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教育

【杨玉昌】哲学公选课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在我国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与此同时,大学生所面临的生存、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大,其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越来越多——据有的调查甚至达20%以上,有的严重到不得不送到精神病院治疗,大学生中的自杀等恶性事件也时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质?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文素质?回答这一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哲学公选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理应承担起自己的任务。近年来,我在中山大学先后开设了《哲学导论》、《哲学与生活》等哲学公选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世界和人生有着许多的困惑,迫切

需要一种来自外界的指导和启迪。正是在这一点上,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能够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一般的政治理论课或某一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所无法代替的。

首先,对于哲学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自己的人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教科书乃至一般的哲学理论著作或哲学史著作,哲学经典著作一般都是历史上能够代表某一时期人类最高思维成就的著名哲学家的作品,其内容都是直接针对人类所面对的关于世界和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研读人类的导师的这些经典著作,就等于亲自参与了哲学思想的创造。他们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哲学家的心灵对话,将哲学理论思维与自己以及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实际上,哲学公选课的教学,不论是哲学概论还是哲学史的教学,都必然会涉及到哲学经典著作,问题在于以往的教学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对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哲学公选课的教学应当以哲学经典著作为中心来组织,从传统的灌输转向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努力让学生在直接与哲学大师的对话中得到思想的锻炼。

在讲授《哲学与生活》等哲学公选课时,我在简要阐述“哲学的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中外著名哲学家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我不是泛泛地去作介绍和评论,而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思维出发进行选择和阐释,注意到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西方哲学,我选取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等,分别用它们代表西方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发展。我用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奥古斯丁的信仰,康德的绝对命令,尼采的“上帝死了”和福柯的“关切你自身”阐述了西方哲学在关于差异与共识,变化与永恒,个人与社会,实践与理论的思想及其历史演变。对于中国哲学,我着重选取了《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墨子》、《韩非子》、《坛经》等经典著作。我以它们为例,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佛教思想,重点指出这些思想各自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并将它们与西方哲学相对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我要求选修本课程的同学每人至少要认真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哲学经典著作并写出读书笔记,专门组织讨论课,让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其次,对于哲学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克服年轻人通常所易于陷入的各种迷信或盲目冲动。例如,《论语》和苏格拉底的对话都贯穿着一种对于知识的追求。历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不仅是伟大的教师,而且是伟大的学习者,他们求知的精神至今仍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求为可知也。”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正是基于这种学习态度,孔子一生孜孜以求,不断向人请教当时的各种学问,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苏格拉底在其一生中也不断地向他所遇到的工匠、诗人、政治家等各种人请教知识,直到七十多岁仍不改初衷,最后为追求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孔子和苏格拉底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终身学习、合作性学习的典范。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所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一种反思的精神,一种学习的态度和理念。这对于学生将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的立足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正是通过与经典著作的直接接触,学生们切身体会到经典的价值和力量:

“听闻韩国许多人休假后寻幽处研究《论语》,不觉感到羞愧,身为国人而不识经典,大有数典忘祖之嫌,经典是民族之魂,也是社会之基,虽历经千年,世风日变,仍旧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流传万世而不衰,自有其精妙之处,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在现在这样一个思想混乱的时代,回归经典,复兴传统或许是一个可行之道。”

“阅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使我认识到忏悔不仅是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财富,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一财富在今天有着深远的意义。一个民族,如存有‘忏悔’之心,其精神才能深刻和强大。当前,在社会急速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急剧涌现,如环境恶化,恐怖活动猖獗,艾滋病、心理疾病流行等,这都是人类的“恶”所结的恶果。有人把‘忏悔’比喻为人生的航向和社会前进方向的修正仪。也许今天的社会就需要它来修正。人们应该学会并善于忏悔。忏悔也许不能帮助我们通往天堂,但却能帮助我们建设美好的社会。”

二、 加强哲学公选课教学的价值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强调专业分工,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几乎每个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被分到某一具体的学科或专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然而,过细的分工和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学生还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应该服从于人生的目标。过早地和过分地将学生局限于某一专业知识的领域中将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免感到困惑和不适应。哲学公选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课程,理应重视价值引导,超越各门具体学科、专业的限制,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与某一具体学科通常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同,哲学公选课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关注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关注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历史上看,哲学本来是科学之母,科学本来是服务于哲学即知识整体和现实人生的目的的。近代以来,各门具体学科纷纷独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这一方面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使科学遗失了其本来的意义。各门具体学科可以通过与哲学的对话重新找回自己早已失落的价值。由此看来,哲学教育在当今大学教育中仍有其生命力。这从哲学公选课在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中十分受欢迎,选修课往往暴满的现象中可以看出来。

在讲授哲学公选课时,除了认识论、逻辑学之外,我特别注重讲授形而上学和价值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宗教等)。我认为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各自所学学科和专业的局限,看到各门具体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基础以及贯穿在各门具体学科知识之中的价值理念。学生在学习形而上学和价值论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他们不仅要学习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后者才是学习各种具体知识和技能的真正目的。哲学正是要帮助人学习如何生活得更好,学习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事实上,这一点正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一直强调和追求的。在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其背后的一整套价值理念。如毕达哥拉斯对数学命题的发现和对天体运动的认识都是出自其“和谐”的理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学习数学、音乐、军事等知识视为追求最高的善的途径,一个灵魂上升的阶梯。只有至善才是最高的目的。同样,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道家、墨家等也都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修身的道理。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为了培君子高尚的人格,而不仅是掌握一种知识技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人格理想。《大学》从一开始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东西方古典传统中这种对至善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修养、知行合一的强调正是目前我们的现代大学教育所需要和缺乏的。

在哲学公选课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应当服从于一个人的人格培养的道理并在其生活中努力去加以实践。如果说哲学公选课的理论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知”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那么,价值论的教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的“信”和“行”即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找到适合自己并有利于社会的生活方式。我曾在一次晚上的选修课上要求学生当场完成这样一个作业:“描写一下你今天一天的生活,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一生都像今天这样度过,你是否感到满意?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既贯穿着哲学的精神(儒家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同时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促使他们对自己进行反思,激起他们改变自己,充实自己生活的愿望和行动。

哲学公选课教学在价值引导方面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我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管理上的日益民主化、法治化,当代社会要求每个人,尤其是大学生具有的人格素质主要有:自立、诚信、责任感、正义感、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在人格素质培养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美德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传统社会要求读书人成贤成圣,“学而优则仕”,当代社会在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的情况下则应当要求大学生首先学会自立,成为一个有理性、有道德的现代公民。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80后”出生,自幼生活条件较好,备受呵护,这一方面使得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面对各种诱惑,“管不住自己”。其中有些人面对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感到困惑和无奈,甚至“不愿意长大”。这种精神状态对于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投入社会的竞争十分不利,因而他们迫切需要培养一种自立的品质。诚信、责任感、正义感、爱心和同情心等,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基本素质。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面对各种价值冲突时能够拥有公正的立场去判断是非善恶,学会如何与别人与合作,从而成为一个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可以期望,只要给予恰当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将来完全可以担当起社会的重任,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

总之,哲学公选课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息息相关,后者理应成为前者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一个目的。哲学公选课上对于经典著作的研读,关于价值观的教育等,都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实践证明,哲学公选课教学能够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等方面切实推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本文发表于《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1月出版,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