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杜小真】读萨特的《厌恶》一书

法国现代作家尼藏,说“ 萨特堪称一位法兰西的卡夫卡[1]。”这话很有道理。因为萨特与被誉为“ 现代小说之父”的卡夫卡的小说都脱离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小说的传统, 而继承、恢复、发展了十八世纪欧洲哲理小说的传统。用小说的文艺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观点, 是这两位著名作家, 也可以说两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共同特点。
《厌恶》是萨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在法国以至在西方世界都很有影响。萨特自己也最满意这部作品。《厌恶》一书经常与塞利纳一的《黑夜尽头的旅行》、马尔罗的《人的命运》、加谬一的《局外人》等法国现代著名的作品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正如法国现代著名作家加缪所说“ ……这是人们可以对他寄予无限期望的作家的第一部小说。他那种使自己保持在有意识的思想的极端的如此自然的灵活性, 那种如此痛苦的清晰笔调, 显示了作家无限的天赋才能。这一切足以使人们喜爱《厌恶》这本书, 把它看做是一种非凡的强烈精神的第一声召唤, 我们渴望着将来读到这种思想的作品和教诲。”
萨特是1931年开始构思《厌恶》一书的, 1936年初完成草稿, 原名为《忧郁》。1938年正式以《厌恶》之名问世。
《厌恶》一书约十五、六万字, 是以第一人称日记体写成的小说。全书由两页没有日期的日记和1932119225日的日记组成。这本书扉页中有《献给加斯道尔》的题头。加斯道尔是萨特与朋友们在青年时代对西蒙娜· 德波瓦尔的称呼。题头下面引录了塞利纳《教堂》中的两句诗。
《厌恶》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它讲的是名叫昂多纳· 洛根丁的“ 我”在长期旅行之后来到小城市维尔定居。他要在布维尔研究十八世纪冒险家罗尔邦侯爵。他独自一人经常出入市立图书馆, 在那里认识了自修生。自修生是用按字母顺序读书的方法进行自学的。晚上, 洛根丁到“ 铁路工人餐厅”去消磨时光, 有时和饭店老板娘厮棍。每当这时, 孤独的洛根丁就想起过去的情人安妮, 他们俩已分离四年了。他渐渐对过去淡漠了, 感到每天都越来越深入到一个陌生而又奇怪的现实中去。他感到自己本人的生活不再有意义, 只是想投身到对罗尔侯爵的研究中去, 以慰心灵上的寂寞。
但是, 洛根丁有一天突然发现了自己感情上的变化, 那就是“ 厌恶” , 洛根丁以及他周围的一切都被这种感情控制住了。在开春的第一天, 他明白了原来“ 厌恶”就是被显露出来的存在—看起米并不是美好的存在。这时, 洛根丁还存有一线希望他希望安妮能改变他的心情。安妮给他写了信, 并很快与他贝, 了面。但安妮已变成一个笨重肥胖、心灰意懒的女人了。他们两人都完全变了, 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最后又分手了。洛根丁又处于无处求援的孤独之中。周围的人是那样陌生, 他们很高兴,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洛根丁感到再去研究罗尔邦已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他决定离开布维尔去巴黎。
《厌恶》的故事情节十分平凡简单, 但萨特正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 花费了十几万字,十分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洛根丁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丰富的感情变化, 完整地叙述了洛根丁对世界、对自我、对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的形成过程, 因而具体地体现了正在形成过程中的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大家知道, 萨特存在主义的体系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 前后也是有所发展变化的。一般说来, 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这个时期, 萨特主要以胡塞尔的方法论研究现象、自我等主观意识现象, 这时萨特的哲学思想处于形成时期。1943年《存在与虚无》的发表则标志着这个时期的基本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五十年代下半期。这一时期萨特主要受法国共产党的影响。他幻想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
3. 六十年代以来, 萨特的哲学向多元化发展。他与马克思主义决裂后, 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与政治活动上。
《厌恶》一书是在萨特哲学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问世的。也就是说, 是在萨特哲学思想正在形成时期完成的。1929, 萨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931年在阿弗勒尔任哲学教授。《厌恶》一书的构思也是在这一年开始的。19331934年间, 萨特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学习, 这一段的学习对他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决定的意义。从这时起, 萨特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 并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他的方法论。事实上, 胡塞尔对萨特的影响远在海德格尔之上。早在海德格尔《什么是形而上学》法译本出版前两年, 胡氏现象学早已使包括萨特在内的一些法国反理性主义知识分子为之倾倒。1936, 萨特在《自我的超越性》一书中曾经谈到胡氏现象学给他思想带来的巨大震动,“……多少世纪以来, 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如此现实的气氛。”萨特的亲密伴侣西蒙娜, 德波瓦尔对此曾有过极其生动的描述“ ……他指阿隆对萨特谈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我们一起在蒙特巴纳斯煤气灯咖啡馆度过了一个晚上……阿隆指着他的杯子说‘你看, 我的小伙伴, 如果你是现象学者, 你就能谈论这酒杯, 而这就是哲学’这时, 萨特激动得脸都发白了, 或者说是几乎全白了这正是萨特多年来所希望的谈论他所接触到的那些东西, 而这就是哲学…… 从这一段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 萨特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而急于要研究现实问题的状况。事实上, 早在年, 萨特开始着手《厌恶》的创作时, 就在给德波瓦尔的信中谈到了他的早期诗作《树》, 他说“ 我去看一棵树,为此, 只须推开福熙大街美丽的停车场的栅门、并选择一个对象与一张椅子。然后就注视它。我观察这棵树。它很美, 我毫无顾忌地把下面两件事载入我的自传中去在布尔奇斯[2], 我懂得了什么是教堂在阿弗勒尔, 我懂得了什么是一棵树……二十分钟以后, 在我用尽所有可以用作比喻的词来把这棵树变为其他的东西之后, 我自得地离开了。” [3]这里, 萨特实际已经提出了关于意识对物体的关系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在《厌恶》中又更加深入更加明确。《厌恶》一书的正文是这样开始的“ 最好是逐日记叙事件。记日记就是为了日后对此一目了然。不要放过事物的细微差异和小事情即使这些差异和小事情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特别应该把这些事件归纳分类。应当说出我是怎样看待这张桌子、街道、人们、我的烟袋的, 因为正是这一点发生了变化…… [4]因此可以说, 《树》一诗的主题与写作动机就是《厌恶》一书的主题与动机。三十年代中后期的萨特表现出强烈要求反映研究世界上最日常的面貌、那怕是最令人反感的面貌的欲望。他反对以往一切把人性当作实体来看待的传统的对人生的研究方法, 而渴望创立一种新的哲学, 洛秒哲学的唯一目的就是研究人的现实存在, 研究现实具体的人的具体存在本身。这个目的也就是萨特写《厌恶》的动机。
这里还应提到的是萨特在《厌恶》一书发表前后的思想状况。在自传体著作《词语》中, 萨特非常坦率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他在写这本书时只有三十多岁。当时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完全是虚无主义的。他那时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人们无法知道它的来踪去向, 因此无法掌握自己的一生。战前法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以及欧洲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恶果使萨特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 他迫切希望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但是, 处在小资产阶级地位的萨特常常碰壁, 因此他急迫地要对人生、人、自我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寻求答案。这种情绪代表了处在仿徨苦闷、悲观中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急于解决现实间题的希望。
这里还应提到的是萨特在《厌恶》一书发表前后的思想状况。在自传体著作《词语》中, 萨特非常坦率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他在写这本书时只有三十多岁。当时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完全是虚无主义的。他那时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人们无法知道它的来踪去向, 因此无法掌握自己的一生。战前法国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以及欧洲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恶果使萨特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 他迫切希望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但是, 处在小资产阶级地位的萨特常常碰壁, 因此他急迫地要对人生、人、自我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寻求答案。这种情绪代表了处在仿徨苦闷、悲观中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急于解决现实间题的希望。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萨特与《厌恶》一书的出发点, 正是他哲学思想形成时期的出发点, 恰恰是这些出发点, 决定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虚无性、浪漫性、幻想性。而这些在《厌恶》中都有极其生动的具体表现。
萨特的《厌恶》一书描写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人不是斯汤达笔下于连式的“ 自负伟大”的英雄。萨特所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 我” 。在书中, 这个“ 我”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 他在日记中自我谴责并自我发现。他的整个日记可以说就是对”我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萨特在书中不是抽象地给“ 我”下定义, 而是从研究具体事物的具体存在的动机出发, 把“ 我”置于具体实在的环境中。“ 我” , 即洛根丁就是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中替萨特思想探讨。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洛根了开始并没有对“ 我”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但在布维尔小城, 他观察周围的人和物, 思索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最后他明白了, 他越思考的多, 就会越清晰地意识到“ 我”的存在。他越来越感到“ 我”就是外在与内在相遇的场所。因此他说“ 被解放出来, 被释放出来的存在重返于我, 故我存在。” [5]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对萨特的深刻影响。萨特在后来曾经说过“ 我们的出发点, 实际上是个人的主观性这是就其严格的哲学意义说的。” [6] 在出发点上, 除了‘我思, 故我在, 这个真理以外, 不会有别的东西而这个真理是意识的绝对真理…… [7] 而在《厌恶》一书中, 萨特说过“ 当我二十岁时, 我处于酒醉状态, 我解释说我是属于笛卡尔类型的人。” [8] 在书中, 他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 详细地论述了他从主观性出发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观点。经过了多次思考以后, 洛根丁说“ ……我存在, 是我维持我的存在……是我继续思维, 展开思维的。我存在。我想我存在……我多希望能中止自己的思维我去尝试, 我成功了我头脑中好象充满烟雾然后, 又重新开始‘烟雾……不思维……我不要思维……我想我不要思维。’ 我不应该想我不要思维。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9]这段议论明确地表明了萨特只要有我的存在, 思维就不会停止的观点, 同时他还认为我的存在与思维是不可分的。关于这点萨特还有更清楚的论述“ 我的思维就是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中止我的思维的原因。我是通过我思维而存在的。” [10] 在这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笛卡尔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萨特在这个间题上与笛卡尔的不同之处。萨特不同意笛卡尔的二元论。他反对把自在的哈在与自为的存在即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分成两个区域,他认为二者是不可分解地联系着的, 自在只是从使它获得意义的自为那里才能,得到存在。
另外, 在《厌恶》一书中, 还有大量关于洛根丁对外界事物感受的描写。这些描写十分细腻, 生动。大至街道、城市、人群, 小至扣子、领带, 人脸上的汗毛、洛根丁都详细地记下了自己对它们的感受并发出自己的议论。这些感受一般都是消极、悲观的, 我们下面还要谈到这个问题。这些议论说明, 被笛卡尔否定的感觉与情感的作用, 在萨特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他说:“……如果我存在, 那是因为我惧怕存在。是我, 是我把我从憧憬着的虚无中拉出来, 仇恨, 对存在的反感, 都同样是使我存在的方式。” 萨特认为, 我的存在也可以说是通过“自我”的身体对外界的感觉而存在的。他还认为, 正因为有担优、惧怕、厌恶等等感情,才可感觉到外界事物, 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11]
由此, 我们可以说, 《厌恶》所要说明的“我”, 实际上就是“ 我的存在”,而“我的存在”在萨特看来, 也就是“我”的主观性, 即“我”的主观意识。
萨特从他的“ 我的存在” 的思想出发, 提出了他的存在主义理论中的一个独特概念——《厌恶》也可译为恶心。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萨特对人生的看法, 也表达了他的苦闷和优伤。萨特所说的“ 厌恶” , 就是被显露出来的存在, 也就是“ 自我”意识到外界世界的表现。他认为一个人若没有这种厌恶感, 那他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反之, 只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那就会产生“ 厌恶”感。
我们从“ 厌恶” 一书中的主人公洛根丁的日记中, 可以比较具体地理解“ 厌恶” 一词的含意。
洛根丁在经过六年旅行之后, 来到布维尔小城从事研究工作。,他希望能安静地写作, 摆脱人生的烦恼。可是, 有一天, 他突然感到混身不适, 只要他看见周围的东西, 周围的人,只要他与别人接触, 听到别人说话, 就会十分难受。无论在家里, 在图书馆里, 还是在大街上、在咖啡馆里, 这种感情总是烦扰着他。他试图用回忆, 用写作, 或去找老板娘厮馄沫摆脱这种感情, 但结果是无济于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萨特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借洛根丁之口说明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 厌恶” 。在咖啡馆里, 当女招待向洛根丁问话时, 洛根丁感到“ ‘厌恶’ 抓住了我……我甚至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我看到五颜六色在我周围游弋。就是这样从此, ‘厌恶, 就没有离开我, 它控制了我。”[12]仓在他看见老板娘的表兄阿道夫, 观察他映在咖啡色墙上的兰衬衣时, 他说“这衬衣也使人厌恶。或者说就是厌恶。” [13] 接着他又解释道“ 厌恶并不在我身上在那边墙上, 吊带上, 在周围的任何地方我都感觉到它。”[14] 可见, 萨特认为“ 厌恶”之感是人视、听、触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遇的必然结果。在萨特看来, 厌恶”这种感觉就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换句话说, 也就是被外在遭遇抓住的内在遭遇。说到底, 厌恶就是一种觉悟的表现, 它给人带来并揭示存在着的世界。
萨特认为, 所以会产生“ 厌恶” , 那是因为“ 我” 以外的世界是丑恶的、荒谬的、不可捉摸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萨特在书中用来描写外界人和物的词是十分粗俗的。比如, 在谈到自修生的手时说“ 他把象白肥虫似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在谈到自修生的眼睛时说“它是透明的, 软软的、混浊的, 周围是红色, 活象是鱼鳞。”又如, 在月日的日记中, 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太阳在纸桌布上投下一圈光影。在光影中, 有一只苍蝇在取暖, 它迟钝地爬行着, 前面的脚互相抓搔。”类似这样的描写在书中经常出现。萨特这样描写周围事物是为着渲染客观世界的丑恶, 是为了说明, 如此丑恶、令人反感的客观世界, 如此辛酸、苦难、不可控制的人生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来只能产生“ 厌恶” 。因为, 在萨特看来, 厌恶” 的感觉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谁也无法避免和摆脱它, 甚至可以说, 厌恶”就是人生本身。年,在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中, 萨特曾抽象概括了“ 厌恶” 的哲学意义“ ……在没有任何一种痛苦、愉快与确切的烦恼是通过意识而存在时, ‘自为之物’不断投射在一种纯粹的、即不加修饰的偶然性一边。意识总是‘拥有’ 一个体躯。一般感觉的感情总和便纯粹是对无色彩的偶然性的一种不定位的捕获, 也纯粹是对客观存在的自我感知。这通过我之自为之物’对不离我身的, 我经努力欲摆脱而又不能的乏味感情—这也是我的感情—的长久理解就是在别处我们在厌恶名下所描写的那些东西。一种呆滞的不可克服的厌恶连续不断地向我的意识揭示我的身体有时, 我们为从中解脱而研究身体的愉快与痛苦, 但是, 每当痛苦或愉快通过意识而存在时, 它们就表现出自己的虚伪性和偶然性, 而它们是在‘厌恶’这个基础上显露出来的。我们远不应该把‘厌恶’这个词理解成为从生理作呕引出的隐喻, 正相反, 是在‘厌恶’的基础上, 产生了一切具体的与经验的、引起我们呕吐的厌恶比如腐肉, 生血, 垃圾等引起的厌恶。”[15]
这一段论述比较明确地说明了“ 厌恶”的意义, 这段话说明人的厌恶的产生是以人的肉体存在为条件的, 如果只有意识, 人不会产生“ 厌恶” 。另一方面, 我”若要认识世界, 就必须同时认识我的身体本身, 因为人同外界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感觉。“ 厌恶”是人通过感觉对于世界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认识。“ 厌恶”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主观接触客观世界而对客观世界形成意识的过程, 客观世界只有被主观所意识才包含有意义—即“ 厌恶”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 萨特极力强调的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意识性, 因而他说主观意识的“ 厌恶” 是生理“厌恶” 的基础。由此可见, 萨特所指的存在并不是客观存在, 而是人的主观性存在, 思维的存在, 即先有人的主观意识, 先有主观意识与外界事物发生的关系, 才可能谈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厌恶》一书是围绕着“ 厌恶”这个概念展开的。洛根丁在近三百页的日记中用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萨特说明了“ 厌恶” 的感受乃是人的存在处于清醒阶段对人生与自然的认识。洛根丁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当洛根丁被“ 厌恶”缠绕, 感到这种感觉无处不在时, 他很烦恼, 他开始还有幻想, 他与自修生接触, 去图书馆整理罗尔邦的资料, 他盼望安妮, 迫不及待地与安妮相会, 他企图从这里寻求慰籍, 超脱于“ 厌恶”之外。但是在一次次幻想都破灭之后, 他终于最后清醒了那是在与安妮见面后, 他发现连安妮也变了, 也变得使他厌恶。过去的一切一去不复返了, 再也抓不住了。昔日的情分绝不能再现, 他们两人也没有可能重新一起生活了,唯一的生路就是分道扬镖了。这时他说“ 我猛地苏醒了。”[16]这是他最后的苏醒。他认识到他无法摆脱“ 厌恶” 。即使有时偶然能感到一点轻松和偷快, 暂时解脱出来, 那也不过是短暂的一刻, 那是“ 厌恶让我稍事休息一下。但我知道, 它还要来的因为厌恶才是我的常态。”[17]这就是洛根丁最后得出的结论。
虽然洛根丁时时感到“ 厌恶” 的威胁, 并认识到无法摆脱它, 我们在书中还是能处处看到, 他在时时努力挣扎, 企图战胜“ 厌恶” 。这种企图, 越到日记的最后就表现得越强烈, 我们还可以深深感到自始至终, 洛根丁都是在痛苦的努力之中生活, 他始终没有放弃与“ 厌恶”斗争虽然, 厌恶顽固地跟着他。
洛根丁是不甘心受“ 厌恶” 摆布的, 他是痛苦的, 在最后的幻想破灭后即与安妮分离后, 说“ 我并不仅仅是因为离开她而感到难受只是一想到又要回到孤独之中, 我就极度畏惧……[18] 在这种失望中, 他又说道“ 我是自由的、我再没有任何理由活着, 所有我尝试过的理由都失去了, 我不能再想象什么别的。我还年轻, 我还有足够的勇气重新开始。但是, 应该重新开始什么呢在我最恐惧, 厌恶最深的时候, 我是多么期待安妮能解救我啊。但只是在今天, 我才真正清醒了。我的过去已死亡。罗尔邦死了, 安妮的到来只是夺走了我的希望。我独自一人站在这花园环绕着的白色大街上。我是孤独的, 自由的。然而, 这种自由和死亡有点相象。”[19]
在日记的最后部分, 洛根丁表达了他在失望中的极其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厌恶有了认识, 也就是说对人生, 对世界有了认识, 他清醒了。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孤独, 欲摆脱孤独和厌恶。因此, 他面前的路是艰难的。但是, 洛根丁并没有绝望, 他希望自己能从零开始。在离开布维尔之前, 他在咖啡馆的飘逸歌声中, 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他希望, 这次离开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他说“ 也许有一天, 当我想到这一天, 这一阴暗时刻 我会感到心跳得更快, 我会说‘从这一天、这一时刻起, 一切都又开始了。”[20] 因此在日记最后, 失望的洛根丁并没有绝望。事实上我们在书的后部, 能隐约地感到洛根丁的希望所在。而且, 读者也已经接触到了为从厌恶中解脱出来的有关自由的概念。
根丁最后终于明白了任何外界具体的东西, 任何别人都是无法给他任何帮助的(在萨特的另一本书中, 主人公说“ 他人是我的地狱。”[21]) , 再说, 外界世界虽是使人厌恶, 但它是
不能毁灭的, 人又因为有个讨厌的肉体, 所以在现实中就总是“ 厌恶” , 总是感到痛苦不安的。在《厌恶》一书中, 洛根丁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出解脱的道路, 但是他已悟到了一个道理现实无法改变, 要摆脱现实, 只有靠脱离现实的意识。《厌恶》一书的结尾很有此含意“夜幕降临。在波兰达尼亚旅馆的二层楼上, 有两扇窗里的灯发出光亮。新车站工地传来浓重的湿木材的味儿明天, 雨将在布维尔降临。”这书的结尾一段要读者明白, 布维尔没有变, 而洛根丁则要离开这里, 他要开始新的生活。这也暗示读者客观世界是老样子, 而人必须脱离它才能有所解脱。这个思想经过萨特的总结概括, 发展而成了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在《存在与虚无》等哲学著作中, 萨特使这个概念理论化。萨特认为, 存在自己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虚无才能超越存在, 人的意识能在想象中超越一切实际存在, 人凭借特有的天赋想象力可以自外于事物, 自我外化, 自我超越, 或自我隐退, 自我掩盖, 这样就可以使自己从周围夕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开来, 达到“ 自由”的目的。蒙台涅曾有一句名言“ 每个人的处境佳否, 全视他自己的思想, 快乐的, 是那自己觉得快乐的人,而不是那别人认为他快乐的人, 只有信念能使快乐真实。”萨特与蒙台涅在企图用自己的心境去改变客观世界的这一唯心主义观点上是一致的。
《厌恶》一书在1938年出版时, 并没有引起什么特别强烈的反响。而在十八年后的1956年再版时, 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五十年代是存在主义在法国发展的鼎盛时期。萨特存在主义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生活不抱希望, 然而又充满个人幻想的心理, 这迎合了战后法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悲观、仿徨的情绪。而残酷的现实使人们希望和平能带来安宁与幸福的善良愿望彻底破灭, 使得这情绪更加发展。因此, 存在主义就在这种社会情绪中迅速发展起来了。而使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文艺作品《厌恶》, 则随着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兴起, 随着萨特声誉的不断提高, 成为一本有很大影响的畅销书。这是《厌恶》在五十年代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该指出的是, 《厌恶》一书整个来讲笔调是低沉的, 充满忧郁、悲观的情绪。但不能否认, 书中还有另一面, 那就是乐观主义的一面。尤其是书的后一部分, 萨特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摆脱丑恶现实, 不顾一切寻求生路的欲望, 使读者感到不管外界如何, 萨特还是要奋斗的,不甘心命运的摆布, 不甘心为“ 厌恶”征服的。萨特哲学体系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讲是主观主义的, 但尽管如此, 他在清醒看到使人厌恶的资本主义世界后, 仍然不屈服, 仍然强调主观能动性, 不能不说是一种含有痛苦的乐观主义, 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在动荡而又令人厌恶的资产阶级社会中, 萨特始终保持了反叛精神。他不论在什么环境里, 都不放弃奋斗, 都为自己认为是美好的理想, 为自己信仰的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 一生如此, 始终不渝。这种精神与他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宣扬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一点也足以使他逝世月后, 受到法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哀悼和同情, 也是他的作品得到全世界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
 
【注释】
[1] 卡夫卡(18831924), 奥地利著名作家。
[2] 布尔奇斯, 西班牙城市名。城中有著名的哥特式教堂
[3]<,/,SPAN> ·德波瓦尔《时代力量》(La force de l’age),111页。
[4][5][8][9][10][12][13][14][16][17][18][19][20]《厌恶》,达伽马出版社,1938年版第9页、141页、84页、142-143页、149页、33页、34页、219页、220页、215页、213-220页、249页。
[6][7]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第26页、44页。
[11] 《厌恶》第143页。这里, 萨特所说的虚无就是指超脱存在的自由.
[15] 《存在与虚无》第404.
[21] 《禁闭》第167页。
[22] 萨特在这里说的虚无, 实际就是主观意识。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录入编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