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宫哲兵】当代道教主神的结构体系论——兼论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谈到道教,许多人会说道教是“多神教”。的确,在清代与民国时期,道教衰微,所信仰的神灵杂而多端,道教的主神不明确、不统一,民间流行的是各式各样的多神崇拜。但是在汉唐宋明时期,在当代,道教则是有主神的,有学者认为道教应属于“单拜主神教”,尽管不是很典型。任继愈先生认为:“单一主神教(单拜主神教),指具有固定主神的多神教。缪勒认为是多神教向一神教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道教也是如此。道教且还具有某些特殊情况:除在基本的天阶体系的顶端居有固定的单一主神玉皇外,在基本体系之外又另有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这样的至尊神。”(《宗教辞典》,第702页)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道教中“三清”为三个尊神,人们探讨时有时将其视为一个神。
问题是,受时代、地域、宗教等因素的影响,道教在某一时期是崇拜某单一主神,在另一时期却是崇拜另一主神;这样积累到当代,道教的主神就不只一个,如三清、玉皇、太上等等,都被视为最高神灵。一个宗教如果有几个主神,那么这个宗教就应该是“多拜主神教”,于是几个主神之间的结构体系需要说明,否则容易产生混乱。然而,道教的几位主神之间的结构体系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其神灵信仰的体系还不够明确,也不够统一。
基督教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几个主神,如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圣灵。三位主神的关系不明确时,也曾造成混乱。但当三位一体的学说奠定了三位主神的结构体系之后,基督教的信仰体系就变得明确与统一,这使基督教发展得更快。
如果把“三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当代道教便是四个主神的结构:道 —— 太上 —— 三清 —— 玉皇。这个结构与道教主神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是一致的,这个历史过程是:周代老子崇道,汉以后崇太上,南北朝以后崇三清,宋以后崇玉皇。逻辑结构与历史过程基本吻合,这符合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理。
逻辑结构的发展不是静止的,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的。历史过程也是以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螺旋发展的,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每一次回归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21世纪以来,以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为标志,中国道教特别推崇《道德经》之道,这是对周朝老子之道的螺旋式回归,也是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一个新的道教鼎盛时代。
1.道教主神:三清、玉皇、太上、道大多数宗教都有主神。如天主教的主神为上帝耶和华,伊斯兰教的主神为真主安拉,佛教的主神为释迦牟尼等。按照这种宗教学的思路,一个刚接触道教的人会很自然地问:道教的主神是谁?对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却很难回答清楚,因为道教的主神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多个主神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
中国的大多数道观供奉的神灵数量很多,其中地位最高、最受尊崇的是三清。三清是三位尊神,名列第一的是元始天尊,神位居中;名列第二的是灵宝天尊,神位居左;名列第三的是道德天尊,神位居右。中国大多数的道教徒认为道教的主神是三清。
福建、广东、台湾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道教徒,大多认为玉皇大帝是道教的主神。这些地区与国家的道观中,祭祀的主神是玉皇大帝,对于三清、太上老君,则比较陌生或认为是不太重要的神灵。中国的民众则大多认为道教的主神是玉皇大帝,他们可能受到《西游记》等小说与影视节目的影响。
历代道教的教义中,都称老子(也称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教主,这也是当代道教徒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一个宗教的教主就是这个宗教的主神,故而老子或太上老君是道教的主神。在有关三教合一的各种论著中,都视孔子是儒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老子是道教的教主。在历来反映三教合一的画像与雕塑中,老子从来就是道教的教主。
道教还有一个公认的最高信仰:道。道教以“道”作为自身宗教的命名,反映了“道”在道教中的主神性与唯一性。道教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道生,宇宙间的万神万灵也由道生。道具有神性,但它是无人格的神性,区别于道教的其他任何神灵。道可以化为有人格的神灵,如太上老君,也可化为有肉身的人,如老子。
2.道教主神的结构无序状态三清、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道,如果都是主神,那么谁是主神中的主神呢?次要主神与主要主神是什么关系呢?不明确四位主神之间的结构关系,它们在道教徒的信仰结构中就会出现矛盾,它们在道教教义中会呈现无序状态。
例如我曾问一位年轻的道长:“请问道教的主神是谁?”回答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我接着问:“可是道教的教主是老子,老子是不是主神?”“也是。”“老子与三清是什么关系?”“我们道教常说,老子一气化三清。”
我接着问:“这么说老子的神位比三清更高啊!”“是啊……也不是。”“为什么又不是?”“因为三清中的第三位是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可见老子并不在三清之上,而是在三清之中。”我接着问:“老子在三清中排第三位,这是否说明老子不是主神,三清中的元始天尊才是主神?”“不是,老子是教主,这是无可怀疑的。”很显然,这位道长对于老子(太上)的神位高于三清,还是三清的神位高于老子(太上),讲不清楚。
在新加坡,道教徒长期以来以玉皇大帝为主神,几乎没有听说过三清,太上老君也是一个不太重要的神灵。上世纪80年代,一位接受过大陆道教教义学习的道长回到新加坡,创立了新加坡道教协会,宣传三清是道教的主神。我采访他时,他说:“我对他们是这样宣传的:玉皇大帝好比是总经理,三清好比是三个大股东,组成了董事会。董事会比总经理大,总经理要服从董事会的决定。所以三清神比玉皇大帝要大,玉皇大帝要服从三清神。”我问这样的宣传有没有效果?他说效果不大,绝大多数道教徒还是以玉皇大帝为主神。
道的特点是无形象、无人格,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容易被普通民众与一般道士作为主神而信奉,他们也更难弄清“道”与其他主神的关系。在社会基层与民间道教活动中,有术而无道、信神而不信道的情况比较普遍。道教无道,则成为占卜之教或鬼神之教了。
中国古代一些高道,也看到了道教神灵杂而多端的状况,因而探讨了神灵的结构体系,绘制了神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南朝高道陶弘景绘制的真灵位业图,直到今天还被视为道教神谱的权威。它的贡献是确立了三清的主神地位,有近七百个神灵被编入七个神阶。它的不足之处也很严重,一是没有“道”的地位,有神无道;二是严重贬低太上老君的地位,在三清之下,属于第四神阶
真灵位业图中,神仙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第一中位是元始天尊,第二中位是上清大道君,第三中位是太极金阙帝君,第四中位是太清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屈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系流变发展,至唐代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提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神系,后成为道教的最高主神。;三是受时代局限,没有玉皇大帝的地位。
3.道教主神的结构体系初探道教主神的结构无序状态,是因为三清、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道四者之间缺乏结构体系。笔者对这一问题思索了很多年,现提出下面的结构体系表:
—— 太上老君 —— 三清 —— 玉皇大帝……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
为什么将道放在最高位呢?因为在道教经典与道教教义中,都公认“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说:“《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任法融,第6页)著名道教学者陈耀庭教授说:“在道教神学中间,宇宙之中的‘道’才是最高的主宰,天地是道产生的、主宰的。人和万物也是‘道’产生的、主宰的。而冥冥之中的‘神’和‘鬼’也是由‘道’产生的、主宰的。不管是最高的神,或者是最低的神,都是‘道’的衍生,‘道’的体现,也都是由‘道’化生出来的。”(陈耀庭)
道与太上老君相比,道的神位更高。为什么呢?因为道是本体,化为太上老君,化为老子。汉代《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2页)东汉《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全后汉文》第32卷)意为无形之“道”化为肉身的老子,来到人间传道。
太上老君与三清相比,太上老君的神位更高一些。为什么呢?因为道教中历来有“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汉代道教最尊之神为太上老君,晋代最尊之神为元始天尊,南北朝出现太上道君,置于诸神之上。隋唐时出现“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将道教三大主神统一起来。老子(太上老君)神位高于三清,三清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老子在一气化三清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化身: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的神位极高。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天宫,主宰宇宙,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在道教神谱中,玉皇大帝的神位低于三清。三清是最早的创造神,玉皇大帝是最高的管理神,是神界总管。玉皇大帝之下是四御,四御协助管理天上天下。四御是后土、紫微北极、南极长生、勾陈四大帝。关于玉皇大帝与四御的关系,一说玉皇为四御之一,一说玉皇统领四御。笔者根据中国道教协会网的观点,选用后说。
关于玉皇大帝的来历,《玉皇经》记载:净德国王夫人梦见太上道君(三清之一灵宝天尊)将一婴儿赐予她,梦醒后即有身孕,一年后生下太子。太子经过亿万劫修炼,成为玉皇大帝。所以在道教界有一种说法:玉皇大帝是三清的化身,其神位低于三清。
四位道教主神中,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还有两个层次。三清、玉皇、太上为一个层次,可以说是天上的层次、太极的层次。道是更高的层次,是天外的层次、无极的层次。天上太极是人格神层次,天外无极是非人格神层次。
三清、玉皇、太上等一切神都是“道”化生的,但“道”不是任何其他神或物化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是“单拜主神教”,这个单拜的主神就是“道”。如果绘制一个宝塔形的神谱,宝塔最顶端的至上神非“道”莫属。
4.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道教信仰的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信仰的逻辑结构与历史过程是一致的。道教主神信仰的逻辑结构与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吗?回答是肯定的。其逻辑结构是:最高的主神是道,其次是太上老君,再次是三清,第四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以下是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
其历史过程是:汉代以前,是道教的准备阶段,老子是道祖,他提出了“道”的信仰,道家的信仰“道”,后来成为道教的最高信仰。汉代,是道教的成立阶段,主神是太上老君,五斗米道就是以太上老君为主神。晋代至隋唐,是道教的发展阶段,主神是三清。宋元明,是道教的兴盛阶段,主神是玉皇大帝。清代民国,是道教的衰落阶段,多神崇拜。
这个历史过程与逻辑结构“道 —— 太上老君 —— 三清 —— 玉皇大帝……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是基本一致的。
21世纪开始,道教界发生了新的思潮,那就是对老子的推崇,对《道德经》的重视,对道的信仰。2007年召开了国际《道德经》论坛,这是最近数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关于《道德经》的研讨会。笔者参加这次研讨会时,听到道教界内部的一种观点:在中国道教历史上,什么时候回归于《道德经》,什么时候道教就得到大发展。研讨会上,我听到很多也很深刻的一个概念:回归。
国际《道德经》论坛会后,中华宗教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发表文章说:“重视《道德经》,看似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其实在酝酿一个时代的进步。……道,蕴涵着古今的连接,东西的对话,活力与和谐。我们继承历史,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会食古不化、抱残守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为着创新和超越。”(叶小文)
世纪之交,《道德经》的道学热潮持续升温,“道”作为道教的根本信仰被升华。玉皇大帝 —— 三清 —— 太上老君 —— 道,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从玉皇向道的回归。道既是螺旋式上升运动的复归,又是新起点。《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反,就是返回、回归。《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就是产生、创生。中国在唐代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道教在唐代最为鼎盛。经过一千多年的曲折与兴衰,当代的中国又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这是国道对盛唐的回归。道教也经过了两千年的曲折兴衰,如今回归于“道”,创生于“道”,站在了螺旋式上升运动的新起点,准备迎接一个新的鼎盛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陈耀庭,2003年:《道和神》,载《中国道教》第6期。
《老子想尔注校证》,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全后汉文》第32卷,载《全汉文》第11册。
任法融,2003年:《道德经释义》,三秦出版社。
 叶小文,2007年:《回归与超越》,载《人民日报》(海外版)518
《宗教辞典》,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原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