交,分成上中下三个区域。上区域右边写着"乾健虎精,先天一炁“八个字,下区域右边写着"坤柔龙精,后天之气”八个字,炁气之分尤为明确[56]

  第十一例:明曹士珩著《道元一炁内外篇》,炁字用于真息,气字用于凡息。比如:“夫人之生也,感父母初交,一点而凝,无质而生太质。混沌百日,胎始有象,无形而化有形。状似梅花,中空一窍,名曰玄牝,此立命之机也。系如瓜蒂,随母呼吸,绵绵化育,是炁之祖者,真息也。十月胎圆,而离其母, 地一声,真息即忘。自立天门地户,日逐耗荡之气,落于凡息……及其老也,血气即衰,凡息耗尽,真炁不生,气弱息微,一息不至,呜呼亡矣”[57]!另外,在咒诀中皆用炁字。计有取祖炁口诀、取天罡炁口诀、取天罡炁咒、取魁星炁咒、取肃煞炁诀、取失 炁诀、取金光炁诀、取火炁诀、取水炁诀等[58]。曹士珩在自己的论述中有区别地使用炁气二字。但摘抄其它经文时,如果原文没有使用炁字,他决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文中的气字改为炁气两种字,比如《道德经摘要》和《黄庭经摘要》[59]。可见作者用字的态度是严肃的,并非将炁气两字当作异体字而乱写或混用。

  第十二例:清闵一得注释《阴符经》,把炁字解释为坤元中炁。比如:“此炁何炁?坤元中炁是也。盖斯禽为离乌,含有真精流珠是也。其性灵敏。《参同》不云乎?‘大阳流珠,常欲弃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金华者何?坤元中炁是也。及其时至,坎髓上升,是为兔髓。坎离一合,化为白液,凝结至坚”[60]。“所谓山河大地莫非鼎炉,蠢动含灵无非药物。第当空我色相,寂我思虑,只存一炁”[61]。其它皆用气字。比如:“盖五行之气莫不伏根于死气之中。如金生水,水生木,是金为木之祖气,而木遇金则囚死。盖生气藏于死气之中也”[62]。“第三田之充裕,名有一物。而驯致充裕,自有步骤。精充则气充,气充则神充,神充精乃足。此则又有一道焉”[63]。至于“气质之性”[64]、“语气”[65]等就不全句引录了。

  第十三例:清朱元育著《悟真篇阐幽》称真铅为炁,凡铅为气。真铅也可称为先天一炁、元炁、初弦真炁等,比如:“盖真铅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者,凡铅乃凡精凡气也。然对坎离二物而言,身中凡精凡气总属凡铅;对先天一炁而言,则离中至阴之精,坎中至阳之炁,又属凡铅”[66]。“心非肉团之心,乃先天凝聚之元精也。身非四大假合之身,乃先天流行之元炁也。身心妙合,便是先天元神。但一落后天形气中……遂致魂魄相离,流浪生死,长沉苦海”[67]。“大抵坎中阳炁为真铅,离中阴精为真汞……人能洞识此物,方知后天精气,一切非真,庶不为凡砂水银所诓惑矣”[68]。其余用于“五行六气”[69]、“习气”[70]时皆为气字。但朱元育论述内丹 时,个别地方炁气区别不严。如元气与元炁,阳气与阳炁都出现于书中,不过极少。

  第十四例:近人济昌用于先天时为炁字,用于后天时为气字,比如:“不有此气,炁无所合,何以生火?不能生火,水无所孕,何以铸丹”[71]?素澄的按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先天为炁,后天为气。宇宙万有,莫非炁所孕育。本至清至纯,故能运行不息……人禀阴阳二气以生,此二气虽为后气,而实原本于先”[72]

  在上述实例之后必须指出,向我们显示出、或者说由我们初步识别出炁气有别的道书只是总道书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道书分辨不出炁气有别。其次,有些道书炁气二字虽有别,但不甚严格。再者,炁气二字并不局限于一种区别方式。它们或者表现为使用范围有区别,或者表现为字义本身有区别。即使是同一种区别,在不同道书中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简言之,二字的区别表现为多样化。另外,二字的区别绝大部分没有阐述理由,给人以一种炁气等同、随手偶书的假象。区别不全、不严和多样化,会不会是由于派别不同造成的呢?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区别的含蓄性或许是道教徒以秘为重、喜爱隐晦的一贯作风的表现。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存在着以上特点,但事实证明,炁气有别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以上我们谈有别、无别,是仅就二字使用的范围和字义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道书分辨不出炁气有别。但是,如果再加上二字在色彩上的区别,那就根本不存在炁气无别的道书了。从炁气区别的多样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明显的倾向,即炁字往往带有原初生命、符咒或天帝上仙等神秘的色彩,而气字则相应地表现出后天、自然界或人间等非神秘的色彩。如果说炁字暗藏着“仙风道骨”的话,那么,气字则明露着"凡夫俗味"。炁字是个宗教字,气字是个世俗字,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

炁字的道教色彩,或者说特殊涵义,可以由它产生的年代得到说明。炁字最迟出现于东汉,根据是《太平经》中多处出现炁字。比如:“乃为恶于内,邪炁相召于外”[73]。“二重何象,象王相炁相及也”[74]。国外一些学者怀疑《太平经》的成年书代。早在四十五年前,汤用彤教授在《国学季刊》第五卷第一号上发表论文《读<太平经>书所见》,早已考定《太平经》为汉代旧书。王明先生的《太平经合校》和在本刊同期发表的论文《论<太平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进一步就汉代的常用名词、词汇,地名称谓,社会风尚,以及思想概念等几个方面与《太平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除《太平经钞·甲》部分为后人伪补外,《太平经》为汉代著作无容置疑。不过可能有人根据《太平经》现存版本不古而怀疑炁字系后人传抄时无意中将气字改写而出现。幸好《太平经》中有"复文"为我们留下两个珍贵的炁字。所谓“复文”,是抽取经文中的字组成的符箓似的字图。其中有一个字组成的,如气字[75];有两个字组成的,如散字加风字[76];有三个字组成的,如三个死字[77];有四个字组成的,如两个生字加两个元字[78];有五个字组成的,如四个为字加一个又字[79];有六个字组成的,如六个为字[80];有七个字组成的,如五个为字加两个又字[81],等等。其中一个"复文"由上面两个炁字加下面一个气字组成[82](均见附图)。“复文”证明《太平经》确有炁字。东汉古文经学家郑玄的著作中也出现了个别炁字。比如:《周礼》的《春官宗伯下》篇有一句话说:“法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83]。郑玄为之注曰:“辉,谓日光炁也”[84]

  东汉是道教正式形成的时期,不少原始的道经在这个时期编著、汇集,并广为流传。东汉末年,太平道成为黄巾起义的组织形式,五斗米道成为张鲁政权的思想支柱,都是和原始道经的流传分不开的。炁字的出现与原始道经的形成同时,出现于原始道经中最重要的著作《太平经》中,而且还被收录到特别重要的“复文”里,这不是偶然的,它说明炁字是道教的产物。《周礼注》中炁字的出现,不仅数量极少,而且不甚重要。特别是炁字并未在后来的儒典中广泛使用。即使偶或使用,寥若晨星,也都用于叙述道教修炼上。所以,炁字不是儒家经学的产物。《周礼注》中的炁字却证明该字在原始道经中使用已相当广泛,以至于影响到道教外的书籍。《广韵》指出炁字出自道书,是很正确的[85]。道书创造炁字,说明气字在道教的教理、教义或教仪中无法完满地表达新的概念,需要一个代表原初生命和虚幻神灵的新气字以区别普通的旧气字。于是,炁字便“应运而生”了。

  长生不死的神仙方术是道教的前身之一,道教所创造的炁字也来自神仙方术。战国时期,服气导引是神仙方术的一种,在这种方术中出现了(上气下火)字,炁字即从(上气下火)字演化而来。《服气玉佩铭》曰:“行(上气下火),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86]。虽然这只是孤证,但我们仍然可以很容易地推测出(上气下火)字的独特涵义,它是为了表达服气理论而创造的新字。(上气下火)字与当时代表普通气的氣字不同之处在于将米字改成火字。火者太阳也。服气理论不是倡导吸日气或吞日精吗?火者阳气也。服气理论不是倡导摄吸先天一气、祖气、真气或元气等纯阳之气吗?既然有普通气和生命之气两种气,那么有两个字来表示是很自然的。这种理论是否科学是另一回事,但这种理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纪录、认识资料,以及表达这种理论的两个不同的气字,我们是应该正视的。

   道教将(上气下火)字改成炁字。首先,火字以灬字的形式保留下来了,也就是保留了火字在服气理论中所代表的意义。其次将气字改成旡字。为什么这样改,大概有三种可能。第一,《说文》曰:“饮食气屰不得息曰旡”[87]。旡表示气从口中出入,可以表示食气。第二,在古文中,既字也可以写成●或●,与旡字形近。旡字或许代表既字。《说文》曰:“既,小食也,从皂,旡声”[88]。服气理论要求用口呼吸时要细慢匀长,小食正可表达这种内容。第三,在古文中,无字有时也写成旡字,旡字或许代表无。在道教理论中,无即虚,即道。服气理论宣扬还虚,与道合体等等,正合这个无字。归纳起来,第一种可能是表达食纯阳真气的意思,第二种可能是表达缓慢地吞食纯阳真气的意思,第三种可能是表达真气来自虚、还于虚的意思。不管哪种可能,都是从服气或太虚等道教理论出发对(上气下火)字进行改造的。从这里我们也可窥见服气理论发展的蛛丝马迹。郭沫若先生曾指出: (上气下火)字“为后世炁字所从出”[89],可惜未详细论述。

炁字继承了(上气下火)字的方术内容和色彩,并有所发展。炁字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是同气字涵义有别、色彩各异的两个字。炁字之所以基本上只为道书所使用而基本上不为其它书所使用,正是这个原因。它的本义在道书中时隐时现,此失彼存,但一直不曾间断。顾野王、释玄应诸人站在道教之外,不甚了解道教中神秘隐晦的部分,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分清炁气二字的异同,对分析道书有所帮助。炁字是道教所创造的字,基本上是道书的专用字。它的本义指服气中的纯阳真气,与道或神仙相结合的气或符咒中的气,带有宗教色彩。但有些道书中把它混同于气字。见解很不成熟,仅提出来供讨论参考。

 



【注释】

[1] 本文中的气字系简化字,实指繁体气字,不指甲骨金石文中的气字。

[2] 《大广益会玉篇》卷下,《小学汇函》第21卷,第9页。

[3] 11卷,第14页,武进庄炘据南藏刻本。

[4] 见司马光等人著《类篇》(卷10中,第12页,光绪二年川东官舍重版)、张自烈著《正字通》(已集中,火部,第4页,三畏堂版),何萱著《韵史》(卷67上,去声既韵,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版,第12册,总第6683页),张玉书著《康熙字典》(已集中,火部,第21页,宣统己酉季夏月上海久敬斋石印)。

[5] 道书以外也有偶或使用个别炁字的。如宋黄休复《茅亭客话》曰:"以意送至脐下炁海",明王世贞《玄岳太和山赋》曰:"龙泉炁炼之场。"这些炁字都用于道教的内容,而且数量极少。

[6]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第5-7页。见《道藏》正乙部,承字下,第1039册,上海涵芬楼影印本。以下凡引《道藏》均同此版本。

[7]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第2页。

[8]  同上书第4页。

[9] 《上清高上玉晨风台曲素上经》第7页。见《道藏》正乙部,明字下,第1041册。

[10] 同上书,第17页。

[11]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第10页。见《道藏》正乙部,既字上,第1042册。

[12] 同上书,第14页。

[13] 同上。

[14] 同上。

[15]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九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录》第6页,第10页,第11页。见《道藏》正乙部,集字中,第1045册。  

[16] 《玄珠心镜注》第2-3页。见《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大字上,第320册。

[17] 同上书,第10页。

[18] 同上书,第1页。

[19] 同上书,第4页。

[20] 《金丹正宗》第2页。见《道藏》太玄部,妇字上,第742册。  

[21] 《金丹正宗》第7页。

[22] 《抱朴子内篇》卷3,《对俗》。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1月第1版,第42页。

[23] 同上书,卷5,《至理》。《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01-102页。

[24] 同上书,卷15,《杂应》。《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42页。

[25] 同上。《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44页。

[26] 《抱朴子内篇》卷5,《至理》。《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01-102页 

[27] 同上书,卷8,《释滞》。《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6页。

[28] 《抱朴子内篇》,卷4,《金丹》。《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6页。

[29] 同上书,卷15,《杂应》。《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44页。

[30] 同上书,卷1,《畅玄》。《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页。

[31] 同上书,卷8,《释滞》。《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7页。

[32] 同上书,卷4,《金丹》。《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5页。

[33] 《圣过》,《无能子》卷上第2页。见《道藏》太玄部,甚字下,第672册。

[34] 《鱼说》,同上书,卷下第3-4页。

[35] 《纪见》,同上书,卷下第6-7页。

[36] 《析惑》,同上书卷上第5页。

[37] 《真修》,同上书,卷上第8页。

[38] 同上。

[39] 《商隐说》,同上书,卷中第8-9页。

[40] 《圣过》,同上书,卷上第1页。

[41] 同上,同上书,卷上第2页。

[42] 《真修》,《无能子》,卷上第8页。

[43] 《文王说》,《无能子》卷中第1页。

[44] 《长生指要篇》第3页。见《道藏》太玄部,妇字下,第743册。

[45] 同上书,第12页。

[46] 同上书,第10页,第13页。

[47] 同上书,第6页。

[48] 同上书,第16页。

[49] 《谷神篇》上卷,第2页。见《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光字下,第119册。

[50] 同上书,上卷,第13页。

[51] 同上书,上卷,第14页。

[52] 同上书,下卷,第3页。

[53] 同上。

[54] 同上书,下卷,第12页。

[55] 同上书,下卷,第13页。

[56] 同上书,下卷第8页。

[57] 内篇,《玉液还丹次第秘诀·玄机息奥章五》。见《道元一炁内外篇》元集第12-13页。崇祯九年版。

[58] 外篇,《混元门下书符祖罡煞炁秘诀》。见《道元一炁内外篇》贞集第4-9页。

[59] 同上书,亨集第3-6页,第7页。

[60] 《阴府经玄解正义》第25页。见《古书隐楼藏书》第4册,吴兴金盖山纯阳宫藏版。

[61] 同上书,第12页。

[62] 同上书,第9页。

[63] 同上书,第15页。

[64] 同上书,第10页。

[65] 同上书,第17页。

[66] 《悟真篇阐幽》卷之中。见《道藏辑要》奎集三,第34页。

[67] 卷之下。同上书,第81页。

[68] 卷之上。同上书,第34页,第10-11页。

[69] 卷之上。同上书,第5页。

[70] 卷之下。同上书,第85页。

[71] 《先炁后气二者分合之原理》,见《道德杂志》第3卷第3期,第17-18页。山东济南道德社发行,1947325

[72] 同上。

[73] 《太平经》卷101,第7页。见《道藏》太平部,训字下,第753册。

[74] 同上书,卷102,第2页。

[75] 同上书,卷107,第11页。

[76] 同上书,卷105,第3页。

[77] 同上书,卷104,第7页。

[78] 同上书,卷104,第2页。

[79] 同上书,卷104,第14页。

[80] 同上书,卷106,第6页。

[81] 同上书,卷107,第9页。

[82] 同上书,卷104,第1页。

[83] 《周礼注疏》,第13页。见《十三经注疏》第7册,光绪丁亥脉望仙馆石印。

[84] 同上。

[85] 《广韵》去声未韵曰:"出道书。"见周祖谟《广韵校本》,第363页。中华书局,196010月第1版。

[86] 铭文箓水(见罗振玉辑《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杂兵类,第49页,上虞罗氏百爵斋印),为通俗起见,引文改为行书,引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见《奴隶制时代》,第262-263页,人民出版社,19735月第2版)。郭沫若将 字改为气字,不妥。闻一多的改写仍为 字(《神仙考》,见《闻一多全集》第1册,第166页,开明书店,19488月初版,9月再版)。

[87] 《说文解字》卷9上,第181页,中华书局,196312月影印第1版。

[88] 同上书,卷5下,第106页。

[89] 《〈行气铭〉释文》,见《沫若文集》第16卷,第40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1月北京第1版。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    录入编辑:方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