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不是称呼不同,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中形成的两个不同流派,二者同宗而不同派,同源而不同流,同根而不同枝。首先要指出的是,同一的马克思哲学在发展中的这一分化,乃是学术思想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视为思想界的混乱。在思想史上,任何一种有影响的学术思潮在发展中都是要分化的,以中国的学术而言,儒学在孔子之后,就一分为八,墨学在墨翟之后,亦一分为三。在魏晋,虽同为般若,而有六家七宗的区别;同为玄学,而有贵无、崇有、独化的分歧。在隋唐,虽同为佛学,而有天台、唯识、华严、禅宗的分别。在宋明,虽同为儒学,而有理学、心学、气学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亦是如此,有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东欧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亦有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不同,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同。一种学术思潮的分化,正是这种学术思潮发达的标志,你在这一方面发展了这一学术,形成了这一流派,他在那一方面发展了这一学术,形成了另一流派,虽然不同,但同为这一学术则同。一种学术的分化,正是这一学术繁荣之所在,成熟之所在,一花独放不是春,一弦之音不好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正常情况下学术界应有的气象。高清海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的后记中说:“在我看来,教科书可以采用不同的体系去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只要在这个体系中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它的结构基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性质,就是有价值的,就应当允许其存在。只有在有了各种不同体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比较中选定较优的体系予以推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允许多种体系并存。有不同体系相互借鉴和补充,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只能有好处。”高清海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虽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流派,其高下长短也不是等量齐观的。我们以为,就这两个不同的流派而言,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带有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则带有较多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色彩。诚如许多学者已指出过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从苏联介绍到中国来的。这个体系在中国传播的几十年中,虽然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变化,但大概的框架却没有变化。由于是外来的哲学,就存在着一个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问题。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最容易流于教条主义。老一代的革命家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论》、《矛盾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代表。但是,我国自建国以来,负责意识形态指导工作的领导同志,并没有沿着《实践论》、《矛盾论》所开辟的方向前进。由于只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只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和斗争,思想批判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政治斗争一浪高于一浪,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遂使以哲学教科书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几十年一贯制,日渐僵化。在十年浩劫中,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就是这一哲学体系僵化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对几十年的哲学反思中而出现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则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本土化的特色。虽然中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亦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实践唯物主义流派的理论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中国改革开放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产物。李德顺在《中日学者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对话》中说:“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新形式的探讨,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在内,是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们搞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就涉及到用那种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还证明,现代化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科学地理解实践及其内在规律这样一种哲学理论,而这正是我们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没有或不曾回答的问题。”[14]我国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还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应该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强调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并没有错。但是社会发展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不同在于,社会发展规律即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规律,它并不外在于人。离开了人民的社会实践,所谓社会规律就是空的,就是宿命论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屡屡强调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而不强调主体性,事实上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不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离开了中国具体的国情,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就会日渐僵化。因此,继实践标准讨论而起的我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强调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和首要性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原则,这是为纠辩证唯物主义在传播中的弊端而来。因此,它就具有较浓的中国色彩。依陆剑杰教授“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实践唯物主义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我们亦主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的。
总之,我们既不能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倒退,也不能说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离。相反,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流派。在中国,在辩证唯物主义流行了几十年以后而出现实践唯物主义流派,它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混乱,而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脱离原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的模式走上个性化、本土化发展道路的标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至于实践唯物主义理论内部的意见分歧以至相互间的批评,当属正常的现象。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特别是一个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很长时间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日学者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对话[J].北京:哲学动态1994(8).
[3]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4]陈志良、杨耕:实践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J].北京:哲学动态1989(3).
[5]陆剑杰: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序[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6]陆剑杰: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7]黄楠森:黄楠森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9]邢贲思: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若干问题[N].北京:光明日报,1990-2-26.
[10]黄楠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怎样加强关于人、实践和主体性的内容[J].北京:哲学动态,1990(1).
[11]陈先达:我对哲学的几点浅见[J].南京:世纪评论,1998(2).
[12]王金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第[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N].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中日学者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对话[J].北京:哲学动态1994(8).
(原载《党史文苑》,2008年第7期。录入编辑:乾乾)