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教育

【杨玉昌】哲学课的教改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正在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大学哲学课的教学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改革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一直担任中山大学全校公选课《哲学导论》和哲学系必修课《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哲学课的教改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改革哲学课的教学态度,营造创新思维的气氛。

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课教学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教师的教学就是课堂上讲授书本上的理论,学生的学习则是背课本和记笔记,考试成为对学生记忆力的训练和测验。显然,这一模式十分不利于乃至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改革这一模式,必须先从转变哲学课的教学态度入手。在开设《哲学导论》课之初,由于我对这门课没有预定的成见,所以我就能够而且必须自己去探索教什么和如何教,而不是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的东西,并且我也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反省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随时准备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以改正自己。我也尽量培养学生对哲学课的类似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摆脱过去的模式,学会去自己探索和创新。在课堂上,我曾用一个圆圈来比喻人类的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说就象随着圆圈的增大,圆圈的周长在不断增大一样,人类也在伴随知识增长的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未知。所以我们应该永远抱着勇于探索未知的态度。我还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我永远看不到已经做过的,而只看到未完成的”来强调人作为求知者必须抱着一种对已知进行怀疑和批判,对未知不断求索和创新的态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态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有益的。不少学生表示,上了哲学课之后,自己开始学会了动脑思考,而不再象过去那样只是盲目的接受,说这是他们最重要的收获。只有对传统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自己才会去思考,而只有自己去思考,才可能有创新。

这种新的教学态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面对未知的同一起点上,因而教师的角色就不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求其本身就得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的人,他所起到的只是一种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新的探索之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态度。有一次,在结束《哲学导论》课的时候,我用“战战兢兢,如屡薄冰”来表达我对教这门课的感受,对学生说虽然课结束了,但我们对未来的哲学探索却仍要继续下去。没有人能够作到全知全能,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在前进。这些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从这种立足于探索未知的教学态度出发,才能培养学生就事情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只是接受某些教条的能力。创新正是来自这些不同思考方式之间的碰撞和交汇之中。

将这种新的教学态度引入到哲学课的教学之中,其结果就象将灵活机动的市场经济引入到死水一潭的计划经济一样,将导致深远的变化。与这种教学态度直接相关联的就是对传统哲学课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改革哲学课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态度的转变使我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我不再象以往那样局限在某一教科书之中,而在备课时参考了大量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尤其是国外大学相应的一些教材——有些是近年出版,需要先翻译过来。在此过程中,我综合了各种教科书的优点,取长补短,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相应地,对学生我也不再指定一本固定的教科书,而是给出许多相关的参考书。学生一开始可能感到不适应,但不久就会喜欢上这种方式,因为它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学生提出关于它们的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对它们的新的理解。我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基本单元,在讲完一个基本单元之后,我组织和安排一节讨论课。例如在《哲学导论》课讲到“哲学是什么?”的时候,我就不再局限于传统教科书所理解的“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说法,而是在作了必要的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之后,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谈谈自己对哲学的理解。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系和专业,他们的发言往往能够相互具有启发性。又如在现代西方哲学课讲到“弗洛伊德主义”的时候,我除了正常授课之外,还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发育过程的教学片《爱的奇迹》。这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随后组织的讨论课上,学生们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本身或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我还请了人类学系和管理学院的两位博士生分别就他们对弗洛伊德主义和人类学、管理学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不少人说从中得到了教益。实践表明,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三,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的时候,我注意既不把题目定得过死,从而限制学生的发挥创造(这是传统教学采取的背书和笔记的方法所不可避免的),同时也不定得过宽,脱离教学内容。如在《哲学导论》课讲到“形而上学”时,我出的作业题目是“试阐述你对形而上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或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通过完成这一作业及我的讲解,学生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仅把“形而上学”理解为“片面、静止和僵化”的观点的看法,认识到形而上学还是人类站在已知的角度去探索未知的必要的工具,犹如盖房用的脚手架。而在对形而上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系的理解中,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对法轮功、下岗失业、台独等热点问题形成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在考试的方式上,我也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不再把考试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而是把考试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使考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把考试分为平时口试、期中作业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分别各占一定的分数比例。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上,我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在考察教学内容的简答题中要求学生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在论述题中则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如在《哲学导论》期末考试中的一道简答题为“试述关于价值来源和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表明你的选择及其理由”,论述题为“你是否思考过生活的意义问题,试阐述你的思考过程和结论。”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了不少具有真情实感和较高价值的内容。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他们从一开始抱着“背背即可过关”的心态到逐渐对哲学课“刮目相看”,发现哲学有着如此多的宝藏和甘露,从而开始主动地去探索和汲取。对这一转变过程,学生们个人的认识最能说明问题:

“《哲学导论》使我从从有些惧怕哲学到逐步走近哲学并认识哲学再到开始自觉地运用哲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

“《哲学导论》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看待一切,包括看待考试。我不再是为考而考,为学而学。我知道我想学,所以我要学,所以我学了。我开始认识到哲学很深奥,很精彩,我是为了进入它的世界而学,也是为了学而考的。成绩已远不如要学,要窥知哲学世界来得重要、强烈。也正是从这里,我开始改变了原来的不积极态度,功课不再看得眼烦,松闲变成了求知。洛克、卢梭、黑格尔开始走进了我的世界。探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了我的思考课题,仿佛一切都在改变。通过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对同一哲学问题,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不同想法,不同阐述,我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促使我不得不扎入知识世界汲取营养,也是他们的发言对我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启示。”

“以前我只是过一天算一天,从未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学了哲学以后,特别是了解了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故事后,我才觉得自己原来是那么渺小,原来外面的天空是如此的广阔。从此我也学着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类的未来,有时想着想着,想到一些地方,居然会感动得流泪。我觉得我比以前成熟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成熟了。我是学计算机的,以后肯定没有多少机会研究哲学,但我觉得,没有哲学的人生是有缺陷的,所以我选了这门课。”

“我是读电子的,学了《哲学导论》课以后,使我能更系统地分析问题。举个例子说,最近,我们要求设计一个收款机,很多同学就只考虑了它的更完善的功能,而我就在实用、价格方面作了更多的考虑。从简单实用方面来看,我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这也是《哲学导论》课的成功所在。”

三、改革哲学课的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创新思维。

哲学课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在过去是向学生灌输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些“听话的人”,这显然已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项改革逐步推行的形势。一方面,由于社会每时每刻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并且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我们就只能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当作应付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工具,在它们已不适应现实的情况下随时准备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所要求的是具有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

大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耶鲁大学的校长列文指出:“本科实践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它培养学生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的能力,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不只是培养学生智力,它必须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1]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知识领域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学,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由此可见,创新思维与通识教育和发展完善个性是相互联系着的。哲学课的教学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一个完整的人格,而哲学作为一个最具综合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与各门学科具有广泛联系和其本身特有的反思批判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识到《哲学导论》课的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对于培养一个完整的创新人才是十分有益的(不少理科学生反映在学了《哲学导论》以后对自己的本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改变我们传统的惰性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思维注入新鲜的活力。

把培养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哲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往哲学一直被视为只是一些与现实生活无关或至少是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理论。其实,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哲学导论》课所讲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看似抽象,实则在生活中都有着来源。每个人,尤其是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在某些时刻思考过世界的本原问题,产生过认识世界的一些困惑,在面临生活中的两难选择时对价值问题做过一些思考。如果我们把哲学教学与学生们的这些亲身经验,体验或问题联系起来,哲学课就会获得一种不竭的创新动力。又如《现代西方哲学》课中的许多流派,如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实用主义等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成果,因而它们对于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启发意义,可以与当代中国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其次,教师要在创新思维方面起到一种表率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深入领会教学内容的精神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出榜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互动,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回答学生的问题。课堂问答是一种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教学方法。如果在讲授完基本教学内容之后,能够加上一两个实际例证,或运用教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将得到很大提高。我在讲完叔本华哲学之后曾以王国维为例讲了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我谈到王国维如何在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的影响下养成了治学的独立自由精神和科学批判意识,从而在国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令前人不可企及的巨大成就。学生们由此理解了学习西方哲学的积极意义。又如在20034月讲到实用主义的时候,正赶上“非典”在中国部分地区流行,我就结合皮尔士在关于如何确立信念中提到的“科学的方法”向学生提出应怎样科学看待“非典”的问题,学生们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事后还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最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哲学课的教学实践中,重要的并不是要我们理解各个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理论体系,而是掌握它们创新思维的精神和方法,以培养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哲学系有一个学生在学了哲学之后说他觉得西方哲学的特点是反思,而中国哲学则总是在对前人思想进行诠释。在历史上西方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中国的固步不前跟这两种思维方法不无联系。他还猜测西方正是通过对火药的反思制造出了枪炮,而对火药的诠释是产生不了枪炮的。还有一位理科系的学生在上了哲学课以后提出中国在科学上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是由于开拓和创新思维不够。应该说这是有见地的,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重要的进步。应该看到,创新性的人才并不是单纯通过呼吁和期盼就能来到的,而必须是在具备了创新的环境和气氛的条件下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致力于包括哲学课的教改在内的教学改革,努力为创新人才的涌现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理查德C•列文. 为耶鲁的第四个世纪而准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2]哈佛校长坦言挑战. 中国教育报,1998-05-04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