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教育

【高颖虹】关于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

人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虽然在外在上体现为发现与解决新问题、发明与制作新事物的能力,但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究其原因来自人的深层心理。要发展人的创造力,就必须激活创造力的深层源泉,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资源。而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是以感性个别的非概念形式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人们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而这些审美感受是在一种轻松的、非强制的自由状态下不知不觉产生的,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人的潜在的深层心理在这些自由的审美感受的敲击下,无形中苏醒过来,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而这些活动意味着深层心理能够挣脱无形的压制与束缚,开始进入意识的层面,并与之相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创造性机制,即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的有机融合。而这种融合无疑暗示着人的创造力的出现。况且,人们在获得审美感受时,也相应调动了感知、知觉、理解、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的参与,使这些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强化。这对于创造性思维和智能结构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必将以其自身所固有的程序化、标准化、自动化、格式化对人类活泼丰富的心灵产生挤压感,造成人的感觉的迟钝、机械,使人类越来越倚重技术力量,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有了技术就有了一切”。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就是淡漠了对精神价值、道德信念、审美理想、文化传统的需求,使人的自身能力遭到严重退化,成为“技术异化”的人。而审美教育能够缓和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矛盾。一者审美教育关心的是人的修养、人格,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性心理的健全。这种培养人的有机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对于过分注重技术力量的现象无疑有制衡作用。二者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活动提供和显现现实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人的心灵多姿多彩,开阔活跃。这种心理向技术渗透,则有助于提高在生产生活中注重审美因素的能力,有利于克服技术的千篇一律,机械单调。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深刻改革,也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教育也将呈现新的面貌,具有新的使命。

毋庸置疑,当前以经济为中心的观念日趋深入人心,这在商品社会中本无可厚非,但其天然的局限性容易滋生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不良观念,带来人们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功利化。见死不救、救人前先讨价还价等丑恶现象在社会上已不是耸人的听闻。这种状况如果不加诱导,那它将导致社会风气、道德情操的大滑坡,造成社会上责任感、正义感的失落和理想信仰的泯灭。而审美教育对于沉溺在功利世界、金钱世界而无法自拔的当代人来说,可以说是一剂精神的良药。在审美教育中,它并不强求人们必须如何行事,而是通过提供某种审美理想的概念、范本感召人们应该如何行事。审美教育是美感教育,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意志的因素。人们在自由感受的审美情境中通过情感活动实现道德自由即意志选择的自由。而当人的审美情感与道德认识相契合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时,审美情感也就自然地内化为一种行为动力,驱动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转化。这种道德行为一旦成为定势,它就将对道德意志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审美教育可以辅翼道德,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注:《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032页。)

其次,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积聚、大众文化的繁荣,当前人们开始满足沉溺在一种形而下的感官愉悦的平面上。好看、好听、好玩等对生活外观的感性直觉压倒了对理性思考的内在判断。光影摇曳的迪吧、酒吧、镭射影视厅,琳琅满目充斥报纸版面的购物信息和商品广告,富丽堂皇的舶来品……所有这一切构成一个感性横流的世界。它把人的审美活动还原为纯粹的感性活动,使人们在物质享受的极端满足中,心甘情愿地对感性伏首称臣,不知不觉地抛却判断力和思考力。

俗话说,“食色,性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既然人的本性中潜藏着一种追求官能享受的天然趋向,如何引导这种趋向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就成了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席勒说过“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的途径”。(注: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6页。 )也许席勒把审美教育的功能夸大了,但审美教育在陶冶人的审美趣味上确实大有用武之地。一方面,人的审美趣味虽表现为感官嗜好和兴趣,但其深层次上却潜伏着认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作用,且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支配着前者的审美取向。审美教育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获得情感的解放和升华,进而唤起人们真善美的情怀,教会人们能够以高尚的精神品位来支配物质的获取和享受。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不像理论教育那样排斥感性,做纯粹的说教与灌输,而是保留、调节感性,净化感性中的个人欲望,使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得到理性的滋润,具有社会的内容,从而将人的感性欲求上升到理性的、社会的层面,于无声处提高人的审美趣味。

再者,当代社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功利主义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信条。在这种状况下,人际关系的实用化、个体心灵的自我封闭与自私、情感交流的匮乏与单调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人与人的疏远隔膜无疑威胁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平衡协调。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属于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审美教育的功能就体现在通过引导人们对各种美的事物的欣赏,在审美愉悦中打开封闭的心扉,促进人的情感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电影院或剧场里,人们通过对银幕上、舞台上所表现的人物故事的共鸣认同,进而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达到充分的情感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正是在这种理解中,人们把他人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从自己的视角去领悟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进而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能力。

在社会的巨变面前,审美教育应走出以往狭隘的理论分析和学科审美教育的圈子,把目光转向对现实审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对中国社会生存现状的关注。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人类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人与自然的分裂与对立越来越严重,已经构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应该说,人与自然的对立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失去了对自然的亲和力。人们只是把自然界看作技术生产的“原材料”,看作“孔方兄”滚滚而来的摇钱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除了占有还是占有。人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与肉体对立起来”是“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7518页。)

而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找回对自然的亲和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因为审美的最高理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审美世界中,大自然不再只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原材料”,而是活泼灵动、富有生命情调的审美对象。人们在自然景观的审美中,获得心胸的开阔畅快,精神的自由超脱,从而暂时超越外在的功利价值,进入那种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和谐境界。正是在这种“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自然同化的心灵的愉快”之中,人们才能深深领悟到平时不易把握的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体会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精神。我们在自然的审美中被唤起的这种感受,对于重建人和自然的谐和关系不无裨益。

不可忽略的是,审美教育在唤醒人们心中对自然的亲和力的同时,相应地也唤醒了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美的环境的向往。这种向往反过来又带动人们对于破坏美的事物的行为与现象的厌恶、抵抗,从而增强人的生态意识。而只有具备这种自觉意识的人,才能够珍惜和尊重所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够不为世俗的和眼前的功利所遮蔽而发现生命真正的美,进而创造这种美。审美教育就是在这种享受美、追求美,从而创造美的良性循环中引导人们珍爱自然,保护自然。

如果说人类在物质利欲与急功好利的驱动下,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分裂,那么当代人在审美情感与理智的双重指引下,缓和、消除当前“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污染”的自然异化也许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原载《福建论坛》199905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