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师都懂得,“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个哲学概念,意思是指一种静止、孤立、片面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和生活中极力避免和批判的对象。然而,在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克服的同时却使自己的教学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境地却浑然不觉,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诚然,在政治课的所有科目教学当中,就数哲学教学最令师生头痛了,教师觉得难讲,学生觉得难学,吊灯悬竹蓝——玄而又玄,已成为对哲学的一种定势看法,因而在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成不变的、孤立刻板的现象,如此形而上学的教学与我们所教的哲学本身是相违背的。所以,为了使哲学教学重现光彩,充满生机,真正做到踵事增华,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思和研究。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哲学教材也随之进行了改编,主要是在编排形式上作了很大的变动,如名人名言、议一议、做一做等小栏目,同时针对一定的命题或原理辅以贴近时代生活的事例说明,旨在将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通俗化、生动化,以调动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和热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教材在编排形式上虽然有诸多变化,但是在内容上并无什么变化,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即本体论、认识论、辩证论、三个规律五对范畴、历史唯物论等,这些基本的理论都是历经我国革命与实践的检验具有绝对意义的经典部分。所以无论形式怎么变,这些内容是不会变的。另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在某一方面也存在疑问,因而在教学中缺乏应有的激情,在教法上仍然因袭于固有的周而复始,对教材的理解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不深入,局限于解释哲学名词,进行内涵分析,引举与之相关的事例辅助说明……最终陷入停滞循环、不思发展创新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政治课在他们所学和所考的科目当中占的比重很小,而哲学仅是政治课中的一个分支科目,加之本身理论性强,又需要凭借抽象思维和推理来理解、运用,所以学生对哲学的学习态度就是畏而远之,但又是必考内容,故迫而习之。虽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但是过多的学习科目形成的过重学习任务,使得学生仅仅停留在每日不懈地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学生没有空闲时间去使自己的大脑和心灵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做到经常性的三省吾身,进行慎独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对身边的生活因周而复始、按部就班而缺乏发现和启示,头脑里和心灵深处更没有哲学存贮的空间。所以,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创造性,只是因循教师的言传和口授,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纯属学习上的刻板、机械、形而上学。
对于哲学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形而上学的不良现象,长此以往,会使哲学的教与学陷于一种教师不用心教、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循环,从而影响哲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哲学教学中存在的这种形而上学的现象,作为既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是时代先进思想传播者的政治教师来说,力当本着塑造他人灵魂的崇高职业感,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要对“哲学”本身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一般地,教师在讲什么是“哲学”时,往往轻其历史渊源而重教材表述,即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即使教师再辅以事例或引经据典加以阐释,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堆砌,难以使这距已疏远的理论变得亲切而又生动。其实,这是对哲学的一种误解,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从哲学的历史性起源来看,哲学(philosophia)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它的希腊文原义是“爱智慧”,以“爱智慧”来理解哲学及其事业,认为哲学应该在某种方式上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但是,这个美丽的理想随着philosophia被翻译为各种外来词而逐渐被人们遗忘了,现代的人总是喜欢躲在“哲学”这个崇高的字眼后面进行学术的专门纯理论性的思想研究,而远离人们的实际生活。其实,请分析一下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从构词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动宾词组,即告诉我们,哲学是对智慧的爱,爱,应该是一个温暖的、亲切的、持之以恒不断追求探索的动态过程。而历史上的哲学家,他们在哲学事业上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一方面说明他们对哲学本身有着执着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哲学专著中无不处处体现着他们对人生的热爱和关注。所以,教师在讲哲学的含义时,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则会使高高在上的哲学变得普通而富有人情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哲学与人的内心生活感受相联系。古希腊是哲学的童年,古希腊人热衷于讨论世界的本原和始基是什么,决非仅仅出于纯粹的好奇心,为人生提供指导始终是潜在的动因。事实上,没有一个希腊哲学家只谈自然哲学问题,在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残篇里,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体现人生智慧的隽语,旨在帮助人们如何做到快乐的或宁静的度过人生。后来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都非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苦苦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追求和寻找全人类走向自由、幸福的彼岸通途。人生问题的一切真知灼见均直接发自作者的真情实感,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当前对于教师来说,由于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小学点滴渗透,中学认识巩固,大学系统接受,在不断的灌输巩固下,教师熟悉的已近麻木,加之教学周而复始的不断固化,虽然在日复一日不辍的口授言传,但仅仅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能够出口成论的熟悉上,而在心灵深处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内涵日渐疏远。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产生了一些怀疑,站在讲台上进行教学,则几乎完全成了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而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的被动驱使,全然失去了用满腔热情去感受它、领会它,然后充满激情地去上课,感染学生。教师教着辩证法的知识,却又使自己的教学状态陷于形而上学,如果教师变换一个角度,不仅仅局限于讲清概念和原理,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对人的终极关怀角度出发,那么晦涩抽象的哲学则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无需种种繁复的分析、推论、解说和引证来助威了,从而使哲学变得平易近人,易于接受。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哲学的个性风格魅力。诚然,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但这并不能抹杀哲学本身的个性魅力。哲学的魅力除了在于他所追求的人生智慧的吸引力之外,还在于哲学表现形式的风格魅力。传统上,愈是达到高度的抽象和普遍,就愈成其为哲学,其实这是学术论文,文字游戏,愈是这样,哲学则会因曲高和寡而愈发孤独——失去读者和信仰者。哲学起源的形式是格言体和诗,二者本为一体。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康德宣称:他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源泉。这个源泉所创造出的崇高境界充满了哲学的诗意,一部中国的哲学史,也是一部诗史。庄子、柏拉图、卢梭、尼采的哲学著作放射着经久不散的诗的光辉,在屈原、李白、苏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的诗篇里回荡着千古不衰的哲学喟叹。古今中外的历代大哲人们,他们的哲学成就以随感录形式写作的不乏其人,例如法国的蒙田、帕斯卡尔,英国的培根,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即使晦涩如康德、黑格尔,他们的著作中也常有清新质朴的警句跃入我们的眼帘,令人过目难忘。更有些哲学家,如爱默生、尼采,全然抛开体系,以隽永的格言表达他们的哲思。法国的哲学家们寓哲理于小说、剧本,德国浪漫派哲人们寓哲理于诗歌。我想,这种形式也才促成了我们同历史上的大哲人们产生超越时空的心灵共鸣和沟通。鉴于此,作为教师,应将哲学的这种表现风格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试想一本正经地言之凿凿与轻松风趣地娓娓道来,哪种方式更易于让学生接受,答案不言自明。借用爱默生,这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的话来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以上是对当前哲学教学中存在的形而上学现象的简单分析,希望广大政治教师能够在不断的创新中去寻找人生的智慧,行使哲学的真正使命,从而使哲学教学生动、亲切,充满生机和活力。
(原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年7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