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毛泽东系统阅读了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在谈到辩证法的中心任务问题时,西洛可夫等指出:“辩证法中心任务,在研究对立的相互渗透即对立的同一性”。① 毛泽东在这里作了一个批注:“辩证法就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对立与同一二者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开的关系。”② 他认为就具体矛盾来说,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有条件的,而从矛盾普遍性的角度来说,由对立达到同一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毛泽东指出了对立面的同一在辩证法中的地位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辩证法问题作了正确回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一种辩证思维,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性。
一、对立面的同一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传统观点认为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并认为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对于同一和斗争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眼点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将二者割裂开来。马克思说:“两极相通的,北极和南极相互吸引,女性和男性也相互吸引,而且也只有男女这两极差异相结合,才会产生人”。③ 恩格斯同样阐明了同一和斗争只能综合地发生作用的道理,对于片面强调同一或片面强调斗争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他指出:只看见同一的作用和只看见斗争的作用,“这两种见解在狭小的界限内都是有道理的,然而两者也都同样是片面的和褊狭的。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④ 同样,“想把历史的发展和复杂情况的全部多样性的丰富内容一律概括在‘生存斗争’这一干瘪而片面的说法中,是极其幼稚的”。⑤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理解和把握同一和斗争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从对立面的同一中去认识对立面的原则,懂得二者是存在于统一体内部、不可分割的道理。这一思想在列宁那里得到了发展。
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指出“关于对立面的同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这一结论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挥。在这篇文章中,列宁首先从总体上阐明了对立面的同一是认识的规律,其基本涵义就是承认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并“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同一来认识”⑥。紧接着列宁又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不仅是对立面的“同一”和对立面的“斗争”的同时并存、相互包含、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不变”(静止)和“变”(运动)的同一,同时是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又由一般回归到个别,从而实现具体和抽象、历史和逻辑、个别和一般相同一的过程。这样一来,列宁一方面深刻地阐明了对立面的同一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揭示了同一和斗争的不可分割、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的结合、个别和一般集于一体等三个原则,是对立面的同一的三个基本原则。
那种认为同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作了片面的理解。列宁在这篇著作中,确实说过:“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同等作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⑦ 实际上,列宁所谓的“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只不过是就同一的静止性而言的,而所谓“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则是就斗争的变动性来讲的。因此,列宁这段话的意思是:现存的同一或统一的静止性是相对的,而矛盾双方的分离运动或“斗争”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事物内在同一的变化则是绝对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将同一的变动性和斗争的静止性进行比较,我们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差异和对立的静止性只有相对意义,而矛盾双方的根据一定条件互相结合和互相转换以及由此造成的自然界中一切界限的逐渐消失则是绝对的。
毛泽东在《哲学批注集》中指出辩证法的中心任务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明确了同一和斗争是每一矛盾的基本属性。不仅强调了对立的绝对性,而且强调了从对立达到同一的必然性。也就是说矛盾双方的又同一又斗争,旧的对立面的同一最终必然让位于新的对立面的同一。他说:“由对立转到同一:战争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双方和平;国家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国家消灭。因为处在一个过程中对立互为条件,经过斗争克服对立,所以能变成同一性。”⑧ 他还举了国共对立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与侵略战线等例子来说明了由对立走向同一的道理。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具体的斗争也是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说斗争无条件,是指矛盾的普遍性、永久性,不是说具体的矛盾”;“依一时说,统一是绝对的,斗争是相对的。依永久说,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绝对谓占统治地位。”⑨ 在这里,毛泽东一方面指明了斗争的条件性,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斗争的无条件性实际上指的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永久性。与此相应的是,就具体的矛盾来说,同一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而就矛盾的普遍性、永久性来说,同一则是普遍存在、永久存在的,因而是无条件的,这是对列宁关于同一和斗争相对绝对性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中心任务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正确地揭示了同一和斗争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征,就矛盾普遍性的角度来说,由对立达到同一是绝对的,这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发展。
二、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在《哲学批注集》里还探讨了事物的发展问题,他说:“因为客观现实一切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对立与转向同一性,转向否定之否定。”⑩ 这一思想坚持矛盾双方对立和同一相结合的原则,揭示了矛盾双方总是从对立达到同一,然后出现新的对立并达到新的同一,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前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在发展的问题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虽然也看到了对立面的“对立”,但却将这种对立看成是僵死的,毫不相干的,不懂得对立面的“同一”,更不懂得对立面的“转化”,这样一来事物必然不是发展变化的;与形而上学不同,辩证法揭示了对立面的“对立”和“同一”,因而把事物双方看成是联系的,相互转化的,进而把“发展”看成是事物“自己运动”,是由对立达到同一也就是说由旧的同一达到新的同一。正如列宁所说:“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11) 辩证法在关于事物发展的问题上,并不是不承认对立,而是说对立只是事物发展动力的一个方面,对立面的同一和转化才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面的同一推动事物发展前进的思想。他认为,对立面的同一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第一,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着的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时又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不是脱离对立面的孤立的发展,如果事物脱离了自己的对立面,最终将导致倒退。在这里,毛泽东同样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比如说,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这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的两种主要作战方式,它们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渗透的。因为游击战争也要吸收正规战争的战略战术,而正规战争同样需要游击战争的配合;另外,共产党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也有其对立的一面,但两者同样是相互渗透的。因为某一民族国家的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是对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支持,因而具有国际性;同时,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又不能脱离各个民族国家的共产党的革命斗争而单独存在,二者共同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第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对立面的双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任何现实的矛盾统一体的双方,都是各有特色的,总是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某些共同因素,都会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种吸收和利用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共产党同国民党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的相互对立的政党,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却具有可以相互吸收的因素,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条件下,两党可以结成统一战线,实现某种妥协,共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战争与和平也是对立面的双方,但二者同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战争可以导致和平。这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有一定方向的,它总是由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任何别的事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比如战争总是向和平转化而不是向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其他事物转化,共产党与国民党妥协结成统一战线而不是形成那种与统一战线毫不相干的东西。
当然,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正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正如毛泽东所说:“相互渗透的含义中包含转化,这是深刻的辩证法思想。”(12) 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又导致了矛盾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二者的共同作用推动事物经过对立达到同一,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
毛泽东还进一步发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对立同一的辩证法思想。他说:“良药苦口,同时却利于病;忠言逆耳,同时却利于行;……佳人却可倾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3) 良药味苦,虽使病人服用不快,但却使病人痊愈,对立的双方达到同一;福与祸是对立的,但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通过这些例子,毛泽东从矛盾普遍性的角度说明了矛盾双方的对立“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变的对立”,也就是说,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有条件的,而由对立达到同一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三、对立面的同一的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关于对立面的同一的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辩证思维,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对于在实践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摒弃斗争思维,正确对待对立面。矛盾着的对立面客观上存在着同一性,但是,由于思想上的片面性,人们一般只看到对立而没有看到统一,把对立当作绝对的对立而否认统一的可能性,往往容易形成斗争思维。比如,毛泽东后来就没有坚持他的对立面的同一的思想,转而坚持斗争哲学,结果在实践中导致了一系列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果断地抛弃了这种斗争思维,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等对立面都采取了一种吸收和补充的态度,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促进对立面的同一,增强发展的合力。促进对立面的同一,首先要敢于和善于扶植对立面,使双方相反相成,共同发展。比如,在经济上,个体、民营和三资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对立面,但它们同时是对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当前这些经济形态并不是太多,而是还很不足,因此,必须继续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和三资企业更快发展;在政治上,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支持民主党派的发展,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其次,要促进对立面的结合,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对立面的结合,就可以发挥对立面的斗争所不能起到的更大的积极作用。由于对立面的双方存在同一性,而且它们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这种结合就有可能出现比对立面的斗争更大的力量和作用。自然界的物种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许多固有的矛盾都得到了一定缓解,对立面双方结合的范围和程度都不断增加。比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一定条件下的结合,使一国两制成为现实,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祖国。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结合,促进了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计划和市场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这些对立面的结合促进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团结合作,实现双赢。坚持对立面的同一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求同存异,加强人们之间、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多,范围扩大,实现共同利益的方式和手段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团结合作,实现双赢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比如,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思想就是体现这种双赢的策略,又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遵循市场规律,同时又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同样体现了双赢的思想。
第四,“和为贵”、“和而不同”。坚持对立面的同一的思维方式,必须注意运用淡化矛盾、缓和矛盾、化解矛盾以及搁置矛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这种缓和与化解并不是要取消矛盾,因此,要做到“和为贵”但同时又“和而不同”。比如,在姓“社”与姓“资”的问题上,邓小平坚持不争论,形成了“三个有利于”这一判断我们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同样的道理,将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也减少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摩擦,按和平与发展的方向走下去,人类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另外,这种“和为贵”的思维方式,与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主题是相吻合的,有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释】: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6期。编辑录入: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