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文化多样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这种多样化一方面来之国内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在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当代中国的文化也必然形成多样化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外来的文化互相激荡,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更为明显。在多样化的文化发展中,必然要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规定其发展的基本方向,才能使整个社会有良好的凝聚力,同时和谐文化的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当代中国多样化文化发展中,各种社会思潮汇集到一点上,就是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反映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它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主导的作用,但也不能代替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一、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种地位是在“引领”中实现的。如何理解这种“引领”?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完整地把握,特别是要突出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的提出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了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才能更好地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同时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六条是非标准”。这六条标准包含“规范”的意义,同时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引领”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毛泽东“六条是非标准”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又提出了“主旋律”和“先进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 [1]在这里,具体涉及了“主旋律”与“非主旋律”的问题,“先进文化”与非“先进文化”的问题。认真思考一下,不难看出,文化的多样化的前提已蕴含在前提中,同时更重要的是“主旋律”有“主导”的含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论述中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直接有“引领”的内容。

胡锦涛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换言之,这一理论创新与毛泽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和“六条是非标准”,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江泽民的“主旋律”和“先进文化”的理论,都是一脉相承的。胡锦涛的创新与发展是在文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更强调了“引领”,将“引领”放在了主要地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多样化”、“引领”在思想文化建设中难以成为关键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是一个与之相伴随的必然趋势。思想文化建设必须认清新形势,更强调通过“引领”来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引领”肯定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多样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将其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率领下,更好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目标是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直接表达,属于精神信仰层面的东西。精神信仰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信仰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目标是要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种“自觉”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不能停留在象牙之塔中,而要深入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人民所接受、信仰。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强调“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群众所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其中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当然,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目标不仅要要解决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审美情趣等个人修养层面的问题,前者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问题,后者往往涉及荣辱观等问题。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导向比较有力,底线比较清楚,执行也比较坚决,但在审美情趣等方面,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文化出版单位见利忘义,为了票房价值,打“擦边球”“吸引眼球”、,一些格调低下、甚至明显含有色情的作品在社会上招摇过市。如何在审美情趣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抵制错误思潮的统一中实现的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依赖于多样化,没有多样化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种文化形式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各种文化内容与不同的文化渊源相联系。即使是同一种文化形式和内容,不同的人在表达中也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引领”中,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对客观事实和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多样文化在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他们之间的相互交融也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抵制错误思潮的统一中实现的,它必须在一定的底线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加以区别对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的文化大量地进入了开放的中国,我们必须尊重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使其在中国多样化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对于外来文化中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必须加以抵制。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生态,不可能纯而又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人们通过比较、分析和鉴别,自觉抵制错误和腐朽的思想,缩小其空间和影响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引领”作用,不仅要解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操作性问题,要积极探索发挥这种“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2]桥”和“船”就是方法和途径。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应该强调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接受和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接受和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那么,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背景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最大的可接受性。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有效性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的,无形中已接受了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已融化在血液中。他对于民族的精神有着亲切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接受和认同的先天优势。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各民族正是在加强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其民族自身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而有着更大的可接受性。

从操作上分析,民族精神教育有着丰富的资源。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资源到精神资源,应有尽有。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时不难发现,空洞的、教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受到人们的欢迎,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就要通过具体的、感性的载体,寓教于乐,将抽象的原则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而从民族文化入手,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突破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

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里,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都可以孕育出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旗帜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民族精神所展现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他力量所难以企及的。从接受和认同民族精神,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

当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民族精神也要处理好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越式发展震动了世界。但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弘扬民族精神与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和平相处,建设“和谐世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有效性需要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作用。要加强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平台建设,特别是网络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网络文化中,更快、更好地发挥其引领作用。

21世纪的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网络持续快速增长,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其有效“引领”,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这一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是建立在相互交流对话,以理服人基础上的。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交流中的优势,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途径的创新点。通过网络实现领导与群众以及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对话,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网络上与网民亲切交流,代表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新的形象,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和人们的广泛欢迎,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引领”作用指出了重要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其中青少年是重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724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而24岁以下的网民占中国网民总数的49.9%[4]从网民中的人数结构中不难看出,青年人是网民中的主力军,上网已成为青年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网络为重要平台,将极大地增强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把握当代中国人的心态和人性需求,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化解人们的心理矛盾,理顺人际关系。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将中国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重功利、高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心态浮躁。人们的思想心理状况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着显著的变化。由于利益的分化、贫富的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心态上,影响到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接受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针对人们思想心理的新特点,积极做好“引领”工作。例如,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多样化的文艺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又不能不看到,在这些文艺作品中,良莠不齐。有的文艺作品与人们低级的、阴暗的心理和情感相联系。需要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扩大先进文化在生活中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生活情感。在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中,往往是心理矛盾或是由心理矛盾所引发的。需要提倡以平和的心态,尽可能地实现利益的双赢,促进社会的和谐。人的心理和情感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心理疏导就是一个探索和运用这些规律的过程。尽管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有很长历史了,但如何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工作中去,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大力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增强,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有效性。通过人文关怀,即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才能建立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情感基础,使广大人民从心底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要扎扎实实地予以落实。“以人为本”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不仅在理性上,而且同时也在情感上被更广大的群众所认同和接受,其引领作用将更有成效。

【注释】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25页。

[3]陈泽环:《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8-07-23/17522346442.shtml

(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05期。录入编辑:红珊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