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的运用
   

目前,方法论问题在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普遍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仅就心理学方法的运用谈一些意见。

范围

    我们这里所谓的心理学方法并不是指心理学所运用的诸如观察法、内省法、实验法等具体方法,而是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或者借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来阐发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问题的途径。那么,这样的心理学的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运用的范围如何确定?

    首先,心理学本身的性质、对象和任务制约着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的运用。一般来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这就决定了从心理学角度来阐发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问题不可能超越与人类心理活动相关的范围。

    其次,心理学与美学或文艺理论在研究领域上的交叉范围也就是美学或文艺研究运用心理学方法的范围。这个交叉处仍然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但是,这里必须明确,这个范围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人类的主体方面或主观意识方面,把心理学方法的运用范围简单地界定在审美主体或文艺创作和欣赏的主体方面、主观意识方面是片面的。应该说,不论审美(或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客体或主体,只要涉及到人类心理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都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同样,以心理学方法为前提和手段的审美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也应该以此来划定自己的研究范围。

此外,从心理学、美学和文艺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学方法的运用范围。众所周知,美学和文艺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艺术。而心理学、美学和文艺理论之间的共同研究领域就是艺术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运用的范围主要就是艺术(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之中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中又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两大部分。这也可以说就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审美心理学的中心研究对象。

功能

    运用心理学方法究竟能阐发哪些美学和文艺研究的理论问题?换言之,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的运用具有哪些功能?心理学方法的功能当然是随着心理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大的。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水平来看,我认为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功能、定量功能和定构功能这么三个大的方面。

    所谓定性功能,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确定美学和文艺理论中某些范畴的本质。古往今来许多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早就注意发挥这种功能了。从西方美学史上看,古希腊时代,德漠克利特和柏拉图对灵感问题的关注,亚里士多德从求知本能论证艺术摹仿自然说,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博克从人类的自我保存本能和社会交际本能论证崇高和美的本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把美和审美划定在情感的领域、用共同的心理结构来论证美和美感的普遍性,英国美学家布洛用心理距离而德国移情派美学家用情感的外射来阐释美的本质,都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方法的定性功能。但是,由于在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往往与哲学混为一体,美学和文艺理论诸范畴的本质探讨仍然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往往窒息或取代了心理学方法的定性功能。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发挥心理学方法的定性功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关于美感与快感的质的区别,人们早就意识到了,并且试图作出解释。以往的一种种

解释虽然也有某些合理之处,却总不能切中肯綮。有的从对象的性质来界定,如克罗齐及其追随者所宣扬的“形象的直觉”说;有的从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来划分,如康德的美感无利害关系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有的从感官上来确定,如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的“第六感官”(“内在感官”)说以及许多美学家反复申述的高级感官(视觉和听觉)说,等等,大都停留在表面的经验描述,并未触及美感的心理深层。有的虽然力图从深层心理上来解释,但是或者反而把美感归诸无意识中的本能,如弗洛伊德学派的性欲升华说,或者把美感看作是先验心理结构的适应性,如格式塔学派的同形同构说,又往往流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反理性主义。其实,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汲取和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比较科学地解释这个问题。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思罗在他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说。他把人的需要按顺序排列为七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为我们区别美感和快感提供了一把钥匙。也就是说,美感是满足人类较高层次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对满足其下五个层次需要的快感的扬弃。结合马克思关于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论述,我们就可以概括出美感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一般快感的本质特征—社会性、精神性和形象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在人类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即马思罗所谓“自我实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而这种巨大作用是席勒等前辈美学家和思想家早已天才地猜测到了却无力加以科学解释的。

    关于艺术的本质,从古至今,聚讼不已,众说纷纭。纵观各种关于艺术本质的主要理论,例如摹仿说、镜子说、再现说、直觉说、表现说、交流情感说、意识形态说、有意味的形式说、情感符号说、性欲升华说、原始印象(原型)说、有目的的操作说,等等,都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把本质单级化,即把艺术这个复杂事物的本质归于单一的层级,或归于认识,或归于直觉,或归于情感,或归于生活内容,或归于外在形式(或符号),或归于个人无意识,或归于集体无意识,或归于操作技巧,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二是把意识单一化,即把艺术中所凝聚的人类意识简化为单一的元素,或简化为认识,或简化为直觉,或简化为情感,或简化为意志行为,或简化为无意识(本能)。如果我们根据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的事物

本质的多级性原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就可以比较全面地阐述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存在和实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本质至少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由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所规定,显示出艺术的意识形态性;第二级由艺术与人类意识的关系所规定,显示出艺术的创造性;第三级由艺术与物质媒介的关系所规定,显示出形象性。本来这三级本质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来概括,原则上并不算错。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单级化和单一化的流弊未除,在我国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就只剩下了“形象认识”这样一个抽象概念。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把艺术中凝聚的人类完整的审美意识简单化地归结为单一的认识活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恰恰可以在规定艺术本质的这一点上为我们补缺救偏。无论是主张心理活动三分法(知、情、意)或者二分法(认知、意动)的心理学家,现在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

有机统一体。西方心理学史上由元素主义到机能主义,再到格式塔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直到日内瓦学派和人本主义,对心理活动的研究各有侧重,表现形态也不相同,但其发展总趋势是整体意识的加强,强调对心理活动的整体分析和发生发展的研究。同时,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上证实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整体性。苏联心理学家鲁里亚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创立了神经心理学,提出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系统动力定位的理论,认为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人脑各个部位协同活动的结果。他把人脑分为三个机能联合区。第一机能联合区包括脑干、皮层下部和上下行网状系统,其作用是激活皮层;第二机能联合区包括枕叶、顶叶和额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作用是接受、加工与保存信息;第三个机能联合区主要是前额叶,它与其它联合区有着双向逆反联系,其作用是整合、规划、调节和监督行为。因此,大脑任何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损伤,必然造成心理的障碍。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昭示我们,在探讨涉及高级心理机能和过程的艺术之本质时,切不可忘记高级心理过程的整体性而把艺术本质仅仅归结于认识、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单独的方面。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艺术中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情感在艺术中的突出地位,因为大脑的机能毕竟还有相对的定位,脑内还存在一个快乐中枢(大致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它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强烈快感)。这就要求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确定艺术与心理活动有关的那一级本质。

    所谓定量功能,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和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确定美学和文艺理论所探讨的各种现象和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量的结构,也就是把在心理学中成功地运用了的数学方法运用到美学和文艺研究之中去。马克思认为,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以后,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自然科学已经日趋数学化,在许多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美学和文艺研究也面临着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这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借鉴心理学所成功地运用了的数学方法的成果是一条比较可靠的途径。这是因为与美学和文艺理论密切相关的各门具体学科中,心理学是最早也是比较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方法的。比起文艺理论和美学来,心理学是独立得最迟的一门学科。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开始,可以说文艺理论就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问世,就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了。但心理学则是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而宣告独立的。文艺理论和美学从独立发展以来一直主要是在依赖着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心理学从独立伊始就与实验室的操作和定量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运用了数学方法,取得了不少成果。

    当然,心理学目前所取得的定量分析成果,一方面多半是在较低级的心理活动方面,如反应时间的测试,通过费希纳一韦伯定律对感觉阈值的确定等,另一方面大多侧重在认识方面如记忆、学习、智力测验等方面。这就使美学和文艺研究的定量分析不能大幅度地运用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因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既不是单一的感觉活动,也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整体的创造性活动。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说以上那些成果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定量分析就丝毫没有启发和用处。例如,视觉和听觉的感觉阈值对绘画、音乐、建筑乃至文学的创作和欣赏过程的定量就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数。反应时间和智商的个别差异,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个性特点的定量具有重大作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量变规律,对揭示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社会生活储备与审美和创作活动的函数关系也是有用的。此外,像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和圆形量表,对于研究表演艺术中各种情感表达方式的量的结构无疑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的关键是,首先要破除美学和文艺研究不可能定量分析的旧的传统观念,其次要注意审美和艺术活动整体创造性特点,辩证地运用心理学的定量分析成果,不要重蹈费希纳的实验美学的覆辙。这样,运用心理学方法的定量功能,就会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域,又可避免一般数学方法忽视主体性的片面性。

    就目前心理学、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来看,我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的定量功能,建立起比较合乎事实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中诸现象和对象各种关系的理想数学模型,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地逐步综合,不断地过渡到演算定值的水平(而且定值看来也主要得依靠概率论和模糊数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用心理学已取得的许多成果。例如,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S-R)公式;格式塔学派和日内瓦学派的刺激一机体一反应((S-0-P,)公式;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关于行为与人和环境的函数关系:B= f(P, E) =f (LSP) (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LSP代表“这个人和他的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韦伯定律的数学表示:I/I=K,以及费希纳进一步总结的数学表达式:E=K1ogIC (K, C为常数,E为感觉,I为刺激强度),等等。这些数学表达式都从不同角度测定或表述了心理过程,当然也有其局限性,只要我们不以偏概全,如实地加以推广,对美学和文艺研究的数学模型化是有启发的。像S-R这样的反应模式在心理学上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它对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来研究心理过程还是有启示的。因为在大脑作为黑箱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主要是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来处理心理事实的。我们也看到,目前国外已经有人在探讨审美和文艺现象的数学模型。例如,美国数学家伯克霍夫归纳出审美知觉的数学模型:MO/C(M是审美知觉的程度,C是审美对象的复杂性,0是审美对象的品级)。另一美国学者艾森克对这一公式作了修正,提出了另一个公式:M=O×C这样的公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量的关系和结构。当然这两个公式所揭示的审美事实和规律各有侧重,完全可以继续争鸣和探讨。不过,我认为前一个公式更合乎审美的经验。因为一个审美对象愈复杂,给我们的审美感知程度就越低。因此,审美知觉对审美对象的要求是有序、统一,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简朴之美和多样性统一(寓杂多于统一)、典型的突出个性特征等美学规律。由此,我在考虑布洛心理距离的定量分析时,也从心理距离与审美对象的复杂性和审美意志强弱的关系中抽象出一个简单公式:S=K×A/W(S表示审美心理距离,K为主要审美感觉的阈值,A为审美对象与现实的相似程度,W为审美意志力的强弱)。这就是说,审美心理距离大致上与审美对象和现实事物相似程度(相当于对象的复杂性)成正比,而与审美主体的意志力的强弱成反比;审美对象愈毕肖现实,心理距离就应愈大,欣赏者的意志力愈强则心理距离就可以愈小,当二者的比值等于一时,心理距离就可能大致等于审美活动中主要感觉器官的阈值。当然,这些表述都只概括了一个方面,还有待检验和完善,而且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复杂性也要求我们要特别审慎地进行定量分析。

    所谓定构功能,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和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确定美学和文艺理论所探讨的各种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内在结构及其性质和功能。凡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或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即各种因素之间呈现出稳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对于事物来说决非无关紧要,它不仅能使组成事物整体的各种因素发挥它们单独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而且能改变事物的性质,简言之,能使事物获得一种“系统质”。因此,研究各种事物的结构就成为各门科学的重要任务,而复杂的事物就需要从多门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其结构。对于像艺术、审美、美学范畴这样一些对象,就必然要从文艺理论、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等科学来进行结构的研究。其中,心理学方法的定构功能的发挥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自由开展和深入发展,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普遍引起了注意。审美心理结构不是外在于人的整个心理结构的东西,而是人类整个心理结构的定向发展的结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无意识,它主要包括人类的本能,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关而形成低级的情绪和促成本能式的行为,而且仅仅在特殊情况下受意志的作用。第二层次是隐意识(或潜意识),第三层次是意识。意识包括通常所说的认识、感情和意志,这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双向逆反联系,并与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相关,形成高级的情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并促成自由自觉的行为。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过程。隐意识(潜意识)是传统心理学忽视然而又非常重要的心理结构层次。它分别与意识和无意识有着双向逆反联系。正是在这里,意识和无意识交汇、整合,通过中枢神经的联合区形成动力定型,从而能够构成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谓的‘完形”,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乌兹纳捷所谓的“心理定势”,列宁所谓的“逻辑的格”,并使人的低级情绪具有人的本质特点,还使人的意识活动过程显示其整体性、自觉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又能形成认识、情感、意志的定向发展,从而形成既统一又各具特点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伦理活动。这里要特别着重指出,隐意识(潜意识)的形成,既不是格式塔学派的先天构架,也不是皮亚杰所说的动作的普遍协调作用(动作的内化),更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和自我的压抑,而是列宁所说的通过千百万次的实践的重复,即“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也就是社会实践的“内化”或“积淀”,其生理机制是动力定型。正因为有隐意识(潜意识)的存在,才有可能出现认识中的顿悟、审美中的直觉和意志中的当机立断等现象。人的心理结构大致就由这三个层次以及各自的诸因素之间的双向逆反联系,构成了一个网络式(立体交叉式)的动力体系。

    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正是这种网络式动力结构定向发展的结果。当然这种定向发展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是随着整个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由于社会实践的长期发展,对象的各种物质属性和实用价值逐步转化为美的属性和审美价值,而人的心理结构也同时构造出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这种整体性表现为审美活动的意象的直觉把握,这种转换性表现为以情感为中介的创造性规律,这种自我调节则表现为整个人类需要层次沿着自我实现的轴线由低向高的升华。总之,这种审美心理结构及其自我实现功能的发挥,就规定了审美活动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具体地说来,审美心理的动力结构大致如下:审美活动与任何心理活动一样都必须从认识开始,一旦对对象有了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随之也会产生情感和意志的活动,同时无意识层次也会或多或少地活动起来,整个心灵就被激活起来,从而形成隐意识层次的诸因素的交融、汇合、矛盾、斗争;这里有表象借助想象(联想)的作用而与情感往复运动所形成的审美意象,也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在意志调节和控制下的相互斗争,还有意志通过思维对情感的控制和整理,又有意志通过情感对认识的驱动和定向;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活动都有以动力定型为机制的隐意识(潜意识)的定势和格局,在这里的整合活动就是意想不到的迅速和有序,最终汇合为意象的直觉、弥散的情感和自由的意志,它们一起指向审美对象,并主要表现为情感体验。因此,审美活动就明显地呈现出(积淀着理性的)直觉性,(隐含着功利的)情感性和(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这就是许多西方美学家们强调过的审美的直觉、移情、非功利性的真正秘密所在。那么,情感为什么能够成为认识和意志的中介呢?这是因为认识所包含的想象(联想)和记忆具有表象性和情感性这样的二重性,心理学上就有情感想象、情感联想和情感记忆这些区分概念,而情感也有指向性,即情感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包括心理意象),因此可以由认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形成审美意象。同时,情感和意志之间都以需要作为基础。对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情感,而对象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就决定着人的动机和目的而构成意志和意志行为。因此,可以说情感在审美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主要是通过想象和需要得以发挥的。还须注意,在通常的认识和意志的活动中,二者与情感的双向逆反联系一般是在意识这个层次上进行的,自觉性较高,隐意识(潜意识)主要作为定势起作用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发生作用(即产生顿悟和当机立断),而在审美过程中认识和意志与情感的双向逆反联系主要在隐意识(潜意识)层次内进行,因此往往显示出一种不由自主、物我相忘的情态。

    定构功能在运用心理学方法的过程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和中心的功能。审美心理结构的确定对于审美性质的确定是很关键的,这正如相同元素以不同结构出现时就是一种新的物质一样。而且我们在分析审美心理结构时也大致结合着谈到了审美的性质和特征。同样,审美心理结构的确定就为定量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因为定量分析和数学方法的基础正是异质同构。格式塔心理学对美学的贡献之一就在于提出了同形同构说,因此在对象的表情的形式结构与以感情为中介的审美心理结构之间找到了共同之处,能够比较好地解释一些审美经验,同时也给定量分析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开辟了途径。然而要想得出可喜的成果还有待于今后多方面的协作研究,特别需要研究者有较高的数学知识修养。

局限性

    心理学方法,同任何方法一样都有其在所不免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首先是由其性质和范围所规定的。从心理学角度或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也必然只能局限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中有关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范围之内,越出了这个范围就势必导致荒谬的结论。这样的失误在美学史上并不鲜见。亚里士多德把艺术对自然的摹仿归因于人类的求知本能,当然就会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柏拉图把艺术对自然的摹仿归结为神灵附体的诗人对理式的摹仿,也就不得不走进了客观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死胡同;克罗齐把艺术等同于直觉,那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的艺术观;弗洛伊德把艺术当做本能(特别是性欲)的升华,也毫不例外地滑向了反理性主义的唯心论,等等。同样的谬误在美的本质的探讨中也是司空见惯的。美即愉快,美是情感的投射(移情),心理距离说,美是直觉,美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等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其谬误之一就是把心理学的方法运用到不由心理活动规定自身本质的那些对象上去了。美恰恰就是这种对象,美虽然与审美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美的价值的实现也依赖于审美心理活动,但是,美的本质却不是由审美心理活动规定的,美也不具有由审美心理活动规定的那一级本质。美是一种不依人类意识而转移的特殊的社会属性和价值。

    其次,这种局限性表现为要受心理学本身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心理学尽管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在更加迅速地前进着,据有关专家估计,在21世纪可能成为带头的科学,但是,离开基本弄清人类心理奥秘还是十分遥远的,特别是对与审美和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高级心理活动还了解得很少。这就势必限制了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的运用。正因为如此,从费希纳开始的实验美学一百多年来成果几希,用简单的视觉、听觉对单纯的色、形、音的感受来归纳审美活动的规律也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同样,正因为如此,我们也不同意有些同志提出的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研究中心对象的意见。如果真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中心研究对象,那么美学就不可能真正深入到复杂现象的本质,至少目前还不可能达到这一步。对心理活动的规律、结构还不能精确地了解,以其昏昏,怎么能够使人昭昭呢?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艺术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出发,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进行探讨,这样或许可以反过来促进心理学对高级心理活动的更加精密的研究。

    再者,心理学方法的运用还要受到美学和文艺研究的复杂对象的限制。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而艺术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审美心理活动和个性的审美心理特征,还与艺术所反映的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广阔领域密切相关。要全面地把握艺术的本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内容和形式,艺术的起源和社会功能等等重要问题,要正确地进行文学批评,总结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凡此种种都不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和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所能够达到目的的,还需要从经济、政治、伦理、文化、宗教、语言、符号、历史、哲学等各方面(当然也包括心理学)进行综合性研究。

    此外,心理学方法在方法论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的局限性。一般来说,方法论中分为三个层次:哲学的方法、各门科学中一般的研究方法和各门科学中特殊的研究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心理学方法,处于方法论中的第二个层次,它不具有哲学方法的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有效性,也不具有各门科学中特殊研究方法的鲜明独特性和深刻精确性。因此,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运用心理学方法还必须注意结合哲学方法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特殊方法,以期提高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和精确性。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运用与心理学方法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其它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人类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文化学方法、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等等,以便加强美学和文艺研究的整体性。

    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我认为,运用任何方法都可以揭示美学和文艺研究的对象的某些方面和某些规律。但是任何方法的运用都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并且要充分注意美学和文艺研究的对象的特点,否则就会以貌似科学的方法得出似是而非或者根本错误的结论。因此,我认为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运用任何方法都有一条元理论的原则:多样化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都要指向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尤其是艺术美及其创造和欣赏)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元方法,即方法之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当人们用哲学去说明世界的时候,哲学就是世界观,当人们用哲学去指导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时候,它就成为方法论。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对其它各种方法的运用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而作为方法论属于哲学方法的层次,比其它各种方法具有更普遍的有效性。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而包括美学和文艺理论在内的各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根据自身的特点而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各种研究方法,不可能代替探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方法,相反应该包容于其中。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第三,从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相互不能替代,但是,前者可以而且应该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前者是后者的抽象化,后者可以丰富前者,前者可以规范后者。第四,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历史唯心主义作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都不可能科学地解决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任何问题,不论其运用何种具体方法。现实还正在证明,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无法正确运用任何方法,也不可能从整体上得出科学的结论。总之,在方法论的探讨中务必不要忽视了根本原则,更不能认为唯有方法论的变革才能够繁荣我们的美学和文艺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运用方法的人,他的观点、态度和对方法的理解。

     

(原载于《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第12-19页。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6年第2期,《美学文摘》第6辑,钱谷融、鲁枢元《文艺心理学教程》视该文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倾向的代表,见该书第28页。

 录入编辑:文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