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顾伟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对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批判

在西方哲学史上, 关子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何题, 厉来存在两大基本派别, 即经验论感觉论和先验论天赋论。大略说来, 前者认为, 人的所有认识信息均来自客体, 主体有如镜子或白板, 客体将其印迹烙在主体上。认识就在于主体接受客体传递来的刺激, 从而获得感觉经验, 形成观念, 知识则在于观念的分析或联合。而按照传统先验论的看法, 主体先天地具有一些观念、形式和范畴, 认识是对它们的回忆柏拉图, 或是它们的逻辑展开笛卡儿, 要不就是主体将它们强加于客体康德。此外, 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所处的历史条件有一共同局限性, 即缺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有力支持和实际验证。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之所以值得研究, 正出于上述基本考虑。在现代西方思潮中,有不少流派试图对传统经验论与先验论之争作厉史总结。举例来说, 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回到了拉美特利的观点, 把人视为机器, 把传统经验论的认识路线简缩为SR公式,(S代表stumiti即刺激, R代表reflexion即反应), 因而在发展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没能做出实质性贡献。逻辑实证主义声称拒斥一切形而上学, 最忠实于经验, 但它处理认识论问题一如处理本体论问题, 把上述争论归结为逻辑上是否精确或是否有意义。这种方法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则依据生物学和发生心理学, 用建构观点批判总结了经验论和先验论之争, 提出了一些关于认识之发生、发展的值得注意的看法。

皮亚杰说, 他的发生认识论有双重意图:1.建立一个可以提供经验验证的方法,2.追溯认识本身的起源。这一指导思想使他的发生认识论学说具有显著特征, 即它始终以生物学和心理学为依据。他认为, 这两门学科与哲学的结合, 是解决认识论问题之可靠的、能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推进问题的捷径。他明确反对在英美认识论哲学中居支配地位的语义分析学和逻辑实证主义, 认为它们使认识的发展脱离心理发展是错误的。他宣称自己“ 从一开始就求助于从洛克、休漠到斯宾塞这些古典经验论的创始人所创立的伟大传统”, “发生认识论本身是经验论创始人的工作的一种发展” (《发生认识论原理》,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213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 肯定他们开创了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认识的道路。皮亚杰以一个动物学家开始自己的科学生涯。1918年他在博士论文中考察了瓦莱· 阿尔卑斯区软体动物的分布状况。这些研究不仅使他从动物界在结构上的类似受到启发, 从而促使他日后从研究儿童心理出发去揭示成人思维的秘密, 而且对他日后在心理学研究中进行材料分类有所助益。皮亚杰坚信, 认识论问题必须从生物学方面加以考虑, 因为心理发生只有在它的机体根源被揭露以后才能为人所理解。” (第58页)他把自己的工作与胚胎学家的研究相比较。他认为, 正如胚胎学的研究揭示了动物界在结构上的类似一样,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则有助于搞清成人的思维结构。他说“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广度, 科学史是对科学作哲学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问题是, 历史是否包含了一个史前史。但是关于史前人类概念形成的文献是完全缺乏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 是向生物学家学习, 他们求教于胚胎发生学以补充其贫乏的种族发生学知识之不足, 在心理方面, 这就意味着去研究每一年龄儿童心理的个别发生。”(第13页)

在皮亚杰看来, 上述思想是为经验论和先验论所完全忽略的。他指出两者存在一共同弱点, 即都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采用静态研究方法。这不是说他们不考察认识的发展。事实上, 两者在一定意义上都考察了认识的发展。经验论者考察了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直至科学知识的进展, 先验论者则从天赋观念、不证自明的原理或先天感性直观形式等推演出人类的整个认识结构。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界说, 实际上是从人类已达到的认识出发, 而未追溯到认识的最初形式。而皮亚杰认为, 他们视为最简单、不能分析、还原或前推的许多认识形式, 其获得也必有一些先行阶段, 须历经漫长途程。诸如自我意·识、时一空观念及表象等, 若不追溯其最初起源是无法说明的。因而他说“如果我们已经集中注意于认识在儿童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开端,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有几乎是绝对的重要性, 而仅仅是因为总的说来它们没有受到认识论学者们的注意。”他还进而指出“ 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 换言之, 即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因此, 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 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 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 一直迫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 (第1817页)

皮亚杰首先肯定, 遗传机制和机体组织、状况对认识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他说“(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成熟, 指机体的成长,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某些行为模式有赖于一定结构和神经通路的最早发生的机能……。” (《儿童心理学》, 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5页)这里首先涉及本能。按皮亚杰的解释, 本能是机体无意识地运用其器官的一些先天模式。他批判了拉马克学说和新达尔文主义对本能的界说, 认为按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成就看, 两者都存在未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密切相互作用的观点考察本能的缺陷。他将本能分为三等:1.一切本能行为的共有特点(如机体活动的先后次序、对应、替换等);2.行为内容在遗传时的程序化;3.个体适应、顺应环境和经验的天然倾向。第2等级在从本能到智力的过渡时日趋减弱以至消失, 1等级将向形成认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3等级则朝学习与经验的方向发展。在这三种情况下, 要把本能的东西和后天获得的东西严格区分开来都是困难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胚胎发生阶段起就存在, 随着认识的发展日趋复杂。因此皮亚杰赋予本能以相当有限的意义。事实上, 除了譬如说婴儿最初的吮吸动作及男性行为与女性行为的对应等外, 皮亚杰很少谈论为许多心理学家承认的多种本能。至于机体成熟的作用, 皮亚杰也仅把它归结为某些神经通路的接通使相应的认识行为的发生在生理上成为可能。一言以蔽之, 遗传与成熟的作用都限于只能决定后天成就的不可能性或者说可能性的范围有多大”( 63页)。皮亚杰据此批判了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观点。他指出, 按他们的观点, 别说本能, 就是“ 认识的结构也同样是天赋的……认识的‘范畴’是作为一切经验的先行条件而生物学地预先形成了的, 其方式一如马的蹄和鱼的翅那样是作为遗传程序设计的结果而在胚胎发生中发展起来的, 并且远在个体能够使用它们之前很久就发展起来了·一这种解释和我们的解释完全相反, 按照我们的解释, 认识的结构确实是赢得了必然性的。但是, 只是在它们的发展的最后而不是一开始就有, 而且也不牵涉任何先行的遗传程序设计。” (第63页)

但上述这一切是否意味着皮亚杰支持诸如白板说之类的经验论呢恰恰相反。皮亚杰一再强调, “要说明认知性行为……必须求助于为经验论者所忽略的内源因索。” (第64页)他认为, 任何认知行为, 哪怕最低级的, 都不能仅用环境解释, 而需考虑主体的内部条件。在联想主义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中获得最彻底表现的传统经验论观点, 其基本缺陷就是略过主体条件,认为外部作用对机体有直接的因果作用。但“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反应, 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 (第60页)已经证明, 主体有一个对输入的中枢控制, 它使某些输入能成为刺激, 而另一些刺激则被忽视。因此皮亚杰主张将SR改写成S(A)R(A代表assimilation即同化, 意即“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这就是说, 刺激若要引起反应, 须经主体的同化, “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第61页脚注①)S(A)R公式不仅适用于低级认知行为, 而且适用于认识发展诸阶段, 认识在各不同水平的演化, 是以主体反应刺激的能力的演化为依据并与之相辅相成的。因而皮亚杰总结说“ 经验主义者所说的纯粹经验是不存在的, 事实只有被主体同化了的时候才能为主体所掌握。”(第54页)

皮亚杰不仅从生物学角度、更重视从心理发展方面批判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他从认识的基本前提即主客分化入手分析心理发展。他指出, 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实际上都暗含一个未加证明的前提,假定在所有认识水平上, 都存在着一个在不同程度知道自己的能力的主体, 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第21页)换言之, 两者都将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即主一客在意识中的分化当作既定的事实。但皮亚杰通过儿童心理学研究驳斥了这一前提。

皮亚杰指出, 一岁半以前儿童的世界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此时儿童不存在自我意识。他把一切外物都与自己的身体相关联, 仿佛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这种倾向会延续相当长的阶段, 甚至六岁儿童还会认为月亮追随着自己并且是他迫使月亮这么做的。自我中心的解除和主客分化, 非到主体能通过自由调节自身活动肯定自身的存在, 并依客体是顺应或违抗自己在一连贯系统中的活动或位置的协调作用来建成客体时是不能达到的。因此皮亚杰指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也不是起因于业己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第21页),而是开始于一种主客混合的状态。

从一岁半起皮亚杰称前此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开始“ 发生一种普遍的‘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儿童心理学》, 12页)从此, 儿童才萌生自我意识, 发生日益迅速广泛的主客分化过程。他的身体和动作须参照外界一切客体包括他人, 从而取得主客间的客观关系。但认识虽以主客分化为前提, 感知运动阶段的心理发展仍特别重要, “因为在这一期间他建成了所有的认识基础, 作为他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 (同上书, 5页);诸如时一空、因果性范畴及数学逻辑运算, 无一不以感知运动阶段的相应图式, 也译为格局为基础。这些图式没有一个具有先天起源, 全是儿童在主客相互作用的往复中逐渐形成的。以时空为例, 儿童开始只有一些混杂的空间, 如口部、触觉、视觉、听觉或体态的空间, 以及诸如等妈妈的时间印象。须待儿童形成永久客体图式即意识到客体恒久性, 不因一物暂被移开或遮蔽就认它为不存在继而形成位移群儿童寻物动作即实际空间中的位移及许多位移组成的位移群图式时, 儿童才形成了以物体的实际空间关系为内容的欧几里德空间, 并相应于位移群图式因为位移即客体的空间移动, 这种变动在同一时间只能出现一次形成了脱离纯主观感受而具有事件之前后相继之客观内容的时间范畴。

因果性范畴的形成也同样如此。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除自己身体动作外不知有别的原因, 不懂得因果关系中的物理、空间内容。例如儿童拉线使相连的拨浪鼓响动, 他只把这响动归因于拉线动作本身, 不知线与拨浪鼓的空间联系, 证据是他会继续拉线试图影响远处的其他物体, 或拉空线试图使它发出响声。再如儿童会注视远处开关试图开亮电灯。客观的因果关系是在儿童通过身体活动构成永久客体和客观空间形式后才可能建立, 因为这里的先决条件是“主体不仅能认识自己的动作的原因, 而且还能认识各种客体的原因, 而两种客体或客体的运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物理的和空间的联系为前提的。”(同上书, 16页)

至于从感知到表象,概念直至数学一逻辑运算, 它们之每一前后相继, 皆与主体心理发展中两个既相关又有质差的认识阶段相呼应。经验论的直线性认识论观点和先验论离开具体、客观的认识过程, 把认识的发展视为主体预有结构之展开的观点是片面的、站不住脚的。感知一运动阶段的儿童既无表象性功能又没有语言和思维。到前运算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儿童开始用语言描述外部世界, 并出现初步表象功能。但这种表象思维还是初步的。此外,此时儿童也不具备守恒和可逆性概念,(所谓守恒即变换系统中的恒量, 如此时儿童会误认为将一大口瓶中水倒入窄瓶时因水面增高故水增加了。所谓可逆性, 如前走三步, 后退三步, 即返原地等)。这两个概念的获得, 须以同一性概念为先决条件并同时能运用关于量度的变异的定量方法(参见第37页)。由此过渡到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 儿童才开始逻辑思维, 即从依据实物进行直观形象思维内化为头脑中的抽象逻辑运算, 才在守恒和可逆性概念基础上发展起分类、序列、数、因果性及偶然性概念。但此时的思维仍未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关系。须待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 思维才从具体事物中逐渐解放出来, 朝向非直接感知的、关于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此时的少年“除对当前现实作出适应外, 还具有远大理想, 同时也是掌握理论的开始。” (《儿童心理学》, 98页)只是到这时, 主体心理发展才完成了达到成人思维的一切准备阶段, “而且揭开了以后各阶段心理发展的前景。”(同上书, 99页)正是依据上述对心理发展的实验与分析, 皮亚杰总结说“发生认识论已能证明, 认识的原初形式与高级形式的差别比我们过去所认为的要大得多, 因此, 高级形式的建构不得不经过一段比人们所想象的更长得多, 更困难、更不可预料的过程。” (第106页)

皮亚杰对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批判还有另一重要方面, 即他一方面肯定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强调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并主张认识乃是一种过程。

皮亚杰说“ 一般说来……发生认识论所阐述的问题是, 认知结构的发生是否仅仅表明了获得认识的全部先决条件, 还是提供了认识的组成条件。(第100页)他认为, 前一种见解是经验论和先验论共有的。前者认为认知结构“ 形成于物理实在的客体之中”,后者认为这些结构“先验地形成于主体自身之中, 或者形成于柏拉图意义上的可能性的理念世界之中。”但“发生心理学通过它对认识发生本身的分析, 已试图证明这三种假设是不适当的。”(同上)

皮亚杰首先肯定, 客体是存在的, 客体又具有结构, 客体结构也是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的。” (同上)但客体的作用要变成认识, 须经主体的加工制作。外部刺激及于主体总是先使主体形成一些图式。随着外部刺激的日益多样化, 主体便形成日趋复杂的图式系统。每当遇到新刺激, 他便试图将其纳入已有的图式系统, 这就是同化。如同化失败, 他将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现实并形成新图式, 这就是顺应。认识的发展就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不断达到平衡、而后平衡被破坏、继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平衡。

显然, 这种解释不同于经验论。经验论者用联想机制解释认识的发展。按经验论观点,认识的前进或者说学习的过程, 乃是各种条件反射和习得行为的机械相加, 而每一习得行为都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认识的发展完全受外部联系的控制。发生认识论则引进同化和顺应概念, 强调了主体在处理和改变现实材料时的能动性。主体之达到客体不应从客体现成结构的角度考虑, 而应从主体如何把握这些结构出发。没有主体内部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的过滤, 则主体既不能觉察事物的关系, 更谈不上把握它。因此皮亚杰说“儿童所组成的活动必须被视为与外部刺激中所固有的联系同等重要, 因为只有当儿童能凭现有的结构同化这些联系时, 儿童才能觉察这些联系。”(《儿童心理学》, 6页)

如果说在感知运动水平上的认识就已不是纯机械反应, 那么思维和运算更是如此。“ 经验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认为概念的内容是来源于知觉, 还认为概念的形式仅是由经验的抽象和概括所组成, 并没有任何所谓构成的结构即是说, 除了知觉所提供的事物的关系以外,并无其他任何来源可言。” (同上书, 36页)但皮亚杰认为, 在任何认知水平上总有一定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初由动作产生, 在高级阶段由运算产生。知觉经认知结构的过滤而形成概念, 这不仅是抽象概括过程, 且是主体用非直接知觉的内容来丰富概念的过程, 亦即主体运用已被沉淀为认知结构的先前经验组织当下的知觉材料构成概念的过程。这一点在逻辑一数理运井中特别明显。“ 逻辑一数理概念含有一系列的运算, 这些运算并非从所知觉到的事物直接抽象得来, 而是从作用于这些事物的动作抽象得来, 两者迥乎不同。”(同上书, 39页)因此, 对于如何解释逻辑一数理运算所处理的非直接感知材料的问题, 发生认识论并不感到为难。因果性解释的情形也同样如此。太阳晒与石头热, 我们只是分别知觉到这两个孤立事件, 要得出太阳晒热了石头的命题, 显然得经过推论。某一运动物体对另一物发生作用, 我们只能知觉到有某种东西传递了过去, 不可能亲眼看到有任何东西传递了过去。如果取彻底经验论立场, 则只能导致怀疑或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的结论。传统经验论的极端形式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情形正是如此。例如,休谟就把因果性归结为两事件之恒常联系, 或者说两事件之无联系的联结。发生认识论照例借认知结构之中介解释因果性。主体欲理解因果关系时, 运用已有模式去同化这种关系, 若失败, 则改变旧模式建构新模式, 直至抽象出一个结构, 它能将一般的恒常联系和特殊的恒常联系均作为自己之必然结果推导出来。这样一来, 传统经验论的因果解释中的一个难题, 即它无法将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恒常联系从因果解释中排除出去, 便能得到解决。但同时这样的因果解释又不是先验范畴, 因为旧模式乃已有经验的沉淀, 而新模式的效用须以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来检验。这一点在物理学领域表现得很清楚。物理学家提出一个“ 模型”, 它之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其是否与旧定律符合一致, 而且要看它是否“ 也实际而有效地同在事件中出现的那些客观的真实的转换, 因而也可以说是‘实体的’转换符合一致。” (第91页)“ 模型”在多大程度上与客观的因果关系相符合, 决定了它具有多大的解释力。换言之, “模型”与现实的符合程度是它的客观性的指标。

综上所述, 发生认识论与经验论的机械反映观的对立在于, 后者把认识“ 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第90页)前者则始终强调主一客之间永远存在着认知结构的中介。主体不仅只有借这一中介方能认识主一客关系, 且这些结构还通过将客体结合到更广的范围中使之丰富起来。这就是说, 所有认识都不是机械的反应, “都包含有新东西的加工制作的一面”(第16页), 都提供了当下直接经验以外更丰富的信息。

尽管皮亚杰强调了主观能动性, 却并不因此而赞同先验论。他反复指出, 柏拉图和康德式的先验论与发生认识论是不相容的。发生认识论“引起我们对主体活动的注意但又不流于唯心论” (第19页)。这首先是因为它承认客体及其结构独立存在于意识之外, 并“以客体作为自己的依据” (同上)。主体建立的一切认知结构, 都以客体及其关系为根据和归宿。主体之构造现实有一先决条件, 即“ 经常把经验作为参考”。认知结构固然“给物理经验提供了种种形式” , 但它们“ 只是应用于客体的” (第9390页), 换言之, 不是主体将先验结构强加于客体,而是认知结构只有符合客体才具必然性, 才能发挥认识客体的作用。旧有认知结构如能同化现实, 表明它具客观性。反之则须修正以顺应现实。因此与先验论相反,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知的结构确实是赢得了必然性的但是, 只是在它们的发展的最后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第63页)

皮亚杰还指出康德式先验论中的另一重大困难。如果认识范畴是作为一切经验的先行条件而生物学地预先形成了的, 并且远在客体能够运用它们之前就已发展起来, 那么“ 因为种与种的遗传是各各不同的, 那么就很清楚, 如果这些先验因素要保留它们在康德意义上的‘先行条件’ 那一面, 它们就必须牺牲它们的结构的内在必然性以及它们的统一性。” (同上)换言之, 康德式的先验范畴说预先假定了遗传程序设计的统一性。而因为这个前提显然不成立,这一学说就不成立。

发生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康德学说有一致之处, 即两者都肯定“主体所完成的一切建构都以先前已有的内部条件为前提。” (第104页)但这只是形式上的相似。一方面, 前者所说的认识的先行条件不是天赋的, 而是在主客相互作用中历史心理地发生的另一方面如皮亚杰所指出的, 被康德视为具有先验普遍必然性的认识结构, 实际上只是被先验化了的、人类在特定认识阶段达到的认识, 而任何把这类认识变成所谓先验形式或范畴的企图,都有沦为荒谬的危险。例如, 康德相信欧几里德空间的普遍必然性, 但非欧几何已将它变成了一种特例。发生认识论只承认一种先行必然性, 即主体具有不断建构新认知结构的功能这样一种先验必然性(参见103104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认识的直观性, 没有从主观方面特别是实践方面去理解。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但却是脱离了现实的感性活动抽象地发展。恩格斯也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 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是只知道自然界, 另一个又只知道思想。但是,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 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551页)这两段论述全面而深刻地批判了经验论和包括先验论在内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强调了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对于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阐明了认识之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本性。由此看来, 发生认识论所提出的某些问题及其解答是较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有所前进, 位得加以批判的考察。它将认识基点置于主体认知活动从而批驳了机械反映论的直观性, 同时又视客体为认识的依据、把认知结构的建构看作主客往复作用中历史心理地发生的东西从而驳斥了先验论它借生物学和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的实验成果, 说明认识之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个艰巨复杂的过程, 每一认知活动皆以旧有认知结构为基础, 由此形成的新综合总是既包含原有成果又具新的质的规定性, 既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先验形式, 也不能将认识活动囿于直接经验和已有经验的机械堆积它把客观性视为过程而非现成状态, 主体只是逐步而困难地接近客观性而非一蹦而就的。这些观点有一定可取之处。

然而必须指出, 发生认识论强调的主观能动性仍局限在狭窄范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十分重视认识话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这里所说的认识活动乃是建立在人类实践、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无论是驳斥唯心论和不可知论, 说明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成就, 还是解释人类的智慧发展, 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借助生物学和心理学以解答某些认识论问题是必要的甚至必需的, 但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影响而专注于个体的机体结构和心理发生, 则既不能充分说明个体心理因何以它表现出来的形式那样发生发展, 也不能充分解释认识活动在个体发展和整个人类认识中代代深化的必然性。如果说在理论思维的领域情况是如此, 那在情感和道德领域就更是如此。事实上发生认识论在这方面是很薄弱的。它虽然谈到社会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参见(《儿童心理学》, 117页), 但它远不如主体内部的建构和调节作用那样重要。至于道德和情感问题, 发生认识论也侧重于家庭关系甚于强调社会背景。

发生认识论的另一缺陷, 是它不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因而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陷入混乱。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在这里, 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列宁选集》第2, 147148页)实践在意识与物质间架设起桥梁。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世界是无限的, 但人的认识和实践也是无限的, 因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也是相对的, 这就是说, 这种关系只有从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考虑才有意义。皮亚杰则从认识涉及主客两项、主体须经认识结构的中介方能认识客体这两个正确前提出发, 得出“客体……具有永远被接近,但又永远不能达到的极限性质” (第93页)的结论。他说“无论把认识的结构看成是在物理客体之中预先形成的, 还是看成在主体之内先验地存在的, 其困难在于我们这里有两个具有限制作用的项即主体和客体》……。” (第103页)在他看来, 既然“ 客体首先只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被认识的, 因此客体本身一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第93页), 那么这种中介作用就使我们“ 没有把握说终究会达到客体” (第95页)。举因果性为例, “每个因果性解释……是以把我们的运演归因于客体作为前提的……这就使得要不顾我们的结构而对这些客观结构的本性作任何估价变得困难得多, 这些客观结构的独立本性反过来又变成一个虽则我们被迫相信其存在但又永远达不到的极限。(第93页)这里显然有“ 物自体”的阴影。从这种把主一客同一性的根据放在主体上的错误观点出发, 皮亚杰的一些本可以是有价值的观点也就转为谬误。例如皮亚杰说“ 当物理学变得更为‘普通’……并发现在有生命物体方面甚至在运用理性的人当中进行着什么的时候, 主体在认识论方面对客体的丰富化……也许就将作为一个简单的相对性的透视法则,或参照点协调法则而出现, 这些法则证明, 对主体来说, 客体只能是客体显示于主体的那个样子, 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但同时也证明, 从客体的观点来看, 主体也不能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第(9596页)我们却要说, 物理学的发展不会证明客体只能参照主体结构而显现, 而是主体只能参照客体建立认知结构, 亦即证明主客同一的根据在于客体。

 

(原载:《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录入编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